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六百九十三章:独立重炮17团

抗战之超级兵锋 第六百九十三章:独立重炮17团

作者:长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53 来源:笔趣阁

日军的炮火十分猛烈,鄄城外围的第二道阵地是以鄄郓河为依托,这条河对鄄城来说,算得上是护城河。

汛期来临,黄河水位上涨,鄄郓河的水位也自然上涨,宽十几米的河面,最深处有四五米,

为了阻止日军过河,在撤往东岸之前,谢程睿下令炸毁鄄郓河西段的桥梁,还有船只也统统的拖上岸。

他知道,这样是阻止不了日军,日军他们装备先进的气垫船和折叠船,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随身携带的渡河设备渡河。

但这样做,至少可以拖延时间和消耗日军的渡河器材。

战斗在下去一点左右打响,日军开始在至少有四五里的正面上强渡鄄郓河,首先上岸的重炮对东岸的阵地发起炮火装备!

将近十分钟的炮火准备,数千枚炮弹落在对岸的阵地上,那挖好的战壕和工事瞬间就变得千疮百孔。

躲在防炮洞里的新37旅官兵,稍不留神,就会被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给震死,震伤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日军开始渡河了!

前沿观察哨已经发出的警戒消息。

“各连准备进入阵地!”营长一声令下。

日军的炮火还没有完全停下来,但密度比刚才小了一些,阵地距离河岸大约有一百五十米,数以百计的官兵从防炮洞里钻了出来,猫着腰,迅速的按照各自的方位,进入阵地。

日军第一波进攻的部队已经开始上岸,土黄色的军装,头顶着钢盔,跟蝗虫似得,冲了上来,一百五十米的距离,要不了半分钟就到了。

“打!”

冲锋的日军进入一百米范围,前沿指挥的连长毫不犹豫下达的射击的命令!

哒哒哒……

架在阵地最前沿的马克沁重机枪发出愤怒的吼叫,在长达四五里的阵地上,新37旅一口气布置了超过二十挺重机枪,四十挺轻机枪,构成了一个极为强大的火力网。

这一下子就把日军打懵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的火力。

指挥渡河作战的日军的大队长,马上产生了一个判断,河对岸的中gj兵力至少有一个师以上,否则没有这么强大的火力。

“射击,射击……”

冲锋的日军真的是非常的不怕死,他们不顾一切的冲锋,最近的都冲到三十米之内了,眼看就要冲上新37的阵地了,但还是没能冲上去。

因为,在他的背后瞧不见其他任何一个人了。

新37旅在日军的炮火袭击之下,也伤亡惨重,日军的点射十分厉害,虽然设置机枪阵地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日军迫击炮和掷弹筒的射程,重机枪阵地设置的还要靠后,河岸超过五百米!

但日军对岸的野炮还是打的很准,还有坦克上的火炮,这些射程比较远的火炮,对重机枪阵地构成了巨大威胁。

交战短短数分钟,前沿就有四个重机枪掩体遭到日军炮击,机枪手和弹药手当场阵亡,重机枪被炸成零碎。

“md,小王,把鬼子的机枪手给老子干掉……”

“是,连长!”

“呯!”

一声枪响,鬼子的机枪手应声倒下,旁边的副手冲上来,抓起地上的机枪,又开始了射击,又被小王一枪给撂倒。

“小王,干的漂亮!”

“连长,小鬼子退了,你看……”

连长抬头望了去,日军果然在后撤,狼狈的他们退到河岸边,跳上船,拼命的往对岸划过去,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够放过。

阵地上开始猛烈还击,等日军船只到达河中的时候,子弹扫过去,日军在气垫船上没办法还击,被击中的日军,掉入湍急的河水中,冒了一个血花就不见踪影了。

二道阵地后面不足千米的一个小土丘后,372团的团部就临时设在了这里,战斗打响后,谢程睿亲自到阵地上来了。

谢程睿并不干涉吴敬的指挥,他只是拿着望远镜观察阵地上的战斗情况,日军第一次进攻被打退了,他全程都看到了。

虽然打的不错,可他一点儿都没有松口气的意思。

日军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可自己也损失不小,几乎大致相当,而且日军这一次进攻,基本上摸清楚了他们阵地上的火力配置。

这接下来就不那么好打了。

“副旅座,我们打退了日军第一次进攻,伤亡一百多人,日军伤亡比我们略多一些。”吴敬走进谢程睿说道。

“这是日军试探性的进攻,敌人的攻势太猛,我们的前沿的火力点几乎全部暴露了,下面的仗不好打了。”

“是呀,日军最多再有十分钟就会发起第二波进攻,这第二波进攻是关键,若是守不住的话,那……”吴敬眼底满是忧虑之色。

“守不住也要守,我们必须守到天黑,这样才有机会。”谢程睿郑重的的说道。

“是,请谢副旅座放心,那怕拼到最后一个人,我也会守住阵地的。”

“黄勇那边压力也不小,我们手上筹码不多,只能动一动脑筋了。”

“您的意思是,我们把日军给放进来,跟他们拼刺刀?”吴敬道。

“你有别的办法吗?”谢程睿反问道。

“这的确是个办法,我们的拼刺战术还没有实战检验过,这倒是一个机会,日军崇尚武士道精神,对拼刺刀尤为热衷,只不过,我们的士兵体力对日军来说,还有些差距,至少需要三个人才能抵挡住一个日本兵,否则拼刺就吃亏了!”

“这是不到万不得已的办法,一旦用了这个战术,那日军也不傻,不会让你在用第二次,他们有的是炮弹,我们呢,也消耗不起。”谢程睿郑重的道。

“我明白。”

“战术是灵活多变的,日军的坦克被河水挡住了,就算是拦河筑坝,也得需要时间不是吗,我们不就是跟日军耗的吗?”

“是。”

“副旅座,师部电报。”

“呵呵,总算是盼到了,吴敬,咱们的重炮团到了。”看到电报内容,谢程睿总算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太好了,被小鬼子炸的都快抬不起头了,这下也能给小鬼子喝一壶了。”吴敬也是一扫颓废之势道。

“我先回旅部了,你这里给我稳住了。”谢程睿嘱咐一声。

“请副旅座放心。”

回到旅部,参谋长韩宪元告诉谢程睿,日军一个混编大队已经沿着黄河大堤南下了,371团在临濮的金宋河黄河入口南岸构筑了工事。

已经跟日军接上火了。

不过,现在还没有暴露身份,日军只当他们是驻扎临濮的gj守备黄河南岸的警戒部队,没有发现他们就是之前交过手的荣誉一师新37旅。

谢程睿给371团的任务是阻止日军南下,迟滞他们的速度,如果只是小股日军,没有携带机械化重型武器的,就不要暴露自身的实力。

当然,前提是,不能让日军轻易的冲到曹州境内,要给在曹州布防的孙荫亭至少争取两三天的时间。

冷锋决定将自己的指挥部推进至鄄城东的凤凰镇,后续到达的师部直属部队一起随行,特务团,夜叉营(一部),直属工兵团,辎重营等后勤部不多,加上炮17团,加起来足足有四千多人。

下去一点多钟从运城出来,三点钟到达凤凰镇,先头部队已经在镇上找好师部机关的临时驻地,就等着后续人马入驻呢。

凤凰镇距离战场也就十公里左右,按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划分的战场区域看,这已经算是前沿了。

从后唐楼救下的那个小丫头,被冷锋让人送回济宁了,小丫头是哭着不松手,最后还是被送走了,他总不能带着一个小丫头上战场,再说,也没有人能照顾她?

为此冷锋还亲自给济宁的唐静发了一份电报,请她代为照顾,因为荣誉一师内大老爷们一抓一大把,要让他们上阵杀敌,那没二话,可要是照顾一个两三岁的小不点儿,还是个女孩子,他们谁都没这个本事。

冷锋也只能求唐静了,唐静的性子稳重些,应该对孩子耐心更大,又是一声,至于他那个妹妹,不是没想过,可他还是选择了托付给唐静更合适一些。

“师座,老团长来电,37旅二团伤亡惨重,日军的火炮太厉害了,要不是有鄄郓河挡着,日军现在就已经突破鄄城了。”龙应钦拿着电报急匆匆的报告道。

“我知道了,这仗咱们只能这么打,你去把张团长请过来,我们商议一下。”冷锋面色不改的吩咐一声。

“是!”

“报告!”

“进来。”冷锋转过身来,“张团长,快请坐。”

“冷师长,您找我来,是有任务吧?”炮17团团长张映启敬了一个军礼,一脸严肃的问道,他原来是东北军,后来才被整编的,部队装备的也都是当初奉天兵工厂生产的辽14式榴弹炮,这些年征战下来,战损过半,没有补充,就剩下十六门了。

炮不是最先进的,但张映启可以说,他的这些炮保养都是最好的,因为,对待这些火炮被他们的亲儿子还要亲。

辽14式榴弹炮是仿制的日本38式150毫米榴弹炮造出来的,相比日军现在的大正4年式,性能是早已落后,甚至还不如一些一些轻型榴弹炮。

但它毕竟属于重炮,虽然性能不怎么样,射程也只有日军的重型榴弹炮的一半儿,可威力还是巨大的。

虽然辽14式火炮属于淘汰型的产品,射程也只有六公里,但如果运用得当,也是能够给日军重创的。

“张团长,喜欢这些火炮吗?”

“冷师长,您这话问的,我一个炮兵团长,能不喜欢吗?”张映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冷锋到底想要说什么。

“如果让你选择,摧毁同等数量的日军火炮阵地,还是你的火炮,你会选择哪一个?”冷锋郑重的问道。

“您的意思是用我的火炮去换日军同样数量的火炮?”张映启明白过来了,但此刻他内心思极度不平静的。

他参加过南京战役,当时他的炮团一共是21门,那一战,自己一个营的火炮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日军的火炮给摧毁了,虽然他带着炮团撤了出来,但那一幕他至今都忘记不了。

一个营的火炮和人马一瞬间都没了。

这种痛楚是深入骨髓的,一切都因为一个原因,炮不如人家!

这种仿制别人的炮本来就不如原版的好,加上使用这么多年了,火炮保养的再好,也不如那新的。

“我有一个计划,必须得到你的同意。”冷锋郑重的道。

“您说,既然上峰让职下听您的指挥,职下一定听您的军令。”张映启深呼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你过来看,这儿……”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