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五百七十一章::让汤军团放手去打

抗战之超级兵锋 第五百七十一章::让汤军团放手去打

作者:长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53 来源:笔趣阁

冷锋是知道 老汤这个人的,在“黑太阳”集团封闭特训的时候,那些所谓大和遗族的历史学家们特别的提到了这个人。

战争打的就是知己知彼,所以,从这些人的眼里看待汤克勤这样的抗日名将,收获还是蛮大的。

敌人的评价有时候是最客观的。

老汤能打,这是肯定的,日军在他手上吃过不少苦头,南口一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老汤太傲了,有些目无余子。

gmd军中的派系,除了一个**的胡寿山之外,还有何敬之和陈辞修的土木系,然后能够算上势力的就是老汤了。

只是老汤某些方面做的太过了,仗着是老蒋的嫡系宠将,干了一些天怒人怨的事情,最终下场凄惨。

但在这个时候,老汤还不失为一名能征善战的战将。

既然他要自主权,那就给他就是了,只要给他一些基本的约束力就够了。冷锋认为,这么大的会战除了要统一调动和指挥之外,也要发挥下面部队的部队长自己的主观能动力。

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不能事事都要靠上峰的指挥。

这其实就是一个抓权和放权的过程,在乎统兵大将跟下面的将领的配合了。

这其实是一门相当复杂的艺术,涉及不仅仅是个人的军事素养,还有人际关系的交往,信任等等。

李德邻很显然对汤克勤的傲慢和无礼很恼火,这就如同一根刺扎在他的脑子里,信任指数没有直接降到负数已经是很客观了。

就算冷锋处在那个位置,也得表示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对汤克勤的完全信任,他会不会把整个战略部署弄得一团糟。

叫他去增援的友军的,他借故拖延,活着直接就不去,甚至跟司令部反着来。

这样的情况都是有的。

还有,遇事不请示,不报告 ,甚至是越级报告 ,这不仅仅是规矩和面子问题,而且还关系统兵大将的威信的问题。

统领战局的指挥官没能力压制手下的将领,那同一个战区内其他部队的将领会怎么看,有样学样吗?

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下面的战斗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谁都难以预料。

其实李德邻已经努力的跟汤克勤沟通过了,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老汤同志任然我行我素,显然并没有把他这个战区司令长官放在眼里。

冷锋现在的身份是战区副参谋长,李德邻对他是充分信任的,所以,每每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也会发一封电报,征求他的意见。

当然,冷锋还比不了他那位多年的搭档,白健生副总长,但多一个人,也就多一份参考,至少在李德邻看来,冷锋的脑子灵活,胆大心思,对蒋并不是那么崇拜,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就为了这份信任,冷锋也不能随随便便给一个建议。

冷锋经过仔细的考虑 ,权衡了利弊之后,眼下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放手让汤克勤去打,但同时也必须给他约法三章,这个事情而且必须要让老蒋知道 ,否则就没有约束力了。

这就等于要汤克勤立军令状了。

有了这份军令状,五战区的其他将领也不会心生二意了,敢立军令状的,那都不是一般人,那是要承担失败的后果的。

丢官只是轻的,那是要杀头的。

只不过,这份军令状不太好立呀,具体内容是什么,要让汤克勤做些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这非常难以界定。

所以,这就考验李德邻的智慧和经验了。

大战在即,李德邻每天睡的都很少,一般情况下只睡四五个小时就起床,然后就开始紧张的忙碌。

他这个战区司令长官不但要管军事,还有民政的事情需要 处理,设立战区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军政一把抓,协调战区内的所有的力量抗战。

“长官,三号电报!”

“哦,这么早?”早上起来,李德邻在院子里散步,黄雪村悄悄的走到他身后,将一封电报递了过去。

“哈哈,好,好!”李德邻看到电报内容,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连声大笑起来,从得知藤县陷落的消息,黄雪村就没有见过自家长官有过半分笑容。

“德邻兄,什么事情如此高兴?”白健生端着一个盆子从房间里出来,显然是刚起床,熟悉,身后勤务兵紧跟着。

“健生来了,进去说。”李德邻呵呵一笑。

“这么神mi 哟,还要进去说?”白健生将脸盆和毛巾交给自己的勤务兵。

“健生,你看一下这份电报。”

“又是三号密电?”白健生对电报的抬头已经不陌生了。

自己这位老搭档似乎还真把那位当成是自己的副参谋长在用了,而不是只是给他一个虚有的头衔。

李德邻点了点头。

“怪不得呢,原来是打了一个胜仗,吃掉日军一个中队,这支部队够厉害的呀,在逃命的过程中,还敢逆袭,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谁?”白健生吃惊的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 了,你知道 ,对他的部队,我们了解的更少,只知道 他手下有一批年轻的军官,都是跟他从南京一起打出来的,虽然很多人都是黄埔出身,但在军中资历算是最浅的一批,这些人经过三号的调教,短短数月,就如此厉害,健生呀,这后生可畏呀!”李德邻长叹一声道。

“德邻兄,你该不会看上三号,想招他做女婿?”白健生玩笑道。

“我要有个女儿才好呢!”李德邻呵呵一笑,“倒是健生兄你膝下可有适龄之女,等他来的时候,可以试试。”

“德邻兄不知道 他早就跟人定下婚约了,而且他身边还跟着一个不清不楚的女子,来头还不小呢?”白健生笑道。

“是吗,那就太可惜了,我还想给你们家小慧做一回月老呢!”

“谢谢了,不过,我现在很想见到他,能够让耿光兄看得上眼的后起之秀,必定是一位难得的青年俊才!”白健生连忙摇手。

“gmd年轻一代第一人。”

“这个评价有些过了,他如此年轻,你可别把他给捧杀了。”白健生惊讶道。

“我相信我的眼光,健生兄,咱们拭目以待,三号是一个很特别的年轻人,保管你一见就喜欢。”

“是吗,我是越来越期待了。”白健生道。

“你对他的建议有什么看法?”

“既然控制 不住,还不如索性放手,汤的资历很老,他不听咱们的,那咱们还真没有办法。”白健生道。

“你赞成三号的意见?”

“我倒是很喜欢三号身上的这种魄力,一般人还真做不到这一点,这个我只有在延安的那位身上见到过,至于咱们这位蒋总裁,我只能呵呵了。”

“你这话也就在我这里说说,要是让军统的人听见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传到蒋先生耳朵里了。”

“我们说过他的坏话还少吗?”

“这倒也是,哈哈……”

“他这个建议,你觉得如何?”李德邻正问道。

“我觉得可以,只要汤克勤愿意配合,我们可以先拟定一份电报,呈送蒋先生。”白健生觉得,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至少汤克勤若是再推诿的话,恐怕老蒋会第一个不会放过的就是他。

徐州会战的部署可是老蒋亲自决定的,而且老蒋这一次也是真心的想要在徐州给日军一个重创。

老蒋在抗日方面虽然时软时硬,但要让他向日本人投降,那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凡是了解老蒋的为人都清楚的。

老蒋还是一点儿骨气的,不会做日本人的傀儡。

所以,老汤要是在徐州表现不好的话,第一个不放过他的人就是老蒋自己了。

“哦,对了,第二集团军孙连仲来电,27师在枣庄附近发现 日军的便衣队,他怀疑日军极有能从枣庄迂回南下,攻占峄县,与第五师团会师,直取台儿庄。”

“重复攻占藤县的战术?”

“日军虽然说在藤县耽搁了一个星期,可也从大迂回的战术中尝到了甜头,如果按照之前的打法,他们休想在一个星期内占领藤县,而枣庄以东,地势平坦,十分适合机动兵团的大迂回,一旦日军采取这样的战术,那我们布置在临城、枣庄一线的守军将没有任何意义!”白健生道。

“你是说日军想要在台儿庄地区跟我们决战?”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第五师团坂本支队现在被我军阻在临沂,但根据我们的情报消息,日军很有可能对青城增兵,这样一来,临沂正面的张、庞二人的压力会骤然增加。”白健生道。

“刘为章知道 这个情况吗?”

“知道 ,昨天晚上,我跟他探讨了一宿,有关愚人节几乎的第一阶段作战的部署,日军现在可以动用的兵力已经接近十万,接下来不知道 他们还会不会继xu 增兵,这样一来,在徐州地区极有可能会酿成一次大决战!”

“我想在大战之前,召集各部队长召开一个军事会议,统一思想,你怎么看?”

“会可以开,不过,眼下这个局面,部队长轻易不会离开指挥位置,所以,能来多少,说不好。”

“日军占领滕县后,没有马上南下,不知道 是何原因?”

“这个目前情报处还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但从日军在藤县的损耗来看,他们这一仗几乎打掉了一个师团近一个月的战斗损耗,我想,如果再发起进攻的话,他们必须筹集足够多的弹药和物资补给才行!”

“日军的补给线没有动静吗?”

“有,昨天一天从济南出发这兖州的军列就有二十多趟,比平日内增加了三分之一。”黄雪村忙道。

“都运了些什么?”

“有补充给第10师团的兵员,弹药,尤其是炮弹数量很大。”

“日军在藤县打了近四万发炮弹,几乎把整个县城都炸成废墟,真的很难想象出,守城的川军是怎么熬过来的,还坚守了七天之久。”

“川军的英勇事迹,一定要宣传。”

“明白!”

“德公,孙振总司令急电,突围的川军安全到达枣庄,全军只剩下不到两千人。”机要科谭耀东敲门进来禀告道。

“突出来了,好!”李德邻喜悦道,不管能出来多少人,只要从日军的包围中活着出来,那就是胜利。

这不仅仅是川军的胜利,也是第五战区的胜利!

川军守藤县七天,虽然最终败了,可虽败犹荣,给第五战区抽掉后方的兵力完成会战部署争取到了时间。

一万多人,短短七天就剩下两千人,而且都是战死,这听着让人感觉十分伤感。

“血战七昼夜,藤县守军顺利突围!”

“壮士出川,壮哉,悲哉!”

“藤县血战之印象……”

一场有关藤县保卫战的记者招待会在徐州召开,中外记者济济一堂,镁光灯不停的闪烁,李德邻长官亲自出席记者招待会,并且接受一批记者的采访。

“从十三日起,日军冲破界河以南,以数万之兵,经沙河、东沙河,迫近藤县猛攻,我122师师长王之钟,挥军血战……直至二十日夜,采用声西击东之策,率部杀出重围,王之钟师长负伤,陈离师长负重伤,牺牲官兵八千余人,藤县百姓伤亡巨大……”

一支装备低劣,东拼西凑的杂牌部队,一路出川,如同蝗虫过境一般,谁都不肯收留的部队,居然在藤县打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川军打出来的。

天府子弟闻悉战斗之后,纷纷在家中设下灵堂,并且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动,同时一批批受英雄感召的川中子弟再一次出川,他们将会奔赴前线,谱写川中中华儿女抗战救国的新篇章。

川军的牺牲和抵抗侵略的决心,让西方的记者都感到惊讶,他们在给予这支部队崇高的赞誉之后,也慢慢的改变了他们内心对中国人固有的看法和偏见。

闻名中外的著名记者路易·斯特朗,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太伟大了,这些黄皮肤的中国兵实在是了不起,要征服这样一个倔强的名字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们也许还要经受一百次的大轰炸,一千次大屠城,一万次的大磨难……”

川军的坚守,震撼了国人,也震撼了世界,同样对某些日军将领触动很大,有些日军将领虽然没有改变他们侵略中国的目的,但在对话作战策略上的想法却发生了某些改变。

未完待续。

~亲,你可以在网上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