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豫北-鲁西联合指挥部

“成功了?”

不仅仅是冷锋,新一军内知道巫小云刺杀土肥原贤二的人都非常关心这件事。

“目前来说,只是行动成功了,具体结果还要等上海那边的消息。”冷锋揉了揉太阳**,行动成功只是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狂风暴雨。

若是真的杀掉了土肥原贤二,那巫小云他们的处境就会非常艰难,毕竟她们此刻是在敌人的心脏里。

“耶!”

听到‘成功’的消息,龙应钦这些小年轻们一个个都欢唿出来,先不管这件事会有什么后续的影响,但干掉土肥原贤二这个老对头对新一军来说那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你们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谢季元忍不住打击了一下众人。

“参座,您就不能想着点儿好?”

“呃……”谢季元苦笑一声,得,我还犯了众怒了,不说话总行吧?

杜光亭也插进来道:“也许没那么糟糕,至少现在日本人都没弄清楚刺客是谁,我相信巫处也不会给对方留有太多的线索的。”

他虽然不怎么跟军统打交道,可军统内的一些负有盛名的人物他还是知道,巫小云16岁就在军统脱颖而出,精通密电通讯,破译,枪械,还有近身格斗,出任行动组长,屡破大案,是个传奇式的女子。

不过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从军统出来,去了军队,沉寂三年后,再一次绽放光彩。

“行了,这事儿不讨论了,我们还是商量一下我们自己的事情。”

“眼下救灾和备战是并重,日军新一轮进攻明显是冲着我们来的,什么‘昙花’计划,这个背后一定有他们的意图,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我的感觉,这绝不是仅仅炸堤水淹这么简单。”

“日军来势汹汹,从鲁西、豫东两个方向向我进攻,目的就是挤压我们的战略纵深,达到围困我们的目的。”杜光亭说道。

“光亭学长说的有道理,日军这一进攻并没有急躁冒进的行为,相反还是稳扎稳打,蚕食我们的控制区,而打阵地战,拼消耗,我们除了人数之外,没有任何优势,如果这样被动挨打下去,我们迟早会被日军包围,那样我们就只能进山打游击了。”

“我军刚进入修整没多久,起码还得一两个月才能恢复战斗力,苏式武器的掌握还需要磨合,仓促投入战斗,恐怕会适得其反。”廖森中肯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的判断,日军的策略并不是想一口吃掉我们,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就不得不放弃进攻武汉的战略,一旦过了长江丰水期,他们的军舰就没办法往上游行进了,没有海军的支持,如何保障自己的后勤物资的运输?”冷锋道,“因此,我认为,日军很有可能在玩声东击西的策略,故意的将我们的目光吸引到豫北来,然后背地里突袭武汉。”

“日军哪来的兵力?”

“突袭不需要多少兵力,而且日军一旦准备攻占武汉,必定先寻找一个跳板,长江北岸,首选是安徽省府安庆,南岸则是九江。”冷锋继续道,“只要先行攻占这两地,日军就可以一次为跳板,不断的向西进攻,沿着长江攻击马当、湖口要塞,或沿着南浔铁路夺取南昌,切断粤汉铁路线,夹击武汉。”

“要完成这个战略,至少需要三个月至半年时间,我们在皖西,赣北的足足放了尽四十万军队,这里山陵众多,地形复杂,不利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军,而且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防守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利的。”杜律明道。

“话虽如此,可真正打仗的还是人,我们的对手本来实力就比我们强,如果他们再有一名高明的指挥官的话,加上一些你我都想不到的人为因素,这一战的结果数难预料。”

“日军虽然强于我们,可以他们在华的兵力,是否能支撑起这样一次打的会战?”这样的疑问,在武汉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上也有人提出质疑。

答案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任何一场战场都不会让你准备好了,才开打,总是有一些不确定性和偶然的因素。

以何敬之为首的知日派的将领认为,日军目前还没有能力两线作战,特别是他们刚刚损失了两个精锐的野战师团,加上之前的损失。

对于一个只有十七个常备野战师团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就算日本有完善的国防动员法,能够迅速征召足够的兵员补充,但至少也得训练三个月至半年时间才能上战场。

这个估计已经算是很短了。

虽然日军透出的是“假和平”,欺骗了武汉方面,甚至还悍然发动了对鲁西、豫东、皖北的重点进攻。

但这也说明了,他们无意于发动对武汉的进攻。

有限的兵力都用在别处了,怎么能腾出兵力来进攻武汉呢?

的确,日进在江南地区几乎是偃旗息鼓了,浙江,福建都都没有打的动作,甚至有些和平相处的味道。

而现在打的最厉害的还是集中在鲁西和皖北地区。

日军刚刚显示出要进攻中原腹地的战略,就被花园口决堤给彻底翻盘了。

虽然数百万民众受灾,但起码挡住了日军进攻豫中,威胁平汉线的企图。

何敬之的判断遭到了竞争对手陈辞修的嗤之以鼻,长江流域集中了日本海军数十艘的军舰,如果它们不是来进攻武汉的,又是来干什么的呢?

还有,日本国内持续不断的征兵动员,而现在日本只有跟中国在打仗,如果不是为了全面侵华,他们为何如此?

双方争论很大,都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从老蒋的心思,如果这一仗能拖到明年再打的话,他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但是,侵略者是不会听你的。

吵归吵,可武汉会战的部署还是要进行的。

武汉会战,重点并不是在武汉打,而是将敌人阻击在武汉之外,构筑纵深防御,是典型的外线防御作战。

老蒋也不是完全倾向于防守,所以才把薛伯陵从豫东调了过来,组建了第一兵团,重点防御赣北地区。

另外除了成立武汉卫戍司令部之外,还成立了一个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由陈辞修担任司令长官,实际由副司令长官罗卓青负责。

李德邻建议,建立豫北-鲁西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豫北和鲁西地区的国j对日军的这一次重点进攻行动。

老蒋同意了。

统一指挥有利于资源的调配,明确各自的隶属关系,避免令出多门,出现贻误战机的现象。

但是这个联合指挥官的人选,军委会的高层们产生了分歧。

何敬之他们推举了河南省主席,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刘经扶担任这个联合指挥官。

刘经扶在抗战爆发后担任第二集团军司令,不战而逃,把华北的大地拱手让给日寇,这样一个“长跑将军”还有资格担任联合指挥官?

冯老总推荐自己的老部下宋明轩担任联合指挥官,这倒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人选。

但是宋明轩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肝病,他这个身体恐怕是支撑不了如此高强度的军事指挥工作。

推了两个人都被否了。

那有资格出任这个联合指挥官的人选就不多了,谁都知道,这个指挥官不好当。

“我推荐冷国光担任联合指挥官。”李德邻丝毫没有避嫌的,随后推荐了冷锋。

“我推荐理由有三点,第一,冷国光熟悉鲁西、豫北的情况,换一个人过去,未必能马上接手指挥,眼下战事激烈,也不宜临阵换将,其二,冷国光的指挥能力,我想不用我多做说明,仗是打出来的,其三,鲁西的几支部队都跟他有良好的关系,而且他也曾经指挥过这些部队,因此在指挥系统上,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还能迅速的形成战斗力!”李德邻郑重的将自己的三个理由说了出来。

老蒋朝李德邻看了一眼,意味深长,李德邻也毫不避开,目光坦荡的迎了上去。

他这么做没有半点儿私心,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比冷锋更适合担任这个联合指挥官了。

除了第68军刘子亮部,第八军,第三集团军,鲁西民军,还有其他一些部队,基本上都接受过冷锋的指挥,现在只需要一道命令,就能将这些部队整合成一个集团军。

但正要成立一个集团军,让冷锋担任司令官,恐怕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

李德邻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成立一个联合指挥部,这就不是一个正式的番号,说白了,这个联合指挥部随时可以撤销,只是为了统一指挥而临时设立的。

这也是他提出这个建议后,没有人跳出来的反对的原因。

“我觉得,李长官的建议是中肯的,冷国光虽然年轻,可他表现出的战术和战略素养是非常高的,而且年轻,充满了活力,我觉得应该可以胜任这个位置。”老蒋的心腹智囊之一的张文白支持道。

“我觉得可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冷国光无论能力和战绩都是可以胜任的。”陈辞修也表示赞同,土木系跟荣军系关系不错,起码两者在做法上有很多共同之处。

“冷国光太年轻了,冒然出任大兵团指挥官,是不是有些拔苗助长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得慎重。”何敬之反对道,他可比陈辞修更能揣摩老蒋的意思了。

“对,是不是选一个老成稳重的将领出任指挥官……”

“冷国光有没有这个能力掌控战局,这还是需要商榷的。”

“我反对冷国光担任联合指挥官,就算他战绩彪炳,但指挥大兵团作战,事关国家战略,他能领会得了总裁的意图吗?”

得,这兄弟马屁拍的,惹来不少人的目光!

不过,老蒋听着心里舒坦,他虽然有拍马屁之嫌疑,可是说中了他内心所想。

冷锋真是一个不太能够控制的人,城府太深了,一个年轻的毛头小子,居然让他都看不透,这样的人,能随意的拿捏吗?

更重要的是,他居然跟李德邻搅和在一起,他不知道这些地方军阀跟中央系是天然的敌人吗?

“要不然,先让他干几天试试,不行的话,再撤掉?”

废话一句!

这是和稀泥,老蒋都忍不住要开口骂人了。

“总裁,军统的戴雨农有急事求见。”秘书毛庆祥走过来,在老将耳边小声禀告道。

“让他先等一等。”老蒋吩咐一声。

“是。”

“既然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让冷国光兼任这个联合指挥部的司令官吧,战事不是儿戏,我们必须为前方的将士负责,组建联合指挥部的事情由军令部马上着手进行。”老蒋宣布道。

“是!”军令部长刘为章答应一声。(83中文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