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三十一集 兵败当阳

华夏真相集 第三十一集 兵败当阳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5:48:26 来源:笔趣阁

自襄阳至江陵途中,十万难民携儿带女,随军逶迤而行。

刘备呵斥糜芳,孔明在旁听得清楚,开口劝道:主公真乃仁人君子,后必天命攸归。但为保江陵无虞,不如某与关羽前往江夏,往见公子刘琦,就调彼处数百艘战船,尽起水军以下江陵,与主公在彼处会合,如何?

刘备听到“天命攸归”四字,不由打个冷颤,说道:如此甚好,但凭军师调度。

孔明即唤云长,点了三百名校刀手,就于江面上调了十条船只,与玄德、元直告别,弃马登船,急向江夏而去。

镜头转换,按下刘备,复说曹操。

曹操进入樊城,遣使前往襄阳,诏告刘琮前来迎驾犒军,并允其永镇荆襄。

刘琮见了曹操手书,遍示群臣,半信半疑。蔡瑁、蒯越极力怂恿前往,众官各自无辞。刘琮作不得主,便与母亲蔡夫人赍捧印绶兵符,率领荆州文武百官,渡江拜迎曹操。

蔡夫人因闻曹操喜纳降侯之妻,特意浓妆艳抹,拜于阶下。曹操不喜,抚慰刘琮已毕,进兵屯于襄阳城外,自率文武入城登厅,发落荆州百官。

于是大聚荆州降臣,论功行赏:封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为关内侯;以文聘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即日起程前往山东,不许耽延。

刘琮闻命大惊,却又不敢推辞,欲待众人替自己求情,荆州旧部皆佯作不见,无人开口;再寻母舅蔡瑁,却连个人影也见不到了,不知去向何处。

蔡夫人见此,悔之不及。刘琮万般无奈,只得与母亲同赴青州。

历史真相:刘琮在青州任上数年,倒也殷勤供职,政绩斐然,后迁谏议大夫入朝伴驾,爵封列侯,落得善终。不似《三国演义》中所云,为曹操所杀。

封赏已毕,曹操见众官中独少蔡瑁,早知其意。于是散帐之后,便唤五十名随从,请梁鹄相陪,亲谒蔡瑁府第。

到了门外,曹操止住随从,与梁鹄径直闯入蔡瑁私室,连呼:德珪何在,德珪何在?故人曹阿瞒求见!

蔡瑁闻言惊起,见曹操直冲进屋,不由惊慌失措,拜倒于地,连称死罪。

曹操大笑挽起蔡瑁,来至外厅,令梁鹄呼见蔡瑁妻子,说道:某和蔡德珪乃是故交,并与梁孟星相厚,非为外人。今日再见,实乃幸会,不必惊惧。

于是敕封蔡瑁为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赐爵为汉阳亭侯,当场发给印绶。

蔡瑁由此放下心来,急命夫人张罗盛宴待客,并于席间力荐好友张允,堪为重用。曹操即命唤来同饮,亦厚赐重爵待之。

次日曹操升帐,忽然想起水镜先生,即命文学掾司马懿引路,亲往南漳水镜山庄携礼往拜。到了庄内看时,却见空无一人,连鸡犬之声也无。

原来水镜先生闻知刘琮降曹,即与黄承彦搬进深山,与庞德公隐居不出。

曹操寻找水镜先生不见,只得作罢,遂在汉水边设宴,款待荆州百官。

王粲自恃才高,率先给曹操敬酒,谀词如潮:囊自董卓之乱后,袁绍崛起于河北,倚仗兵多将广,志在夺取天下,虽爱才却不能用,因此奇士终归离去。刘表盘踞荆楚,自以为可以仿效周文王,以待天下来归;避难到荆州者多为海内俊杰,刘表虽能善养之,却不善用,以至危难之际无人辅佐。丞相平定冀州之时,便收当地豪杰各尽其用,因此称雄天下。今平定江汉,再征贤才各居其位,使天下归心,英雄尽力,古之三代国君方能为之也!

曹操大笑,遂命王粲任军师祭酒,接替已故郭嘉旧职。

王粲由此志得意满,神采飞扬。宴罢回府,路遇药王门掌门张仲景,因此停车攀谈。

张仲景向与王粲交厚,此时观其脸色,不悦道:贤弟醉心仕途,不听吾嘱,今观病已转重。如不及早就医服药,至四十岁眉毛即脱,半年寿终。某所赠良药,因何不服?

王粲自认文雅高贵,身体轻健,且喜正获曹丞相之宠,闻此极为不乐,长揖而别。

襄阳之事既定,曹操下令歇兵半月,放假三日。

荀攸闻之,急来求见:今虽得襄阳,荆州大事未定,丞相不可歇兵于此。江陵乃荆襄重地,钱粮极广,若被刘备先据此地,则江南急难动摇,不归丞相所有矣。

曹操大悟,于是下令取消放假,急选文聘引军开道,又教诸将各于部下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限一日一夜,赶上刘备。

诸将闻命,急起三军离了襄阳,一路向南急追,日行三百余里,迅如狂风而来。

此时刘备携民逶迤南下,并于路上算计:曹操占领襄阳,需要安民受降,封赏百官,歇军养马,至少也需二十余日;及其发兵南下之时,我已稳居江陵,则无所惧矣。

故引十数万百姓,并不慌速,缓缓往江陵进发。

荀攸向曹操所献之计,却早被伏龙先生徐庶料着。眼见前面进入当阳县境,徐庶当即整顿军马,重作分派:己与刘备、简雍、糜竺居于中军,命陈到率白毦兵卫护中军,赵云保护刘备老小,糜芳保护众官家眷,张飞断后。又恐曹操追杀,一路上紧催队伍趱行。

刘备以为徐庶过于小心,便以不忍百姓颠迫为名,只管且走且歇。

这日行至当阳,因见天色已晚,便命在长坂坡宿营,就便打火造饭,安顿休歇。

当夜四更,军民正在熟睡之际,忽听得西北喊声震地,曹兵掩至,势不可当。

刘备慌急上马,发现已经落入重围,后悔不迭。多亏陈到引军杀开一条血路,救了刘备及军师徐庶,望东而走。

文聘望见刘备旗号,拼力追来,被张飞挡住,两下里对阵交锋。激战二十余合,文聘不敌,竟往东北而退;张飞不追,据住当阳桥头,接应众军及百姓过河。

陈到保着刘备、徐庶且战且走,过了当阳桥后稍歇,渐渐军民复聚。

刘备与陈到在路旁待至天明,忽见糜芳身带数箭,满脸血污,率领残军而来。文武众官家眷围裹在众军之中,唯独不见军师徐庶老母。

糜芳拜见刘备,反手指向北面:三将军据住桥头,正在接应余军过河。赵子龙单枪匹马,反回身向北奔驰。想是见我败局已定,投降曹操去了!

刘备闻言大怒,随手将掌中短戟掷向糜芳面门。糜芳将手一格,短戟落地,面如土色。刘备骂道:子龙是我故交,又是左慈仙长门下,从我于患难之际,心如铁石,非生死富贵所能动摇,岂能反我?你再要胡乱放屁,虽是我舅子,也必杀之!

糜芳不敢再言,撅嘴捂脸,自寻医官拔箭治伤去了。

徐庶寻找老母不见,心下大慌,遍问众军,皆不能答。众官家属中有人说道:昨于乱军中曾经见来,因其年高行缓,裹足不前,恍惚见被曹军挟持了去。

徐庶闻此,大叫一声,昏晕在地。刘备急令救治,半晌方苏,却又恐乱军心,不敢放声大哭,只是暗自流泪不止。

镜头闪回,按下当阳桥后,复说长坂坡前。

赵云奉令保护主公刘备家眷,数日行军下来,操心费力,辛苦不堪。当夜宿营在长坂坡下,安顿主母已毕,犹不放心,巡营至半夜三更,这才舍鞍下马,枕枪稍憩。

未料刚刚睡至四更时分,陡闻鼓角之声,继而马蹄杂沓,犹如奔雷。赵云奋然跃起,上马持枪,却见曹军已经围裹上来,身后不见了甘、糜二夫人,以及幼主刘禅。

赵云大急,便于曹军阵中往来冲突,一边寻找主母、阿斗。

一口气杀至天明,已经深入敌阵,回顾左右,只有三四十骑相随。正走之间,忽遇简雍负伤,卧于草丛。

赵云急问:可曾见到两位主母,以及阿斗幼主?

简雍向北而指,随即昏厥。

赵云即令从人:你等护送简雍先生过桥,先去报与主公。我上天入地,好歹寻觅主母与小主人回来。如寻不见,即死在沙场上也!

说罢拍马挺枪,直望长坂坡而去。恰逢糜芳率众南逃,叫声:子龙将军何往?

赵云心中只有主母和幼主,哪里听得见他喊叫?只顾向北驰去。

是以糜芳断定他是往投曹操,这才诬告,险些挨了玄德一戟。

闪回结束。赵云逆流而上,只拣百姓聚集之处寻去。只见一伙男女数百人相携而走,于是大叫:内中有二位主母否?我乃常山赵云也!

人群中果有甘夫人,听见赵云声唤,不由放声大哭。

赵云下马插枪,跪地而泣:身为护卫,夜营不知警醒,使主母失散,赵云之罪也!

甘夫人急令赵云平身,说道:睡梦之中,曹军骤至,岂又怪得将军。

赵云问道:糜夫人与小主人安在?

甘夫人道:我被军马冲散,随人群至此,糜夫人与阿斗不知何往。

二人正说话间,陡听四周百姓发喊,哭叫连天,躲之不迭。赵云抬头看去,见迎面一枝曹军杀来,前面马上绑着一人,赫然竟是糜竺。

赵云急翻身挺枪纵马,大喝一声,将为首曹将一枪刺落马下,从骑四散。

于是救了糜竺,复请甘夫人上马,送至当阳桥头,遥见张飞正在桥头相候。

赵云说道:糜子仲保护甘夫人先行,待我往寻糜夫人与小主人去。

言罢拨转战马,再回旧路。此时长坂坡上杀声四起,放眼尽是曹操军马。赵云单身独骑,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糜夫人消息。

经过百姓指点,终在一面土墙后面,见糜夫人抱着阿斗,正坐于枯井之傍啼哭。

赵云见状,下马伏地而拜,大哭请罪。夫人见之大喜,急令赵云解甲,将阿斗裹于怀内,一边说道:我夫厮杀半生,止存此点骨血。将军务必将此子救出,还于其父。

交待已毕,见赵云背转身躯解甲,随即投井而亡。

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拜了三拜,绰枪上马,复杀向南,直奔当阳桥首。

是时残阳如雪,曹军无边无际,便如蜂攒蚁聚,杀之不尽,前赴后继。

赵云大战整日,血染征袍,三出三入于乱军之中,一场好杀。共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曹操立马高处,指挥征战,见刘备人马大半归降,或溃败不堪,正在高兴。

忽见军中乱成一团,便似开锅,一员大将在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曹操大惊,便问左右:阵中身穿银甲,骑乘白马往来冲突者,是何人也?

左右见问,皆推不知。曹洪说道:待某下去问他。

于是飞马驰下高坡,来至阵中,高声问道:军中战将,可留姓名!

赵云应道:我乃常山赵子龙也!

答话之间,手中银枪不停,又有曹将中枪落马。三军见此,无不惊骇。

曹洪观其枪法,自忖不是敌手,于是飞马回报曹操:冲阵战将,乃是常山赵云。

曹操赞道:真虎将也!我闻其乃黄公山左慈之徒,向从袁绍与公孙瓒,不想如今保了刘备。不要放箭伤他,必要生擒。

却是万幸!只因曹操不许放箭,赵云得以怀抱幼主杀出重围,被张飞接应过桥去了。

赵云冲过当阳桥,就路边见到刘备,哭拜于地,诉说糜夫人尽节之事;并解开甲胄,献上阿斗,却在怀中睡得正香。

曹军被赵云单枪独骑三入三出,如入无人之地,诸将皆觉面上无光。

先锋文聘新降,欲在曹操面前建功,引军急追,直至当阳桥头。却不见了赵云,只见一员大将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正是张飞。

文聘见他单人独骑,恐有埋伏,勒住战马,不敢近前。

其后未久,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诸将都至,簇拥曹操向前,立在一射之地,驻马观瞧。

张飞圆睁环眼,见曹操亲至,也自有些发慌,但见其狐疑不前,遂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话音刚落,又运足内力,陡发长啸。那啸声如同山崩地裂,巨浪扑面,良久不歇。

曹军闻得此声,无不体麻骨酥,几乎站立不稳。吼声未绝,张飞忽又吸气,直冲着曹操大喝一声,如同山崩。

曹操不知何故,尚自懵懂,护驾官夏侯杰却知此功厉害,急忙纵马,拦在曹操马前。恰逢张飞一口真气喷到,直把夏侯杰击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登时身死。

夏侯杰尸身落地,曹操战马受到惊吓,转身而走,勒之不住。

后面诸军见主公回马而走,大旗麾盖一齐反向,以为前方落败,一齐转身狂奔。数千军马齐败,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张飞见曹军狼狈逃窜,不由呵呵大笑,即令拆了桥梁,去赶上兄长复命。

曹操因马惊望西而走,张辽、许褚赶上,扯住辔环,这才驻足立定。曹操回头不见张飞追来,知道必有蹊跷,乃令张辽、许褚再回去探听消息。

二将去了半晌,回马还报,说张飞已拆断桥梁而去。

曹操笑道:彼断桥而去,乃心怯也,必无伏兵。传令速搭三座浮桥渡河,火速进兵。

三军得令,搭桥过河。赶至汉津,远望江岸之上败散军马奔逃,为首者正是刘备。

曹操下令:刘备乃是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走投无路矣。众将努力向前,擒此大耳儿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众将领命,奋威追赶。刘备见曹操亲引大军赶至,在马上叫一声苦,不知高低。

正在这时,忽听鼓声响处,山坡后一队军马飞出,当头大将正是关羽。

曹操一见,大吃一惊,传令大军速止,以观动向。又忽闻南岸战鼓大鸣,舟船如蚁,顺风扬帆而来。一人白袍银铠,立于船头大呼:小侄来迟,使叔父受惊,其罪不小。

刘备闻言大喜,见那船头之将正是公子刘琦,率引江夏水军来到。

曹操大为惊异,急令摆开阵势,心中打鼓。正在此时,号角声闻,自江面西南又有一队战船乘风而至。船头一人纶巾道服,正是诸葛孔明,背后立着孙乾。曹操见接应之军前后汹涌而至,自己又无水军相助,只得下令退军,转往夺取江陵。

刘备与云长、刘琦、孔明合兵一处,终得脱险。乃令关羽引五千军屯于夏口,自与公子刘琦回兵江夏,整顿战船,收拾军器,为掎角之势,以抵当曹操。

回到江夏之后,刘备检点人马,陈到所率西凉精锐损失不多,随行百姓大半为曹军所掳,自己两个女儿和军师徐庶之母也被一并掳去。

回想此生征战无数,唯此次之败最险,不由唏嘘泪下。

刘备虽悲,不如伏龙先生徐庶心中之恸。徐庶至江夏之后,每日独处一室,不言不语,间或向北号哭,情不能禁。

孔明知其心意,遂单独与其私谈:贤卿至孝,因思老母困于曹营;却又曾受水镜先生之托辅佐于我,实处两难之地,无以自遣。我有两全之策,唯卿择之。

徐庶闻言止哭,问道:何谓两全之策?

孔明:今有皇叔玄德及公子刘琦相助,又有兄长子瑜在江东呼应,天下大局已在掌握。唯有许都朝廷之中,尚无通风报信之人。卿不如即以母亲被掳为名,竟辞皇叔以投曹操。

徐庶闻言大惊,再拜言道:某闻忠孝不能两全,则舍小孝以全大忠可也。殿下命臣往投曹操,得非陷臣于不忠之地哉!

孔明:非也。古人云忍辱负重,为天下不能为之事者,今日是也。以卿之大才,曹操望之若渴,且为天下大业,连贾诩及张绣尚且能容,何况于你?卿此去投曹,只不为之设计可也,切记相助我弟刘协,不忘兴复汉室。此谓身在曹营心在汉,可得忠孝两全。

徐庶听了,心中大定,次日即向刘备辞行:某欲与明公一起创造王霸之业,所凭恃者,唯此心也。但某现在方寸已乱,对主公已然无用,所以请求从此告别。

刘备知道挽留不住,只好答应,乃置酒与徐庶饯行。徐庶因同郡好友石韬字广元,此番亦在逃难人群之中,请其与己同行,刘备允之。

临行之时,孔明再三嘱咐,徐、石二人牢记在心,就此拜别北去。

镜头转换,按下刘备,复说曹操。

曹操见云长、刘琦及孔明三路接应刘备,自己因无水军难以阻挡,恐被玄德夺了江陵,便星夜提兵,赶赴江陵而来。

江陵守将乃是荆州治中邓义,别驾刘先,自料不能抵敌,遂引荆州军民出郭投降。曹操入城安民已定,投降众官各有封赏,赐以重爵。检点当阳一战俘虏,见有二女颇具姿色,当场问之,竟是刘备亲生之女。

曹操虽然好色,但因其父而厌之,随将二女赐予虎豹骑首领曹纯,令为其妾,以羞刘备。

字幕:两年之后,曹纯便即病死,刘备二女又被送进铜雀台侍奉曹操,此是后话。

封赏江陵降官已罢,曹操连日筵宴,庆贺得了荆襄,平定中原。这一日酒罢闲坐,却见程昱引一道人来见,禀道:丞相万千之喜!前因当阳大捷,徐元直老母为于禁所得,被在下供养私宅。元直乃天下至孝之人,为此辞了刘备来投丞相,尚请丞相委以重用。

曹操直从座间跳了起来,冲徐庶一揖到地,说道:先生不弃来投,操之幸也!可暂为中郎将,参赞军事,待日后有功,再行封赏。

徐庶谢过曹操,即到程昱府中,拜见母亲,母子抱头痛哭。从此即于曹操帐下效力。

曹操在江陵歇兵一月,乃与一班谋士及众将商议:刘备已投江夏,势穷力孤,不足为患。但恐其向东结连孙吴,据大江之险抗我。若依诸公高论,当用何计破之?

荀攸上前进言:荆州七郡,我今已得其半,大振兵威,江东孙权必定丧胆。丞相只需遣使驰檄江东,请孙权共擒刘备,许他共分荆州,则孙权必杀刘备来降。

程昱谏道:某以为此计不然。孙权新任江东之主,自料不能独挡我军;刘备虽然新败,却向有英名于天下,兼其手下关羽、张飞、赵云皆是万人之敌。孙权手下亦有能人,必力劝联手刘备,以御我军。为今之计,当驰令徐州刺史臧霸,命其扼长江威镇江东,使孙权不敢轻动;丞相则尽全力攻取江夏,以擒刘备,然后沿江而下再取孙权,此万全之计也。

曹操思之再三,听从荀攸之计。一面令陈琳撰写檄文,遣使赴东吴约会孙权;一面计点马步水军三十余万,水陆并进,船骑双行,沿江而下。

最后转问徐庶:我欲令臧霸率徐州之众,以为合后,请先生为其军师,未知可否?

徐庶:承蒙明公信赖,庶敢不从命!

由中却是大喜,暗道今番非但自己可以免遭兵灾,连臧霸徐州之兵亦可全师幸存。于是欣领印绶,拜别母亲,引亲军十数人,往徐州而去。

曹操派兵已毕,手抚程昱之背说道:当初兖州之败,若非听从先生计谋,舍命保住东阿三县,我又怎有今日?刘备孤穷之徒,孙权乃是孺子,不足当先生之忧。

程昱献计,今番首次为曹操所拒,心中暗道:知足不辱,如今是我急流涌退之时矣。

于是缴还兵符印信,托病不出。

画外音:曹操帐下诸将,皆是陆战雄才,唯有臧霸经营徐州及东海多年,颇习水战,程昱故此力荐。但曹操却知臧霸与刘备交情匪浅,又怀疑前番徐州之战,臧霸有私放刘备之嫌;更因于禁曾杀臧霸部将昌豨,恐其二人内斗,故此不纳程昱之策。

镜头转换,按下荆州,再说江东。

孙权屯兵柴桑,闻报刘备新败,曹操夺取江陵,急忙召集谋士,商议御守之策。当时群英毕至,唯缺水军都督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未回。

江东君臣正在议论之时,有中军护卫郎将报进,呈上曹操檄文。

孙权见檄文出言狂傲,颇露威吓之辞,不动声色,当下遍传群僚,遂问对策。

长史张昭率先奏道:曹操挟天子以征四方,我若以力抗拒,则名不正而言不顺。将军可以抵抗曹操者,长江天险也。今曹操占有荆州,长江已与我共有,而双方众寡,又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依我愚见,迎接曹操投降朝廷,方是万全之策。

陆绩、步骘、虞翻、程秉等人随声附和,一齐称是。

顾雍、诸葛瑾见此情状,因思及少帝所托,皆都紧张万分。诸葛瑾不宜当面反驳张昭,因见身侧便是鲁肃,于是提起脚来,轻轻踢其足跟。

鲁肃明白诸葛瑾用意,奋然站起,上前奏道:诸君皆是误国之论,葬送江东三世基业之语!荆州与我江东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此乃帝王之资,焉可拱手让人?主公若与刘备联手,将曹操赶回江北,分荆襄而有之,则鼎立三分,其势成矣!

孙权:好却是好。但荆州刘氏与我江东孙氏乃是世仇,如何联手?

鲁肃:与将军为仇者是为刘表,并非刘备。今刘表已亡,公子刘琦尚在,全凭刘备相助。鲁肃请命往江夏吊丧,说刘备抚率刘表众将,与我江东同心一意共破曹操,此为上计。刘备为曹操所逼,处于孤穷之境,必然喜而从命,则大事可定。

顾雍与诸葛瑾听罢,率先出班,附和称是。黄盖、韩当等武将更是大声叫好,张昭却气得脸色发黄。孙权闻言大喜,不看张昭脸色,当即派遣鲁肃为使,赍礼前往江夏吊丧。

却说刘备至于江夏,一边招抚败散旧部,一边思念伏龙先生徐庶,兼且牵挂二女下落。这一日独坐衙署,忽报徐州有人到来,呈上臧霸密书。其书略云:

今曹兵欲倾巢南下,某为后军总领,伏龙先生却为某之军师。若遇大战之时,定设法为皇叔提供方便,至不济亦可效徐州之战,于危急时放皇叔与卧龙先生一条生路。皇叔两位爱女为曹军虎豹骑所掳,曹操赐婚于虎豹骑统领曹纯,极为善待宠爱,亦请勿念。

玄德观罢其书,泪流不止,命将诸葛亮请至厅中,将书信递与孔明,请其定夺。

孔明:今江陵已失,曹兵倾巢南下,决战乃不可免。我欲联吴抗曹,公谓如何?

刘备:那江东孙氏与我兄景升乃是世仇,恐其不肯联手。

孔明笑而不答,却又问道:这曹纯是何等人物,公可知道?

刘备:乃是曹仁胞弟,可谓英才,远胜曹洪。其十四岁丧父,后继承家业,能以纲纪持家,督御仆从,管理家业不失条理,乡人谓其才干过人。又尚学敬儒,年未弱冠即任黄门侍郎,并非借其从兄曹操之势。曹操举兵讨董之时,曹纯到襄邑募兵,择其精良者编为虎豹骑,以为曹操贴身禁卫,河北之战时屡立大功。北征辽东时,在白狼山以虎豹骑冲击乌桓军阵,乌桓骑兵无法抵挡,蹋顿单于便被张辽斩杀。

孔明:我闻曹纯经过长坂坡一役,因功受封高陵亭侯,食邑三百户,甚为曹操重用。公之二女为其所得,若蒙善待宠爱,倒也算得个收缘结果,明公勿忧!

刘备听罢,低头叹息一回,遂重赏来使,使其回报臧霸,约为联盟,并致谢意。

历史真相:曹纯后在赤壁之战中,为掩护曹操逃走华容负伤;回至南阳后伤重不治,遂于建安十五年去世。其后虎豹骑无主,即由曹操直接带领。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追谥曹纯为威侯,其子曹演即是刘备长女所生,得以继嗣父爵,官至领军将军,进封平乐乡侯。

孔明见臧霸使者离去,遂命人请来公子刘琦,商议联孙抗曹大计。因对刘备说道:所谓孙刘世仇,因景升与黄祖皆殁,不为大事。我兄诸葛子瑜与师兄顾雍现在江东,皆为重臣,必能说服孙权与我联手抗曹,近日便有人来。

正说至此,门军入报:江东孙权差鲁肃过江,前来吊丧,船已傍岸。

孔明笑道:如何?大事济矣!公子可亲到江边,迎接鲁肃入城吊丧,后与我等相见。

刘琦遵命,大张仪仗去了。

刘备大服孔明,赞道:先生隐居深山,却是广积人脉,处处布置眼线。于荆州则有伊籍、魏延,江东则有子瑜、顾雍。伏笔千里,不动声色,虽姜尚、伊尹,不过如此也。

鲁肃入府吊丧,致祭已毕,随公子刘琦到至正厅,与刘备、孔明相见叙礼。因见刘备形象奇伟,双手过膝,不由暗自称羡;又见孔明龙姿凤表,更是暗暗吃惊。

又与孔明谈论天下大势,听其所论恢宏大量,字字珠玑。鲁肃喜不自胜,暗道:玄德有此大才相佐,若与其联手以抗曹操,大有胜算,真是天佑我江东!

孔明亦暗赞鲁肃远见卓识,彼此倾慕。

寒喧一番,鲁肃转入正题:今曹孟德大举南下,刘豫州当阳新败,此后打算何往?

刘备依照先前与孔明所议,佯言道:苍梧郡太守吴巨是我老友,早有书来相邀,只因路途迢遥,未及起行。如今兵败失地,无处立足,只得前去投奔。(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