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七十五章 连锁反应(3)

真桃花石帝国 第七十五章 连锁反应(3)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大夷离堇,我家大汗说过,他不会在这里待太久,他终究还是要回到怛逻斯去的,这一日,说快也快,最迟五年,最快两三年就差不多了”

“我如何相信你?”

“你相不相信无所谓,我家大汗一旦定下来的事情必定是深思熟虑的,不会轻易更改的,他的妻儿还在怛逻斯,与这里相比,他对怛逻斯的感情更深”

“那这些部落?”

“自然会迁走一部分,或者说大部分,不愿意迁走的,自然就留在原地”

......

耳边一直回味着苏希杰的话。

这些话若是放在以前,涅里打死也不会相信,但眼下的他却有五六分相信了。

他自然不是想到了孙秀荣最终的目标,而是:“檀石槐台一战后,霫部立即成了大唐在北境主要的敌人,虽然眼下双方并没有撕破脸面,但是迟早的事,以眼下霫部的实力,无非是一个契丹八部加奚人五部罢了,还不是唐人的对手”

“唐人,不算其它,范阳节度使麾下就有千万丁口,人家就靠着这一地与我等耗,我等也耗不过,遑论整个大唐了!估计孙秀荣也看到了这一点,趁着大唐将目光转向渤海国的当口,将部落迁到西域一带确实是最好的策略”

“再者,檀石槐台之战他击败的可是唐军与回鹘联军,在其西北有回鹘,南有大唐的情形下,若是不能早做筹划,覆灭就在顷刻之间”

想到这些,涅里顿时又多信了几分。

大会终于在一个月以后结束了,也形成了“如果唐人出兵讨伐奚部,契丹八部责无旁贷出兵护卫”的决议,会议结束之时,在大夷离堇涅里的强烈要求下,奚王李延宠也到场了,并在一侧乙室部的圣地举行了祭天仪式。

与霫部的圣地位于一座山上一样,同样属于宇文部后裔的契丹人的圣地也在一座大山上,与霫部的不同,契丹人的圣地需要向上攀爬大约一里路才能抵达,那里是山顶一小块平地。

平地上有石质的高台,那里就是契丹人的祭台——当然了,各部都有自己的祭台,比如迭剌部的祭台就在木叶山上,这里不过是契丹人共同的祖先在遭受慕容鲜卑讨伐时的藏身之地而已。

祭祀仪式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变乱发生了!

前面说过,这处祭台只是山顶一小块平地,大约能容纳百余人,当时有资格上来的除了契丹八部的夷离堇以及李延宠,还有乙室部的长老,此处是乙室部人的祭台自然多过整个契丹人。

当然了,这样的地方,对于李怀秀来说,多安排一些自己的人上来也是应有之意。

当所有的契丹贵族都趴在地上等待祭天仪式“礼成”的那一刻时,有大约二三十个蒙着黑巾的黑衣人从祭台后面闯了出来,他们当场击杀了祭台附近负责护卫的乙室部大汉,又直奔李怀秀、李延宠而去。

最终,李怀秀、李延宠以及他们的亲卫全部被杀,而这二三十人也同归于尽。

最后,在这些黑衣人身上发现了蛛丝马迹。

这些黑衣人的左侧耳朵上都有戴过耳环的痕迹,而在契丹人中有这样习俗的只有以前的大贺氏部落贵族才有!

不过眼下已经是唐中时分,距离大贺氏占据契丹王的时代已经过去几十年后,大贺氏的直属部落也被取而代之的遥辇氏分散于各部中,从李尽忠、孙万荣失败的那一刻起,大贺氏就不复存在了。

没想到忠于大贺氏的人还在!

李怀秀一死,新契丹八部联盟夷离堇涅里的位置就凸显出来了。

此时,就不是需不需要南下支援李延宠的事情了,契丹人自己就面临着大事,不过此时涅里说话了。

“诸位,那甚契丹王的大事我等能否往后放一放?眼下契丹王李延宠死在契丹人的圣地,莫贺弗部岂有不心生疑窦的?”

“那依大夷离堇的意思我等该如何办?”

涅里长叹一声,“眼下我等东边是渤海国,西边是霫部,南面是大唐,都不是我等可以抗衡的,奚部,本就是契丹别部,早就应该统一在一个部落里才是,眼下李延宠死了,我等的机会就来了”

众人虽然有些忐忑,不过听他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趣,“该如何办?”

“诸位,霫部大都督与我交好,他答应出动三千军力支援我等,眼下我等的常备军加起来也有五千之数,加上霫部军力,足以压服莫贺弗部了”

“拿下莫贺弗部,就能让木昆部、室得部投靠我等.......”

“那不一定吧,若木昆部、室得部彻底投靠大唐,并迁到唐境该如何办?”

“呵呵呵,这就是需要霫部出面的时候,眼下除了妫州和营州,哪里还有安置如此众多牧户的地方?而妫州刚被霫部大掠一番,没有部落敢去那里,而营州去了就是安禄山的禁脔,任他鱼肉宰割”

“何况,我等答应室得部、木昆部两部的酋长,今后契丹八部便成为契丹十部,彼等加入我部就是了,并不需要大肆杀戮压服彼等”

众人一听就失望了,原本指望通过拿下奚部让自己部落的丁口增加一些,如此一来就指望不上了。

涅里继续说道:“咳咳,乙室部不是还有接近八千帐嘛,我等还有七部,每部能分到一千帐左右......”

“那莫贺弗部?”

“人家霫部出了大力,没有半点好处岂能善罢甘休?”

“这......”

“......”

最终,诸部还是同意了涅里的建议。

某个清晨,碎叶军、涅里联军突然兵临莫贺弗部大帐附近,在歼灭了莫贺弗部的常备军后基本上就将该部拿下来了。

东边的室得部、南面的木昆部得知后也只得听从涅里的建议加入到契丹联盟里来。

最后孙秀荣将大部分莫贺弗部,大约八千帐迁到了红山以西、燕山以北的大草原上,而留在原地的还有两千余帐,加上乙室部的七千多帐,被剩余的契丹七部瓜分了,每部大约分到了一千五百帐,实际上已经将安禄山多年捉生的损失弥补起来了。

孙秀荣得到了静乐公主,此时,他的大计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了,他将李延宠的人头以及宜芳公主的遗体通过独孤修送到了长安,表达了“仍向往之”模模糊糊的意思,李延宠杀害了大唐公主,虽然公主并不是正牌的,不过一旦经过皇帝册封,便是正牌的了。

将皮球踢到衮衮诸公面前后,孙秀荣开始了自己新一轮整合诸部的步伐。

此时,由于妫州民户过来已经半年了,他手下的工匠规模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了,各类紧缺物资的制作早就步入正轨。

涅里想的不错,霫部确实是一个大杂烩,不过孙秀荣有的是办法。

这头一招自然就是通过碎叶军来影响诸部少年乃至下一代了,这一招在前世大夏国就屡试不爽。

这第二招就是生活上了。

大草原,如同内地,一旦遇到大旱季,大雪灾,肯定也是丁口锐减,牛羊死伤无数的,依照彼等靠天吃天,靠地吃地,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对付这样的天气是没有丝毫抵抗力的。

于是除了少数贵族,绝大多数牧户生活十分贫苦。

提起大草原,牧民,内地的人首先会想起来的必定是帐篷,不过在眼下的大漠,能够有能力置办一整套包括帐篷在内的物资的并不多,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地窝子里(室韦人、黑水靺鞨人),木屋里(粟末靺鞨人),不少只有一处窝棚,也就是后世索伦人的希楞柱。

用长木棒搭建一处圆锥形窝棚,然后用羊皮覆在上面就是了,夏季则用桦树皮。

孙秀荣来到霫部后,在红山开办冶场后,并没有全力打造兵器,而是将已经加入博格拉部的原拓跋部、赫连部、独孤部大约万户的妇女、老人中的三成,大约三千人组织起来,让其全力按照自己教授的法子制作羊毛毡、牛毛毡、毛毯、衣物、棉甲等。

红山冶场开窑以后,制作铁皮炉子以及部分民用制品,比如铁锅、铁壶、菜刀、柴刀的力量并不比武器少。

于是,在其抵达霫部第二年到第三年,直接隶属于博格拉部的一万户牧户实际上成了当兵(各个碎叶军)、工匠(妇女、老人)为主的户口,当然了,孙秀荣对它们的回报就是一整套包括帐篷在内的生活用品,以及优先入学的承诺。

试想一下,眼下是在唐代,普通牧户能够住进一间直径约莫十米,周围一圈高约两米的木柱,顶上覆盖着白色的、灰色的毛毡布(能够防雨雪)的帐篷,帐篷里设有铁皮炉子一套,无须堆集牛羊粪便,角落里堆着码得整整齐齐的煤饼。

地面上铺着一面是毛毡,一面是毛毯的地毯,铁锅、铁壶、铁刀等一应俱全,这样的生活,连普通小贵族都做不到,但孙秀荣硬着头皮让博格拉部做到了!

其它部落得知后,自然对博格拉部万分羡慕,眼下,对于室韦诸部、突厥诸部、奚人诸部中加入到碎叶军中的牧户,这样的套件还在制作之中,当然了,对于最开始加入博格拉部的那一万户,每户都得到了一辆车轮包了铁皮的大奚车,自然是经过孙秀荣改装的四轮奚车。

一辆奚车就能将整个帐篷里的东西装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