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 关于倭寇-答部分读者提问

明 关于倭寇-答部分读者提问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7 16:51:29 来源:笔趣阁

倭寇――答部分读者提问

谷雨居士:历史军事类小说多以爱国为主题,本书似乎也一样,可是有几处觉得费解,可否帮忙解答:第一,按本书所述,当年的倭寇中其实多是扮成倭寇的中国海盗,是不是说戚继光消灭的倭寇中其实大多也是中国人?第二,平定辽东后给女直人提供很多优厚的条件,而且大力压制作为传统盟国的高丽,使女直人有可能更快建立更为强大的清朝,这有点得不偿失吧?第三,朱元璋当年杀大臣是因为他们有造反的能力,难道武安国说那些人没有造反朱元璋就会罢手?而且朱元璋让自己控制不了的军队来护卫宫廷安全,太离谱了吧?请指正。

酒徒:感谢关注,关于倭寇问题,其实早就讨论过,明朝早期的海盗主要是张士诚,方国珍的旧部,不愿接受朱元璋的招安而形成。期间,日本国因为内乱,在寺院和贵族的支持下,到中国沿海掠夺。有时扮作来朝贡的使团,有时直接对岸上发动攻击。日本的《太平记》中,对上述情况有集中而生动的描述:

四十余年间,本朝大乱,外国亦不安宁。乘此****,盗贼四起。山贼当路,旅客不敢穿行树林;海盗出没,商船忌遭其手而避之。贪婪无厌之浪汉,结群聚伙,占据沿海岛屿。驿站无驿站之长,关卡哨所形同虚设。最后,盗贼备置数舟,拥向元朝、高丽之港口,劫掠明州、福州之财宝,焚毁官衙、寺院。元朝、三韩之吏民,为防此寇而内迁,各国濒海之郡县,已荒芜人烟。

无需再做任何说明,这段文字记载,已经把倭寇滋生的基本原因、劫掠范围及其残暴性质完全将清楚了。(文字引自《中日关系史》)。后来,真假倭寇都被汤和剿灭,但汤和的剿灭政策采用的是迁徙百姓和固守堡垒,不怎么高明。历史上方明谦的确提出过:倭寇自海上来,则制敌于海上。但是由于其为方国珍之子,所以没有受到重用。后来随着明朝海军的发展,倭寇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几乎绝迹。酒徒设想,有郑和那种庞大的舰队做威慑,日本多少也顾忌些。

明朝中期的倭寇成分更为复杂,在嘉靖中起明日进贡贸易中断以后,情况为之一变。参与日本内战的大武士、大名守护极其需要铜钱,而日本国内长期使用流通货币是中国造铜钱,日本国内,并无造币的能力。(日本国内一度也曾有过自造铜钱,但质量极差,后来不得不以重量为基准进行流通)但被视为“日本造币局”的明朝,却关上了大门拒绝贸易,这等于是切断为他们输送铜钱的渠道。他们为了战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不仅不再约束倭寇的劫掠活动,而且还自行组织亦寇亦商的商船队,加入日本商人的走私贸易船队中。这些“载其方物,出没海道,得间,则张其戎器而肆侵夷;不得间,则陈其方物而称朝贡。”明沿海防倭哨船,很难区分哪是倭寇船,哪是私商船,因而遇船既行追捕。浙、直追捕教紧,他们则奔福建,福建捕急则奔广东。这种商船交易方式简陋,搭棚于地,铺板其上,陈货而售,违禁品如刀剑之类则藏于船内。着重亦商亦盗的上川和倭寇劫掠虽然结合起来,但其劫掠动火还只在沿岸还没有深入内地。当明朝沿海海盗和私商与倭寇勾结起来后,遂使倭寇的劫掠发生巨大的变化。明沿海海盗和私商利用明将吏惧怕倭寇的心理,投靠倭寇以遂其劫掠和走私之奸;而倭寇也利用海盗、私商熟悉地理和内情得以放手劫掠。这样,倭寇的劫掠活动不仅达于急电,而且范围也从沿海深入内地。他们互相利用,狼狈为奸,劫掠焚烧,杀戮*,生灵涂炭,村舍荡然。受害范围波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六省,而以江、浙、福、广沿海最为严重。倭寇和明海盗结合成巨大的武装集团,其头目往往以势力较大的明海盗充当。(摘自中日关系史)有名的是;

1、出身为海盗者:许栋集团、徐海集团、叶明集团、林国显集团

2、出身为走私商者:王直集团、洪迪珍集团

3、出生于或成长于日本者:毛烈集团、陈东集团、徐海辛五郎集团。

明朝当时政治无能,居然想出了祭祀海神以期待其消灭海盗的做法。和清朝用污秽之物泼西方战舰异曲同工。至于后来戚家军,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的故事。酒徒的小说写到海盗这节,除了描写日本海盗外,还在探讨一个亡国的本族政权最终归宿和走向,酒徒不主张一个民族内部的自相残杀。文中的余佐,原型就是国民党大佬余右任,字也是直接用了右任先生的字。希望余老先生不要怪酒徒不敬。“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些文字至今让人落泪。

平定辽东后本来就应该和各部族和解,酒徒不认为屠杀、灭族是人类的正常作为。酒徒认为各民族本来就是兄弟。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才造成了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领跑地位。秦本身就不是中原民族,唐太宗的母亲独孤后和妻子长孙氏都不是汉人。如果明清两朝能敞开胸怀接纳进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至今还要领先于西方。

至于先生的第三条,酒徒小说中所描述的故事,仅仅是个故事,破绽当然很多。不过比起不能控制的禁军,好像自己儿子带的军队更可靠一些。小说中朱元璋没有进行杀戮不是因为武安国说大臣不反,而是因为在打破一个均衡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均衡。以武安国、徐达和李文忠代表的新旧军官团结起来阻止了朱继续杀戮。历史上朱元璋杀大臣也多次利用的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到这里,算是武安国给明朝带来的新鲜东西吧,尽管武安国和他的理想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至于小说中朱的手段,仔细翻看历史的话,这不是朱的原创。

恋战:非常讨厌朱明王朝,要是朱明直接是被满清替代的话可能就好了。至少满清对中国的疆土是有贡献的,应该比**还要多吧。所以满清人把他们自己打下的土地卖给列强,我们也没话可说的,当然是除了香港澳门的。而我们汉人的土地以前也就那么多。宋代的时候言论还是比较开放的,就是这个朱明把中国搞坏了,后边的满清吸取朱明的经验,变本加厉,终于越来越烂

酒徒:对历史不能以讨厌与喜欢来理解。历史无法改变,酒徒的小说不过是设想了一个无法证明其存在的“虫洞”。从国土面积而言,清朝比明朝强多了。但是这两个朝代都处于君主社会末期,即从秦、汉时设计的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合时代的发展,依然不思革新,必然难免灭亡。作为明朝,还有情可原,因为此时的中国依然走在世界的头几名,明朝接触不到太多的外部文化。作为清朝,则无法回避。目前的辫子戏,只歌颂了所谓的明君,其实非常片面。当时整个西方都开始了资本革命,而大清依然沉醉在****美梦中。提着一笔臭字到处题诗的乾隆把西方送来的火器当作奇技淫巧就不说了,同样作为消灭了摄政王而夺位的皇帝,俄罗斯的彼得选择了学习西方科技,推广西方工业。康熙选择了闭关锁国。历史最好横着看,否则人们总会沉醉在自己的梦中。其实即使纵着看,明朝比清朝落后也不多。据内蒙出土的文物,明朝徐达北伐大宁采用的火炮为开花弹,到了清朝,居然又退回了实心炮弹。代表明朝铸造业顶峰的永乐大钟重49吨,而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所铸造的铜钟最重不过6000公斤(都在北京大钟寺陈列,大家可以去看看)。明朝立国后,对朱元璋对蒙古人的态度是,告诫群臣,蒙古作为一个朝代,毕竟曾是大家的父母之邦。每逢庆贺战功,元朝的旧臣居然被特许可以不参加。而大清则剃了所有中国人的辫子,改了所有中国人的服饰,满汉一直不准通婚。早期除了三藩,汉官很少正四品以上(一说为禁止),而明朝的高官,包括了郑和这样的******人;明朝《永乐大典》没毁坏窜改任何书籍,清朝的《四库全书》则销书无数。剩下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咱就不说了,大多数人把这些都忘了,据说新编的历史书中就没有(上海版)。酒徒不认为过去少数民族兄弟所做之事,需要现在少数民族来负责。但酒徒的确认为,很多人推崇的版图最大的元朝、和所谓的康乾盛世,中国的汉人其实是亡国奴。因为他们在政治上天生被规定不和统治民族平等。只有一个各民族平等的中国,才没有一个民族是亡国者。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至少酒徒认为,中国**在这点上比历史任何一个朝代都好。

至于言论自由,宋朝的言论自由其实建立在其文官制度基础上。但是不意味着宋朝就具有制度上的优势。酒徒认为,到了唐代中期,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古代君主制度在东方已经到了极致,接下来无论哪个民族当政,都要向下走。可惜的是我们的先人没走出一条合适的变革之路,一直在原地打转。并且宋朝的言论自由,是典型的道德先生掌握了话语权,本身就有很大的弱点。宋代的文人互相攻击,恨不得致对手于死地,只求把对手打翻在地,不顾事实,胜利时对手的观点正确的也一并抹杀。从来没有一个宋代大儒表达过:“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

Qatrej:有不少细节上的错误。作者还是要注意。比如徐达活着根本不可能封王!大明朝就这规矩,臣子生封公死封王。到南明才有个郑成功破了例,而且那是王爵不值钱的时候了。

酒徒:谢谢,你说得正确,我本来还注意的,写着写着就忘了。不过公爵的女儿是不是也可以叫郡主。

一样的:加入VIP了,叹,咱这样没钱的人,只好慢慢等了。当然我还是大力支持你的,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酒徒:本书在起点开始就是vip啊,不是最近加入的。盗版商不肯付酒徒稿费,只好赚些小钱了。酒徒现在非常需要钱,没办法。

To暗黑启示:一个劲写战争就没意思了,非主要战争就一带而过。明朝收复云南的战争在第六章就开始了。喜欢看的话请多来捧场。

Toloki;没有精确的航海仪器,也没有发现可以预防坏血病的水果啊。

To梦幻雪精灵:那是冯子铭、姜烨、郑和他们干的事情,别让老武全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