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十三集 孔明隐居

华夏真相集 第十三集 孔明隐居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0:54 来源:笔趣阁

东郡衙署,郡丞发问,陈宫惊诧。

陈宫:郡中吏民议我何来?

郡丞:当初明公首倡迎接曹操入兖为牧,兖州士民仰望如日月,迎之如父母。今其为报私仇,兵伐徐州,兖州士民为供应军需,大都倾家荡产,民怨沸腾。公不能劝谏止兵,反欲搜掠吏民,压榨富户,兖州父老如何不对明公怒满胸腔?

陈宫听罢,心中抱愧,良久不语。

正在此时,家仆入报:外有前九江太守边让之子,身穿重孝求见。

陈宫大吃一惊,未及出迎,边让幼子边琮已经冲入厅堂,一边大哭,一边将手中丧棒向陈宫脸上直击过来。陈宫举臂挡住,劈手夺下,怒道:何故如此?你疯了不成!

边琮:若非你这匹夫,我父何到惨死!

陈宫:文礼兄正当壮年,又无疾病,如何就死了?又与我何干!

边琮:曹操那贼,因兵伐徐州,我父因与陶谦交厚,不得不救。曹操遂命其弟夏侯惇,击杀我父。当初不是你将曹操迎入兖州,焉有今日之事!

陈宫闻说好友边让被杀,犹如五雷轰顶,呆立不语。

边琮发作已罢,掩面痛哭而走。陈宫左思右想,决意借兵为边让报仇,遂弃东郡,携带家眷出城,投奔陈留太守张邈而去。

镜头转换,按下陈宫,复说曹操。

曹操大军一路南下,因为缺少军粮,是以所到之处杀戮人民,抄没其家;又默许夏侯惇等部将一路发掘坟墓,盗取墓中金宝,以充军需。

哨探飞报徐州,太守陶谦又惊又悔,急聚众官商议,如何应对之策。

部将曹豹自报奋勇:曹兵既至,使君当亲自出城,当面解释误会。彼若不听,则是借故报仇,欲夺我徐州必矣。兵来将挡,水来土湮,必要一战,某愿助使君破之。

陶谦称是,于是引兵出迎。远望对面三军挂孝穿白,如同铺霜涌雪,无边无际。

曹操于阵前见到陶谦,扬鞭大骂:老匹夫杀我父弟,此仇不共戴天!谁可生擒老贼?

夏侯惇应声而出,曹豹挺枪跃马,前来迎敌。两马相交,不及数合,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

陶谦入城,与众僚计议破敌之策:曹操不容某解释,且敌众我寡,如其奈何?

座中有东海朐县人糜竺,字子仲,家中豪富,仗义疏财,被陶谦聘为别驾从事。闻言出班献计道:某愿往北海郡,求太守孔融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处求救。若二处军马齐来,曹操必然退兵。

陶谦从之,遂写书二封,分别发使,命从事陈登前往青州,糜竺赍书赴北海,分两路去请救兵。自己则率众守城,以备曹兵攻击。

按下陈登记,专说糜竺。

糜竺偷出徐州东门,星夜来到北海郡,叫开城门,求见太守孔融。

字幕: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乃是圣人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闻说糜竺请见,急命请进府衙,待以客礼。糜竺呈递陶谦手书,说明来意。

孔融道:我与陶恭祖交厚,糜子仲又亲到此,如何不去?

便教点兵,以太史慈为先锋,带兵往救徐州。

字幕: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使一杆烂银枪,有万夫莫当之勇。

太史慈时在孔融府中作客,于是当场允诺,便要点兵起程。正在此时,忽见探马入报:今有黄巾贼党管亥,率领群寇数万,杀至城外。

孔融大惊,顾不得发兵往救徐州,急点本部人马,出城与贼迎战。

糜竺心如油烹,此时出城不得,只得宁耐,坐卧不安。

两军对垒,射住阵角,列开阵势。贼首管亥出马大叫:我知孔太守乃是海内名士,且爱民如子,在下也不想与你为难。但当今山东大旱,听说北海粮广,特来向孔太守借粮一万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叱道:某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耶!

管亥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

孔融部将宗宝挺枪出马,战不数合,被管亥一刀砍于马下。管亥举刀直取孔融,传令部众大举而进。孔融大骇,便要回马入城。

太史慈从后队杀上前来,大喝一声:太守休慌,某来救你!

吼声如雷,不知武艺如何,先见声势惊人。太史慈挺枪冲入敌阵,便如泼风一般,接连搠死贼将数人,余贼不敢靠近。

管亥见状大怒,于是舍了孔融,自引数百骑赶来,将太史慈八面围定。

太史慈并不惊慌,往得胜钩上挂住银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贼将无不应弦落马。贼众不敢近前,只是远远围住呐喊。太史慈壶中箭矢渐尽,不由心中也慌。

正在此时,忽听鼓声大震,一彪人马由斜刺里杀透重围,直至城下。

领头三人,各持三般兵器——双股锏、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枪。兵器到处,贼众便如斩荆割草,连排价倒地,根本无从阻挡。

来者非别,正是刘玄德、关云长与张翼德三兄弟。因闻说黄巾贼众围攻北海郡,特自平原领兵来援。管亥望见救军来到,但见刘备兵少,不以为意。

刘、关、张透围而入,便与太史慈合兵一处,分别通名报姓,立马阵前。

管亥领兵来迎,忿怒直出。太史慈却待向前,关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数合之间,青龙刀起,早劈管亥于马下。

太史慈、张飞两骑齐出,双枪并举,杀入贼阵。

刘玄德驱兵掩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两下夹攻,大败群贼,余党溃散。

孔融迎接刘备入城,叙礼已毕,在衙中大设筵宴庆贺。二人因在郑玄处旧为相识,此番相见,更为亲近。孔融便向刘备引见糜竺,分别见礼,各道久仰。

刘备:一向闻言,子仲先生乃是徐州世家,因何来此?

糜竺具言张闿杀害曹嵩之事,最后说道:今曹操纵兵大掠,围住徐州,特来求救。

刘备: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无辜之冤。文举兄欲待如何?

孔融:正欲去救徐州,便逢黄巾贼来。今贼众既溃,自当发兵南行。

刘备:既是如此,请文举先行,容备去公孙瓒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相助。

孔融应允,即教糜竺:子仲先回徐州,去报知陶恭祖,某便收拾兵马起程。

太史慈见孔融已有刘备相助,关羽、张飞武艺远在己上,彼又无相留自己之意;便即借故辞别孔融,离了北海,自投扬州刺史刘繇而去。

画外音:刘备向有识人之能,但错失太史慈此员上将,是为一大遗憾。

镜头转换,按下糜竺,单说刘备。

刘备弟兄三人离了北海,到幽州来见公孙瓒,说借兵去与陶谦解围之事。公孙瓒盛赞玄德大义,遂拨给马兵军两千,令赵云为将,引军相从。

刘备称谢,遂与关、张引领本部三千人,赵子龙引二千步骑相随,往徐州而来。

关、张二人再会赵云,自是又惊又喜,一路上形影不离,讨论兵法武艺。

赵云向关张二人透露:闻说大师兄吕布自被李傕所败,投了淮南袁术。此人唯利是图,反复无常,且已反出师门,二位贤弟此后遇到,需要小心在意。

张飞:师兄不知,我兄弟三人前在汜水关前,已与此贼大战一场也。

赵云:未知胜负如何?

张飞:我一人斗他不过,二哥相助,亦战他不倒。直到大哥参战,那厮这才遮挡不住,逃回关上,继而弃关逃归洛阳。

关羽:果真是好武艺,天下无敌。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此言非虚。

赵云:二位贤弟习练本门武艺,彼时尚且不久,故此不能胜他。假以时日,只需一年半载之后,即便单打独斗,青龙偃月刀与丈八蛇矛,亦不弱于吕布手中铁戟也。

关张二人武艺皆是赵云代师父左慈传授,听毕唯唯受命,暗自欣喜。

不则一日,刘备兵至徐州。孔融、田楷两路军马已经先至,远远依山下寨。曹操见两路军到,亦分军势抵住,不敢向前攻城。

当晚刘备见到孔融,自告奋勇:某请与三弟张飞杀透曹营,径投徐州城去见陶谦,商议夹攻曹操。公与田楷为掎角之势,云长、子龙领兵两边接应,若何?

孔融大喜道:以此分派,最合兵法。曹操兵多将广,贤弟是须小心在意。

次日一早,刘备、张飞引一千人马出营,杀入曹寨。于禁引兵来迎,被张飞杀得骨软筋酥,拦截不住。只得眼睁睁地看他杀透营盘,直到徐州城下。

陶谦在徐州城头,忽见城外曹营一阵大乱,又见一支人马如同劈波斩浪,荡开连营,来到城下,旗上大书“平原刘备”。

陶谦大喜,急令开门,放刘备军马入城,亲自下城相迎,执手见礼,接到府衙设宴相待,再三致谢援救之德。

酒过三巡,陶谦于席间问及刘备身世。玄德据实而答: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因平灭黄巾立有微功,权居平原县令之职,不胜惭愧。

陶谦闻说是帝室之胄,又见其气宇不凡,再说起当年大破黄巾之事,不由倍加钦敬。于是屏退左右,请入内室再摆小宴,并令二子出来相见,以叔父之礼事之。

曹操正在军中,闻听帐外大乱,急欲问时,于禁进帐禀报:平原令刘备率领五千兵马,前来闯营援救徐州。末将一时拦挡不及,被他杀透连营,进入城中去了。

曹操大怒道:刘备织席贩履出身,小小平原县令,也敢来与我作对!诸将预备,今日饱食战饭,来日竭力攻城。

正商议间,忽有曹仁遣流星哨马到来,飞报入帐:启禀主公,天大祸事!

曹操惊问:有何祸事?

哨马报说:陈宫背叛,与吕布袭破兖州,进据濮阳,众官纷纷投降。兖州失其大半,止有鄄城、东阿、范县,被荀彧、程昱死守得全。曹将军急请主公,回军往救。

曹操闻报,大惊失色:兖州有失,使我无家可归,且腹背受敌,如此危矣!

众人无不大惊,面面相觑。谋士郭嘉自座间站起,向前献策道:荀文若在,三城必然得保不失。主公所虑,恐退兵之时为陶谦所袭,某谓此事不妨。

曹操:奉孝据何而言此?

郭嘉:此事易知。孔融、田楷等此来只为陶谦解困,非欲与主公为敌。那刘备曾在卢植尚书帐下,与主公同破黄巾贼军,有故旧之交。主公不如卖个人情与他,退军去复夺兖州。

曹操深以为然,即写书与刘备,说是看在与玄德公当初同灭黄巾、共伐董卓情面上,暂且饶过陶谦及徐州全城百姓,随即拔寨退兵。

刘备得书,递与陶谦,又遍示诸官。于是阖城大喜,皆视刘备为救命菩萨。

镜头闪回,按下刘备,复说吕布。

吕布自遭李、郭之乱,率领并州余部逃出武关,先往淮南,来投袁术。

袁术却怪吕布先助董卓为恶,又助王允杀了董卓,为人最是反覆不定,拒而不纳。

吕布无奈,于是引兵前往冀州,改投河北袁绍。河北时有常山贼首张燕,率领黑山军造反,部下有万余精兵、数千骑军。河北将领惧之,每战不胜。

袁绍闻说吕布率众来投,便思借刀杀人,令吕布引领本部人马,前去讨伐张燕。

吕布欣然领命,于是引众而往,与张燕黑山军对阵于青州之北。两军对垒,吕布骑赤兔马,挺方天画戟,与部将成廉、魏续等数十骑,反复冲击张燕军阵,每次都斩将而归。

连续作战十多天,黑山军溃散,终致大败。

吕布仗恃战功,向袁绍要求增加部属军队,袁绍不应,并欲杀之。吕布见状不安,遂请率本部军马返回洛阳,替袁公抵御西凉兵马。

袁绍表面应允,遂拜吕布领司隶校尉,羁留在营;并令将作连夜铸印,待次日挂印出征。一面却暗派大将文丑,率领百名甲士,趁吕布羁留大营,于夜间除之。

吕布早就看出袁绍杀机,又见以铸印为由将自己羁留大营,更疑其用心不良,遂派从人在营帐中弹筝,吸引监视甲士,自己则从后门悄悄逃出,回到己营,连夜拔寨而去。

文丑半夜闯入营帐,乱刀将弹筝者砍死在床,引兵而去,却不知中了李代桃僵之计。

次日袁绍接到密报,知道吕布已连夜拔营离去,遂唤来文丑,怒斥一番,复命其率领甲士追杀,却已来之不及。

吕布慌慌如漏网之鱼,带领部将离了冀州,便欲逃往河内,与老友张杨联合。忽这一日,途中经过陈留,早见太守张邈率弟张超、挚友陈宫,已经出廓立候。

张邈:吕布为人反复,为天下英雄不齿,贤兄命我出城远接,却是为何?

陈宫:今天下分裂,英雄豪杰并起,各怀异志。使君拥有十万之众,身处四战之地,本可按剑雄视天下。今反听命于曹操,不亦卑哉?今曹操率本州大军东征,其地空虚;吕布善于作战,英勇无敌,正无立锥之地。某故请使君迎为臂助,进据兖州,以观天下形势。吕布虽好反复,但若引为爪牙,则进可成就千秋霸业,退可纵横一世也。

正说话间,吕布引众赶到。张邈遂与陈宫上前相见,迎入府衙,殷勤款待。吕布大为感动,席间与张邈把臂言欢,发誓结好。

陈宫欲借吕布之力平灭曹操,与故友边让报仇,故在席间大赞吕布英雄无敌,并请其兵入兖州,以观其动静志向。

吕布自思空有天下无敌武功,自逃出长安后四处投人不着,无立锥之地存身歇马;此时陡然从天上掉下一个州郡来,心中如何不喜?于是二话不说,当即应诺。

张邈见吕布同意,遂依陈宫之计,助其军马两万,并使陈宫为军师,引吕布乘虚占据濮阳,相继攻下兖州所属郡县。

曹仁屡战吕布,皆不能胜,特此遣使向曹操告急,请急回军,复夺兖州诸郡。

闪回结束。曹操得了曹仁急报,因此卖个顺水人情给刘备,火速从徐州撤兵。

曹军日夜兼程赶回兖州,与吕布大战于濮阳。两军对阵,吕布出城列阵,准备迎战。曹操便令三军,于阵前大骂“三姓家奴”,尽数其连诛丁原、董卓恶逆。

吕布怒发万丈,亲自跃马挺戟出阵,率骑兵一举冲散青州之兵。

曹军诸将难抵吕布宝马铁戟之猛,一时阵势大乱,各自四散奔溃。曹操策马突围,却被一杆着火旗杆倒下,烧伤左掌,狼狈逃回本队,退出三十余里,方才扎住阵脚。

曹操由此大恨,发誓必要夺回兖州,杀死吕布。

此后双方多次交战,相持百余日,难分胜负。至夏秋之季,时值兖州大旱,又有蝗虫为害,粮食奇缺,人民易子而食。

吕布遂将部队移到山阳驻扎,与曹操暂且休战。

镜头转换,按下曹吕大战濮阳,回头再说徐州。

陶谦因见刘备一封书信便劝退曹操大军,不由大喜过望,即请孔融、田楷、关云长、赵子龙等进城大会,排设盛宴,水陆毕陈。

饮宴之间,陶谦盛谢诸位相救之德,并延请刘备上座,拱手对众人道:诸位听我一言。老夫年迈,二子不才,皆无安邦定国之能。曹孟德此番虽然退兵而去,争奈徐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我死之后,其必复来,且袁术、刘表等亦皆怀觊觎之心,谅必亦来争夺。彼时我二子定不堪国家重任,且枉召杀身灭城之祸。玄德公乃是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将印绶相让,并表奏朝廷,乞闲养病,请在座诸公为我明证。

座中诸公听了先是一惊,继而大喜,尽皆赞叹:陶使君高风亮节,人所不及。

刘备听了这一番话,直急得面红耳赤,起身双手乱摇:承蒙孔文举荐举相求,令刘备来救徐州,是为国家大义,非为私心。今若无端据而有之,天下人将以刘备为何人哉?此乃陷某于大不义,万万不可。且无朝廷明诏,乃属篡夺之罪,刘备实不敢当。

陶谦又让,孔融则微笑不语。

糜竺从座中起身,向前执酒劝道:事急从权,玄德公不必如此。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逆贼李傕、郭汜霸揽朝纲,刘氏宗亲罢黜诛杀净尽。天子诏旨难出国门,岂待敕封公为徐州之牧?大丈夫建功立业,如此良机平生难觅。徐州居天下之中,国殷民富,户口百万,精兵十万之众,正是龙兴之所,但因是四战之地,故非得其主,而不能守之。刘使君领此数郡,非惟陶公诚心相让,亦是天意,不可坚辞。今若使君固执不从,倘被那些心怀不臣之辈,诸如吕布、袁术、曹操等人夺去,则徒令黎民涂炭,悔之莫极矣。

陈登、孔融听了糜竺此语,俱各称善,亦都帮着陶谦劝让:天予不受,反受其咎。

无奈刘玄德只管将头来摇,坚执不肯接受。

陶谦见刘备如此固执,无奈相求道:曹操虽去,必然还来。玄德公必不肯从,则此间近邑小沛,足可屯军。就请玄德公暂驻此邑以保徐州,休回平原县城,何如?

众人亦劝:陶公之言是也。玄德不如舍此平原令微官,屯留小沛,以卫徐州。

刘备闻此,这才欣然从之。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暗嘱关张二人勤练师门武艺,以待师命。关张叉手允诺,三人依依不舍。

孔融、田楷亦各相别,引军自回。

刘备与关、张三人,则引本部军来至小沛,修葺城垣,抚谕居民。

糜竺随陶谦送走孔融、田楷、刘备等人,回城后便与陶谦相别,各自还归己府。

刚入厅堂坐定,未及更衣洗沐,只旋踵之间,门人入厅来报:府外有故友来访。

糜竺:何处故人?

门人:说是琅琊诸葛玄,大车小辆,引众而来,还有内眷相随。

糜竺闻说又惊又喜,遂急回内室,换下官服,身着便装亲自迎出。到至府门,见来者果是故友诸葛玄,身后跟着十数人之多,却不认识。

诸葛玄见糜竺亲自迎出,急上前施礼:多年不见,贤弟风采犹胜往昔,可喜可贺。

糜竺还礼不迭,上前执手叫道:诸葛兄何来?真是久违,想煞愚弟。

急命大开中门迎客,又请夫人出来,率仆妇将女眷让进后宅,热情款待。

酒过三巡,糜竺又问:闻说贤兄就任广陵太守,如何来到徐州?

诸葛玄:不是广陵太守,乃是豫章太守也。只因家兄不幸过世,故还家料理丧事,今携兄长家眷离了泰山,复还豫章任所,路过徐州。不料却赶上曹操领兵围城,被困馆驿多日,无可奈何。因忽思及贤弟在此居住,故寻至此,图谋一会。

因将史子眇、胡车儿、臧霸,及三侄瑾、亮、均,一一向糜竺介绍。少帝及唐妃身世,自然隐瞒不提。

糜竺闻说诸葛珪病故,为之叹息良久,因欲挽留诸葛玄在徐州辅佐陶谦,遂将已留平原刘备及关张三兄弟驻兵小沛,相助守卫徐州之事说了。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诸葛亮听了糜竺介绍,便借此话题,详问刘备三兄弟备细。

糜竺见诸葛亮气宇不同凡响,俨然有王者气概,异乎于诸葛瑾和诸葛均,不由暗暗称奇。当下将刘备三兄弟来历,备细说了一遍。

诸葛亮记在心中,随口赞道:可惜了三位英雄,只因朝廷不明,沦为下僚。

当夜罢宴,各自归房休息。诸葛玄心痛兄长之死,兼又一路风尘,见了老友一场暴饮,悲喜交加,次日竟然一病不起。由此一行十余人困于糜府,不能起程。

糜竺命家人尽力服侍,延请名医为诸葛玄治病;一面派人前往江东豫章郡,打听诸葛玄府衙及家眷情状。

十余天后,家人快马返回,报与糜竺:因豫章太守之位久空,却被朝廷派朱皓取代,已经上任月余。诸葛老爷家眷由此也被赶出府衙,回归旧宅居住,只盼诸葛老爷速归。

糜竺听了,便有些发呆。诸葛玄当时仰卧内室榻上,闻听此信,急出一身热汗,勉强挣扎起床,不顾糜竺如何挽留相劝,只是要走。

糜竺无可奈何,只得准备川资厚赠,并带足药饵,以备路上使用。由是率领阖家老少,将诸葛玄送出府门,眼望其带病率众而去。

镜头转换,人在旅途。

诸葛玄心急赶路,又兼急火攻心,病体愈加沉重。史子眇医道颇为精深,一路勤加照拂,但因路途遥远,行至南阳郡叶县之时,诸葛玄终至不起。

无奈之下,诸葛玄遂将长侄诸葛瑾唤至榻前,叮嘱道:你可携带重金,先到豫章郡中,寻着婶母及你弟妹,安顿照顾一家生活。等我病愈之后,方可前去相会。

诸葛瑾领命,只得告辞叔父、二弟及史道长,携金买舟而下,独向江东去了。

画外音:诸葛瑾到达豫章后寻到婶母一家,后闻叔父病故,二弟及三弟流落襄阳隆中。只因中原战乱,路途艰险,便即长居江东,未曾北归。其后际遇曲阿人弘咨,向孙权极力推荐,被孙权与鲁肃等一起待为上宾。诸葛瑾从此便在东吴为官,按下不题。

诸葛玄病倒南阳,糜竺所赠草药已经吃完,病体愈加沉重。适值江淮以南之地瘟疫大起,史子眇虽通医术,此时手中无有金丹良药,也自束手无策。

时有驿馆老卒,见诸葛玄官宦打扮,一众随从也都仪表不俗,于是尽心服侍,殷勤张罗。因见史子眇为难,遂主动进言道:我们这里当地倒有个名医,说不好可疗诸葛老爷贵恙。

史子眇:既是如此,烦你请来看看。若果能治得好时,我必重重谢你。

驿卒应诺,不一时便将医者请到,与史子眇相见。

医者:敢问道长,不知病者为谁?

史子眇:实不相瞒,乃是豫章太守,复姓诸葛,官讳一个玄字。

医者:原来是诸葛大人,早闻大名,心仪已久。

史子眇:阁下既知诸葛大人,敢问高姓大名?

医者:不敢当。敝姓张,单名机,表字仲景。

史子眇:我道是谁,原来竟是药王门掌门,当世医圣驾到。

张机:不敢。道长上下尊称?

史子眇:洛阳玄天观小小主持,并无法号,俗名史子眇。

张机大吃一惊,急忙揖首为礼:原来是鬼谷门掌门驾到,请恕不恭之罪。

史子眇:不敢。你我同为道门中人,便是一家,何必客气!敬请入内奉茶。

张机:不必。先看病人为要。

史子眇便不客气,请入卧内,为诸葛玄看诊。张机在榻侧落座,略把一把脉,说道:此乃时疫所致,名曰伤寒。

于是施针下药,精心调理。不到半天,诸葛玄呼吸粗重面色转红,略见起色。

史子眇大喜,请张仲景至外厅献茶,赞道:先生神乎其技,不愧医圣之称。

张机:道长谬赞,在下岂敢?

史子眇:药王门之事,可得闻否?

张机:药王门始祖是为战国神医扁鹊仙师,俗家名讳秦越人。传至张某,已有二十四代。另有同门师兄,姓华名佗字元化,医术比我精湛十倍。只是一心务于医道,不理门派中俗物,才将掌门之位让于小弟。小门小派,较之道长所掌鬼谷门,何啻云霓之望晧月!

史子眇:道兄何过谦乃尔!先生所掌南阳郡药王门,与在下洛阳鬼谷门,左慈常山兵家门,孔融曲阜儒家门,于吉南徐太平道,张陵龙虎山五斗米道,黄承彦襄阳匠门,骊山老母关中骊山门,合称江湖八门,皆为先秦诸子所传,何分高低贵贱!

张机:江湖八门,八百年来恩怨相牵,扯骨连筋,委实难分轩轾。但我等七门,须皆奉鬼谷门伏龙令为主,岂敢与道长相提并论?

镜头闪回,补叙张仲景及其药王门。

张机父名张宗汉,曾在朝廷做官。张机随父在任,自幼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尤其酷爱医学。因拜同郡张伯祖为师学医,方知本门即为扁鹊祖师所创,名为药王门。

当时太平道张角诱惑饥民起事,以致兵祸绵延,十数年不休。黎民百姓饱受战乱,加上疫病流行,生灵涂炭,横尸遍野。

有史记载,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百姓被病魔吞噬,以致十室九空。

张伯祖执掌药王门,以高超医术活人无数,被世人号为神仙。因见张仲景学医用心,便将毕生医术倾囊而赠,且以自己年老之故,一并将掌门之位相传。

时有南阳襄乡县人何颙,字伯求,向有识人之能。因在张伯祖家曾见张机,甚为惊奇,对其说道: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其后不能为良臣,则必将为良医。

从此张仲景便断了入仕之念,专心学医,潜心研究伤寒之症,终至大成。

闪回结束。张机为诸葛玄治疗已毕,告辞而去。

字幕:张仲景虽然医道绝高,争奈诸葛玄迭经大变,丧兄失官,又加战乱风霜,实在已是油尽灯枯,回天乏力。挨到半年之后,终于寿终,客死新野。

诸葛兄弟大哭一场,依照叔父所瞩,择选风水宝地,将其葬在南阳郡叶县金鸡冢。

办完丧事,史子眇别了张机,便带孔明及其姊弟,前往襄阳南漳,投靠师叔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再次见到昔日史侯,自然悲喜交加,知已更名为诸葛亮,于是点头叹息。

诸葛亮:请教师祖,如何复汉兴刘,尚请为孩儿谋划。

司马徽:今朝廷为李傕、郭汜把揽,殿下理应暗地结交宗室旧臣,以待时变。

诸葛亮:刘表是为汉室宗亲,今又占据荆襄七郡,拥众百万,带甲十万有余。我欲自露身份,命其兴兵北上勤王,并讨李、郭二贼,不亦可乎!

司马徽:刘表虽系汉家宗室,但与董卓一党交往甚厚,且有背离朝廷,独自称王之念。如今局势不明,殿下只宜潜藏山林,不可泄露本来面目。

诸葛亮:谨遵师祖之命。但不知隐居何处,最为妥当?

司马徽:此庄与白马洞中,皆都不可。襄阳城西二十里处,绵延起伏山岭之间,有一山隆然中起,北枕汉水,林泉幽邃,蔚然深秀,称为隆中,可作殿下隐居之所。

诸葛亮:既是如此,弟子来日便去。

司马徽:此后外间之事,自有我与你师父代为筹之,不必挂怀。然唐妃之貌艳惊绝世,宜暂留水镜庄中,以免隆中山民见之,骇人听闻。我自有处,令你夫妻不久重会。

孔明悉依水镜先生安排,次日自带二姐一弟,及数个仆从前去隆中,就此躬耕隐居。

史子眇则依师叔安排,往来奔走于荆襄名士大族之间,为诸葛亮罗织门阀,寻求良友。

其后不久,即有徐元直、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贤士齐至,以诸葛亮为友;又有庞德公、黄承彦等襄阳名士亦折节下交,诸葛亮皆以师礼待之。

自此,诸葛亮忙则拜师访友,闲则独居草庐,吟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名声渐达于荆襄诸郡,士林皆知。

名声已经打出,为争取豪族支持,史子眇又为诸葛亮、诸葛均作伐,议嫁两姊。大姐出嫁与襄阳望族蒯祺,二姐出嫁给庞德公之子庞山民。诸葛兄弟闻此,各自欣悦无辞。

字幕:蒯祺,南郡中卢人,汉大臣蒯通之后。蒯良、蒯越之弟,任房陵太守。

庞山民,荆州襄阳人,庞德公之子,庞统堂兄,任吏部郎。

有此姻亲之谊,襄阳士族尽知诸葛兄弟之名,相与来往,高朋满座。

一日,诸葛亮与诸师友在鹿门山相聚。黄承彦在座,并不避忌,直对诸葛亮说道:贤契年近二十,应当选妻,以宜室家。我家有女,小字阿丑,发黄肤黑,配与贤契可否?

诸葛亮见其当众言此,心知此事定是师父有意安排,遂一口应许,并不更问详细。

在座诸人闻而惊讶,都以此作为笑话,取乐云: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于是送礼纳聘,将阿丑迎娶回家。当夜揭开盖头看时,那“丑女”正是爱妃唐瑛。诸葛亮大喜,此一回洞房花烛,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只是蓦然想到当年青梅竹马玩伴蔡琰,又凭添几分愁怅,几分苦涩而已。

至此,诸葛亮便以隐居为名,游于襄阳豪门士族之间,积累势力,图谋光复汉室。

镜头转换,按下荆襄,复说徐州。

光阴荏苒,徐州牧陶谦时年六十三岁,忽然染病,沉重不起。

糜竺进府问安,见陶谦病势危笃,既惊且悲。当日回到宅中,心中忧虑,长吁短叹。

正在此时,门子入报:前番那个史子眇道长,还有胡车儿和臧霸师徒三人,在外求见。

糜竺闻说,转忧为喜,急忙请至中堂,相问别来情状。史子眇详说诸葛玄死于叶县,二侄往投襄阳居于隆中之事。

糜竺叹息一回,便将陶谦病情相告,问道:徐州乃四战之地,曹操若来,如其奈何?

史子眇:即是如此,先生前次所说刘玄德者,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即有破黄巾之功,又有兴扶汉室之志,何不劝陶公举徐州以让之?如此徐州黎民得安,城池亦得保全。倘朝廷有事,则发徐州兵以勤王,先生是有大功于社稷,千古流芳。

糜竺早知史子眇与朝廷帝室关系非凡,闻言大悟,拱手称谢:不是道长提醒,我几乎自误,坏了朝廷大事!

当晚将道长留在府中款待,次日便进衙府,即向陶谦献计:刘玄德乃帝室之胄,威望著于天下;又有关张二人,均有万人之敌,亲如兄弟相助左右。今其现居小沛,府君何不以州事让之?强似以后被诸侯夺去,反害了两位公子及全家性命。(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