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六百章 大型UFO成型!众专家:我不当英雄,其他人也不能当!

实验结果摆在眼前,技术和理论已经非常明确了。

王浩对于理论进行总结以后,就简单说起了技术问题,其实也不用再去深入分析,技术比理论更加明确。

引力场制造是由三个部分决定的,其中两个是同向电流的结构,另外就是对称线圈构造。

两侧的同向电流结构制造出了引力场。

对称线圈则起到了增大性能以及调节和扩展力场后续影响的作用。

同向电流不只是制造出了引力场,其中的精细化设计也能决定引力场的强度和方向。

对称线圈所释放干涉波的频度,能够大大增加引力场释放的距离,而功率则会影响到引力场后续覆盖范围的方向,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引力场后续影响方向就会发生调转。

引力场后续影响方向只会扩大以及调转,也就是和s 以及s-波的释放方向具有强烈相关性。

要么就顺延方向,要么就是顺延的反方向。

在理论和技术明确以后,实验组和理论组的工作也都很清晰了。

实验组就是继续不断的进行实验,通过不断调节的实验来获得数据,让技术慢慢的走向成熟。

理论组则是继续完善理论。

研究到此,也进行的差不多了。

主核心内容都已经有了,技术和理论都不再有障碍。

王浩对于引力场技术的研究也感到非常满意,他们花费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完善了引力场理论,并掌握了控制引力场的技术。

现在他们能够制造并释放出超过35公里的引力场,伴随着理论方面的完善,后续技术也会不断的提升,研发超过百公里并覆盖几公里范围的引力场,已经没有什么技术理论的障碍了。

接下来就是不断的积累经验,完善理论、提升技术,引力场技术很快就会走向成熟。

后续就交给钱宏宇、黄明昆等人负责了。

钱宏宇被任命为引力场技术组的负责人,黄明昆是军方派来的工程代表,也会长时间留在引力场技术实验基地,辅助钱宏宇团队做研究。

王浩则是带着何毅以及理论组返回了西海。

他在西海休息了一个星期左右,就又带着何毅去了湮灭粒子实验基地,查看了一下唐洪超团队的激光武器研究,并交代唐洪超去光压发动机实验基地。

唐洪超团队的激光武器研究没有什么大的提升,基本就是稳固原来的技术,对于激光武器设备则是进行小的改进,但也只是让性能更加稳定,提升一下使用寿命。

王浩也没感到失望。

这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情况。

激光武器技术实在是太简单,就是集中光束制造高温、高压,越是简单的技术越是没有提升空间。

在距离地面几百公里的太空,能够覆盖三千公里以上,到宇宙空间能够覆盖超过六千公里的激光武器,性能来说基本上已经达标了。

现在已经有了引力场技术,可以作为空天母舰的护盾使用,就不用担心陨石群或是卫星碎片威胁,激光武器的地位自然会下降,是作为防护补充以及主动进攻的手段。

他们只是制造第一台空天母舰,有足够防护能力的情况下,再拥有各种功能已经可以了。

太空中释放范围达到几千公里的激光武器,性能来说也已经不差了,几千公里能够形成直接的打击,就不会再担心各种人为手段威胁。

地球上的科技还没有这么高端。

哪怕是人为控制直接进行攻击,人造太空飞行器最快速度也只有每秒几十公里。

这样的太空飞行器一般是用来探测地外行星使用的,比如说火星探测器,又或者是向太阳系外进发的探测器。

常规的卫星、探测器,速度为每秒几公里,想要威胁的空天母舰提前一分多钟就能够被锁定摧毁。

太空中另外的威胁,陨石,速度也在每秒几公里范围,若是再大型的陨石或者是速度飞快的陨石,也可以利用引力场护盾来调节方向,空天母舰本身也可以进行计算躲避。

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还是雷达体系。

这方面是不用担心的,他们已经拥有了最高端的太空雷达--一阶太空雷达。

沈会明团队的研究成果上报以后,国家雷达技术中心研发出好几种一阶雷达,其中就包含了太空使用的侦测雷达,代号为‘V412-02’。

V412-02,可以说是超时代的产品。

这一款雷达的特殊性就在于释放的是混合波,混合波也就是释放了一阶波,也释放了常规波,两种波同时进行侦测,也能够保证侦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一阶波的侦测距离超过一万公里,只有在一万公里外,信号才会大大衰减。

一阶波具有非常强的穿透性,暂时不能被人为的检测、干扰,在太空中对于地面进行侦测也是非常有效的。

同时,雷达的预警系统也很高端。

地面的环境非常复杂,不可能所有数据都进行上报,但只要有超过一米的物体上升到一定距离,雷达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报告。

之后,就可以直接对物体进行锁定。

换句话说,空天母舰安装了V412-02雷达系统,不止能够应对来自太空的威胁,也能够轻松应对来自地面的威胁。

……

等离开湮灭粒子实验基地以后,王浩就带着何毅去了光压发动机研发基地。

在路上的时候,何毅已经很兴奋了。

何毅一直都想要加入到光压发动机、空天母舰的研发组,之前他参与过光压发动机的研发设计工作,后来则回到了反重力中心,因为他是反重力中心的负责人,身上的工作实在太多了,不可能持续持续的参与工作。

现在王浩带着何毅去研发基地,就是让他作为引力场技术的负责人,正式参与到空天母舰的研发工作中。

何毅就是为此感到高兴的,作为一项技术的负责人,就会直接进入高层,和曹东明、王东等人是平级的。

光压发动机组的技术高层,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是单独领域的顶尖专家。

何毅想要参与到研发工作中,但又不想作为一个普通的研究人员,主要是他的身份很尴尬,他可是公认的顶尖物理学家,参与过很多重要的技术的研究。

正常来说,何毅应该是作为湮灭粒子技术、反重力又或是强湮灭力场技术的负责人。

这项工作已经由向乾生胜任了。

如果是负责给王浩办事或负责管理的工作,给人的感觉就是靠关系进来的。

何毅可不希望这样。

实际上,国内顶尖高端学术界对于何毅还是有质疑的,他所有的成果都是和王浩一起做研究拿到的,而王浩的能力众所周知,任何和王浩合作研发的学者,都能够取得非常重大的成果,因为核心的研究都是王浩做的。

何毅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再包括评上了科学院的院士,都被认为是运气好。

他个人,没有单独做研究拿到成果。

这就是受质疑的地方。

当然,现在也是没有的,但引力场是一项全新的技术,而且是跨时代的高科技,他作为引力场技术的负责人,看起来就非常有说服力了。

即便同样是和王浩一起研究出来的……

那又怎么样?

“我可是掌握的最高端、跨时代科技的尖端人物!”何毅只是想想,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王浩来到了研究基地以后,首先还是关心了一下进展问题。

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光压发动机组的工作成效还是很大的,首先空天母舰的设计有了草拟方案,只是一些细节上还需要进行讨论和修正。

但需要修正的都是后续内容,最少太空测试前不需要再变动了。

另外,上一次高空实验发现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发动机的设施以及电子系统已经完善。

最重要的是,发动机的环绕舱体已经安装完成。

环绕舱体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准确的说,有三个小舱体完成了主要设施的安装,其他都只是空架子而已,其他就只是占用了空间,因为具体建造方案还在讨论。

这就像是修建一个庞大的建筑设施。

建筑整体的外形已经建造好,但也只是空壳而已,只有下面两座小房子,安装了水、电、煤气能够入住,其他就连毛坯房都算不上,就只有一个墙体外形。

即便如此,最少也已经有外形了。

王浩站在远处看向光压发动机,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座大型的UFO,大型UFO整体是圆形构造,中间则环绕了一圈舱体,下方则是有支架、起落架以及光压喷口等设施,看起来都是满满的科幻感。

“等我们进行太空测试,其他人会不会以为空天母舰已经建造好了?”

“我感觉也差不多了,能载人、能源自给自足,拥有起降功能,还要求什么?这就是空天母舰了。”

“缺少的是登陆星球的功能,携带的小型飞船,或者是其他设备设施。我感觉现在的空天母舰,已经能够登陆月球,只不过宇航员无法出舱而已……”

“如果再携带个可降落的小型飞船,就能够完成登陆月球的任务。”

“也对啊……”

“你这么一说,感觉登陆火星都没问题。”

“那还是太危险了。不过总之,高空测试真的感觉像是空天母舰的测试。”

“现在已经很完善了,只是王院士要求高而已,如果只是探测或登陆月球,已经完完全全的足够了,现在中心控制舱可是有操作功能的。”

“……”

一群人不断说着。

王浩也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远远的看着光压发动机,心里不由的踊跃出了巨大的成就感。

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都是他研究完成的,光压发动机项目也是他力主成立的。

现在能够进行到这一步,确实让人感到兴奋和骄傲。

保罗菲尔-琼斯就站在王浩的旁边,他看着发动机倒是没有那么多感慨,主要是因为他一直在研究基地,每天都能看到,就没有那么激动了。

他倒是关心另外一个问题,“王浩啊,这一次的太空测试能不能让我上去?”

“我可是副舰长!”

“上一次高空测试,我就没去……真后悔啊!”

其他人都看过来。

王浩立刻摇头道,“高空测试,也还是测试,是有危险的,必须要专业的宇航员还能加入工作。”

“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各种问题,甚至可能要求人员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这些都必须要专业人员!”

保罗菲尔-琼斯不满的小声道,“我也会操作啊,主控制舱的操作盘设计,都有我的参与。那些按键、操作杆有什么功能,没有人比我更熟了……”

王浩知道保罗菲尔-琼斯的性格,他就干脆装作没听见,其他人则跟着劝说道,“琼斯教授,测试确实不行啊,必须要专业的宇航员才行。”

“你想想,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比如说,应急系统,发动机可能坠落的,必须要手动控制接通电源。”

“如果坠落,就会有高加速,一般人承受不了的。”

“是啊,加速达到2T以上,动一下都很难受……”

“别说2T,1T我都受不了!”

“还是要专业的宇航员、飞行员才行,他们也是经过长时间培训的,也对于各种操作了然于胸,而且承压能力非常强,我们是做研究的,不一样。”

在大家的劝说下,保罗菲尔-琼斯很不情愿的点头,“好吧,真是遗憾。”

他知道大家都是在为自己考虑。

实际上,有些人确实是为保罗菲尔-琼斯考虑,但他们也真心不希望有哪个研究人员,提前登上光压发动机,或者说空天母舰上太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第一个登上空天母舰。

作为一个研究人员来说,第一个上空间母舰,绝对会成为英雄中的英雄。

同时,当英雄也是有风险的。

如果当英雄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肯定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发动机组每一个研究员都是顶级专家,出现人身安全问题都会是发动机组的重大损失,也是国家的重大损失。

反之。

当英雄的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很顺利的完成了太空测试返回了地面。

想想也很难受!

大家都是发动机组的研究员,为什么你顺顺利利的成为了英雄?

嫉妒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