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五十一集 割据巴蜀

华夏真相集 第五十一集 割据巴蜀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6:01:46 来源:笔趣阁

戈壁荒漠,横尸遍野。

大散关一战,延岑部下诸将因为皆无战心,一战而败。延岑万般无奈,只得放下尊严,悬印自缚,来到敌营,再向汉中王刘嘉投降。

刘嘉虽然心中恼恨,但为壮大自己力量,也只得再次收编延岑,恕其前罪。于是刘嘉、李宝、延岑再次握手言好,合兵一处,军威大振。

哨马来报:赤眉军将领廖湛,率十八万大军进犯陈仓谷口!

刘嘉:时已至此,只得背水一战,以求生路。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李宝、延岑:愿听大王将令!

于是三人率部死战,共抗来敌。延岑正面迎战,一刀斩杀廖湛;刘嘉与李宝分攻左右,十八万赤眉军顿时化作烟尘,全军尽没。

刘嘉获胜,于是亲自驻守大散关,命李宝、延岑进驻右扶风,屯扎杜陵。

字幕:建武二年九月,草长马肥,秋高气爽。

赤眉军左大司马逄安率领十余万人,来攻延岑,在杜陵发生激战。延岑不曾防备,又兼寡不敌众,故而大败,数万士兵战死,只得收拾散卒退走。

李宝突围不成,被迫投降逄安,但密派人持书离营,告诉延岑回军再战,己做内应。

延岑接到密书,回军再战。逄安带领本部人马出击,命李宝守营。

当天激战一日,不分胜负。逄安战疲回营,见营中尽树白旗,已被李宝所夺。部下将士见此大乱,夺路四散而走。延岑趁势在后追击,逄安大败,仅与数千人退回长安。

延岑两次击败赤眉军,由此军威大震,关中各割据势力纷纷依附。延岑欲将关中据为已有,于是再次背叛刘嘉,率领本部人马入据蓝田,自立门户。

为控制关中三辅,延岑又率汉中流民军主力占据蓝田,由是大肆招兵封官,将张邯、公孙守、吕鲔、角闳、骆延、汝章等都招至麾下,任命各地官员。

诸将:臣等谢恩,愿受主公支派,万死不辞。

延岑:既是如此,诸将听我将令。王歆占据下邽,芳丹占新丰,蒋震据霸陵,张邯据长安,公孙守据长陵,杨周据谷口,吕鲔据陈仓,角闳据汧县,骆延据盩厔,任良据鄠县,汝章据槐里,各部互为犄角之势。

诸将:喏,末将遵命!

画外音:至此,除弘农郡外,整个关中三辅地区都被延岑所控制。张邯、公孙守、吕鲔、角闳、骆延、任良、汝章诸降将皆都自称将军,时常相互攻击,荼毒一方。

延岑自蓝田一战击败邓禹,由此信心大增,便欲与光武帝争夺天下。为打通东进道路,遂联合张邯、任良等,与屯驻上林苑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对阵交锋。

双方一场大战,延岑被汉军击破,原归附诸将又纷纷转降冯异。延岑派兵攻取析县,以保退路,冯异根本不予其喘息机会,继派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乘胜进攻。延岑再次大败,部将苏臣等八千余人投降冯异。

延岑后路已断,只得东出武关,退入南阳郡内。因得到穰县人杜弘接应,连陷数县,又召集流民军残部,势力复振。

消息传到洛阳,光武帝刘秀闻报大怒:南阳乃我龙兴之地,岂能容其猖獗?

诸将:陛下,我等请令南下讨贼。

刘秀:大将耿弇何在!

耿弇:臣在。

刘秀:命你率军五万,到南阳郡围剿贼军,务必擒拿延岑来见。

耿弇:为臣遵命!

于是祭旗誓师,率军南征。建武三年六月,耿弇军至南阳郡穰县,与延岑两阵对圆。耿弇亲率精锐骑兵冲入对方阵内,当即将敌阵冲得七零八落,斩首三千多人,获得大胜。

延岑一战而败,部下五千余众倒戈降汉,杜弘也降。延岑见势不好,只带数名亲信冲出重围,一路向南狂奔,窜入荆州南郡,归顺黎丘楚黎王秦丰。

秦丰准纳其降,非但不因其屡败予以鄙视,反而以亲女配之。

延岑:蒙岳父如此厚待,小婿敢不竭尽全力,拼死报效!

秦丰:胜败乃军家常事,贤婿不必气馁,待我与你报仇,复夺旧地便是。今命你率领本部军马,驻扎邓县东阳聚,协助东阳守将张成,防御汉军南下。你可愿意?

延岑:小婿愿往。

秦丰:大将蔡宏何在?

蔡宏:末将在。

秦丰:命你率领一军守卫邓县,与张成、延岑互为犄角之势,御敌汉军,不得有误。

蔡宏:末将遵命!

张成、延岑、蔡宏领命,各至卫所,刚刚安排已毕,只见北面尘头大起,汉军已至。

哨马入报:今有汉将岑彭、傅俊、臧宫、刘宏,率领汉军已至,兵临城下。

延岑:传令诸将,坚守营垒,不许出战,违令者斩!

命令既下,三军凛遵,婴城固守,不敢懈怠。汉军到至城下,双方对峙数月,互有胜负。只因邓县城高池深,汉军屡攻不下。

光武帝在洛阳闻报,复遣大将朱祐、祭遵,领兵南下支援。

字幕:朱祐,字仲先,南阳郡宛县人;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皆为东汉中兴名将,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朱祐与祭遵引军南下,一路奋勇作战,势如破竹,相继攻克邓县、东阳。

延岑、张成率军突围,朱祐、祭遵率军追剿,在邓县城外再次展开大战。

数合之后,张成阵亡,部下溃不成军。延岑再次南逃,直奔黎丘。

朱祐于是连下阴县、酂县、筑阳三城,汉军由此荡平南阳郡。

捷报传至洛阳,刘秀大喜,遂下诏旨:命征南大将军岑彭为主将,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刘宏三人为副将,率大军三万继续南征,必要平定荆楚之地。

岑彭奉旨,挥兵南下,用调虎离山之计偷渡沔水,攻占阿头山,撕开秦丰防御体系;又令士兵在山谷中伐木开道,直取黎丘。

镜头转换,朱祐、祭遵所率部攻至宜城。

哨马飞报宜城守将赵京:将军,大事不妙,汉军已兵临城下。

赵京:前有邓县相隔,汉军因何飞渡至此?

哨马:将军不知,邓县被围数月,终至失守,张成战死,延岑率领残部南逃。汉军继而夺取阴县、酂县、筑阳三城,因此直至宜城来也。

赵京:南阳全境失陷,我小小宜城如何拒敌?不如投降,以保满城军民。

说话之间,汉军已至,包围四门。赵京二话不说,于是举城出降,纳印缴械。

朱祐:赵将军深明大义,某定上奏天子,开释将军之罪,并赏献城大功。

赵京:多谢将军厚义,某愿为汉军先导,南下围攻黎丘,以报汉帝。

朱祐:既是如此,有劳将军。

镜头转换,岑彭大军一路南下,来围黎丘。

夷陵田戎率军来援秦丰,激战数月,最终不敌岑彭,率军败回夷陵。

秦丰闻报大惊失色,立即下令蔡宏率领主力,回援黎丘。

蔡宏领命,收集各地败散人马,并楚地各路守军,南下驰援。到至黎丘城外,只见汉军依托东山为营,密密麻麻,围城数层。于是派人趁夜潜入城内,通知主帅援军已至。

秦丰闻报甚喜,打发来使出城还报蔡宏,定下内外夹击,乘夜偷袭之计。

当夜鼓打三更,秦军内外齐发,攻向汉营。不料岑彭早就知道有人偷偷进城,因此料敌机先,设下埋伏,做好防备。

经过一场夜战,汉军伏斩蔡宏,城外秦军先溃。秦丰不知援军已改,一头扎入埋伏圈内,亦被岑彭所败。秦丰拼死突围,只得率领残部逃入黎丘城内,坚守不出。

画外音:此时黎丘虽然成为孤城,但其北临襄江,城高池深,防守坚固,而且城中粮草充足。秦丰拼死抵抗,岑彭又攻数月,城不能破。建武四年十一月,光武帝刘秀下令岑彭率军南下西进,前往夷陵征讨田戎,改由朱祐率军围困黎丘。

朱祐领命,挥军击破蔡阳,擒杀守将张康,打掉秦丰最后外援。

十二月二十日,刘秀亲临黎丘,派御史中丞李由为使,持玺书到城下招降。

此时黎丘城内守军只剩下数千,粮食亦将吃尽。秦丰拒绝招降,将李由斥骂撵出。

刘秀愤怒异常,遂命朱祐:尽快破城,对秦丰就地处决,灭其三族!

朱祐督军连续猛攻,直到建武五年六月,黎丘困守两年,终于矢尽粮绝。

秦丰支撑不住,只好肉袒出城投降。刘秀下令斩首,荆州一路遂平。

镜头闪回,复说延岑。

黎丘被围之时,延岑南逃之路被阻,知道秦丰大势已去,便从邓县北上,沿丹江直奔西北,再经南阳郡顺阳县,企图取道武关,再次窜入关中。

刘秀在洛阳闻知延岑去向,便传令右将军邓禹,率邓晔、于匡北出宛城,前去拦截。

双方在顺阳遭遇,展开激战。邓禹奋力将延岑击败,继而乘胜追杀,再战于武当。延岑再败,最终突破汉军拦截,逃回汉中。

邓禹至此,始报前番蓝田败军之耻,于是奏凯回师。

闪回结束。延岑回归汉中,复夺南郑,即刻派人前往成都,向成国皇帝公孙述投降,以为后援。延岑在四年之内万里长征,跑遍大半中国,至此复归故巢,其壮举可谓世所罕见。

公孙述听闻延岑来降,不由大喜,遂任命延岑为大司马,封汝宁王,使其镇守汉中。

字幕: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初以父官荫为郎,补任清水县长。

镜头闪回,叙说公孙述来历。

公孙述在清水县长任上,因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朝野。王莽篡汉之后,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相当于蜀郡太守。

父亲公孙仁以为公孙述年少,恐其不能独立处理政事,遂派遣门下掾吏随其到任。

月余之后,掾吏辞归,向公孙仁回报:公子治政大有主见,非小人等可以教导者。

公孙仁:既是如此,且由他去吧。

公孙述治所临邛,兼摄蜀郡五县,迅即境内大治,奸盗不发,郡中皆谓鬼神佑护。

画外音:更始元年,南阳人宗成自称虎牙将军,侵入汉中;又有商人王岑起兵于雒县,自称定汉将军,杀庸部牧以响应宗成,众合数万人。公孙述因见宗成虏掠暴虐,遂诈称汉使任命,自领益州牧,选郡中豪杰,得精兵数千人,大败宗成,杀之。

更始帝刘玄闻报公孙述在益州自立,立派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率领兵众万余侵掠蜀汉。公孙述派弟公孙恢在绵竹大败李宝、张忠,将其赶走,由此威震益郡。

时有益州功曹李熊,劝说公孙述道:将军智杀宗成,力败李宝、张忠,非但威震巴蜀,兼且天下扬名。则何不趁此天下无主之际,更立霸王之业?

公孙述:若依先生之言,我当如何?

李熊:依某之计,将军不如先自立为蜀王,然后养精蓄锐,徐图天下。

公孙述大喜从之,遂自立为蜀王,以李熊为谋主,招揽天下英雄。不过期年,于是兵力精强,远方士民多来归附,西南邛、笮诸夷酋长都来贡献。

李熊见此,复又进言:今山东疲蔽,人相为食,邑为丘墟。蜀地沃野,北据汉中,东扼巴郡,拒扞关之口;地方数千里,战士不下百万。东可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着江流以震荆、扬。蜀王声名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有志之士疑望。王宜即大位,使远方依归。

公孙述:帝王是天命所归,我怎可承当?

李熊:天命无常,黎民归附能者;能者承当使命,又何疑哉!

公孙述闻而大喜,乃自立为帝,国号成家,又曰大成,尚白色,建元龙兴。

龙兴元年,亦乃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是也。

公孙述登基称帝,遂下诏旨,大封功臣勋戚。

传旨官:奉龙兴天子旨意,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诏拜李熊为大司徒,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

李熊、公孙光、公孙恢:臣等谢主隆恩!

画外音:时有越巂土著任贵,闻说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帝,遂杀死大尹枚根,因而占据其郡,遣使上表成都,愿奉大成正朔。公孙述览表大喜,下旨厚加封赏。乃布置四守,使将军侯丹修筑白水关,北守南郑;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扞关。益州之地,自此尽归公孙述所有。

当时更始帝刘玄失败,光武帝刘秀正忙于山东事务,无力西顾。关中豪杰吕鲔等皆拥兵万余,不知归属,多往归公孙述,都拜为将军。

公孙述于是大作营垒,并陈车骑,肆习战射,会聚兵甲数十万人。又聚粮汉中,在南郑修筑宫殿,造十层赤楼帛兰船;多刻牧守印章,备置公卿百官。

诸事已定,便使将军李育、程乌率领数万军众北出陈仓,与吕鲔侵犯三辅。

建武三年,光武帝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引兵西进,迎战巴蜀来犯之师。

冯异奉旨西出,两军交锋,大败吕鲔、李育于陈仓。二人率引残部,逃奔汉中。

建武五年,冯异挥师攻打汉中。延岑、田戎不敌,复被汉兵打败,皆都逃亡入蜀。

字幕:田戎,汝南人。初起兵于夷陵,娶秦丰之女,与延岑是为连襟姻亲。

延岑、田戎入蜀,来投公孙述,自称愿为麾下末将。公孙述正当用人之际,于是来者不拒,乃以延岑为大司马,封汝宁王;又封田戎为翼江王。

建武六年,公孙述派田戎与将军任满南出江关,东下临沮、夷陵,招其故众。

镜头闪回。按下公孙述在蜀中称帝,复说彭宠割据河北。

刘秀在鄗邑即皇帝大位之时,封吴汉、王梁位列三公,彭宠独未加升,由此怏怏不乐。

彭宠自洛阳见驾而回,对部众叹道:吴汉、王梁二人,皆都是我旧部,借与萧王,以供其驱使。以我襄助平定河北功劳,应当封王。今仅为一郡太守,岂陛下遗弃我耶?

部众:主公权且忍耐,以观天下之变。退而谨守本郡,亦不失为一路诸侯也。

彭宠因见求封无望,也就安身守命,由是精心治理渔阳本郡。北方各郡因为战争破坏,民生凋敝,残破不堪,只有彭宠治理下渔阳郡未遭兵燹。兼又渔阳郡靠近大海,矿藏富足,彭宠因此鼓励郡中诸县煮盐冶铁,囤粮积宝,由此郡国大富。

建武二年春,刘秀册封幽州牧朱浮为舞阳侯,同时诏征彭宠入京,将欲委以重用。

彭宠送走天使,便即召集群僚商议:天子今封朱浮为侯,又召我进京,此何意哉?

谋士:朱浮向与主公不合,天下共知。今其得以封侯食邑,定会趁此复夺渔阳;并在天子面前弹劾主公,欲诱骗主公至京问罪。

彭宠:其虽与我不合,又以何为由,将某弹劾陷害?

谋士:主公岂忘自洛阳面圣归来之后,当众所发牢骚言语者?渔阳群僚中与朱浮交厚者甚多,岂乏与其通谋者乎?将主公牢骚之语添油加醋,说成谋反,亦甚不费力也。

彭宠:若果如此,我当奈何?

谋士:以下臣愚计,主公不妨寄书吴汉、盖延,要两人在天子面前为自己辨白冤枉;同时上疏朝廷,奏请与朱浮同时进京,方免后患。

彭宠信以为实,于是依计而行,派出三路信使,分送吴汉、盖延,以及京师长安。

信使至京,刘秀览其奏疏,见上面写道:陛下要臣去洛阳,臣不敢不从。但请罢幽州牧朱浮之职,命回朝廷,与臣对质,臣方敢奉旨赴京!

刘秀览奏不悦,对近侍说道:彭宠仗其昔日之功,又为一己私利,今竟干涉朝廷官员任免,并与寡人讨价还价,真是岂有此理!

因此立复诏书,严词驳回彭宠提议,命其立即动身,不得延误时日。

彭宠得到朝廷回复,越发感到不安,一时举棋不定。回到内宅,便将内心烦忧述于其妻。

彭妻常为丈夫不得封侯愤愤不平,见其忧虑,于是劝道:夫君应征前去洛阳,不仅会受制于人,且有生命危险。渔阳乃富裕之邦,终老可也,何必入朝做那闲官?

彭宠仍不能决,乃与属吏商议。部属皆对朱浮不满,极力劝说彭宠,不要奉诏应征。

镜头转换,幽州牧朱浮府衙。

字幕:朱浮,字叔元,沛国萧人。初从刘秀在南阳起兵,为大司马主簿;刘秀攻取邯郸之后拜为大将军,兼领幽州牧。

朱浮欲收河北士子之心,招州中名宿王岑,任为从事,以及王莽时故吏二千石,皆引进安置幕府,多发诸郡仓谷,赡养诸人妻子儿女。

彭宠进言:今天下未定,师旅方兴,在下以为府中不宜多置官属,徒损兵甲粮储。

朱浮回答:得人心者得天下,公岂不闻乎?

于是不纳彭宠之言,二人发生龃龉,矛盾日深。由此之后,彭宠不听朱浮命令。朱浮矜持急躁,自视甚高,对彭宠大为不满,因此每以文字蔑斥诋毁。

彭宠要强,兼负其以往大功,由此嫌怨,越积越深。

朱浮向天子上书密奏:彭宠得志之后遣吏迎妻,而不迎母,是为大不孝;又接受货赂,杀害友人,多聚兵谷,其心叵测。

刘秀览奏,置之不理。

却有幽州僚属将此密奏内容透出,彭宠闻而大怒,由是愈加不敢前往洛阳。

光武帝见彭宠迟迟不肯动身,就派其从弟子后兰卿,前往幽州,催促劝行。

彭宠越发怀疑其中有诈,便将从子后兰卿留下,不许其再回洛阳。

光武帝不明其意,前后屡遣使者呵责,催促起行。

彭宠见天子诏书中言辞苛责,越来越重,于是心中大惧,终于召集渔阳诸军,任命亲信属吏为大将,以诛谗臣为名,亲率大军两万誓师出征,正式举旗反叛。

因朱浮驻守蓟县,便引军直进,先将蓟县重重包围,展开猛烈攻击。与此同时,分兵掠取广阳、上谷、右北平郡。又派遣使者去诱说耿况,以大功不赏为名,劝其起兵反叛。

耿况不从,斩杀彭宠使者;并亲写奏疏入京,向朝廷告变。

朱浮闻说彭宠亲引大军兵临城下,便即卖弄文采,遣人寄书彭宠,呼其表字曰:

伯通主持郡政,有佐命之功;我秉征伐之任,审时救急,二者都为朝廷。公既疑我诬告,何不亲到京师自陈,而为此族灭之计哉?朝廷对伯通委以大郡,赐号大将军,事有柱石之寄,情同子孙之亲。匹夫媵妾,尚能舍己以报一餐之恩,岂有身带三绶,职典大邦,而不顾恩义,生心外叛者耶?伯通与耿况皆佐命汉室,同受国恩。耿况谦让,屡有降损之言;而伯通自夸其能,以为功高天下,与辽东之豕何异!天下之大,列郡百千,公岂能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正谓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何不自量耶!譬如中风狂走,自弃盛世,内听娇妇失计,外信谗邪谀言,长为群后恶法,永为功臣鉴戒,岂不谬哉?我闻定天下者不计私仇,希勿以前事自误,愿留意母弟,举事休为亲者所痛,而为仇者所快。

彭宠得书,愈加大怒:竖儒焉敢卖弄文辞,以戏我哉!

于是撕毁来书,进攻更急。

建武二年秋,光武帝刘秀下诏,派游击将军邓隆引领万人北上,援救蓟县。

朱浮闻报朝廷援兵北来,遂出离蓟县,至卢奴扎营,准备接应邓隆,合击渔阳叛军。

邓隆兵至幽州境内,命将军队驻扎在潞城之南,不许前进。

部将问道:此处距卢奴百里以上,将军因何顿兵于此?

邓隆:本帅用兵之法玄妙至甚,你等何知?我扎营于此,是欲与朱浮南北呼应,伺机与彭宠决战;即便不利,也可相互倚为声援。是谓欲灭强敌,先求自安也。

部属完毕,便写奏疏,派信使火速南下,飞驰洛阳禀报军情。

刘秀听完汇报,对信使拍案大怒:岂有两军相距百里之遥,可以相互支援者?等你回去之时,邓隆早被彭宠击破矣!

信使闻言大骇,急叩头请罪,辞帝离京,拍马返回。

镜头转换,河北战场。

彭宠闻说朝廷派来援军,恐腹背受敌,立即调兵遣将,先下手为强。乃命以主力临河围困邓隆大营,然后派三千轻骑迂回其后,前后夹击。

邓隆毫无防备,突遭袭击,即刻全军溃败。

朱浮闻说邓隆军被围,出兵驰援不及,只得收军回城。

信使返回,正遇邓隆溃败大军,于是叹道:果然不出天子所料!

从此之后,朱浮失去外援,只得在蓟县、雍奴分兵坚守,与彭宠开始旷日持久对峙。

当时由于刘秀正在东、西、南三线苦战,抽调不出兵力增援北方,局势渐始利于彭宠。

建武三年春,彭宠攻拔右北平、上谷数县。虽然如此,彭宠自知仍与汉廷难以匹敌,于是遣使北去,以美女彩绸贿赂匈奴,求与匈奴单于结好和亲,以为盟友。

匈奴单于贪其财利,便与彭宠约盟,使左南将军率七千余骑,往来为游兵以援。

彭宠犹不放心,又南结张步,及富平获索等各路豪杰,相交为质,互相联合。涿郡太守张丰经受彭宠蛊惑,由是举兵反叛。

朱浮恐惧,以为朝廷不救自己,就上疏道:

昔楚宋列国,都为诸侯。楚庄王以宋公杀其使,于是投袂起兵围宋。魏公子无忌顾及姐夫之需,窃符以触强秦军锋。楚魏非有职责匡正大义,庄王亦只为争强发忿,公子只以一言立信而已。今彭宠反叛,张丰逆节,臣以为陛下必捐他事,及时讨灭。然隔日久,寂寞无音。纵敌围城而不救,放逆虏而不讨,臣实大惑不解也。昔高祖圣武,天下既定,尚亲自征伐,不曾宁息安居。陛下虽兴大业,海内未集,而独逸豫,不顾北陲,百姓遑遑,无所系心;三河冀州,焉可传于后世哉!今秋稼已熟,又被渔阳所掠。张丰狂悖,奸党日增,连年拒守,吏士疲劳,甲胄生虮,弓弩不张,上下焦心,相望救护。仰希陛下救生之恩。

光武帝览奏不悦,因此复诏:去岁赤眉暴虐长安,朕料其无谷必然东向,后果东来归降。今料此反虏,势不能久全,其内部必有人擒斩贼首。今军资未充,卿姑待麦收之后。

朱浮拜诏,欲哭无泪。旬月之后,城中粮尽,人相为食。

上谷太守耿况派骑兵来救,朱浮得以越城逃走。蓟城遂陷,归于彭宠。

朱浮逃至良乡,上谷军长帅阻拦前行。朱浮下马刺杀己妻,仅以身免,逃回洛阳。

尚书令侯霸劾奏:朱浮败乱幽州,构成彭宠之罪;又丧师失城,罪当伏诛。

光武帝:朱浮虽然逼反彭宠,失机当斩,但身为中兴勋臣,朕不忍加诛。命以朱浮代贾复为执金吾,徙封父城侯,也就罢了。

闪回结束,镜头转换。关中长安,赤眉军大营。

探马来报:彭宠起兵造反,朱浮兵败幽州,汉军已失河北大部!

樊崇闻报大喜,对诸将说道:我等被陷于此,饥馑交迫,进退失据。今刘秀失其河北,后院火起,正是天赐良机,我东归无忧矣。

众将闻听,无不雀跃,乃簇拥建始帝刘盆子出离长安,开始东征。

刘盆子乘坐王车,驾三马居中而行,数百骑跟随其后,自南山一路战斗,进居阳城。

关中豪强恼恨赤眉军残暴,皆都隐蔽粮食,甚至组织反抗。赤眉军衣食极度贫乏,很快陷入窘迫之境。

字幕:建武二年正月,建始帝刘盆子升帐,与诸将商议下步行止。

帝兄刘恭出班,对群臣说道:前蒙诸君共立我弟为帝,德诚深厚,不胜感激之至。但立且一年,肴乱日甚,诚不足以相成。恐死而无益,顾得退为庶人,更求贤者。

刘盆子闻兄长如此说,深感有理。于是急忙离座下阶,向樊崇连连叩头。

樊崇失惊道:陛下何至于此?

刘盆子:自我登基以来,政令不出京城。公等所设置县官,名为民之父母,实则为贼如故;吏人若有贡献辄见剽劫,流闻四方,莫不怨恨。此皆公等所立非人,罪在朕躬。小子今愿乞骸骨,复回乡放牛为生。诸公必欲杀盆子以塞责,无所离死,诚冀诸君肯哀怜耳!

说完伏地大哭,泣不成声。

数百文武闻此,都感哀怜酸楚,回思部下众军,确与强盗无异,大失关中民心。

樊崇避席顿首:臣等无状,至陛下自责如此。请自今已后,不敢稍有放纵。

因抱持刘盆子复还帝座,重新戴以玺绶,山呼万岁,三拜九叩。

刘盆子:公等既不从我辞让,万不得已,只得从权。既罢朝会,命众将各回讯地,闭营自守。从此之后,更须约束部众,不可扰民。

樊崇:陛下爱民如子,臣等敢不从命!

经此一举,众军纪律复归严明,不再妄行剽掠。关中臣民都称天子英明,百姓复又纷纷回到长安。不久城中粮尽,赤眉军只好收载珍宝,火烧宫室退出长安,引兵西入安定。

画外音:建武二年九月,赤眉军因粮秣不继退出长安,西出陇东寻求出路。但为隗嚣所败,只好折回关中,驱逐邓禹汉军,重新控制长安。由于再度陷入饥馑,不久被迫放弃长安,引兵东归。刘秀深以赤眉军为平生劲敌,决定凭借崤函险道以逸待劳,对其实施截击。

镜头转换,洛阳宫中。

刘秀:今闻赤眉西出长安,欲还关东,卿等以为如何?

冯异:依臣浅见,可暂罢幽燕之兵,转而调兵遣将,西向关中,先灭赤眉强敌。

刘秀:此言甚善。便以贤卿取代邓禹为帅,引军急速西进,直抵华阴,阻击赤眉。

冯异:臣领旨谢恩。

刘秀:卿至华阴,可传令候进、耿弇,各率本部军集结于此,会同进剿。

冯异:臣遵旨照行。

刘秀:三辅遭受王莽及更始之乱,又受赤眉、延岑祸害,民生疲蔽,无以保障。卿此去讨逆,宜将降顺者首领集于长安,部众士卒皆遣送回乡务农。且毁其营垒,免又聚众割据。此战不在于略地屠城,重在需妥善安抚乱民也。

冯异再拜受命:陛下之以臣代邓禹者,是因臣不重功名,更不重于杀伐也。

于是辞帝出京,引兵西去。

刘秀目送冯异离京,复又遣使赍诏,送往邓禹大营。

天使往见邓禹,宣读帝诏:朕命冯异领兵,卿今虽不为帅,但手下尚有数万大军,且休与穷寇争锋拼命,图雪前耻。今赤眉已日渐处于绝境,且无粮食,定要东来。我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极易灭之,卿切不要轻与交战。

邓禹经前番两次大挫,正惭愧无地,乃惟惟领旨,对天使诺诺连声:臣糜师丧军,有劳陛下圣虑,敢不奉命!

天使驰回,以邓禹之言还奏。刘秀闻奏甚慰,遂亲自运筹帷幄,部署诸将。

刘秀:破奸将军侯进何在?

侯进:臣在。

刘秀:命你率领一军,进驻新安。

侯进:臣领旨。

刘秀:建威将军耿弁何在?

耿弁:臣在。

刘秀:命你率领一军,进驻宜阳。

耿弁:臣领旨。

刘秀:大司马吴汉何在?

吴汉:臣在。

刘秀:命你为后军主帅,统领朱祜、杜茂、贾复、坚镡、王霸等六军,并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边境突骑,集结于洛阳,向两路军机动支援。南北待击,中间正面迎敌。

吴汉:臣领旨谢恩,自当不辱君命!

画外音:于是两军并进,摆开决战架势。当时两军兵力,赤眉军约有二十余万众。汉军依其各部实力推算,邓禹所部约有三五万人;冯异麾下魏郡、河内、河南等郡兵马,约有四万人左右;东路军及其洛阳周围诸军十六七万。三路兵马相加,总计约在二十五万左右,与赤眉军势均力敌。欲知胜负如何,且待下集分解。(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