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九百四十八章:御前会议

抗战之超级兵锋 第九百四十八章:御前会议

作者:长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53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街道上的人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就连路边的野狗也被感染了,懒洋洋的躺在地上,眼皮子都不愿意抬一下,还有那不知道那里的野猫,时不时的叫唤一声,一听那尖锐的声音。

发了情的母猫和无精打采的公狗,也许这是现在东京街上能看到的最好的风景。

鉴于中国战场发生的一些列的挫折,日·本天皇裕仁决定召开御前会议,这还是他第一次主持召开御前会议。

之前都是内阁大臣商量好了,给他上一个奏折,或者召集一个或者几个人汇报一下。

这是他本人登基以来第一次主持的御前会议。

自从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发动的宫廷政变“王政复古”之后,天皇才结束了长达七八个实际的绿帽时代,明治天皇主持的第一次御前会议,燃起了甲午海战的炮火,击败了上千年压在日·本头上的天朝上国,日·本从此走上一个强兵富国的道路。

每一次御前会议都会产生重大的决策,影响着这个国家未来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前途命运。

皇宫的东大厅会议室,紧挨着天皇的书房。

大本营御前会议在裕仁天皇的亲自召集下,内阁以及陆海军重要的文武大臣分列两排,笔挺的坐在铺了红格锦缎的会议桌前,一个个双手扶着膝盖,目不斜视,宛若木偶泥塑一般。

他们偶尔投向裕仁的目光,也是一种崇敬的如同聆听佛语天音一般的虔诚,神圣的都跟表演一般。

政治家一般都是出色的演员,他们的演技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谁知道他们一本正经的面皮下面,心里会对裕仁天皇这个最接近神的男人有着这样的想法?

离裕仁天皇坐的最近的是首相近卫文磨,以及军事保护院总裁本庄繁,两人一文一武,完全是一副对立的状态。

前者年轻潇洒,一派学者的翩翩风度。

后者则显出一副臃肿老态,满身武人的凶狠杀机。

日军在中国战场遭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国际舆论也对日·本相当不利,南京大屠杀的事情公开,全世界一片哗然,坐在左首第三位的外相宇垣一成这几天额头上的沟壑多了三天,眼角满是血丝。

陆相板垣征四郎笔挺的军装,一双眼睛闪烁着阴鸷的光芒。

中国的问题似乎不像那些狂妄自大的军人所说的那么简单,除了在东北和朝鲜的驻军,日·本陆军所有的野战师团已经差不多全部用在了中国战场。

原计划,打通津浦路线后,再实施进攻武汉的作战计划,但是现在在中国战场的消耗和损失太大,兵源补充,物资征集等等都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大本营内部,首相近卫文磨这个时候对进攻武汉的计划是持反对态度的,他手下的智囊团和研究班子经过慎重分析,觉得这个时候进攻武汉的前途并不乐观,如果再遭遇徐州会战中的损失,那日军将无力再战,那武力占领或者武力压迫蒋政府投降的可能性就根本不存在。

还有就是夏季来临,雨水增多,武汉有地处中原腹地,即便是沿着长江往上打,那长江两岸的江防工事也会是日军前进的最大阻碍。

近卫文磨的意见是倾向于晚打,等做足了准备再打,至少也要拖到秋凉之后。

会议首先由首相宣读一份由陆军省拟定的《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指导方针》的文件,文件不长,也就七八页纸的样子。

陆军省核心思想还是武力征服为主,一劳永逸解决中国问题,并建议加强华中方面军的战斗力量,重新部署进攻汉口的作战计划。

不难看出这个指导方针子在军事上,陆军方面已经倾向于从长江南线攻占武汉的设想,几乎是放弃了原来准备从平汉线南下的方案。

如果要从平汉线南下,对目前的日军来说,代价太大,而且可能会拖入旷日持久的大战,这不符合日军现在的利益。

日·本最大的敌人不是中国,是北面的苏俄。

侵略并占领中国的而目的,就是为了攫取中国的资源和人口,为将来跟苏俄的战争做准备。

由始至终,日·本都没有把中国当成是他的对手。

“陛下!”本庄繁第一站起来,他一头短短的杂毛,看上去垂垂老矣,可中气却十足,“攻占武汉的决心是不能够动摇的,只有拿下汉口,取得长江下游及湖广地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就在我们手中,蒋的政府只能蜗居在穷山沟里,将再无实力与帝国对抗,从政治舞台上彻底消失。”

本庄繁一边说着,一边冲着首相近卫挑衅的目光,挂着两坨赘肉的脸腮不停的颤抖,老眼余光咄咄的逼视着天皇裕仁。

近卫文磨被本庄的咄咄逼人的目光激的坐不住,豁然站了起来,争锋相对道:“陛下,臣也觉得攻占汉口的必要,因为只有攻下武汉,才能摧毁国共合作抗日的势力,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的作战对象是一个半封建本殖民地的农民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夺取的城市就能解决问题,而在中国是不行的,他们还没有形成以城市经济为中心,所以,对我们这场从英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解放中国人民的圣战,应该慎之又慎……”

木然没有表情的裕仁天皇听了近卫文磨的话后,竟然缓缓的冲他点了点头。

近卫文磨有些激动,苍白的脸上一连闪现几多红晕,年轻的时候,他得过肺结核,身体一直纤弱,还饱受痔疮的折磨,不能够久坐。

“陛下,臣认为,要进攻武汉,逼迫蒋政府下野投降,首先要解决一个人,这个人已经越来越成为帝国这场圣战的威胁,他的威胁甚至超过gcd的抗日武装!”板垣征四郎起身站起来道。

裕仁天皇微微皱眉,似乎没有听明白板垣征四郎所说的人是谁?

“坂垣军说的可是那最近半年连续给我日本皇军造成巨大损伤的中国将军冷锋吗?”近卫首相问道。

“是的,首相阁下,正是这个冷锋,他和他统帅的部队目前正驻扎豫北地区,那里曾经被我军占领,此人年纪轻轻,却极为阴险狡诈,不守陈法,剑走偏锋,有时候完全没有章法,虽然在徐州战场上,他和他的部队并没有起到主力作用,但他的每一次出击都是在极为关键之处,华北方面军前期进攻受挫,大多是因为此人,他跟徐州地区的中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德邻配合默契,这是以往我们遇到的大不相同,更为可怕的是他对战局的把握和预见性……”

板垣征四郎滔滔不绝讲了很多,显然,他刚从中国回来,对中国的战局是做了相当一番的研究的,尤其是对冷锋和新一军,超出了不少人的理解。

坂垣征四郎的论点,中心思想是,要向攻占武汉,首先的解决冷锋这只拦路虎。

就算不能彻底解决,必须拖住他,不能让他介入武汉会战。

否则,就会重蹈在徐州的覆辙,损失那么多的兵力,才占领了徐州,这样的胜利代价太大了。

“坂垣君言重了吧,区区中国·军一个军,最多不超过三万人,能有多厉害,我看是前线将领无能,才把对手夸大其词。”本庄繁道。

“本庄阁下,我说说的句句都是事实,中岛君,矶谷君,甚至土肥原君,都败在冷锋的手中,如果其中一人失败,那是无能,可这三人都是帝国的精英,他们都败在其手,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板垣征四郎反驳道。

“照坂垣君的意思,如果不解决这个冷锋和新一军,拿进攻武汉的计划就不能进行了?”

“我的意思是,必须拖住冷锋和他的新一军,不能让他有机会驰援武汉战场,那样我们快速占领武汉的几率就会增加不少。”

“坂垣君是同意发动进攻武汉的而计划咯?”

“是的,我认为进攻武汉,宜早不宜晚,若是拖久了,给蒋政府恢复元气的机会,那样帝国就会陷入圣战的泥潭之中。”板垣征四郎郑重的冲裕仁一鞠躬,“陛下,臣以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速战速决解决中国事变。”

“陛下,臣以为占领武汉并不能立即解决中国问题,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还有根据目前中国传回的情况,中国人的抗日情绪高涨,即便是是我们占领了武汉,恐怕也很难迫使蒋政府下野妥协,当前帝国需要改变策略,我们现在派往中国的军队有三十个师团之多,现在还在不断的动员征兵,若是要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作战所需的粮弹和其他物资,至少需要追击三十亿日元的军费,而帝国的税收只能维持到十月份左右,臣觉得,与其耗费人力和武力占领武汉,不如采取防守之势,对其内经济和军事要地进行飞机轰炸,建立发展新的我控制政权,这次是较为明智的策略,望陛下明察。”近卫文磨站起来道。

裕仁天皇被近卫文磨的一通话说的是脑袋都胀了,但是也听明白了,内阁这边不太主张继续武力解决中国的问题,至少现在不赞成。

而军队这块儿自然是极力的想要扩大战争,武力占领中国,并且视为最佳的战略机遇,跟当初的陆相杉山元几乎是一脉相承。

“陛下!”

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外相宇垣一成占了起来,苍老的声音在偌大的会议厅内响起:“臣以为,首相阁下的意见不无道理……”

“陛下!”

又是一声大喝,裕仁的瘦弱的身子微微一颤,鼻梁上的金丝边儿眼镜儿都差点掉落下来,心中有些不快,他又不是脑昏耳鸣,说话那么大声干什么?

说话的大将振振有词:“臣以为解决中国问题决不能防守,只能进攻,几年是决定性胜利的一年,本庄君的意见完全正确,为了百年之和平,我们必须立即拿下武汉,扩大压制圈,迫蒋投降!”

这位大将刚说完,坐在对面的文相荒木政府点了点头,也站了起来,微微颤动的八字胡张开口:“陛下,臣也完成赞同坂垣君的意见,不过,鉴于接近下级,长江武汉的高温酷暑,恐怕于作战不利,所以,臣以为待秋凉之后,再攻占武汉也不为迟!”

“不可!”挨着近卫就做的海相米光内政大将豁然站了起来,大声反驳道:“陛下,沿陇海路西进被阻后,沿平汉线南下武汉的这一战略计划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那么进攻武汉的路线只能是取长江水道,夏季江宽水大,正有利于我舰船行动,若到秋后枯水季节,对我军作战将极为不利!所以,若决定攻占武汉,窃以为决不可因为暑气而延误战机!”

米光内政的话重重的砸在众多文武大臣的心头。

“若只是攻占武汉,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但是,我们除了立足攻之外,还要考录到守,夏季多雨,江西,安徽还有等地的复杂地形对我陆军行军极为不利,还有补给问题。”

“恶劣的天气条件对敌我双方是一样的,这一点完全不必要考虑!”

“陛下,臣觉得现在攻占武汉,条件还不成熟,理由如下……”

“陛下……”

在裕仁天皇面前,这些帝国文武重臣们不至于像菜市场的农妇、商贩们买菜、卖菜一样讨价还价,可他们一个接一个争论起来,也不过是稍微文明一点而已。

陆军的,海军的,内阁的,各自代表各自的利益,每一人都强烈的诉说着自己的利益要求。

当然,再吵完之后,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了裕仁天皇。

忽然静谧了下来,大家都眼巴巴的望着裕仁的时候,他轻轻的咳嗽了一下,过了数十秒之后,开口道:“散会吧。”

由始至终,第一次大本营的御前会议上,裕仁唯一的一次张开金口,就是这样一句“敕谕”。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