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贼 > 第292章 杀人的动作

明末第一贼 第292章 杀人的动作

作者:风情如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1:40 来源:笔趣阁

王洽正在暗自提醒,却见周延儒峨冠博带,长袖飘飘,宛如神仙中人,向着自己行来。

“王尚书,晚上咱们跃龙门小酌,不知有没有时间?”

“状元相请,岂敢推辞。”

王洽相貌同样极其出众,两人站在一处,平台之上诸芳尽皆失色,一时间那些宫女们都看得呆了!

……

从黄龙山进入山西以后,农民军并没有聚在一出,大小头领四处出击,高迎祥继续着高光表现。

而老回回、贺锦带着本部人马转战英霍山区,打起了游击。

这是一招妙棋,也是李自成为义军的重要谋划。

只有这些义军在山西、河南稳住了脚跟,自己才能安心发展西北公司。

要不然洪承畴追着他们屁股,一旦追到陕西来,自己顾头不顾尾,必然会分神不已。

英霍山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东可对大明陪都金陵构成威胁,东北方向则可直向凤阳皇陵,而西面同高迎祥、王嘉胤遥相呼应。

老回回、贺锦手下五花八门,不但少数民族众多,而且星卜市贩之流多为所用,极其善于是当地土人打交道,官兵多则窜伏,少则迎敌。

看过李自成交给高闯王的游击战心得,他们更是将其发扬光大,官兵大部前来搜山,他们一边坚壁清野,一边出小路叩关,并大肆造势,作出突出包围转战中原的架势。

官兵一旦结阵平原要与之决战,他们却又专挑山间深沟攀岩而走,无论是戚元弼还是李卑对这样一股山地步兵都有些无可奈何。

在这几股义军中,处境最为顺利的当属八大王张献忠,他和其它义军的遭遇完全不同。

五月下旬,他同曹操在房县境内会师,联合攻破房县。

七月初,当李自成在塞当城面临着惊涛骇浪的时候,张献忠在房县西边的罗猴山大败明军,歼灭了明军五百多人。

虽然山西巡抚耿如祀利用春秋笔法将此番失利一笔带过,相对于与东虏数万人的大战,五百人的确算不上什么,朝廷也不会细细较真。

但对农民军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是一次经典的战例,消灭了成建制的明军。

一时间张献忠的大名扶摇直上,不但远远超过了曹操,甚至老回回、贺锦在官兵眼中也不如八大王重要。

由于张献忠的这一胜利,使洪承畴不得不下决心写信给王洽,要求调大将艾万年、张应昌前来山西,力求稳住山西局势。

正当朱由检在平台高兴的时候,张献忠在竹溪县西北的白土关又打了一个胜仗。

一遇顺境,又打了胜仗,张献忠必须骄傲起来。

他自从认识李自成之后,就像找到了师傅,花了不少时间细细研究这位奇人,总结出来不少经验。

这些经验让他崭露头角,就是资历比他老的曹操现在态度已经大不一样。

他很享受这样的荣光。

李自成建立启秀书院的行为让他放开对读书人的偏见,打下房县之后,他便招揽了一群举人、秀才和山人之类的人物。

张献忠在这方面比李自成历害,他全身匪气十足,敢抢,也敢给,大把的金银珠宝和美人,直接就晃昏了这些读书人的眼睛和大脑。

文人的吹捧一方面使他的眼界洞开,懂得的事情更多。

一方面在兄弟部队面前也有了面子,之乎者矣让那样斗大的字不识的老粗们作声不得。

就是自己的军队,对读书人也是十分尊敬。

这些穷困潦倒没有出路的读书人参加了义军,一旦背叛朝廷,无不希望捧着张献忠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名垂青史。

白土关胜利之后,只有新拜的军师徐以显头脑比较清醒,他一再对张献忠指出目前应该兢兢业业打江山,而不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此人原来是位落第秀才,连考举人不中,因为得罪了房县的主薄,被寻了一个由头拿住,在狱中呆了一年半时间,要不是张献忠这次打到房县,还不知什么时侯能放出来。

所以他视张献忠为救命恩人,死心塌地为其效劳,并且以孔明自居。

张献忠也常常称赞他为自己的子房。

今日徐以显又苦口婆心规劝张献忠要学唐太宗“从谏如流”,杜绝谄媚。

这些历史典故是献帅的最爱,他虽然不识多少字,但却能从这些历史养份中学到很多高深的道理。

这也是徐以显看好献帅的原由。

张献忠听他讲完,想了一下,拍着军师的肩膀说道。

“嗨,你说得对,对!老子好险给他们这群王八蛋的米汤灌糊涂啦!老徐,你放心,老子心里明白的很!”

当日晚饭时,谈到新近的白土关大捷,有人说不是官军不堪一击,而是献帅麾下将勇兵强,故而才能所向无敌。

又有人说,单是西营八大王的名号也足以使官军破胆,连刀剑都举不起来。

献忠静静地听着,联想到徐以显的告诫,在心中骂道:“龟儿子,王八蛋,知道老子喜欢吃这碗菜,连着端上来啦。”

他用一只手玩弄着黄色的大胡子,把双眼眯起来,留下一道缝儿,从一只小眼角瞄着那些争说恭维话的人们,只是微微笑着,并不放一声。

等大家说了一大堆奉承话之后,他慢慢地睁开一只眼睛。

“打胜仗,不光是将士拼命,也靠神助,不得神助,纵然咱们的将士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行。”

一位反应最快的人听张献忠这话,赶快说道:“对,对,献帅说得极是,没有神仙相助,哪能连战皆捷。”

另一个人不甘落后,开始引经据典,“靖难之役,永乐皇帝亲率大军南征,每每战争激烈时常见一位天神披发仗剑,立在空中助战。”

听到这些完全不靠谱的言语,徐以显脸色难看之极,不见他看到献帅的大手不停掳着黄须,顿时心中一惊,冒出股股寒意。

他听大帅新纳的小妾说过,大帅这个动作,正是要杀人的动作。

顿时,他什么话也不说,连表情也没有,只是静静的听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