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九百一十章:答记者问

抗战之超级兵锋 第九百一十章:答记者问

作者:长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51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记者最起码都是有一定素质的人,梁栋提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所以也获得所有记者的认同。

“第一个问题,《中央日报社》记者上官博先生,请提问。”梁栋手里也有一份名单,右手微微一伸,做出一个请提问的手势。

“我想请问一个跟新一军前身荣誉一师相关的问题,梁市长不介意吧?”上官博站起来问道。

“可以。”梁栋点了点头,这样的答记者问,肯定会问到新一军方面,这是不能够避免的。

“好,请问梁市长,今年年初,荣誉一师曾经短暂的收复国都南京,日军在南京烧杀掠夺的大量南京市民的财物以及银行金库和国外使领馆的财产,其中金银珠宝不算,还有大量的古董和文物,价值惊人,请问这是真的吗?”上官博直视梁栋问道。

梁栋眉头微微一挑,这家伙是哪头的?怎么一上来就问这么尖锐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国府内部都是讳莫如深的,没有人敢触碰!

这上官博看上去不起眼,这是想要一鸣惊人呀。

就算荣誉一师从南京弄了多少金银财宝,那都是从日军手中夺回来的,这些东西固然价值不菲,可这也是荣誉一师拿命换来的。

这些东西要没有荣誉一师,肯定会运到日·本去,想要再拿回来,那可就难了,说不定永远的缩在人家的地下藏宝库内,难得见天日的一天。

“我军确实在收复南京的时候,收缴了一些日军抢掠的金银和古玩,但这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值钱的都被日军掠夺之后,直接用军舰运去上海,然后运回日·本本土去了。”梁栋冷静的回答,“所以,上官记者,你说的数量惊人,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消息?”

“那就是还有一些的,不知道荣誉一师如何处理这批财物和文物的?”上官博老脸一红,继续追问一句。

“文物嘛,自然是上交国家了,这个东西又不能变现,我们留着也没有用,万一保管不善,那岂不成了民族的罪人?”梁栋呵呵一笑。

“这么说这些文物已经上交了?”

“当然,上官记者要是不信,你可以向有关部门询问一下就清楚了。”梁栋回答的滴水不漏。

这些文物的确是上交了一部分,毕竟很多文物需要专业的人和技术保护,冷锋没有专业人才,更没有这个技术,可不能糟蹋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不管这些东西会到谁的手里,起码那都是在中国人手里,能够传承下去,这就是功德。

“谢谢梁市长的回答。”上官博砸吧一下嘴巴,对梁栋的回答有些不太满意,可有无可指责,只能先这样了。

“这个上官博什么来历?”冷锋完整的听完梁栋跟上官博的对话,放下耳麦,问郭卫权道。

“中央日报社记者,有党部工作经历,应该cc系的人。”

“我跟二陈没什么矛盾,怎么会派这么一个人过来?”冷锋微微皱眉问道。

“也许是我们跟军统方面走的近了吧,中统那边对我们排斥他们很不满意。”郭卫权解释道。

“许忠义不是中统的人吗,难道他们还想干什么?”

“许忠义现在已经彻底的倒向我们,中统方面几乎拿不到有关我们内部的绝密情报,自然急了。”

“中统的手伸的也太长了。”

“军座,上官博来新乡后,第一个见的人就是聂海峰,双方谈了近两个小时,具体内容不详。”

“我就喜欢搞事的人,不搞事,我们哪来的事情做?”冷锋冷笑一声。

第二个提问题的记者是新乡本地的一家比较有影响力报社,日军来了之后,因为宣传抗日,被查封,报社的主编也被抓了,一些记者也收到了牵连,新一军收复新乡之后,才把人从牢里放出来,复刊也没几天。

这个叫白茹萍的女记者因为长的漂亮,在狱中被优待,但也没有能够逃脱日军的魔爪,饱受凌辱。

要不是新一军收复新乡,她恐怕没机会活着走出来。

白茹萍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新一军对在押的日军战俘将会如何处置,尤其是那些手上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军人。

对这个问题,梁栋给出了四个字:“公审,判决!”

这四个字的力量可以说是空前的,之前冷锋在浦口的时候就搞过,但那个传播范围不广,也就仅限于在逃出的南京难民中传播,影响力不是很大,甚至很多报纸都没有报道。

那一次冷锋杀了不少日·本官兵,都是手上有血债的,他不管什么战俘,只要手上有中国人血债的,不知道,算你运气好,知道的,有人指证的,铁证如山的,就两个字,砍头!

冷锋的“阎王”的外号就是那个时候在难民中传颂出来的。

后来日军也知道冷锋是个抗日强硬分子,也知道这个人是不可能被拉拢的,一度黑道的悬赏超过百万日元。

但是无人敢接这个悬赏令。

中国人要是接了,还不等干这件事儿,估计就被吐沫星子淹死了,日·本人想杀都杀了,还需要出什么悬赏令?

后来冷锋到了鲁西,那杀的汉奸人头滚滚,更坐实了“阎王”的凶名,到了豫北也是一样,第一时间就是收拾汉奸。

已经有不少汉奸被公开处决了,冷锋杀起来毫不手软,乱世只有用重典,也许有些人不懂什么民族大义,但只需要让他知道,背弃祖宗,只有死路一条这就够了。

中国的记者对梁栋的回答十分满意,纷纷鼓掌,西方的记者可能有些觉得这个不太符合日内瓦有关战俘待遇的协议。

果然,来自浪漫之国的法国美女记者,苏菲,紧随其后,对梁栋的回答提出了质疑,并且把日内瓦战俘公约给搬了出来,认为豫北行署和新一军的做法违背了国际公约,这是不文明国家的体现。

日内瓦国际战俘公约,现行的是1929年7月7日签署的第二公约《关于战俘待遇的公约》,其实国内很多人都不太懂这个,大概也就知道这么几条,不得打骂战俘,强杀虐待战俘,给予最基本的食物还有人道主义的医疗救助等等。

但是冷锋很清楚,这份公约虽然是出自人道主义考虑,但对一些行为还是做出规定,这些规定也并不收公约的保护,比如间谍,特工,这些虽然也属于军人,但一旦被俘,是不享受公约保护的。

还有在战争中犯下不人道行为的,比如强奸,屠杀平民,还有使用公约明令禁止的武器等等。

另外战俘如果被起诉,那身份就会变成战犯,战犯自然是需要接受正义的审判的,在受审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基本战俘的待遇,但一旦判决的话,就跟公约没有任何关系了,徒刑或者枪决,这都是被允许的。

而且公约并没有约束力,只有在道德层面上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来倡导和维护,承认和加入公约,关乎一个国家的诚信,至于执行还是不执行,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日·本是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可日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个已经是尽人皆知了,当战争之中强者一方不守诚信,反而要求弱势一方去坚守一份都没有签署和承认的公约,这似乎有点儿滑稽。

这一方面,冷锋给梁栋突击灌输了一下,可以说,新一军除了冷锋之外,梁栋对这个什么日内瓦战俘国际公约是最了解的了。

既然十分了解,梁栋站在讲台上自然是侃侃而谈,法国妞苏菲也不甘示弱,优雅的将她的学识展现出来。

两人进行了大约有五分钟的辩论,梁栋精彩不卑不亢的回答,没有一丝不耐的情绪,虽然双方见解还有些分歧,但他的回答无疑是获得了苏菲的好感。

苏菲很懂得分寸,她的问题已经得到了答案,那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执拗和不妥协,她见到了一种坚强而不屈的信念。

这一点让她产生了一丝共鸣,顺带看梁栋的眼神也变得一丝不一样了。

《新华日报社》的何芸记者,她的问题在冷锋给划的范围内,有关国共两党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这个问题,梁栋很清楚,老蒋和很多国府大佬内心都有别的想法,只是迫于形势,不得已的联合而已。

他可以泛泛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就能过去,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不过,他明白冷锋的心思,他没有去将什么民族大义之类的空话,只是提到一点,接下来在豫北,所有抗日武装都将接受整编以及接受豫北行署的领导。

新加坡《星洲日报》的记者黄维营的问题很有意思,她问的问题是,新一军是否有意招募随军的战地记者。

这个梁栋还真不好回答,因为这事儿他做不了主,只能说暂时没有这样的计划。

美联社的记者墨菲则对冷锋非常感兴趣,提出来,想要获得一个专访冷锋的机会,这也是很多记者都想争取的机会。

梁栋回答的是:在恰当的时候,会有这个机会。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