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十章 长安,长安(上)再见边令诚

天宝十五年夏,大唐、大燕决战于灵宝,此战大燕将领崔乾佑大显神威,大破此时已经风瘫的大将哥舒翰率领的以陇右军、河西军以及镇守长安的中央军为主的十余万唐军,并俘获哥舒翰。

此战后,安禄山命令崔乾佑北上河东,威慑还在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得到这个消息后,原本击败了史思明的郭子仪、李光弼联军只得退出河北,回到了河东。

这才为史思明东进击败刘客奴创造了条件。

不过此时,安禄山并不知晓长安还有多少军力,大胜之后反而在灵宝耽搁了十日,直到得知李隆基父子逃走后才催动大军继续西进。

皇帝在离开长安之前,任命崔光远为京兆尹,与监军太监边令诚一道镇守长安,留给他们的只有一千老弱残兵。

......

皇帝父子连同宫里的皇亲国戚全部偷偷逃走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大户人家、豪门巨贾也跟着逃走了,东市的商家几乎跑光了,西市的非祆教徒商户,加上来自安南、日本、新罗的商户也走的一干二净。

不过信仰祆教的商户约莫万户还是留了下来。

萨宝石寄奴亲自偷偷去了一趟灵宝,得到安禄山的承诺后拿着他赐给的令牌让这些商户安心留了下来。

此时的长安城,方圆七十里,坊区一百多座,面积近一百平方公里,在皇帝逃出去之前丁口近百万,是此时的世界上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除了富豪人家,自然还有大量贫苦百姓。

他们中不少胆子大的也留了下来,在皇帝父子离开大约三日后,这些人便大着胆子在城中大肆抢劫起来——长安城太大,富豪人家的府邸也太大,储藏的钱财宝贝粮食等太多,匆忙走掉时不可能将财物全部带走,皇宫里的情形也差不多。

于是,在叛军尚未抵达之前,长安城便陷入了极度混乱之中,最高峰时,边令诚控制的一千老弱残兵也加入到了抢劫的行列,连边令诚也控制不住。

此时,以往在长安城呼风唤雨、披着内靖安司千牛卫的皮,行使着“黑衣卫”真实身份的李守业、侯静泽等人也不见了踪影,或许是暗藏在某处静观。

幸亏边令诚身边还有些从西域胡人招募的义子,大约有几十人,跟着边令诚勉强在城里对那些抢劫皇宫、皇亲国戚宅邸的乱民进行惩处。

这日,围在李隆基妹妹霍国长公主府邸的乱民越聚越多,边令诚身边的人除了那几十个太监便再无他人了,眼见得边令诚等人骑着马在一旁虎视眈眈,一些以前城南大安坊大车行做事的大汉聚了上百人,拿着不知从那里弄来的长矛向边令诚等人扑了过来。

边令诚大骇,迅疾扭转马头就走,不过还没走几步,从另外的地方也钻出来上百人,同样拿着大刀长矛,瞧那打扮,多半是在东市打铁的匠人(东市以手工业为主,西市以零售为主),个个身材强健。

边令诚暗自叫苦,暗道:“莫非我今日要丧命于此!”

正在窘迫间,远处也飞来了一队骑兵,那些骑兵杀散了乱民,将边令诚救了下来,边令诚赶紧催马来到那队骑兵面前,正要致谢,见到那为首的人却面色一紧,瞬间就换了一副神情。

“是你!你好大的胆子!”

此人自然就是去年秘密潜到长安的李继勋了。

李继勋向边令诚拱了拱手,“边中丞一向可好”

边令诚正要喝令左右将他拿下,不过周围依旧嘈杂的声音及时提醒了他,“眼下是乱世,我是陛下的弃子,切莫操切了”

又想到自己在西域担任监军时孙秀荣的种种行径,心里顿时又有了一丝希望。

“跟我来”

李继勋、石寄奴跟着边令诚来到了务本坊一处宅子,务本坊就在皇宫对面,这里还有依旧坚守岗位的大约两三百士兵,是边令诚与匆忙上任的京兆尹崔光远的办公场所。

此时崔光远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边令诚将李继勋、石寄奴领到了他的房间。

“中丞”,边令诚尚未开口,李继勋首先开口了,“闲话少说,眼下长安城局势危急,乱世必用重典,中丞急需一批勇士维持京城治安才是”

“谁说不是呢”,此时边令诚也放下了架子,他盯着李继勋,“你既然来到此地,多半孙小子又有了惊天谋划,说来听听”

李继勋尴尬地笑了笑,“没甚惊天谋划,不过眼下大都护旗下有着这世上最多的祆教徒,又是公认的光明使者,自然要以保护广大祆教徒身家性命为己任,故此.......”

“废话少说!”

“呵呵,中丞,不瞒你,前几日,灵宝战事结束后,这位大萨宝去了一趟那里,并得到了安禄山的接见......”

“大胆!”

“中丞,明人不说暗话,你以为如今您就凭着这千余老弱残兵就能护卫长安安全?完全不可能,安禄山本身就是粟特人,库特巴的商行在幽州设立祆寺后,他也加入了祆教,自然要保证祆教徒的安全”

“眼下留在长安的还有几十万人,其中趁机作乱的至少有三四万人,就凭着中丞手下这点人马如何遮护的过来?安禄山许诺过,进占长安后不杀一位祆教徒,也不会纵兵抢劫祆教徒商户的财物”

“留在长安的祆教徒商户还有万余,听命于我的护卫也有几千,中丞只要授权于我,我保证在几日之内,让偌大的长安城恢复秩序!”

“授权?我如何能授权于你?”

“中丞,到眼下这地步了,你我都不要打诳语了,我可是听说了,圣天子在离开之前,将皇宫所有宫殿、外面亲王府的钥匙全部交给你看管,还给你留了大批的空白可以任命五品官以下的文牒,吏部、兵部的大印也在你的手里”

边令诚心里一凛,暗忖:“孙秀荣这厮确实了得,竟然将李继勋这位朝廷的通缉犯偷偷运到长安,看来必定会趁乱掀起一番风浪,不过这厮以前就与安禄山不大对付,自然是不会来与安贼沆瀣一气的,那他又有什么目的......”

正想着,外面又传来一大阵嘈杂声,隐隐还有兵器碰撞的声音,边令诚也顾不得那许多了,他掏出一张空白文牒,正要写上李继勋的名字,又觉得不妥,最后还是李继勋说道:“写我的名字自然不妥,就写大萨宝石寄奴的名字,本来西市的大萨宝就有在紧急情形下参与平乱的职责”

“如今又兼上靖安司或金吾卫的职责也无妨,我看就按一个金吾卫巡城都尉的职位就行了,此职并非常设,而是特事特办,事后自动消失,也不会损了中丞的名头”

“也罢”,边令诚依着李继勋的说法一挥而就,又盖上了吏部和兵部的大印。

然后对着李继勋说道:“除了维持长安的秩序,切不可做其它非分之事!”

“非分之事?”,李继勋仔细看了看任命文牒,递给石寄奴后说道,“兵荒马乱的,还有何非分之事,若是在安禄山大军进来之前还没有一支上万人马的唐军精锐进驻的话,我等无非是止住城中的肆意烧杀淫掠,静等人家接收罢了”

说完便站了起来,向边令诚略略施了一礼,就带着石寄奴离开了。

当日下午,李继勋、石寄奴在西市制作了大旗几十面,在他利用商行偷偷运进来的大约三百精锐碎叶军、仁勇都的指挥下,带着大约三千祆教徒商行护卫高举着“钦命金吾卫巡城都尉”的大旗分赴各处,商行都有马匹,虽然不是战马,不过骑乘还是可以的。

三千多祆教护卫在碎叶军的带领下分成了六十个小组,每组大约五十人,带着横刀、长矛(从边令诚掌管钥匙的武库司领取的)、弓箭分巡各处,在杀了大约上千人后,只花了两日时间就让长安城恢复了平静!

边令诚见状,干脆让李继勋派了一千人分守皇宫各处,并将部分钥匙交给他看管。

这一日,李继勋带人来到霍国长公主的府邸。

李继勋虽然出身寒微,不过也是李氏皇族之后,以前也见过这位长公主。

此时,距离灵宝战役才过去六日。

他想起了孙秀荣之前同他说的话。

“若是见到霍国长公主,就劝她一家赶紧离开,皇帝杀了安禄山的长子,占据长安后岂有不报复的,如果能护卫她们一家安全,今后在皇帝面前也有情分”

李继勋暗道:“其实大都护想差了,眼下就是霍国长公主一家没有离开,叛军入城后若是寻不到皇亲国戚,若是将怒气发到普通百姓头上又该如何?”

不过他不敢违抗孙秀荣的命令,便让石寄奴打着大萨宝的旗号进去劝说。

在石寄奴的劝说下,霍国长公主一家匆匆离开了。

等他们一离开,李继勋就对三百碎叶军说道:“诸位,你等也知晓,大都护为了维持碎叶军来之不易的局面,那可是殚精竭虑,可就是这样,每年需要支付包括诸位在内的薪饷都是捉襟见肘”

其实,这几日各人跟着李继勋、石寄奴维持秩序,也领略到了长安的富庶,听到李继勋此话,一个个都是眼睛大亮。

“司马,没的说,赶紧下令吧”

“好”,李继勋的声音也有些颤抖,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长安城里大户人家的住址、品性、财富等资料,是仁勇都蛰伏长安十年获得的“珍贵”情报,“按图索骥,这些人家以前都是靠强取豪夺发家的,多是为富不仁之辈,一共一百户,时间紧迫,从现在开始,以一百人为一组,将这些人家藏在宅子的财物尽数取出来”

“然后送往西市北侧醴泉坊大萨宝的府邸”

有人问道:“司马,此事自然是好,不过如此大的动作,肯定有人知道,将来若是叛军入城了,这些人告密了,我等还是躲不过”

李继勋摆摆手,“这等事你等不用管了,我自有计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