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七章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

真桃花石帝国 第七章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必须救!”

孙秀荣站了起来。

三世为人后,他基本上变成了一个很少考虑个人感受以及有强烈共情倾向之人,聂叙丹樨是他少年时的朋友,还是结拜兄弟,按说在此时依旧掌控着强大兵力的安西四镇高仙芝的威胁下,他不应该为了区区一个聂叙丹樨而得罪他的。

就在这三年,由于失去了北庭,加之北面的契丹,东北的渤海国都强势崛起,而吐蕃人依托西海附近的石城堡与大唐打起了消耗战(非常惨烈,感兴趣的人了查看史籍),大唐看似依旧强大,实则从现在开始已经有了累卵之危。

当然了,就是因为失去了北庭,大唐便愈发重视其安西起来,不仅将高昌、伊州也划给安西管辖,还不断向此地移民,加强军力。

以前北庭、安西七镇才有两个军团四万人的野战军,眼下失去了北庭之后,六镇依旧保持着四万人的军力,非但如此,为了能快速增援安西,大唐还加强了河西瓜沙一带(敦煌到瓜州之间,此时绿洲面积远大于后世)驻扎了比以前多两倍的军力。

此时,便显示出前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重要性了,边镇的压力骤然增加,不过通过疏浚大运河,恢复大运河的运力,江南的粮食、物资、丁口依旧源源不绝运到长安、洛阳。

长安、洛阳,眼下已经恢复了隋朝全盛时期库藏的盛况,几个有名的大仓府库充盈。

这就是中原王朝的潜力。

就算孙秀荣从十八岁那年起家,有着三世为人的经历,花费十二年时间依旧不能撼动大唐分毫。

他也常常感叹,“若是在唐末时分介入,没准能在中原争霸,就好像李克用、朱温隔着黄河所做的那样,可惜......”

照这个架势,更因为由于他的出现,大唐提前恢复了大量漕运的盛况,她的国祚估计会比历史上延续更长的时间。

于是,他只能将眼光放到其它地方,一个可以扰动地球历史的地方。

他斩钉截铁宣誓要救聂叙丹樨,并非是因为他与聂叙丹樨有“一同抢劫边令诚”之旧,也不是因为他们是撮土为香的结拜兄弟,更不是他看不起高仙芝那猴急的模样。

原因只有一个。

拔汗那国恢复到以前占据整个拔汗那盆地后,国力早就雄踞昭武诸国之上,在前汉时代,大宛国可是有六十座城堡,胜兵六七万的大国的!

眼下虽然没到那个规模,但由于其四面皆山,只有一条由于锡尔河穿越形成的狭长峡谷与外界相连,导致了由于不满吐蕃人、大食人的宗教迫害而纷纷迁到此地的吐火罗人、昭武人、大小勃律人到此避难。

具体来说,眼下该国居然成为了大月氏人后裔、象雄人后裔汇聚的地方。

这是与原本历史大为不同的地方。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怛罗斯之战的胜利,大食人牢牢占据着拔汗那盆地锡尔河以南的土地,也就是大半个盆地。

这也算是孙秀荣的出现带来的蝴蝶效应吧。

说白了,他为的是哪些迁到拔汗那国的丁口!

按照胡商以及仁勇都带来的情报,这几年,拔汗那国原本只有三万多户人家,眼下却膨胀到近十万户!

其中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是外来的,多出来的七万户,有一半则是锡尔河以南的丁口,另外一半就是逃离故土而来的大月氏人、象雄人后裔!

若是他“信守承诺”救出了聂叙丹樨,就表示他有意愿、有能力从最强大的大唐手里救出任何人,于是那些留在拔汗那盆地的大月氏人,不不不,现在应该称呼他们为吐火罗人,象雄人接下来会怎么做就不言而喻了。

丁口,只有丁口,才是目前孙秀荣心目中最宝贵的资源!

“扑”,孙秀荣拉开了身后的一副用伊犁河的瑟瑟石串成的珠帘,然后露出了一幅地图,一幅用白色绸布,各色丝线绣成的西域一带的地形图。

这三年,得知贾耽醉心于地图后,他便让他跟着仁勇都的人跑遍了西域一带,最后用白纸画下,然后由他的三个夫人用丝线绣成的。

“诸位”,见到这幅地图,不禁孙秀荣眼睛大亮,亲自参与此图制作的贾耽也是眉开眼笑,“这是拔汗那盆地,其北面是拔汗那山,有纳伦河谷与纳伦盆地相连,眼下纳伦盆地迁来了一个原党项羌部落,由其挂在拔汗那国下面占据着”

“其西北面是恰特卡尔山,与歌舒部所在怛逻斯河河谷有道路相连,请看,从怛逻斯河河谷向南,先是恰特喀尔河,然后是渴塞河,直抵盆地”

(拔汗那国的都城西鞬城被大食人侵占后,只得迁都至渴塞城,也就是后世的卡塞桑城,一旁从恰特卡尔山下来的河流就叫渴塞河)

“路程大约有四百里,我等既然早就筹划好要南下对抗大食人,救出聂叙丹樨就顺手为之......”

“大都护”,李继勋说道,“若是惹恼了高仙芝,我等南下时,后方就空虚了,特别是这次出兵肯定是以伊犁州、碎叶州的军力为主,若是彼等以焉耆镇、龟兹镇的军力为主,穿越达奚部所在的鹰娑川,就可直抵热海或者伊犁河上游了”

“无妨”,孙秀荣却摆摆手,“我等在庭州还有重兵,有庭州的军力在,其就不敢太过造次,否则难道想再重蹈一次高昌镇战役的覆辙?”

见到其他人也是同样疑惑的目光,内心不禁暗探,“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聪明人,又颇有能力,但那只是在做事上而已,在全局上,战略上还是差得太远,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丁口的重要性”

“诸位”,他加重了语气,“聂叙丹樨是我的兄弟,兄弟有难,岂能袖手旁观?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牢记亚圣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兄弟有难都无动于衷,还奢谈什么兼济天下?”

当然了,这都是屁话,他看中的还是那些丁口,顺手救出聂叙丹樨而已,但在诸人看来,特别是几个唐人军将、士子出身之人看来,这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放在他的身上似乎突然伟岸高大起来。

“你等看,沿着恰特喀尔河、渴塞河河谷蜿蜒向南,四百里后就能抵达拔汗那盆地,以聂叙丹樨的能力,举家迁到渴塞城没什么难度吧,届时就让歌舒曜带着歌舒营沿着此路南下,直奔渴塞城,接上聂叙丹樨一家后再沿着药杀水出盆地,在盆地西南峡谷出口的俱战提城还在石国手里”

“我等南下呼应昭武诸国的大起义,别的国家也不能坐山观虎斗,我曾在石国布下哥舒迷奴这颗棋子,眼下他带着大军就驻扎在石国南面吉扎克到俱战提一带,到了那里歌舒营就安全了”

“何况,拔汗那国只是大唐的羁縻国,我等还是大唐的北庭大都护府呢,友军过境,不让你出粮草接济也就是了,有何理由不让我等通过?”

此话一出,除了宇文邕奴,诸人都是一阵恶寒,均暗忖:“好家伙,差一点被你刚才那亚圣的言论蒙骗过去了,这才露出本来面目啊,你这挂羊头卖狗肉的北庭大都护府试问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恶寒过后,则是:“想成就伟业者,若夫向来如此?”

孙秀荣自然明白诸人的心思,也不理会,继续说道:“我等虽然承诺了要支援昭武诸国,不过蹉跎的时间若是太长,大食人就稳定大局了”

“这次南下,既然还要营救聂叙丹樨,就兵分两路,对了,如今我等手头新组建但从未参与过战事者均要参与,大致来说,除了我的博格达营,苏哈的天山营,侯琪的热海营,李进才的夷播营......”

(李进才驻扎在后世巴尔喀什湖,此时夷播海北面,哈萨克斯坦加拉干达城附近,所辖营头叫夷播营)

“歌舒曜的歌舒营,一共五个营头,当五个营头南下后,防区由府兵或其它营头接替,李继勋......”

“职部在”

“你是大都护府的司马,提前做好调配”

“是”

“侯琪的热海营就不用到雪山北麓来了,干脆沿着碎叶川上游一直往西行走,与歌舒曜的营头汇合后沿着恰特喀尔河南下,嗯,所有的补给都在歌舒部配齐就是了,四百里的山路,按照日行五十里,八日也到了”

“嗯,这一路,就由侯琪担任行营总管”

“是,职部会后立即下达大都护均令”

“仁勇都提前知会聂叙丹樨,提前迁到渴塞城附近,大军抵近渴塞城附近时,可派出都虞侯前去知会渴塞城守将,说明借道一事,我等是去呼应昭武诸国对抗大食人的,以前拔汗那国也被大食**害的很惨,想必不会阻拦的”

“另一路,我亲自带着三个营头从怛逻斯城南下,经白水城、吉扎克前往史国,届时,哥舒迷奴的由康国、试过、史国三国少年组成的吉扎克营便跟着南下,那便是六个营头了”

(吉扎克,后世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塔什干以南约莫三百里)

“近两万人,足以呼应安国的起义军了吧”

李继勋问道:“抵达吉扎克后再如何行事?”

孙秀荣说道:“情形瞬息万变,估计我等在南下途中,消息就已经传到安国了,故此,我等还是要采取强遮蔽,抵达吉扎克后,如果史国南面的那色波城敌人不多,就占了此地”

李继勋眼睛一亮,暗忖:“妙啊,那色波城是以前大食人设在霍拉桑地区的总督府所在,自从总督纳斯尔战死后新总督又带着大军去安国了,此地就算有敌人也不会太多,占了此地,向南可以威胁乌浒水以南的吐火罗地区,又能呼应安国,简直是一石二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