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九百六十三章:装甲突击旅

抗战之超级兵锋 第九百六十三章:装甲突击旅

作者:长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51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从部队的编制,到单兵训练,单兵战术,战法,以及兵种合成战术等等,新一军的番号真的是当得一个“新”字儿。

新一军为什么能单挑日军,那可不仅仅是冷锋会带兵,而是他会练兵,用的也不是过去的老办法,老的战术。

日军的战术也很老,但是人家把老的战术用到了极致,可国·军呢,战术不如人家,装备不如人家,体能也不行,最重要的是,脑子不活。

有文化的士兵才能打得好现代战争,过去那种靠力气大的冷兵器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已经在前面吹过风了,这个时候在大会上宣布出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惊讶了。

说实话,杜光亭还真有些不太适应新一军的工作方式,但是来了之后,他也是努力的适应之中。

别人都能适应,他也能适应的。

“所谓装甲突击旅,顾名思义,这是一支以坦克和装甲车为作战装备的进攻性质的部队,是用来攻坚的精锐所在!”冷锋解释道,“这是未来我们新一军的拳头部队,资源倾斜,人员倾斜……”

“军部直属特务团和防空营将并入装甲大队,三支部队合并成为新的装甲突击旅,廖森任装甲突击旅旅长,原装甲大队大队长李野担任副旅长兼战车一团团长!”

“装甲突击旅的编制是两个团又三个营以及一些连级的保障部队。”

装甲突击旅代号:虎鲨。

这是一场新军事的变革,至少坐在主席台上,来新一军没多久的副军长杜光亭听的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这也是他第一次面对新一军营团以上级别的军官。

在中国,居然还有人有如此超前的军事战略眼光,而且已经开始着手摸索和实施了,这要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将,他还不会觉得有什么,可坐在主席台上开讲的那个人居然只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

从在分工会议上提出要组建新的装甲突击旅,三天后的新一军整编工作会议上,冷锋就已经提出来了,组建装甲突击旅的构想,并且马上付诸实践。

新一军的行事效率之高,令他感到震惊,换做是他,如果要成立一支实验性质的部队,起码的得到军委会的批准才行。

这一来一去,都能够正式命令下达的话,怎么的也要十天半个月,甚至有时候就了无音讯了。

冷锋不同,他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干什么只需要报备一下,只要不过线,军委会那边基本上不会卡他。

卡也没有用,他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内部碰头会议一开,少数服从多数,然后决议就通过了。

杜光亭也看出来了,冷锋的新一军已经形成一个小团·体了,换句话说,这就是类似于汤克勤或者胡寿山这样的黄埔学生中的一个势力圈子。

荣军系!

灵魂人物就是冷锋,虽然跟陈辞修的“土木”系还难以比拟,但是荣军系更年轻,思想更开放,而且更有活力。

陈辞修做事还有些老派,喜欢看菜下碟,冷锋则不拘一格,虽然看上去有些“端”的感觉,实际上,等相处时间一长,其实人还是非常随和的,能够跟下属打成一片。

作风硬朗,这是没得说的,讲规矩,但也重情义。

在新一军的整编工作会议上,除了组建装甲突击旅之外,还有一些列的新的人事任命,老蒋答应的派来新一军任职的中层军官也都陆续的到了。

这些人到了新一军,会按照各自的军衔和能力任命不同的岗位,主要是一些参谋和副职。

这些人将会成为新一军未来的中坚力量。

除此之外,会议上冷锋还宣布了启动百“校”工程,从现在四大主力旅中挑选一百名左右的尉级、校级军官参加为期三个月的特训班。

这个特训班是带职参训的,学习完后,还回原部队,原岗位。

跟预备军官团是不同,那个是脱岗学习的,毕业后是要重新分配的,不可能再回原部队的。

百“校”工程本来是为新一军培养中层军官的,但是周围一些部队听说了,也要加入进来。

尤其是以第八军,罗疯子听说了这个工程,电话直接打到冷锋的床头,要名额。

冷锋想了一下,同意给他三十个名额。

口子一开,孙荫亭要,范老将军也要,就连王重也让唐静跑到冷锋这里要了十个名额过去了。

一下子这个“工程”扩大了一倍。

这是后话。

谢季元宣布一些军官的任命,台上,老团长谢程睿突然凑到冷锋耳边小声道。

“程副师长在87师干的好好的,怎么想到要过来?”

“我也不清楚,反正他给我打电话说,有些事情不顺心,想到咱们这儿来,毕竟咱们在南京光华门有些香火情,你冷国光是个重情义的人,肯定不会亏待他的。”谢程睿小声说道。

“这我是求之不得呢,他要是来,只要是自己愿意,军令部那边都好说。”冷锋道,这程宜鼎也是土木系的一员干将,怎么就在87师干的不舒心呢?

“那好,我跟他说,让他过来,不过你给他安排什么职务呢?”

“201师副师长原本是打算让廖森兼任的,程将军既然愿意来,那就让他去怎么样?”冷锋想了一下,说道。

“好。”

“军座,任命宣布完毕,请您继续训示!”

“嗯,我就再多说两句,我们这支部队是从血海里走出来的,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我想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我们自己都愿意沉沦的话,那谁都救不了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救自己,那就是将日寇驱除我华夏大地,重振华夏国威!”

“驱除日寇,抗战必胜!”

“驱除日寇,抗战必胜!”

“驱除日寇,抗战必胜!”

冷锋新组建的装甲突击旅比200师的定位更加明确,而200师虽然人员编制,武器装备要比新一军的装甲突击旅庞大的多,可论作战效率似乎要差很多。

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三支部队的组合,最终会变成怎样的一支部队,杜光亭很想参与到这支部队的整编工作来,这样他就有机会正面接触这支部队,全面了解这支部队的训练和作战的能力。

组建装甲突击旅只是新一军的军制改革的第一步,为此冷锋给老蒋拍了一封极长的加密电文。

抄收电文的报务员手都抄算了,还要一字一句的核实,最后形成了一份十多页的绝密文件。

呈送老蒋看过之后,他也是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把几个心腹智囊找过来商量一看,有觉得冷锋哗众取宠,也有举得是异想天开的,支持者虽然不多,但许多提法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要不要搞,搞了以后会怎么样,谁都没个准儿,何况国府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军制改革。

这得需要多少钱呀!

几个人一商量,不让冷锋搞,依着冷锋的性子怕是不会轻易罢休,要搞可以,国府不会多给一分钱军费。

也就是说,该给的可以给你,不该给的,一分没有。

不支持,不反对,不给钱,定下这个“三不”原则之后,将这份具有前瞻性的“军制改革”建议就这样束之高阁了。

没有激起什么浪花,倒是某些人对冷锋的观感更差了,就等着看他什么时候从高处摔下来呢。

而冷锋对老蒋能否支持自己在新一军内搞“军制”改革并没有太过在意,有时候知道太多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儿。

有些时候前进半步是天才,前进一步就变成疯子了。

冷锋不是天才,但也绝不是疯子,他只不过是站在这个时代上往后延续了上千年的人的见识而已。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才是他在这个时代领先别人一步的根本。

特务团扩编了,从原来的八百人,扩充至一千五百人,作战性质也变成承担全天候突防和攻坚任务。

在新的整编计划中,特务团整体并入新的装甲突击旅,改名为机步团,团长杨瑞兼任装甲突击旅的参谋长。

丛虎的防空营也并入装甲突击旅。

组建一个战防炮营。

再加上一个工兵舟桥营,这样装甲突击旅的两团三营整体编制就算是完善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汽车连,旅部直属重迫击炮连,以及一个榴弹炮连(未来可以扩建为榴弹炮营)等等附属的部队。

新组建的装甲突击旅最红人员编制至少有五千人。

虽然编制只有200师的四分之一,可从这份人员编制和武器清单上看得出,这个装甲突击旅要是形成战斗力的话,绝对是国·军中首屈一指的。

装甲突击旅一旦编成,战斗力就会跃居新一军主力作战部队之冠,成为王牌中的王牌,而且这些部队都是现成的,只需要整合演练一下,就能够快速成军,比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的200师来说,高出太多了。

装甲突击旅未来驻防地设定在卫辉地区,旅部设在汲县。

这样新乡附近就有新一军三支主力部队,驻扎新乡的新37旅,这是教导总队的老底子,也是四大主力步兵旅中最强的一支,驻扎汤阴的骑兵旅,以及新组建的装甲突击旅。

总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

新乡地区,算上军部机关以及附属部队和机构,人数将超过两万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