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贼 > 第24章 品茶

明末第一贼 第24章 品茶

作者:风情如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21:28:39 来源:笔趣阁

王沛琪正在专心烹茶,像是没有听见,一言不发。

王宁峰摇了摇头,看着儿子说道:“人不可貌相,琪儿的相公文章不在你之下,他看好李自成,自然有些道理,细观他近日所为,和一般的杆子作风大不一样。”

“现在官兵须臾便至,咱们要是加入了乱党,只怕从此脱不了干系。”王志依然担心不已。

“咱们只是秘密私会,如果李自成败了,咱们最多花些钱财走走关系,并无大碍,只是苦了琪儿……”

“父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儿这辈子就跟着相公,一生无悔。”

王沛琪声音虽轻,但王宁峰父子都听出了其中的决心。

“女大不由爹,我是管不了你了。”王宁峰轻轻叹了一口气。

“依女儿之见,咱们王家回江南是上上之策。”王沛琪用手指在桌上划了一道弧线,“咱们商队无论从榆林还是大同出关,都会被晋商打压,现在三边包括整个河套地区都不安全,经商风险太大。

有了肥皂这块市场,只要大当家交由咱们王家独家经营,依着父亲的手段,还怕那些徽商不成?”

王宁峰看向女儿的目光越发的温柔,“女儿啊!这都是浩然给你说的吧?本以为你是被浩然的相貌所吸引,现在看来,你是看好他远大的前程啊!”

王沛琪点了点头,将茶水一分为三,依次敬给父兄。

“咱们王家这几年辛苦经营,家境依然每况愈下,穷者变,变则通,相公绝非常人,他的眼光让女儿佩服不已,眼前这个机会是他争取来的,王家不可错过。”

王志见妹妹如此看好李自成,摇了摇头,“李自成终究是个穷棒子,不说四书五经,连字也不认识几个,没有知识的流贼,必然挡不住官兵的进剿,我很不看好浩然的前景,没准这次……”

刚说到这里,就听楼下酒楼掌柜低声咳嗽一声。

“正主来了。”

“来的好快!”

“一切等到这次会面完毕,回去再议。”

李自成快步走进酒楼,小二一路小跑过来,态度殷情的将他迎上了二楼。

刚上楼便闻到一股茶香,李自成让两名亲兵守在门外,自己带着双喜进了雅间。

王宁峰不敢托大,起身迎了上来,王沛琪则用轻纱将面容隐去,轻轻福了一福,而王志只是随手乱拱了几下算是打完招呼。

看着屋里的物件都由树根所雕,造形独特,颇具情趣,双喜年方不到十五,还是孩童心性,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很是好奇。

李自成面容笑容,也不阻止他的行为。

王志对父亲和妹妹递上一记得意的眼神,心中鄙视之极。

真是穷棒子,没见过大世面,这些树雕便将他们吸引住了。

他的心中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在屋里多摆些古玩之类的东西,没准会有更大的利益。

王志此时想到了买椟还珠的典故,李自成应该就是那类不识货的蠢人!

王宁峰咳嗽了一声,提醒王志不要惹恼了眼前这位煞星,他可是一枪能挑飞一队的凶神!

脸上堆满笑容,王宁峰拱手说道:“大当家日理万机,很是辛苦,今日屈尊前来,峰不甚荣幸,就让小女为大当家烹茶,洗洗凡尘。”

李自成点了点头,“如此有劳了。”

他对明末的商人印象并不好。

这个时侯,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要论财力雄厚,明末以晋商和徽商为主,此时的晋商不是单指山西商人,而是指关外走货的行商,因为他们多从山西大同出关,所以称为晋商。

历史上八大晋商向后金走私铁盐、武器、粮食,还源源不断提供军事情报,后金在对明作战时用的红衣大炮就是八大晋商提供的,后来顺治为了表彰他们,特敇为八大皇商。

“朱由检也不下狠心管管这些破事。”

李自成心中念叨一句,又想到他身居深宫,两眼一抹黑,想管也管不了。

很多人都说晋商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是民族最大的汉奸,李自成当然不会允许这些商人吃里扒外,勾结鞑子血洗自己的同胞。

商会的渠道是自己现在急需的,商场如战场,渠道为王!

有了渠道,不但可以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有收集情报等诸多妙处。

李自成非常重视和商人的交道,虽然明军已经兵临城下,还是将这次会面安排在诸事之前。

很快自己就要离开米脂县城,开始自己的游击生涯,有了经济来源,才能建立根据地。

像蝗虫那样走到哪里抢到哪里,是没有前途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才是争霸的精髓之言。

王沛琪整衣,净手,身旁一把长嘴铜壶正咕咕的冒着热气。

就见她手提铜壶,快速洗茶,动作优雅之极。

待洗茶完毕之后,快速进行了第一次泡茶,沸水中翻腾的茶叶立即散发出阵阵芳香。

李自成心中喝了一声彩,虽然看不到她模样,光这套动作,足见魏浩然这小子眼光不错。

“这是闻林茶。”王志知道李自成这样的穷棒子不谙茶道,摇着折扇轻声介绍道。

李自成点了点头,接过茶来一饮而尽,好似没看见王志不屑的眼光,漫声感叹了一句。

“果然是上好的明前茶!”

王志嘴角歪了一歪,“此非明前茶,而是谷雨云雾茶。”

“喔。”

王宁峰连忙瞪了儿子一眼,从旁说道。

“这是谷雨至立夏之间采摘,一芽一叶,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

李自成端起了茶杯来细细观赏,杯中茶叶宛若碧玉盛于其中。

王志抢着说道:“此茶经过了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其中杀青的温度控制的很好,并且是二次成型。”

“喔。”

“闻林茶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更加香醇可口。”

“喔。”

王志神色间很是得意,“壶中正是庐山山泉。”

“匡庐奇秀甲天下,巍峨峻奇是庐山。”王志诗兴大发,细品一口茶,两眼微眯,一副高人的模样,轻声念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