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从无限游戏开始又名从大明开始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历史上的龙虎山

龙虎山的道人们在历史上是做了不少好事,否则光凭宣传也没有那么大的声势。

但是,凡事就怕一个‘但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就连大道在世界上的表现都是从混沌生无极,无极生两仪。

也就是说,世界是从混沌海诞生最初的源头,源头产生秩序,所以产生阴阳两仪,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永动的太极。

然后阴和阳共同搭建出第三点,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生万物的支点。

所谓的‘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种现象的侧面描述。

那么问题就来了,龙虎山的道士们在历史上确实干了很多好事,如果把这些看成阳的一面,那么,龙虎山阴的一面又在哪里?

张道陵,字辅汉,西汉开国大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汉天师世家》记载:良生不疑,不疑生高,高生通,通生无妄,无妄生里仁,里仁生皓,皓生纲,纲生大顺,大顺生道陵。

汉光武建武十年生于丰县阿房村,出生前,其母梦见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张道陵五月十八日生,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后来叹息道:“这些书都无法解决生死的问题啊!”

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张道陵二十五岁,曾官拜江州令,而他却身在朝政,志慕清虚,不久就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精思学道,修炼三年,有白虎口衔玉符而至其所。

永元(公元89年)初年,汉和帝赐为太傅,又封为冀县侯,三次下诏,张道陵都婉拒了,他对使者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我何用?我志在青山中!”

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张道陵决心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去。

其间,张道陵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

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传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三年而神丹成。

其时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当时张道陵已经六十岁,后又移居四川鹤鸣山。

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传说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祖《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和法器,拜为天师,嘱咐张道陵广行正一盟威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

于是张道陵于汉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诛绝邪伪。

因为张道陵道法通玄,诸魔所不能敌,个个降服,愿意皈依正道,于是张道陵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酆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

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师与众鬼帅战斗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迹。

张道陵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张道陵教化。

于是张道陵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张道陵活了一百二十三岁,与苍溪云台山白日飞升。

另有一说,张道陵,初名张陵,后改今名。本是太学书生,性好学,博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

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

汉顺帝时永寿元年在鹤鸣山创建正一盟威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自称‘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纂道书二十四篇。

汉桓帝时在四川苍溪县境的灵台山(又名天柱山)飞升,传说时年一百二十三岁,道教称为“祖天师”。

也就是说传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跟太上老君学道得老君亲授,得天独厚,道法高强。

张道陵成为天师之后所创道派,称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当时又称五斗米道。

张道陵除书符治病,驱邪禳灾以外,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

统治下的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其孙子张鲁在东汉末,三国时期,拥有一支军队,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

并利用政权的力量,推行正一道的一些社会和宗派主张,比如,对犯有罪过的人,不是用严刑惩罚,而是原谅三次后再加以刑罚。

那刑罚也比较轻,一般是让他去修路,同时在路上设义舍,里面放米肉,路人可以量腹而食。

这些措施对于天下大乱形势下的民众,营造了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因此得到了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

后来,张鲁投降了曹操,割据政权也就不得再存在。曹操将天师道的力量迁移到北方,但是让正一盟威道教却得到了保留,并向内地传播。

这两种说法基本上就是比较主流的观点,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对张道陵人生经历的描述基本上差不多。

如果想要去细究的话关于张道陵的传说有很多,李云龙也没有办法确定流传到今天的传说当中,有哪些是真的。

不过至少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当初张道陵成立正一盟威的时候初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的,这些困难都被张道陵打服了。

有一种说法,当初跟张道陵为难的,是该地方本来就有的顽固势力。

另一种说法当中,就是把和张道陵为敌的这些,统称为妖魔鬼怪。

不管曾经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张道陵当年确实是打出来的威风。

历史记载当中龙虎山玩儿伐山破庙这一套,也不是搞了一回了。

所谓伐山破庙,其实指的就是人为扫荡住在山上的修炼者和供奉在庙宇当中的各类鬼神。

修炼者当中占山为王是很普遍的现象,也就是俗称的占地盘,很多排他性比较强的修炼者,都不允许其他人到自己的地盘当中抢占资源。

供奉各种鬼神的庙宇就更不用说了,为了香火,为了信众,为了地盘,反正只要有点理由人脑子都能打出狗脑子来。

这些原有的地方上很有代表性的势力自然不愿意把自己的利益让给张道陵的正一盟威。

这可比军阀抢地盘的争夺要惨烈得多,不择手段的斗争是很常见的现象。

历史上的记载当中虽然没有详细描述,李云龙只需要去设想一下,就能够明白这其中究竟有多少血泪。

至于说降妖伏魔,说着好听,其实那里面花活就更大了。

但凡历史记载当中有名有姓的妖魔,就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甚至其中有一些妖魔的难缠程度,就算是修炼有成的道家高人过来都得头疼。

再说都称之为妖魔鬼怪了,哪里还有什么人性?凶残暴虐才是普遍现象。

那些号称要去降妖伏魔的人当中,绝大多数降妖伏魔都失败了,反倒被妖魔鬼怪把自己给干掉。

也就是说,和小说电影等等娱乐作品当中表现的不同,碰上厉害的妖魔鬼怪能够成功降服的,反倒是小概率事件。

李云龙自身的经历就是很明白的例子,在征战鲁省的过程当中李云龙杀了那么多人,最后一个成气候的鬼怪都没出来。

难道是李云龙杀的人太少了?还是杀的这么多人当中一个被冤枉的好人都没有?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原因其实只有一个,真正能成气候的妖魔鬼怪,想要诞生的话困难非常多!

别看李云龙从鲁省的东头一直杀到鲁省的西头,过程当中根本没在乎自己杀了多少人。

可实际上鲁省还真的没有孕育妖魔鬼怪诞生的土壤!

古代波及一个省的战乱造成的破坏效果是非常惊人的,不光是财务和人员上面的损失,社会整体的秩序也会随之崩溃。

混乱当中没有成建制的军队来打扫战场,那么战乱之后就非常容易引起饥荒,瘟疫和死亡。

但是在李云龙统治的地盘这些情况不可能发生。

首先就是因为所有的不稳定因素都被李云龙杀光了,钢铁洪流只会执行李云龙的命令而没有任何人性。

人都被杀光了,哪里还会有人引起秩序上的混乱和崩溃?

自动化管理系统和数量庞大的机器昆虫族群又能够调配足够的资源,保证生存者正常的社会秩序,至少保证一个底线是没有问题的。

配合上李云龙推广的简单粗暴的管理手法,只要杀人的时候一直不手软,保证自己统治的地盘,一直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在运行,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且打仗的时候,首先是钢铁洪流的火力饱和覆盖来洗地,然后是杀戮机器登场进行清理。

等到所有的敌人都死光了,自然有数量极其庞大的机器昆虫的族群负责打扫战场。

一场雨过后,环境简直是像画一样,非但看不出任何大战的痕迹,反而有一种小诗般的甜美。

这种环境拍田园偶像剧都不需要选地点,有个屁的妖魔鬼怪诞生土壤。

所以李云龙统治的地盘上要想自然诞生能成气候的妖魔鬼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东方古国的历史记载这么多年,经历的战乱有这么多,有不少地方可是不缺乏妖魔鬼怪诞生的土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