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四集 平灭黄巾

华夏真相集 第四集 平灭黄巾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0:54 来源:笔趣阁

镜头闪回,十天之前。燕赵大地,冀州常山。

苏双、张世平贩马运铁,经过冀州常山郡,往北而去,将欲运往幽州贩卖。行至黄公山下,正遇一股黄巾贼寇卷地而来,约有千余人,迎面碰上。

黄巾军见到客商行伍,内中竟有三五百匹骏马,岂不不眼热之理?便想掠为己有。

苏双、张世平见冤家路窄,无法回避,只得约束军马队伍,退至山脚,欲让对方过去,待侥幸混过此关,然而再行。

黄巾贼驰近,相视而笑,心生歹念。将至近处,那渠帅将手中长矛一举,号令徒众:前面这伙贼人,定是黄巾余党。杀人抢马,一个不留!

苏双见对方竟诬自己为黄巾贼党,气愤难耐,哭笑不得,只得奋起自卫,下令御敌。

当时众寡不敌,中山商团被黄巾军砍翻十几个伙计,余者更难支撑,眼看定遭不幸。

正在这时,关羽推着一辆独轮车子,自南向北而来。刚进谷口,适逢前面呼喊叫骂,激战正酣。因见黄巾贼明火执杖,以多欺少,于是激动义愤,兴发侠义之心,奋不顾身,弃了车子货物,冲进贼群。

黄巾渠帅陡见有人冲阵,先是一惊;又见对方只有一人,而且赤手空拳,遂笑道:原来是个失心疯汉,不知死活。刘十三,与我斩了!

刘十三应诺,纵马挥刀上前,冲关羽叫道:不知死的东西,哪里来的?

关羽不答,扭身躲过刀锋,伸手捉住刀杆,只一扯将刘十三拉下马来,脑袋抢地,跌个发昏章第四十一。由是不再管其死活,飞身上马,直冲入阵,接连斩杀三五个悍寇。

贼众见关羽如此英勇,纷纷大骇散开,却又远远围定,恃众不退。

正在相持不下,忽听山腰中有人呼喝,声如洪钟:你等贼众,休在此处杀人越货,滋扰仙山清静。速速退去,可饶尔等性命;若是不然,后悔莫及。

苏双、张世平、关羽汇合一处,抬头顺声看去,见从山上冲下二人,前面一个长须道长,手持拂尘;身后紧跟一个年少道童,手提长剑,体貌雄壮,神采飞扬。

师徒二人身法极快,瞬间已到山脚,来至贼众队前。那道童张口斥喝,如绽春雷:贼众听着!我师父乃是本山道观主持,左慈道长是也。此山乃道家清修之地,不可随意行凶。他老人家既已发话,你等还不速速退去!

那些贼众见他一老一少,只有两人,怎肯听从?呐一声喊,便要行凶。

那左慈先生见状,微微冷笑,左手掐决,右手挥动拂尘,口中念念有辞,大喝一声。

刹时之间,平地忽起一阵狂风,登时飞沙走石,空中似有万千人马,直向贼阵中冲撞过去,风沙中兼杂杀声震天。

那黄巾贼众不知从哪里杀来的人马,呐一声喊,狼狈奔逃而去。

左慈仙长退了贼兵,凝视关羽一眼,点一点头,回身便走,引那道童,自行上山去了。

苏双、张世平直看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这才向关羽拜倒:未知恩人高姓大名?

关羽:不劳动问,某乃蒲州关羽,字云长。从关西逃亡至此,要到涿州投军。

苏双:我等百余人性命,皆蒙关爷所赐。大恩不敢言谢,愿以良马相赠,助公投军。

关羽:不敢。公等若是有意,十日之后,可至涿州相会。

说罢回奔来处,扶起独轮车儿,扬长而去。

苏双眼望关羽远去背影,对张世平说道:我等受关爷舍命相助之恩,不可不报。

张世平:正是。前面到至常山,乃是个大镇,可将马匹全部卖了,只留五六十匹良骑,再准折些镔铁、银两,以助关爷作为军资器械,以为酬报。

计议已定,于是收拢部众伙计,驱赶马匹到至常山,找到一家最大客栈住下。次日一早,便托店主在本地寻访买主,将马匹低价发卖,折变银两,并购镔铁。

交易完毕,苏双正与客人交割之间,忽闻道傍一人笑问:这位客商,既保住财货,又得厚利,因何不谢保镖恩主?

苏双抬头看去,见路边站立一个魁梧少年,正是昨日在黄公山下所见道童。于是啊呀一声,急步上前,拜了下去:原来是救命恩公,不想又在此地相见!

道童:不敢生受。路见不平拔剑相助,侠义本分,何劳如此?

苏双:不敢请问小仙长尊姓高名,法号何称?

道童:某乃常山人氏,姓赵名云,字子龙,因未出家,并无法号。昨日那个与尔等一起御敌赤面长须大汉,却怎地不见?

苏双:仙长所说,乃是蒲州关爷,与在下并非一伙,也是拔刀相助,我等救命恩人。因有事先往涿州去了,与我等相约十日之后,在彼处相会。

赵云:那便妙极。我奉师命下山,也正有些事体,要去寻他。公等何日前往涿州?若无不便,某愿结伴而行。

闪回结束,苏双及张世平连比带划,将以往情事绘声绘色,叙说一遍。

张飞听罢,不由手舞足蹈,看了一眼云长,喝一声采道:好二哥,不枉了与你结拜一场,果是条见义勇为的好汉!

起身举酒相敬,自己先把一大杯酒喝了。

关羽笑道:大丈夫急人危难,理所应当,不值得三弟谬赞。

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苏双又敬刘备,和张世平、赵云饮了杯中之酒。刘备不住口赞叹二弟关羽义薄云天,又向赵云赞道:尊师左慈仙长神技,稀世罕有,令人羡煞。

赵云离座逊谢:道家末技,炫人之术,不值一提。倒是云长古道热肠,实为难得。

云长笑道:此许小事,我本不欲讲,非是对兄长和三弟有意相瞒。既然苏兄和张兄将此事来由说的明白,也就罢啦。未曾事先禀告,兄长三弟休怪。

张飞嚷道:两位哥哥,我杀了这几年猪狗,少说也不下一万头,但却从来没有杀过人来。二哥独自杀了三五个贼寇,还说小事?

一句话说得众人大笑,满园皆春。

众人聚饮闲话,酒过三巡,刘备起身更衣,苏双、张世平趁便离席,观赏桃园景致。

赵云见机,却将关羽独自唤到林外僻静之处:关公可知我今日来意否?

关羽:未知也,正要讨教。

赵云从怀里拿出兵书二册,付与云长道:哥哥休怪小弟直言。前次黄公山下一战,我师父左慈先生见你虽然勇力不凡,但武艺未精。而今师父命我护送张、苏二客前来涿郡相会,特将此本门王敖老祖兵法相赠,助兄成就千秋功业。

关羽闻听此话,一张赤脸愈加红了,问道:王敖有甚能为,能成就俺千秋功业?

赵云:关兄虽勇,对江湖之事犹恐不知。那王敖祖师乃魏国邺城人,与鬼谷门始祖王禅本是一母同胎双胞孪生,生于冀州曲阳,不知其父,但知其母。二人降生之后,刚刚落草,便忽被一条斑斓猛虎衔驮而走,其母被吓瘫在地,唤人追之不及。那猛虎窜沟过涧,先将王敖弃于黄公山石门洞,后将王禅放于云梦山鬼谷。此皆天地缘法,非人力能为。

关羽:自先秦诸子以来,鬼谷门群贤毕出,关某向来神往。但王敖之事,却是首次听闻。况关某系一勇之夫,对于纵横谋略、兵法战策并非所长,尊兄携宝而赠,恐怕所托非人。

赵云:兄长不必过谦,且听兄弟说完。那猛虎却是奉了道祖太上老君之命,将王禅、王敖兄弟二人衔来。兄弟二人均得仙人点化,各自修道,所得功果不同。王禅老祖首创鬼谷门,专授纵横谋略治国之术,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得之;王敖老祖却创兵家门,专授攻杀战阵诸般兵器武艺绝技,白起蒙恬韩信项羽得之。我师父左慈仙长得传王敖老祖兵法,广有道术,实兼鬼谷和兵家两门之长。

关羽:王敖老祖兵法,相比孙子兵法何如?

赵云:仙家兵法,岂是世间韬略可比。

关羽:我却不信。仙家兵法,强在何处?

赵云:王敖老祖兵法凡有十册,除行军之法之外,又著刀法、枪法、锏法、戟法、棍法、棒法、槊法、锥法、戈法、矛法各一套,精妙绝伦,非常人能习。此二册兵书,专讲刀法和矛法,师父令关兄自选一册,另册传于翼德。

关羽:若是刀矛器械运用之法,倒是我习武为将者本能。却不知是否合用。

说罢伸手接过书册,将矛法放过一边,翻看刀术。只见内述七十二路春秋刀法,图文并茂,一招一式,无不详解入微。于是愈看愈奇,越看越爱,竟自如痴如狂,不能自拔。

赵云恐怕时间过久,被人发觉,泄露天机,遂将书册从关羽手中拿过,轻轻合上,复又塞入关羽怀中,笑道:要习此奇术,并非一日之功,也不在此一时三刻。

关羽:不知左慈仙长,另有什么吩咐?

赵云:师父言道,当今乱世,正是英雄辈出,丈夫建功立业之时。这两套武功,命你与翼德二人需时时精习,不可等闲视之。刀法及矛法习得精熟,阁下二人必为万人敌,可以匡扶汉室于倾危,并可扬名江湖,甚至高居庙堂,成为一代名将。倘以助恶,则必获天遣。

关羽:掌门师尊之命,弟子铭刻五内,不敢有违。亦自当转告我弟翼德,兄弟自此勤学苦练,不负师尊厚望。

赵云:另据师父言道,前有太平道掌门南华子到山上来访,说他本门有个师弟于吉,收了一个冀州徒弟,名唤张角,必将酿就大乱。今日观之,果其不然。

关羽:师父未卜先知,果是神仙。

赵云:为防止张角兄弟无人可制,南华子嘱托师父左慈,先将戟法授予五原人吕布,可谓我门大师兄。但师父说吕布此人唯利是图,并无匡扶汉室之心,其后必为我门叛徒。贤弟以后在阵上若与那吕布相遇,需当加倍小心。戒之戒之,不复烦瞩。

关羽受嘱,喏喏应允,然后笑道:你先称我为兄,今又却称贤弟;莫非是因早我入门,由此自居为长乎?

赵云笑道:适才饮酒之间,我已知你年庚,今为二十四岁,可是?

关羽:正是。

赵云:且不论谁先入门拜师,则我今年二十五岁,呼你为弟,有何错处?

关羽:此话当真?

赵云:长幼有序,岂有顽笑之理!

关羽不由目瞪口呆,又不敢不信,于是整理衣冠,拜过师兄;又向黄公山方向拜了四拜,感谢师父左慈授书之恩。赵云还礼,又叮嘱数语,二人复又转回桃园。

这一顿酒,直从未时喝到酉时三刻,主客尽欢。

诸人宴罢,张、苏二客和赵云谢别玄德兄弟三人,各道珍重,分别散去。

当夜无话。次日一早,玄德找来城中打铁良匠,命其依照弟兄三人意思画出图样,约定斤量,连日带夜打造各自趁手兵器。

刘备打造双股剑,重三十六斤;云长造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重六十四斤。又各置全身铠甲,并战马鞍鞯辔头。

兵器打造完毕,又有附近豪杰闻讯陆续来投,共聚五百余人。在此期间,关羽和张飞二人将赵云所赠刀矛之法勤加练习,不觉使得精熟,马上步下,无不如意。

刘备见诸事齐全,遂引部众乡勇,先到本郡来见校尉邹靖,说明来意。邹靖以礼相见,将兄弟三人引见幽州太守刘虞。

那刘虞也是汉室宗亲,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当下问明玄德宗派出身,不由大喜,引为同宗,命其兄弟三人率领部众日夜训练,等待厮杀。

不过数日,哨马来报:今有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

刘虞闻报,即令邹靖为将,引刘、关、张兄弟三人相助,统兵五百,出城破敌。

邹靖领命,便即引兵出城,直至大兴山下,与贼众见阵交战。两阵对圆,张飞纵马先出,挺矛刺杀贼酋邓茂;关羽继出,刀劈悍贼程志远,各自未出三合,干净利索。

关张二人自得老祖兵法以来,首次上阵便见功效,心中不由暗喜。

刘备旗开得胜,领兵大进,又用计解了青州之围,首战便立下非凡战功。青州太守龚景摆酒款待刘备,席间说道:令师卢中郎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胜负未分,玄德公可知?

刘备得到恩师确切消息,心中如何不喜?当下酒宴既罢,便即辞了龚景,与关、张二弟引本部五百人竟投广宗,来助卢植。

镜头转换,广宗汉军大营。

刘备引军到至广宗城外汉军大营,求见主将卢植。

门军报入大帐,卢植大喜,亲自出帐相迎,手揽刘备入内,笑道:听闻贤弟在涿州自募兵马,跟随邹靖出战黄巾,屡立战功,我心甚慰。今至我营,来得正是时候。

刘备:为国报效,更有恩师亲书,弟子岂敢不尽全力。来日出战张角,某愿为先锋。

卢植:我今围困贼首张角在此,胜券在握,无需贤弟相助。

刘备:则为何恩师说弟子来的正是时候?

卢植:倒是贼弟张梁、张宝今在颍川,与皇甫嵩、朱隽对垒,未知胜负如何。你可休辞辛苦,速引本部人马前去颍川,联络他二人,约期共同剿捕各路黄巾。

刘备:弟子遵命,这便前往。

卢植:大丈夫建功立业,便在今日,贤弟须要用心。若是立下大功,某向朝廷举荐你兄弟三人,定当重用。

玄德领命,遂复引军星夜投颍川而去。

卢植送走刘备,遂独率本部军马,在广宗城外建筑拦挡、挖掘壕沟,制造云梯,积极备战。只待刘备约会颍川皇甫嵩、朱隽,来日发起总攻。

天公将军张角一边困守广宗,一边调度天下诸路兵马。耳闻各路军屡战不利,不由心中闷闷不乐,苦思无甚善计,每日忧虑不已。

这日夜近三更,张角在衙中无法入眠。正闲坐厅堂观看《太平清领书》,寻思欲以道术破敌,反败为胜。神倦精疲之际,不得要领之时,忽觉灯影闪动,眼前已经多了一人。

张角抬眼看时,见来人身材高大,一身道家装束,鹤发童颜。因见此人能于重重护卫下不动声色进入内衙,不由肃然而起,揖首道:道长何来,有何见教?

那道人也不还礼,施施然竟自在上首安坐,指一指桌上的《太平青领书》,问道:此书是何人所传,你习得几成,又拿来何用?

张角见他问得有些来历,耐心答道:蒙仙长下问,此乃我太平道门至宝,是我师父南化老仙所传。弟子虽然愚钝,但也习得颇为精熟,故今用来拯救万民,脱离苦难。

道人微微冷笑:传你此书者乃野道于吉,贫道才是太平道掌门南华子。当年贫道中你师父激将之法,将这治病救世功德让与他做,不想他却传给你这妖人。说甚么拯救万民脱离苦难,若非你兄弟贪心不足,怎使得这百万黎民未脱瘟疫之难,又罹无尽刀兵之苦?

张角:天道地道人道,无非无道让于有道。而今汉室气运已绝,黄天当立,王气旺于冀幽二州,正应在贫道我的身上。我也不管你是真的南华子,还是假的南华老仙也罢,若来帮我成其大业,便封你个国师,待事成之日封疆裂土,共享富贵;若是不自量力,前来坏我大事,需知我道术通天,只恐让你来得,去不得了!

南华子:你这个东西,真不知死。如此逆天而行,还大言甚么天道地道人道?你若就此解散叛众,随我回山接受门规惩处,贫道怜你修道不易,还能留你一条性命。若不思回头,还要再造杀孽,说不得了,贫道今日要替太平道清理门户。

张角听得冲冲大怒,见南华子空手未持兵器,胆气愈发壮大,回身从案上抽出宝剑,左手掐个剑诀,右手长剑直向南华子当心便刺。

南华子见状,知道难以善罢,轻轻叹了一口气,身形转动,却如一阵轻烟般到了张角身后,伸右手二指,在他陶道穴上按了一按。

张角吸了一口冷气,只觉全身酸麻,再也动弹不得,口中亦不能发声。南华子再也不理张角,随手拿了桌案上的三册《太平清领书》,扬长出门而去,院中竟无一人出面拦阻。

直到次日清晨,亲兵进来送饭,才见张角已倒在中厅,口角出血,早已死得透了。

镜头转换,夕阳西下。燕赵官道之上,一队兵马逶迤向北,旗帆招展,威势赫赫。

广宗城外,卢植正要攻城,门将忽报:天子特使驾临,敕命将军出营迎接!

卢植:哪里来的天使,到此何干?

门将:闻说是黄门官左丰代天巡狩,到各地视察军情。这一路行来,每过一处,勒索奉献,从不厌足。今过广宗,将军务必小心。

卢植闻是朝廷派来钦差,亲到辕门迎接,接入大帐以礼相见,将左丰让至客位待茶。

那左丰不懂军中规矩,对卢植稍稍还礼。亲兵搬来座椅,左丰洋洋不以为意,游目四顾,见那中军帐居中有张虎皮交椅甚是气派,便径直上前坐了。

卢植见他坐帅位,坐又不是,立又不甘,一时僵在当地,含怒不发。

左丰见卢植面色不悦,发出一串冷笑:卢中郎,咱家虽在深宫陪伴天子,却也闻你大名。若非皇帝听了何大将军一力举荐,你们这帮党锢之徒,如何得以解禁重新启用?既蒙圣恩,便当尽力为国,灭贼除害。自黄巾贼众叛乱以来,皇帝委尔等重任,已有半载,不见尺寸之功。皇帝忧心如焚,命在下前来探看军情,酌情回奏。似你这般空费饷银,劳师动众,贼势有增无减,可让在下如何向皇帝回话?

卢植见左丰话头不善,心中不快,说道:卢植领兵以来,仰仗皇帝洪福,诸将用命,已将贼首张角围困孤城,即将授首。上官所谓未见尺寸之功,此话何来?上官就请回营稍歇,待某分派诸将,三五日内即可攻破广宗,擒杀张角,那时方见卢某所言不虚。

左丰本是个势力小人,哪里懂得兵法?见面一番敲诈,无非是想索取贿赂而已。

今见卢植毫不知趣,不由大怒,却不阴不阳说道:在下只是替皇帝传旨,战事究竟如何调度,还是需要请旨定夺。卢中郎既然已经围城多日,能否攻下广宗擒拿张角,也不争在这三两日。在下这就回京复旨,请卢中郎休得妄动,且在营中侯命,等圣旨钦裁罢。

说着拂袖而起,带着一众随从离开大营,怏怏而去。

卢植率麾下诸将,将左丰送出营门,望其远去,愤愤叹息。未及回帐,麾下诸将已经哗然,皆都请命,当即便要起兵攻城。卢植耐心劝道:我今不知城中底细,又恐违了圣旨,更待刘备合兵消息,只得按捺,不可造次。

左丰勒索不成,立派心腹快马具折回京,向朝廷告说卢植高垒不战,惰慢军心。

朝廷闻报震怒,诏命:遣中郎将董卓前往广宗,代掌军权;将卢植押送回京问罪。

诏令刚刚发出,汉中太守苏固遣使急报:今有汉中巫人张修,率其五斗米道教徒十万,在巴郡发动叛乱,扰乱东川,攻打周围郡县。

汉灵帝:这张修又系何人?

来使回答:张修本系道家,又擅长巫术,跟张角一样,常为当地百姓治疗疾病。凡被治愈者,须以五斗米为酬,并归为部下教众,尊张修为五斗米师。渐至势大,故此造反。

灵帝:苏固因何不剿,以至养成贼势?

来使:苏太守正因事先得报,于是先发治人,突发大军搜捕,将张修及其徒众击溃,赶出汉中。张修向南逃到巴郡一带,继续传道,时刻图谋东山再起。因闻张角在冀州造反,因趁势在巴郡发动五斗米道徒,连同汉中徒众俱反,攻夺州郡。其势甚猛,不敢不奏。

灵帝闻奏,心下大慌,遂问大将军何进:既是如此,如何剿捕?

何进心下也是惊慌,自思但以朝廷眼下军力,只能顾此失彼,无力兼顾。再三权衡之后,便施礼上奏:臣以为汉中地处偏远,地广人稀,巴郡更是群山叠障,穷山恶水,自古以来飞鸟难度,能成甚么大事。汉中太守苏固手下兵多将勇,并颇晓谋略,区区张修不足为意。

灵帝:然则就任其猖獗不成?

何进:如今幽冀黄巾猖蹶,实为大患。可在平息冀州黄巾之乱后,派遣一员宗室勋将入蜀,叛乱即可平定。依臣之计,眼前只顾督促皇甫嵩、朱隽与董卓出兵,务必限期剿灭黄巾贼军,再剩胜西顾为上。

灵帝听了何进之言,便不理苏固奏报,即刻下诏,催促皇甫嵩和朱隽进兵。

镜头转换,按下河北,复说南阳。

天使出京,飞驰南阳,向皇甫嵩、朱隽宣布朝廷严令,敦促限期破敌。

二将领命,因见黄巾军势大,实在难以短时扑灭,面面相觑,坐困愁城。正在无计可施,忽见门军入报:禀二位将军,帐外有三员大将,领五百军马前来报号,相助攻城剿贼。

皇甫嵩:既是报号,姓甚名谁,受何人推荐?

门军:自称是涿郡刘玄德,奉了中郎将卢植之命,引关羽、张飞二人前来助战。

皇甫嵩:既是卢尚书派来之兵,必能助我成功也。

朱隽闻听,也是意外之喜,急令请入帐中,相见已毕置酒相待,为其三兄弟接风洗尘,并问卢尚书广宗战况。

刘备有问必答,将河北战事简单说了,又于酒席之间进献火攻夜袭之计,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

皇甫嵩大喜从之,果然一夜间趁敌不备放火攻破宛城,杀了守将韩忠。于是乘胜而进,接着大破张梁、张宝,复夺颖川郡城。

二张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却又遭遇骑都尉曹操,率一支朝廷禁卫兵马拦住,被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张梁、张宝死战得脱,张梁逃往曲阳,张宝逃奔阳城。

曹操见过皇甫嵩和朱隽,报说自己功劳。

皇甫嵩大加抚慰:将军大功,我必奏报朝廷。

曹操大喜,随即请命,引兵追袭张梁去了。

皇甫嵩收复宛城,便在衙中摆酒,与诸将贺功。刘备见颖川贼兵大败,遂将卢植约会合兵之事向皇甫嵩、朱隽说了,即引兵复回广宗,向卢植复命。

不料行到半路,却遇到从广宗败下来的官军,后面漫山塞野,黄巾军盖地追赶而来。

玄德弟兄三人飞马引军而出,一阵冲杀,黄巾追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

汉军遇救,为首将领过来向玄德致谢。

玄德就问:将军既是自广宗而来,则卢中郎何在?

那员汉将惊异道:将军尚不知道么?卢中郎因恶了钦使左丰,被他进谗言所害,今已解送朝廷问罪去了。现新任总兵,乃是骑都尉董卓。因他不知城中贼兵底细,以致误了战机,才有此败。将军即是卢中郎旧部,又救了我等,可随某去见董将军,必被见用。

刘关张弟兄三人听了,略一商量,因与那董卓素不相识,只得辞了那员汉将,连夜引军南归,再来投奔朱隽。

朱隽闻说卢中郎被奸人陷害,于是劝解玄德,定与黄甫嵩力保卢中郎;一面重新部署军力,与刘备合兵一处,进讨张宝。

此时皇甫嵩已与曹操合兵北上,与张梁大战于曲阳,连胜七阵,阵斩张梁于城外。

直到平定河北之后,才知张角已死,遂发开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

大将军何进闻说河北之乱已平,贼首张角首级入朝,不由大喜,乃奏请朝廷加封皇甫嵩为车骑将军,兼领冀州牧,镇守河北之地。

皇甫嵩既受封赏,便又上表,奏说卢植有功无罪。何进趁机逼勒百官,联名上奏朝廷,声言十常侍一党把揽朝政,屈害忠良。

灵帝只得下诏,罢黜左丰之职,即复卢植原官。

曹操因杀贼有功,又走大将军何进门路,当即被封济南相实职,即日班师赴任去了。

朱隽闻报张角、张梁两路贼兵皆平,便催促军马,率刘玄德三兄弟与张宝战于阳城。

张宝急于为二兄报仇,率全军在城外列阵,声言要与朱隽决战。

两阵对圆之处,刘玄德催马突出,觑得真切,暗处发箭射中张宝左臂,黄巾军大乱。朱隽趁势挥军大进,张宝带箭逃入阳城,坚守不出。

朱隽催军全力攻打,围城十余日,四面水泄不通。城内绝粮,黄巾军遂起内变,部将严政刺杀张宝,出城献首投降。朱隽以得胜之师连平数郡,与刘、关、张率三军掩杀。

黄巾党首孙仲却趁官军兵力分散,复引贼众急驰南阳,再夺宛城。朱隽闻知宛城得而复失,急率刘、关、张三人杀回,离城十里下寨,商议来日攻城。

安营下栅之毕,忽见正东旌旗招展,一彪人马飞驰前来。朱隽正要下令列阵迎敌,见对面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横刀立马,高声叫道:对面可是朱将军么?

朱隽:正是朱某。你是何人?

来将:某乃吴郡富春人孙坚,字文台,现任下邳丞,闻说将军大战南阳,故来投军。

朱隽大喜道:文台来此,我大事成矣。诸公听我将令,歇兵一夜,来日四更传餐,五更攻城。孙文台攻打南门,玄德攻打北门,某自攻打西门。三面攻打,只留东门。

诸将应诺,依令而行。次日一早,三军并发。

孙坚领军来至南门,喝令催动战鼓,架起长梯攻城。孙坚附梯而上,独自先登,斩杀二十余人,从城上飞身夺槊,打开南门,呼唤众军入城。

孙仲闻听南门城破,慌不择路,率领十数个随从突出北门。却被刘备迎面张弓一箭,翻身落马而死。朱隽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级,降者不可胜计。

至此南阳一路十数郡皆平,河南黄巾之乱平息。

朱隽班师回京,灵帝大喜,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朱隽表奏孙坚、刘备二人战功,大将军何进奏封孙坚为别部司马,刘备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并命二人克日赴任。

镜头转换,按下孙坚,单表刘备兄弟三人。

刘备获封安喜县尉,因系文职,并无领兵之权,只得先将兵勇散回乡里,止带亲随二十余人,与关、张二弟前来安喜县中到任。

署理县事不到一月,与民秋毫无犯,县里民众尽皆感化。

刘备平日苦劳政事之余,每每想到自己三兄弟战功卓著,却只得区区县尉之职,未免心中怏怏不乐。自到任之后,三兄弟食则同桌,寝则同床,亲如手足。

关羽、张飞尽散资产,随刘备力破黄巾,最终未得封赏,倒无怨怼之心,深信但凭大哥心机,定有计较,终有一日施展胸中报负。此时见县中政务清闲,无甚要紧大事,正好趁着闲暇打熬气力,依照兵书所载专心演练刀矛。

当下便将赵云所赠器械用法反复练习,只三五个月之间,不觉各自武艺精进,已与桃园结义时大不相同,颇有脱胎换骨之感。

刘备曾于战阵中箭射张梁、孙仲,自此愈加精练骑射,不觉箭法大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刘备到安喜县上任,不觉已及半年。

这日忽然接到朝廷公文:如今天下太平,武事不宜再举。此前但凡因灭黄巾仗有军功而为地方长吏者,当视其政绩优劣,进行淘汰。

刘备接到公文,未于关、张二弟,商议对策。

张飞大叫:朝廷此举,却不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关羽:据我看来,此必又是十常侍作怪,党同伐异,谫除功能臣。

刘备:不错。当初我恩师卢尚书,便被左丰谄害,差些命丧狱中。这必是十常侍一党,为排挤大将军何进,要将立有战功而被何进提拔者驱出朝堂,以剪除大将军权势也。

话音刚落,县丞迈步进屋,接口说道:县尉大人所言是也。当今皇上正是听了十常侍谄言,下诏罢黜功臣,并置西园八尉,统归小黄门蹇硕署理,借以削夺何进兵权。

刘备见县丞到来,急忙让座,命人献茶。

张飞问道:朝中之事,先生何以知道?

县丞:朝廷既诏令各郡淘汰因军功获封诸官,早已派出钦差都邮,到河北及山东各郡考核各官政绩,以定留黜名额。今河北一路都邮,已至安喜县城之外矣。

刘备:既是如此,且休喝茶。请先生速速召集阖衙吏役,随我出城迎接都邮大人。

于是便率关张二人,及全县官吏出郭迎接,见督邮施礼。那督邮坐于马上,却不回礼,只以鞭稍指点作答。关、张二人俱有怒色,只是不好发作便了。

刘备率众人将督邮让到馆驿,请至正堂上房,再次见礼。督邮南面高坐,斥退关张及县尉等人,只留玄德侍立阶下,洋洋问道:刘县尉是何出身?

刘备答道: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颇有微功,因此得除区区县尉。

督邮大喝道:你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你这等滥官污吏!

刘备见他如此说,冷笑而退,归到县中,召集县丞及云长、翼德,商议对策。

县丞沉吟道:这督邮一路行来,沿途勒索,谁人不知?各州县官吏为保官职,哪一个不将金银奉上?今日到了咱们闻喜县,如此作威作福,更无别说,无非是想要贿赂罢了。

刘备点头,叹息不语。张飞忍耐不住,拍案大怒道:真真是岂有此理!哥哥与那孙文台、曹孟德同样功劳,他们因有门路,各得显官肥缺上任去了。哥哥乃皇室帝胄,只为朝中没有说话之人,卢中郎又自保不得,这才只落得这不入流的小官儿,还要受那害民贼官的勒肯。此一番好了便罢,不好去休!

云长亦怒道:我弟兄散尽家财,费了千万金银,历经百十余战,早知仅换得一县之地,又经受此番凌辱,不如且在桃园自在快活!

刘备本来心怀愤恨,见二弟发怒,反而劝慰道:兄弟,我等起兵,本为上扶汉室,下匡黎民,并不为贪恋此区区微职。我自有处,兄弟们不必寒心。

当夜话不尽欢,各自散了。

次日一早,那督邮竟自指使随从,先提县吏到馆驿中去,勒令其指称县尉刘备害民罪状。县吏不肯诬告刘备,督邮恼羞成怒,命人将县吏加以刑讯。

县吏被打得皮开肉绽,号呼之声闻于馆驿墙外。县丞听说此事,急至县衙,一五一十,说与县尉刘备知道。

刘备闻报怒火三丈,主意已定,独自愤愤寻来,一手叉开那拦阻的门役,闯进馆驿。

早见督邮在檐下高坐,令人将县吏绑在院中柳树之上,逼他捏造自己所谓害民罪状。

刘备怒从心头起,大步上前,也不说话,一脚将督邮踹倒在地。又回手从人役手中夺过皮鞭,着力向那督邮身上打了二百余鞭。督邮躲避不得,杀猪般讨饶。(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