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三百二十八章:番号105

抗战之超级兵锋 第三百二十八章:番号105

作者:长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53 来源:笔趣阁

“师座,第五战区李司令长官刚才给我来了一封密电,电文是给我的,我就不给你看了,但其中内容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冷锋坦诚道。

“噢?”邱青泉只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这种事他可以理解,他没有看见这封电文也就罢了,若是瞧见了,却没有汇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冷锋不给他看,也是为了他好。

李长官跟委员长一向关系不睦,这世人皆知的事情,只不过现在是全民族抗日,大家都在一面旗帜下战斗。

个人恩怨只能先放下,但少不了明争暗斗,邱青泉其实对这种政治斗争是十分厌恶的,有些事情他也只能被动接受,恪守本分而已。

“李司令长官想要在淮南地区打一仗,目标是全歼或者至少重创日军第13师团,彻底粉碎日本大本营的南北对进,打通津浦路交通线,使其占领区连成一片的战略计划。”冷锋简明扼要的解释道。

“李长官这是要我们配合吗?”邱青泉问道。

“是的,如果没有我们配合,李长官这一仗能打,但未必能打胜,或者预期目标很难达到。”冷锋判断道。

“他手里没有那么多的部队,第13师团满编就有近三万人,更别说配给他的辅助作战的部队,加上第九师团一部,总兵力接近四万人,要重创这么庞大一支日军部队,****至少要调集十万部队才能有把握。”邱青泉判断分析道,随后又补充一句,“还的是精锐才行。”

意思是,如果是杂牌军,还做不到。

“师座,我们就来替李长官计算一下,在两淮地区有多少兵力可以调用。”

“好,我们就替李长官谋划一下。”邱青泉饶有兴趣的附和一声。

“现在淮河北岸的是于孝侯的第51军……”

“51军原属东北军,经过历次大战。整编之后,只有两个师,51军现在最多也就两万人。”邱青泉道。

“蚌埠李品仙的第十一集团军?”

“第十一集团只有一个三十一军,兵力大概在两万到三万之间……”

……

“这么说来。如果要达到李长官的目标,兵力缺口至少五万以上!”邱青泉道,“除非李长官把他起家的部队第七军调过来,才有一丝希望。”

“兵力多寡,那都不是要紧的事情。关键是时机和谁来指挥这次战役。”冷锋重重的道。

“你的意思是,除非李长官亲自指挥,否则这一仗还是有变数?”

“我还不清楚李长官的计划中,我们救国师是什么位置,是主攻,还是侧应,亦或者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冷锋道。

“如果仅仅是打酱油,李长官也不会如此郑重给你来这封密电吧?”邱青泉道。

“如果我们唱主角的话,我希望一战由我来指挥,以求将战果最大化。”冷锋对邱青泉讲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知道。如果你来指挥这次战斗,你肯定是想要把13师团留下吧?”邱青泉一点儿都不吃惊,冷锋性格就是这样,绝不放过一次可以削弱日军的机会,力求每一次战果都能最大化。

“知我者,师座也!”

“恐怕很难,虽然我跟这位李长官接触不多,但听说他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邱青泉微微摇头道。

“别的事或许不好说,但若是抗日打鬼子,我相信李长官不会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我担心的倒不是李长官,而是他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就算李长官把指挥权交给我,我也未必能指挥得动那些人。”冷锋道。

“说的也是。桂系乃虎狼之师,怎么会听你的指挥,这件事很难,冷锋,我劝你还是不要去想了。”邱青泉劝说道,就算冷锋在南京战绩再耀眼。功劳再大,可军中资历摆在那里,让一帮老资历的去听一个小字辈指挥,那是不可能的。

就是他邱青泉,如果不是一手提拔重用了冷锋,再并肩作战两个月,了解冷锋的为人性格,这才心甘情愿的愿意听从冷锋的安排,不然,突然来这么一个年轻的毛头小子,说要来指挥他,纵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心里也是不情愿的。

何况那些跟着李长官南征北战多年的沙场悍将们,他们只听李长官的,委员长的命令他们都不会听,要他们听从一个年轻,名不经传的冷锋的号令,太难了。

一旦指挥上稍有不畅通,或者沟通出现问题,配合不默契,那仗打起来可就难说了。

冷锋沉默不语。

“你打算怎么跟李长官回电?”邱青泉问道。

“打,这一仗必须打,就算不以我们为主,也要打,这是对抗战有利的事情,我们都要做,而且全力以赴。”冷锋神情果决道。

邱青泉微微一点头,他就知道,冷锋是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的,亲眼看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他也不想就此放过第13师团。

“我想给武汉统帅部发一封电报,请示一下统帅部下一步对我们的安排,还有我们的番号也没有解决。”冷锋道。

“你的意思是,统帅部如果把我们划归第五战区,那样,咱们接受李长官的指挥就合情合理了?”邱青泉马上就明白冷锋的意图了。

这一招高明呀,只要救国师划归第五战区,那李长官给下属拍个电报,那就属于常理之事了,然后再把李长官的电报内容报上去,这就不是私相授受了。

这就是打一个时间差,估计武汉那边也不会去找李德邻核实的,谁敢有那个胆子?

除了蒋先生本人之外,其他人估计不行。

“你是不是已经请示武汉统帅部了?”

“嗯,刚才我吩咐郭卫权了,给委员长侍从室发了一封电报,相信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传递过来。”冷锋点了点头。

有关救国师,特别是冷锋的电报,侍从室第二组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呈报老蒋,若无意外,老蒋也会在看到电文内容后。第一时间批复,当然,也会先看一下侍从室的这些参谋们的意思。

不过这一次老蒋看到冷锋的电文,有些为难了。没有马上批复,而是马上唤来了林伟。

林伟也知道老蒋看了这份电文肯定会召唤他询问意见,所以,并没有走远,一接到召唤。马上就来见老蒋。

“冷锋的这份电报,你看过了?”

“看过了,职部认为,冷锋所请是合情合理的,救国师也应该授予一个正式的番号,至于如何编制,需研究之后再确定。”

“嗯,编制问题可以提请军事委员会讨论决定,至于番号先可以定一个,这没什么问题。至于隶属,按照军委会的划定,救国师所处区域应该属于第五战区,那就暂时归第五战区吧。”老蒋思索了一下。

第五战区吃紧,从日军南下开始,李德邻几乎是天天来电报,向他催要部队,救国师既然在他的辖区内,那就划给他好了。

从军事上考虑,救国师还要面临跟日军的作战任务。其战斗对象跟第五战区是一致的,统一指挥也好。

他将某人可不能总是被人说成是心胸狭隘之辈。

这可是从南京城内杀出来的英雄劲旅,本该撤到后方休整的,现在都划给你了。你这仗要是打不好,那就别怪我了。

番号很快就定下来了,国民革命军第105师,可问题来了,救国师该用什么编制,整编师还是新编师?

抗战前期整编师是按照德械师的标准增减改编的。中央军德械师是二旅旅四团制,加上师部直属部队以及预备役部队,满编的话有一万八千人左右。

实际上中央军德械师都是不满编的,加上战损,正常情况下,保持在一万人上下,例如87师,经过淞沪抗战之后,到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兵力不到一万两千人。

这个时候几个德械师中,编制规模最大的就是陆军教导总队了,三个旅六个团,还有补充团,总队直属部队,总兵力超过三万人。

不过经过两次大战,当初的三万人也就剩下三分一不到了。

其中有一半在救国师,桂永卿撤退的时候,带走一部分去了开封,整编成一个旅,还有一部分南京保卫战之前就撤到江西接收新兵了。

而救国师从兵力上讲,已经接近教导总队全盛时期的兵力了,如果把新38旅算上的话,实力比曾经的教导总队还要雄厚三分。

冷锋和徐州的李长官同时接到军委会的电报,内容有两点,救国师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05师,编制是暂时是三旅六团,整编后的105师划归第五战区使用,但105师同时直属军委会,军委会直属部队。

这用意很明显,第105是中央军嫡系,你李长官可以使用,但如何使用,必须得得到军委会的授权。

也就是说,李长官的命令和老蒋的名利有冲突之时,105师得听老蒋和军委会的。

说来说去,老蒋还是给自己跳过李长官这个战区司令长官指挥105师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给105师下达作战命令。

老蒋的这一套李长官早就洞若观火,并没有什么不满,关键还是看冷锋和邱青泉,这两人的态度才最重要。

老蒋的电报到了没过多久,机要室主任就送来冷锋从浦口发来的电报,几乎是前后脚的功夫。

“好,太好了,有了这份电报,我老李就可以大干一场了。”李德邻接到冷锋的电报,兴奋的大笑一声。

“秘书室吗,请黄雪村来一下。”李德邻抓起桌上的电话机吩咐一声。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