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威慑与警告,发动机竟能击毁卫星!

“不只是有卫星代号、图像,的还包括卫星的轨道?”

“不可能,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轨道数据?”

“照片都很清晰!”

“从照片上来看,应该是利用雷达信号反馈的AI图像,准确吗?”

高层官员们紧张的讨论着,马上就联系了卫星中心进行确认,也很快得到了回复,“我们核对了21颗卫星数据,图像和轨道数据都很准确。”

“其中有四颗卫星的轨道可以调整。那些轨道数据都是当前最新的,说明这些数据都是在七天之内侦查出来的。”

这个结果让高层官员们更紧张了。

公告上罗列了29颗卫星代号、图像和轨道数据。

有些卫星的轨道距离所谓‘太空军事管制区域’很近,最远的不超过500公里,有些则会进入到‘太空军事管制区域’内。

其中还包括归属阿迈瑞肯的两颗常规军用侦察卫星、一颗刚发射升空的近地轨道间-谍卫星,三颗卫星的轨道都会通过光压发动机实验基地上空,是因为它们是专门用来对实验基地进行侦查的。

结果,几颗卫星都被标注出来,包括卫星的图像、轨道数据。

唯一没有标注的是代号,因为卫星代号对内就只有一个数字,其他国家和机构自然就不可能知道了。

现在公告发布了如此多卫星的图像和轨道数据,就说明他们可能掌握了所有千公里高度卫星的详细数据。

这个推断结果太可怕了。

常规来说,几百公里高度的卫星照片和轨道数据,就只能通过军-用卫星跟踪手段才能获取。

利用雷达监测来获取卫星图像、轨迹,现有的技术是做不到的。

太空中轨道更高的卫星,大多只能用于地面探测,想针对同样的太空中的卫星就太难了,因为卫星在太空中实在太小、太小,不管是定位检测还是跟踪,难度实在是太高了。

地面雷达侦测手段就更加不可能了。

各个大国也建造过地面的大型雷达基站设施,专门用来对于太空中的卫星进行监测,但即便最高端的技术、再庞大的雷达基站,监测高度也不会超过两百公里。

这主要是因为大气层会对于地面到太空的信号产生强烈干扰。

所以想得到一颗卫星的图像和轨迹数据,能想到的就是用其他卫星进行跟踪,通过不断的跟踪,才能够计算出轨道数据。

现在公告则是有一大堆的卫星准确数据,其中还包括标号为‘未知’,也就是未公开军用卫星的数据。

所有的高层官员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当得知了卫星的准确轨道数据,就可以利用地面导弹对卫星进行击毁,几百公里的高度,对于地面导弹来说并不算太高,常规的中程导弹就能够得上。

导弹的速度是很快的。

中程导弹的速度,平均都会超过千米每秒,高性能的中程导弹平均速度甚至能超过8马赫、近三千米每秒,即便爬升过程速度相对慢一些,但也能轻易超过千米每秒。

换句话说,地面的中程导弹,从发射到爬升几百公里,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够了。

当然,导弹轨迹不会有那么精准,但偏差也能用饱和攻击来弥补,针对一颗确定轨迹的卫星,两、三颗导弹就足够了。

相对来说,卫星的轨迹已经被锁定,即便能够进行控制,想躲闪都根本来不及。

卫星要躲闪,先是要检测到导弹,得知卫星被锁定攻击后,然后再进行人工控制,控制并不像操作汽车那么简单,十几分钟根本就来不及调整。

所以,如此多精准数据放出来,本身就可以看做是‘太空威慑’了。

问题是,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高层官员们顿时讨论起来,“难道出现了内部泄密?”

“有间谍?”

“我们必须要进行内外排查、仔细排查!”

“这种可能性不大,他们的间谍是很少见的,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掌握了超高端的雷达技术?”

这个观点提出来,顿时让所有人沉默了。

换做是十年以前,马上就会有一大堆反对的声音,他们可不相信种花家能掌握什么高端的雷达技术,而且还高端到能够对于太空中的卫星进行详细侦测。

现在……

种花家已经掌握了那么多无法想象的高端技术,再多一项超高端的雷达技术,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是什么超高端的雷达技术呢?”

在场的官员是想不出来的,他们马上咨询了雷达方面的技术专家。

军用雷达研发相关的机构,也针对公告内容进行讨论,他们比高层官员们分析的更快,很快就确定是雷达技术。

卫星图像,已经说明了问题。

那些卫星图像明显是利用雷达侦测的信号,用AI技术合成出来的。

经过详细的讨论,他们得出了结论,“有很大可能,种花家已经掌握了一阶雷达技术。”

“想要对几百公里高度的卫星进行监测,常规雷达是做不到的。”

“我们的雷达技术就是最先进的,他们能做到对卫星进行监测,肯定是用了更高端的技术,能想到的就是一阶雷达……”

一阶雷达、一阶电磁波。

这个分析结果说出来,就让大部分人确认下来,种花家是‘一阶技术’的发源地,掌握了一阶材料制造技术,也是他们率先发现了一阶波。

第一个发现的是一阶绿光波,后来又发布了几项一阶波相关成果。

其他国家也在不断的研究,但最大的成果也只是制造出某一频度的波,或者是光波,或者是低频红外线波,最高端的也只达到紫外线频度。

雷达波,是高频脉冲短波。

一阶高频脉冲短波,别说是稳定制造了,他们最多就是想一下概念。

所以具体一阶雷达会有什么效果,他们也根本就无法想象,但要说能够对于卫星进行侦查,他们根本就不会怀疑。

现在的公告更是证实了这一点。

在分析确认了以后,阿迈瑞肯的高层们顿时有些慌了,最初是六角大楼的官员,后来一号决策人知道消息也同样感觉很慌,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能紧急召开高层会议。

其中也包括为一号决策人服务的国际关系应对小组。

国际关系应对小组考虑的不是技术,不是对方怎么掌握的卫星轨道,而是对方发出公告的目的……

“是威慑?”

“应该是进行威慑,来展示他们的超高端技术。”

“和光压发动机进行太空测试有关,估计是想保证发动机在太空的安全吧?”

“应该是这样……”

“我们要怎么应对?”

这个是高层官员该思考的问题,他们最开始考虑的是,要控制其他的卫星跟踪、检测,而现在则不知是否该继续。

他们只喜欢打有把握的仗。

现在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也完全没有把握,万一出现问题呢?

如果出现了问题,控制不住局面,爆发战-争该怎么办?

现在常规战争是打不过的,他们根本无法应对空舰飞碟的威胁,对方能利用空舰飞碟,轻易的拔除海外基地、航母舰队,甚至直接威胁到本土。

到时候,怎么应对?

难道去打人类毁灭的核-弹战争?

……

阿迈瑞肯高层讨论认为,公告发出的目的是进行威慑。

实际上,是警告。

种花家根本没有威慑的想法,他们已经掌握了最高端的科技,只是用来威慑空舰飞碟就足够了。

现在发出公告是警告所有国家、机构,不要派出其他卫星过来侦查、监测,因为光压发动机的太空测试,时间、速度、轨迹路线,考虑的只有公告内的卫星,也就是测试过程不会干扰到公告内卫星的运转。

如果有其他卫星进入管制区域,受到发动机测试影响轨道偏离,甚至发生了故障坠毁,因为已经进行了‘警告’,他们就不会再为此负责了。

光压发动机的太空测试是公开的,根本不怕被监测,高度不会超过1200公里,也肯定会被更高的卫星监测到。

单独的卫星无法对光压发动机进行跟踪、监测,但针对指定区域拍摄大量图像,也能分析出测试过程,保密根本没有意义。

另外,他们是进行公开测试,也会在测试过程中进行直播,公布一些具体的画面和测试内容。

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只是希望测试能够顺利进行,中途不要有任何意外发生,顺顺利利的就是最好的。

之所以设定了太空军事管制区域,是因为光压发动机测试过程中会,全程开启引力护盾,而且是开启两座引力护盾设备。

有卫星进入引力护盾区域,就肯定会发生轨道偏移,甚至是发生严重的故障。

此外,他们还会在太空上实验激光武器,激光武器会适当降低威力,覆盖范围也轻易达到上千公里。

虽然测试的过程中,激光武器击中卫星的概率极为渺小,但也许就有运气不好的卫星被击中。

所以他们才会发布公告,就是警告不要有其他卫星进入了区域中。

虽然他们是好心提醒其他国家和机构,不要派出其他卫星进行监测、跟踪,但其他国家和机构并不是这么理解的。

太空军事管制区域的公告,放到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进行了沸沸扬扬的讨论,大量的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有些国家和机构对此表示了不满,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太空是所有国家共有的,百公里外已经超出领土范围!”

“在太空设定军-事管制区域,不符合《国际法》,也没有任何依据……”

国际认可的领空最低高度为海平面上方的22.2公里(12海里),但一些国家把这个高度定为更高的高度。

比如,阿迈瑞肯的最低高度是25.3公里(13.7海里)。

1919年的《巴黎公约》、1944年的《芝加哥公约》都确定了“空中主权”原则,即缔约国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拥有主权。

随着人类的飞行活动进入外层太空,领空的上限高度变成不明确,多数国际法专家主张外层空间不属于领空范围,部分国家默认85公里以上的空间不属于领空范围。

也有的国家认为100公里以上才是领空的上限,一些大国则认为200公里可以算作领空上限。

在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成功后,阿迈瑞肯提出从所属领土的地面开始,一直到月球高度的38万公里都是阿迈瑞肯的领空范围。

但是,实际操作中,他们仍然对越过本土上空的卫星和其他轨道飞行物实际上没有什么管辖权。

当然,主要因为没办法管辖。

现在设定一千二百公里高度的军-事禁区,确实远远超出了国际法以及大国的默认高度。

在热烘烘的舆论中,一条来自阿三国的言论喧嚣而上,“设定所谓的1200公里高度,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种花家也根本管辖不到。”

“就算派出卫星进入区域侦查,他们又能怎么样?”

对此,公告方给出的回答是八个字,“可以试试,后果自负!”

后果自负,没什么。

前面加上‘可以试试’,就相当有意思了。

外界舆论不知道的是,好多国家和机构都希望阿三国能当个出头鸟‘试一试’。

阿迈瑞肯高层讨论不休,正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想派出其他的卫星进行试探,又担心会造成什么重大冲突后果。

公告发布的卫星轨道数据,是超高威慑力的大杀器。

有高层代表就私下都联系阿三国,想让阿三国出面去‘试一试’,甚至答应后续提供一些高端的卫星技术。

于此同时,舆论依旧围绕公告展开。

大量的专家站出来也对于公告内容、光压发动机本身进行分析,“公告上标明了所有经过或接近相关区域的卫星图像以及轨道数据。”

“这说明种花家掌握了所有千公里下卫星数据,他们的探测手段很可能是地面雷达,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以地面雷达探测卫星的超高端技术。”

“这是非常震撼的太空雷达技术。”

“另外,他们特别发布军-事管-制区域,很可能和测试本身有关。”

“可以确定的是,光压发动机装配了激光武器,几百公里外的空气极为稀薄,激光武器的威力、射程都会有很大提升,覆盖范围可以轻易达到几百、上千公里。”

“掌握了精准的太空侦测技术,又拥有覆盖超远距离、可在太空使用的激光武器,光压发动机能够在太空中,瞬间击毁几百公里范围的卫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