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 第二百五十一章一勺烩了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第二百五十一章一勺烩了

作者:梦公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13:55:59 来源:笔趣阁

陷在震惊和懵逼中的棒子们,完全都没有反应过来。

一击即溃说的就是他们。

士兵们跟无头苍蝇似的来回乱转,受伤的在哀嚎,有那侥幸没伤着,却又头脑反应快的,已经往别的城门处跑了。

百姓们反应过来的,也都四处奔逃,什么都顾不上了。

大唐的勇士们一哄而入,遇到的抵抗弱得可怜,很快,他们就占领了这座城池。

所有的百姓都被驱赶着,老老实实的站在街道中央,不老实的,大多都丢了命。

有一些士兵在看守,其他的士兵则是在搜家。

一是找出藏起来的棒子兵,二也是搜寻一些值钱的东西,这是他们的战利品。

程咬金对这个习以为常,应该说,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反正不是大唐的百姓,他们过得怎么样,谁关心呢。

别说大唐本土人,就连李川都适应了士兵们的这种做法,反正只要不是在自己国家内这么干就行呗。

打扫战场总是浪费时间的,当城池被攻破的消息传回王都的时候,侯君集这边都还没到地方呢,就更别提张亮带领的海军了。

高句丽王吓坏了,像是天罚样的东西攻破了他的城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高句丽覆灭就在眼前了。

渊盖苏文心里也忐忑着,他是想掌握更大的权力,可若是高句丽都不在了,他还掌握个屁的权力。

到时候不得成为阶下囚啊!

不管以前怎么样,或是以后会怎么样,至少现在,他跟高句丽王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保住高句丽,将大唐人打出去。

整整一夜,高句丽王宫里都是灯火通明,战略战术研究了好几套,可就是不知道到底能不能顶得住。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信心满满,可心里却虚得不行。

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自信都是泡沫,当大唐的兵将进攻的时候,他们能做的很有限。

程咬金这边一路长驱直入,侯君集那边到是碰到了一点麻烦。

来自于高句丽的卑沙城,卑沙城是山城,修建在大黑山的山脊上,城内峡谷蜿蜒,城外四周悬崖绝壁,安营扎寨于城中,进可攻,退可守,是真的难打。

哪怕侯君集手里有炸药,他也没信心能够短时间拿下来。

可是他都跟程咬金约好了,最多两月,两人就在鸭绿江边见面,但卑沙城打不下来,那么卑沙城之后的辽东城,白岩城和安市城要怎么打?

侯君集咬了咬牙,暂时围而不攻,可他也知道,想把城中士兵和百姓围困而死,那太难了,谁知道人家都做了什么准备,要是里面的物资能让他们坚持几个月,那自己不就完蛋了?

强攻吧,除了强攻,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幸好有炸药,还有顶点用。

侯君集可能在政治智慧方面弱了些,但打仗上他还是很有头脑的,与程咬金分散几个点去炸不同,他将半数的炸药都汇集在了一个点上。

这时候高句丽的军民已经知道大唐有种叫做天罚一样的秘密武器了,带着巨大的响声和破坏力,是他们抵抗不了的。

见大唐士兵往城墙下堆东西,虽然他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了,那怎么办呢?

高句丽人开始想办法,有人建议用箭射穿,可是用箭对人还行,用箭射武器,那能有什么用,还有人建议用火烧,用巨石砸,用水浇等等办法。

最后那个将领还是有些脑子,他选择了用水浇。

毕竟被攻打的城池多了,他们多少也能看出一点苗头,那天罚带着巨响,也会带来火焰,被炸过的房子很多都起了火的,那么就证明,肯定用火攻不行。

巨石其实也可以考虑,但是巨石不是说有就有的,他们得准备,还是水更方便,管它好不好用呢,先试试看。

几大桶水一起浇了下来,将大唐的士兵都浇了个透心凉,还好是夏天,要是冬天,这谁扛得住啊。

“将军,果然如您预料的,他们用了水。”

“那当然,幸好我们早有防备。”侯君集很是得意。

还是他考虑的最全面,火药这东西,就怕潮,怕潮自然也就怕水,他们从长安运出来的时候都是做好了防潮防水的,到了这边,候君集想了想,就没让人拆,每个炸药都是用油纸包紧紧的包着,保证一滴水都进不去。

就是到时引燃的时候要麻烦一点,但也无所谓,跟炸药都报废相比,这算得什么呢?

李川在知道战事进程的时候,卑沙城已经化做了一片火海。

这真不是候君集故意的,原因就是炸药用多了,而且堆在一起有点散,底下一爆炸,就将上面的炸药给炸飞了,飞到哪里的都有,有的就掉在城里的屋子上,然后爆炸,起火,将火星崩得到处都是。

那时候谁还有心思救火啊,进攻都来不及呢,卑沙城的高句丽士兵在抵抗,毕竟这座建在山脊上的城市是真的结实,就是这么炸,炸开的缺口也不是很大,还有弥补的可能。

这就造成了双方的拉锯战,结果城里的火没人管,就那么着了起来,越着越大。

当众人发现不好的时候,也已经没有了扑灭的可能。

大唐的士兵死命的往外撤,高句丽的士兵也跟着跑了出去,双方竟然一时间,忘记了战斗的事,都傻愣愣的看着冲天而起的大火。

然后就这么烧着,一直烧着,直到烧无烧为止。

侯君集:“……”他打下了一座废墟?!

明明可以立功的,得,这次回去非得挨训不可。

侯君集头很疼,可又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吧。

李川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没打高昌,自然也就没了那份猖狂自傲,这次又犯了错,也不知道能不能改变候君集的命运,但想来,他这次回来能低调些吧。

毕竟立了大功,跟功过相抵是不一样的,就算功大于过,但跟另外两路一帆风顺比起来,是不是也就没啥可骄傲的了?!

其实李川倒不是对侯君集有好感,所以不希望他得到那样悲惨的结局,他只是嫌麻烦。

侯君集不那么自傲,没准就不会自大到觉得自己也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至于他心里有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李川就不知道了。

造反又要镇压,多麻烦啊,都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不好吗?!

再说了,有炸药这种威慑性的大杀器,就是造反也得多考虑一下吧?!

目前看来,李承乾是没这个想法的,他正当着奶爸当得挺高兴呢。

小象三岁了,正是好玩的时候,就是李川也很喜欢。

等再长个两三年,就到了讨狗嫌的岁数,那就真的不招人待见了。

“老婆,天这么热,你出去做什么?”李川见长乐从外面走进来,奇怪的问。

真是最炎热的七月末,在别墅里开着空调,吃着水果接盘看动漫,这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啊,为嘛非得出去找脾气爆裂的太阳公公聊天呢?!

“就不能换个称呼吗?我还是适应不了。”长乐没好气的道:“我去安排下晚膳,这么热的天,你竟然还想吃火锅,真是弄不明白。”

李川凑了过来,陪着笑道:“这不是家里有空调嘛,吃火锅更有气氛。”

“娘子,这么叫你不觉得不接地气吗?我觉得叫老婆挺好的,要不,叫亲爱的?”李川有点皮。

反正他一直以来,都是没啥形象的。

长乐真心不想说话,一个称呼而已嘛,“叫我丽质就行了。”

那些怪怪的称呼还是让风吹散吧。

“丽质,你明天不进宫了吧?”李川将长乐搂进怀里,用叉子叉起一块蜜瓜喂到长乐嘴里。

其实他觉得现在的生活就挺好,很幸福了,要是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干,就更好了。

“要进宫的,母后好像又有了身子,我这个做女儿的怎么可能不关心呢。”长乐很认真的道:“明天就是太医再次把脉的时候了,有没有到时就能知道。”

李川沉默,所以新城公主还是来了,没有被他蝴蝶掉啊。

只是来得稍晚了些,就是不知道还会不会指给长孙诠。

希望不会,长孙诠那家伙也不是很老实,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小豆丁,但好像最后也是获了罪,被发配了还是被砍了?这个李川还真没怎么关注。

“明天我陪你进宫。”李川想了想,算算时间,武媚娘也该来长安了,也不知道她现在有没有在宫里,还是说,今年才会入宫?

可是长孙皇后怀孕了啊,李世民还好意思惦记人家小姑娘吗?

李川后来又看了眼史书,确认了一下武则天进宫的时间线,只是按照时间线来说,武媚娘应该早就进宫了。

可那个时间点,李世民不是在守孝吗?李川不认为李世民在守孝的时候还会明目张胆的弄进来一个才人。

更大的可能是大唐的改变带动了时间线,也就是说,武媚娘还没有进宫,那么按照她的年纪,会不会嫁人了?

说到嫁人,李川还认真的算了一下武媚娘的年龄,差不多十五、六岁的样子。

按理来说,也差不多嫁人了,虽说长孙皇后一直在宣扬晚婚的好处,但架不住民间的习俗难改啊。

最多是没有十二、三岁成亲的了,但十五、六岁嫁人的还是很多。

想了一圈,李川还是决定关注一下。

毕竟武媚娘其实也挺惨的,有那样两个哥哥,她后来抓住权势不放,也是成长的环境决定的。

那么说,武士彟现在应该已经死了?

结果李川一打听,不知道为什么,武士彟竟然没死,听说是重病时,被一个游医给救了。

(⊙o⊙)!

竟然还有这种事,是他这只蝴蝶太用力了,所以那么远的地方,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竟也改变了命运。

但不管怎么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武士彟没死,那么武媚娘的日子也就没那么难过,要是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婆家,那也就没李治什么事了。

李川心里还有点窃喜,把老李和小李的媳妇给扇没了,他可真是能啊。

因为好奇,李川还让长乐关注一下武媚娘这个人。

结果长乐还暗暗怀疑李川是不是看上这个姑娘了?特别是她打听到,武媚娘长得十分媚气之后,长乐的心就更提了起来。

但她一时之间也不会做什么,毕竟长孙皇后是真的有了身子,长乐很是担心,毕竟长孙皇后的年纪在那里摆着呢,这个年岁生孩子,真是闯鬼门关。

京城这边很安稳,高句丽那边战火连天,一打就是好几个月。

特别是后来张亮加入之后,整个战线都推进得快了许多,三个月后,就打了平壤。

高句丽王已经绝望了,渊盖苏文还是垂死挣扎。

到是程咬金,侯君集和张亮三员大将,有些不满意,没打过瘾。

他们都知道这次之后,想再出征,就不容易了,毕竟周围没多少国家可以让他们打。

那么,要不这次把新罗和百济一起打下来?!

反正也出兵了,打仗打一半算怎么回事。

不是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吗?天高皇帝远的,他们也可以先斩后奏一回嘛。

三人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决定如果在半个月内拿下平壤,那么这次就顺势把新罗和百济也一起收拾了。

如果拖得时间太长,那就算了,毕竟冬天打仗,不确定因素太多,再说他们带的炸药也不是很多了,少了这个大杀器,想速战速决就很难。

战事一旦拖延起来,李世民那边肯定要问罪的。

明明是一个酣畅淋漓的胜利,再被他们贪心的弄成了虎头蛇尾,就太难看了。

三人在这边考虑着,也期待着战事能快些结束,其实在长安城,李世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他还把李川也找了来,问他是不是应该顺手就将那半岛都收过来。

“要过年了啊。”李川叹了一声,再有十天左右,就是新年了啊。

李世民拧着眉,道:“你赞同先收兵?”

“不,我赞同一勺烩了。”李川晃了晃手指道:“这么好的机会,干嘛要放过?咱们啥都不缺,棉衣不是早就运过去了吗?士兵都穿上了,那还有什么问题?缺啥咱们就运过去,只要能打赢,怎么都行。”

李世民乐了,这话还真是得他的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