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贼 > 第396章 通贼

明末第一贼 第396章 通贼

作者:风情如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1:40 来源:笔趣阁

曹变蛟最近在遵化城得了王志的委托,正带着五百名乡勇进行高强度训练,他本意是要去辽东投军,和李自成、李信认识之后,知道遵化危急,叔叔也会前来驰援,便留在了这里。

乡勇的训练大纲由李自成制定,与西北公司和十八寨练兵方法大同小异,这些新鲜的计划让曹变蛟开始莫名其妙,不过几日便觉得受益非浅,他从小和叔叔熟读兵书,天赋非凡,对手上这批乡勇的质量十分满意。

他虽然名声在外,勇武非常,但却是第一次带兵,少年意气,期待着大战东虏,立下功业,此时一听张鸿功在这里大抱大揽,贬低义勇大社,年轻气盛,哪里还能忍得住。

“禀抚院大人,我没感冒。“曹变蛟毫不示弱盯着张鸿功。

“只不过刚才阴风阵阵,被呛了一下,偶尔有点不适罢了。”

张鸿功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位年青人是对自己不满,心中大怒,准备借此子立威。

当得知这是曹文诏的侄子,他心中一惊,慢慢冷静了下来。

虽然自己是一镇总兵,曹文诏只不过是参将,而这位曹变蛟更是白身。

但是军队中不是完全看官衔,更重要的是精锐和嫡系。

山西总兵,比之关宁参将可没有任何优势,何况曹文诏的勇名,全军皆知,被誉为辽东第一悍将。

曹氏双虎,名声很盛,张鸿功想说几句狠话,可惜胸口之气不够,竟然说不出来。

不过他转念一想,叔叔英雄,侄儿未必历害,何况他还没有官身,这样公然对自己不敬……

耿如杞见状连忙站了出来,“这墙上的火炮,希望能像当年宁远一战,将妖酋击毙!”

宁远那一场大战,是明朝文武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现在战事临进,大家不由自主又想到了宁远。

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暗示自己能取得大捷,然后圣眷日浓,光宗耀祖。

曹变蛟在王元雅的目光中慢慢坐了下去,他现在渴求建功立业,心忖如果抚院大人将自己给撸了,可就不妙了。

人在屋檐下,谁能不低头?

曹变蛟想着自己手下那五百嗷嗷叫的汉子,终于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堂内气氛松驰下来,眼前这些武人冲突起来,必然会对守城大业产生消极影响。

一众文官都是和稀泥的好手,一阵溜须拍马,将场面炒得热烈起来。

随即巡抚衙门的一个巡捕快步进人大堂,在巡抚面前跪下,说道:“禀大人,信公子的计谋果然有用,试炮时果然发现了东虏的奸细。”

徐泽禁不住一拍双掌,大喜道:“信公子自然是历害的,抓住奸细没有?”

巡捕脸上显出紧张之色。

“奸细并不是一人,兄弟们抓住后大意了,不想在小街上被人伏击,咱们死了三个兄弟,人已经被抢走了!”

徐泽闻言大怒,这才看到巡捕的左臂上有一条长长的伤口,些许鲜血已经凝固成了血块。

他‘嗯’了一声,并没有责备于他,只是看向巡抚大人。

“大人,学生以为必须加派人手,务必要将这批东虏奸细全数剿灭。”

众人闻之,心中皆是一头冷汗,想着城里隐藏这么多的敌人,要是在战事激烈时分哄抢城门,后果不堪设想!

“抓,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全数抓住!”王元雅的胡子无风自飘,大声说道。

巡捕看了看各位大人,“咚”的磕了一个头,“这批人一定是东虏的巴牙喇,他们窜进了天凌阁,咱们……咱们冲不进去!”

“天凌阁!”

这可是刘家在遵化的销金窟,这段时间吟唱了一些小曲,大都是带着抗击东虏的信息,得到了官府和民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传播界的龙头,王元雅和徐泽希望天凌阁在将要来临的战争中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没想到却被巴虐待喇盯上了。

“敌人真是无孔不入啊!”两位上官均在心中暗暗感叹。

“荒唐!”张鸿功本就有一肚子气不爽,听说连几个奸细都拿不下,禁不住厉声喝道。

“几个区区毛贼都不能拍死,如何面对东虏的进犯?”

巡捕将身子一缩,又磕了几个头,“总镇大人,敌人凶猛,又有天凌阁中的女人为质,兄弟们措不及防被伤了好几个,凭借咱们差役的力量,实在很难。”

“这个……”

徐泽下意识将眼光投向了曹变蛟,这两日乡勇们在维持城内治安上十分有力。

张鸿功小眼一抖,“啪”的一拍案桌。

“各位大人,咱们晋军前来,承蒙盛情款待,尚无寸功,不如这事就交给本镇如何?”

王元雅见张总兵主动请命,心中很是高兴,嘴里却只管说道:“杀鸡焉用牛刀。”

耿如杞连忙说道:“抚院大人,这是咱们应该做的。”

听了耿巡抚之言,王元雅便不再客气,端起酒来,预祝张鸿初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消息传到李自成耳中时,他正在和李信下棋。

李信心情极其不好,所以没等到三人相约的时间,便自动找上了李自成。

虽然两人相识时间不长,但李信相信自己的眼光,眼前此人是自己可以完全信赖之人。

一起共同窗,一起动过枪,这样的友谊就能天长地久。

对李自成这话,李信相当赞同。

夫人的到来,让李信明白自己在杞县的处境有多么艰难。

老回回、贺一锦所率的革左五营从山西进入河南,洪承畴率部死盯着威胁最大的张献忠和罗汝才,这就给了其它义军更大的活动空间。

不知道什么时侯,开始有消息传开,革左五营之所以舍掉丰盛的山西而进入贫困的河南,主要是因为杞县有信公子的缘故。

李家人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吓坏了,这可是通贼,要抄斩全家的呢。

李信云游在外,家里由二弟李侔主持日常事务,和嫂子商量之后,便派人去省城托亲朋在抚台衙门和布、按两大人面前说话,拼上把家产花光也要将李家弄个清清白白。

结果在省城,不知道什么原因,李侔以窝藏流贼的罪名,被押入了大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