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九百五十九章:百“校”工程

抗战之超级兵锋 第九百五十九章:百“校”工程

作者:长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53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冷锋提出这个百“校”工程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完全是冲着“杜光亭”而来,也是早就有一番思量的。

只是有些事情条件没成熟,办不了,只能先留在脑子里。

其实主要还是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要分轻重缓急,一个一个的来,其实,冷锋也打算等这一阵子忙完之后,就弄这个。

培养一百名“校”级军官,提高基层部队的指挥能力,是冷锋设想以来最想做的一件事。

杜光亭这一来,正好有人负责这件事,而且能力,资历,学识等等各方面都够了。

“二五”减租运动在豫北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培训工作组的第一件事,就是政策宣讲,要将这一“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告诉全豫北的民众,每一个户百姓,每一个人。

冷锋很清楚,任何一项好的政策,上面设想是好的,一旦到了执行的时候,下面的人执行起来就歪了。

好的政策,好的改革不但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反而会被一些人利用和曲解。

所以,宣传一定要到位,要让所有人明白政策的内容和意义。

只有民众明白了,实施起来,才会得到拥护和支持。

这个时代虽然有广播,但许多地方连电都没通,广播更是不知道是什么,所以,必须深入到广大农村中,面对面的宣讲,才能将“二五”减租的政策告诉每一个豫北的农民。

冷锋的做法令不少地主乡绅是措手不及,这可宣传工作组一旦进村,那些农民一个个被鼓动起来,那还不造反?

于是,恶性阻拦“二五”减租政策宣传组下乡进村的事件频发。

不过,冷锋早有准备,宣传组配备了保卫人员,荷枪实弹,必要的时候,对武力阻拦的人,进行武力清场。

不要怕死人,死几个人没什么,冷锋“冷阎王”的名声已经在外了。

暴力对抗政府的地主乡绅,冷锋直接派人请走,专门建了一个劳动思想改造所,先进去劳动学习一阵子再说。

还有不配合的,如果有什么前科的,那就新账旧账一块儿算。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既得利益者反击,抗争,这是必然的,人性就是如此。

社会进步也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打破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中取得一个平衡中前进。

冷锋的“二五”减租政策迅速的获得豫北广大农村百姓的拥护,因为这个政策对他们是有利的。

而且有冷锋这个强大的靠山,手握重兵,那些地主和乡绅们想不顺从都不行。

不顺从的,直接就被大兵破门而入,把人带走,罪名有的是,在全民族抗战救国的大背景之下。

只要随便给你按上一个“跟日寇勾结”的罪名,那不死也要脱成皮。

当然,也有一些开明的地主和乡绅,他们本身的佃租并不重,就算不执行“二五”减租的政策,他们跟佃户收取的租子也不超过“二五”减租的限制。

这些人,冷锋自然是给予奖励的,在政治上给予高的礼遇,投资实业,兴办工厂等等方面,政策也给与优惠。

树立支持“二五”减租政策的典型,只要是政策能够给的待遇,那是好不吝啬。

这样一来,一些本来犹豫的人就被拉了过来,中国人好虚名,本来对他们来说损失并不是很大,靠收点儿田租能攒多少财富?

所以,这一咬牙,就转变过来了。

有人带头,有人相从,这大棒加萝卜的政策一向都是管用的,冷锋在豫北推行“二五”减租居然顺利的推行下去了。

等着看笑话的人,在前几天还在嘲笑冷锋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纪轻轻的,真是胆子大的没变了,居然敢碰“减租减息”这个雷区。

没几天,各地就闹开了,开始有人去省政府告状,有的还告到了武汉去了。

以为冷锋的麻烦来了。

可谁知道,状纸才递到省政府和武汉,冷锋这边已经下令把告状的一个个都收拾了,人都抓起来了。

下手是又快又狠,根本不给对方机会。

办学习班!

思想教育,学习蒋委员长的抗战救国纲领,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

请托的,下命令的,甚至连关系通了天的,谁说话,都没有用。

冷锋这一次得罪了很多人,起码河南地面上不少实权人物都跟冷锋交了恶了,冷锋太不给他们面子了。

有人更是拿冷锋跟鄂西的别霆芳相比,这一比较,冷锋的手段温柔多了,起码冷锋还是个讲道理的,那个别司令根本不讲道理。

这些都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里面找刘经扶最多的,他是河南省主席,父母官,冷锋在豫北“倒行逆施”,不找他找谁?

可这些人哪知道,刘经扶本来跟冷锋就不对付,豫北行署虽然也归河南省政府管,可人家是高度自治,新一军是中央军嫡系,又是现在风头最火的抗日明星部队,只要冷锋不造反,不胡乱杀人,老蒋都不会干涉他在豫北的施政。

冷锋搞“减租减息”错了吗,没有错,本来gmd也是要搞的,只可惜他们自己没本事,搞不成,这要是冷锋能在豫北搞成了,有点儿政治前瞻眼光的人都看的出来,这对整个国家民族以及抗日前途是有巨大作用的。

你要反对,得有理由呀,现在是抗战救国时期,你把人口占据绝大多数的农民推到对立面上去,只有脑子进水的政治家才这么干。

刘经扶知道他拿冷锋没办法,也就发个文给了冷锋,让他推行“新政”的时候温和一些,别搞的矛盾太对立了,这样不利于抗战团结。

冷锋出于对刘经扶这个上司的尊重,还是给他回了一封电报,讲明了他的态度和立场,敢阻挠自己在豫北推行的一些列“新政改革”的人,他都要扫清,不管是谁。

刘经扶已经没辙了。

他一个省府主席,能管的地方也就是开封附近的几个县市,政令出了开封,基本上就不管用了。

这憋屈的。

好在他还是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手里有些兵权,不然他这个省府主席就真的成摆设了。

大部分地主和乡绅都屈服在冷锋大棒加萝卜的政策下,只有少部分人还在负隅顽抗,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地方上有强大势力的,这些人手里有枪,少的上百人,多的数千人,自以为冷锋不会将他们怎么样。

这些人冷锋也知道,仗着自己手里有点儿实力,以为日·本人都没把他们怎么样,冷锋是中国人,中国人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为难自己人,何况他们只要没当汉奸,也就找不到对付自己的理由。

“军座,这一个月已经过去十天了,除了范庭兰将军的别动第五总队八百多人开进了铁西大营之外,之外就是一些小的抗日队伍,剔除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四个警备旅两万人,才不到两千人。”

“老廖,别急,我们给了人家一个月时间,就要等时间到了再说,不愿意来的,那就清场,顺着我来,什么话都好说,跟我对着干,就看这些人的骨头硬不硬了。”冷锋笑着给廖森到了一杯水道。

“军座,倒是补充旅那边征兵工作不错,特别是您宣布‘二五’减租的政策下去后,新乡附近的村庄已经再搞了,许多年轻人都跑过来参军了,按照这个趋势,招满五千人不难。”

“嗯,补充旅招兵标准要严格把关,宁缺毋滥,另外,我们也可以招募一些特长兵,有特殊技能的可以适当放宽,也不要太拘泥于标准。”

“嗯,豫北民风淳朴,这一次我们招募了不少温县的士兵,个个都是好苗子。”

“是陈式太极拳发源地的那个温县吗?”

“是的,那里的很多人都会点儿太极拳,身体素质都不错,陈氏太极当代传人陈兆佩先生就在范庭兰将军的别动总队担任武术教官。”廖森道,“我打算聘请陈先生给我们铁西训练大营担任武术教官,军衔上校。”

“可以,找个机会我想请陈兆佩先生吃饭,我对太极拳的传承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冷锋道。

“嗯,我跟陈先生说一声。”

“对了,王恭泰,牛广杰这些人有什么动静?”冷锋问道。

“我今天来,主要就是跟军座汇报这件事的。”廖森正色道,“我通过一个叫董长青的人探听到一些事情,他们最近正在私下里暗中联络,牛广杰挑的头,联络了王恭泰,仝桂林,扈全禄、吴胜田,赵福义这些人,准备召开一个结盟大会,具体想怎么个结盟法,现在还不知道,但是肯定是冲着豫北整编来的,他们这些人最少的手下也有两三百人,占山为王惯了,肯定是不愿意咱们的整编。”

“涂云飞呢?”

“涂云飞没有什么动静,当初在整编会议上他答应的好好的,愿意把部队开到新乡来接受整编,回去之后,一直没有动静,可能是变卦了吧?”

“怀庆距离新乡比较远,离山西更近一些,他应该是有别的想法吧?”郭卫权分析了一声。

“有这个可能。”

“先不去管它,重点是牛广杰,王恭泰这些人,解决了这些人,涂云飞自然就会明白的。”冷锋道,“重点打探他们在何时何地召开这个结盟大会,打算用什么手段对抗整编,还有,谁想当这个盟主。”

“好的。”

“听说,前几天王恭泰在中央军校洛阳分校读书的儿子王代英回来过一趟,后来又急冲冲的走了,但去的不是洛阳,是开封。”

“是吗,查一下这个王代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