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七章:铁甲舰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七章:铁甲舰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7 来源:笔趣阁

“总算来了。”位于紫禁城里的一间普通的官房里,顾炎武揉了揉眼睛,喝了一杯浓茶提神。

最近的顾炎武睡的很差,皇帝陛下回归,作为近臣的顾炎武可是有着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尤其是中华同盟与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的建立,更是让京师里的权力格局重新变动。其中牵扯的事务,自然是纷杂繁复。也就是皇帝陛下乃近乎于开拓之君,手中的权力是自己一拳一脚打拼出来的,想要如何划分,都有充足的执行能力。

要不然,光是那些扯皮,顾炎武就得头疼欲裂。

他们是皇帝陛下一手带出来的新贵,虽然不显山不露水,却实际上占据了帝国各个关键职位。比如顾炎武与陈贞慧便是朱慈烺外交系统之中的左臂右膀。他们说话,比起六部各个大佬都还好事。

现在,顾炎武又有了新的任务。

比起繁琐的国内利益分配,这个新的任务让顾炎武打起了精神,喝了一杯浓茶,便细细地阅读起了来自遥远日本的奏报。

面对从未蒙面过的日本国,顾炎武这些天都竭力探查,不敢遗漏一份关键信息造成判断失误。

案台之上,那是此前中书舍人王夫之抵达日本国带来的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

不比朝鲜,只隔着一条鸭绿江,影响力可谓是十分的强大。朝鲜的内情对于大明而言是颇为了解的。

但日本就不一样了。

在大明而今这个年代,从大明出远航到日本依旧是一个十分考验运气与能力的挑战。对于日本的了解,大明上下的印象都远远不够。

故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夫之出使日本。

当然,眼下王夫之还没有公开身份,只是以远征公司的名义在日本建立学校图书馆。

朱慈烺在仁川建立的妙趣书屋便是这一类。

比起商业这样奔着是来赚钱的事情,读书与交流文化显然就更加显得温和有力。

后世,在东亚中华文明圈里。越南、朝鲜以及韩国的汉字都被6续废除,唯独日本依旧正常使用汉字。其中有一点缘由就很重要。

对于朝鲜与越南来说,汉字的使用是时刻让他们唤起曾经臣服在中华之下的回忆。但日本人便有些不一样,他们鲜少有过臣服中国的历史。相反,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试图拜托日本列岛命运的举动。远的唐朝爆过海战,近的有壬辰倭乱,原定历史上,更有近代史来一系列的屈辱。

故而,面对中国文化,日本人的心态反而平静许多。

他们的思维十分实用,强者的东西有用,便竭力学习。又因为一直以来未有臣服的现实,又让日本人面对中国的时候少了几分屈辱。

总而言之,当王夫之在江户也开了一家绿石书斋的时候,日本人对此表现得颇为欢迎。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说到底为的只是抵御西方的入侵,保持幕府对日本的统治,而不是真的自大狂妄得如中华一样,以为是天朝上国,万世不易。

“日本国存在天皇,上一代天皇兴子乃是女子,后退位给同母异父弟弟,即为当今日本天皇……而今十三岁。根据观察,日本所谓天皇并非掌握实权之天皇。日本国中,一切权力由江户幕府享有。”

“受幕府压制,日本天皇被要求在文学艺术上投入精力,更禁绝天皇掌握事权财权之渠道。形同被圈养,或曰:此处乃是我大明利益支点。”

“不同于大明,国家基石乃是士绅士大夫。日本国中,掌权者为武家。既是武士后代,作为曾经的军人后代,他们一方面练习武艺作为武士的身份,但更重要的是,日本武士在国家之中乃是处于真正核心阶层,掌握着日本国的权力。”

“萨摩藩乃是日本第二强藩,战力不俗,隐有做大自立之气。现任家主岛津光久亦是老谋深算之人……”

……

顾炎武的阅读度很快,不多时就将上面的条文一一阅览完毕,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

渐渐的,一个关于日本清晰的轮廓开始映入脑海之中,顾炎武的指节颇有规律地敲打着桌案。

他在思考大明与日本的未来。

对于日本,而今的大明实在是有些感觉棘手。

朱慈烺是希望能够将日本纳入中华体系的轨道之中,为中国所控制,成为中国的殖民地,乃至渐渐被同化成为中华世界里的一员。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不同于朝鲜本就是藩属国,日本人在历史上老实的时间实在不多。

原本,是日本国竭尽全力要打破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封锁。而现在,在自由贸易的思潮主导之下,大明实际上已经松动了对日本的贸易禁运,试图将曾经被走私海商海贼们所占据的贸易利润重新纳入掌中。

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契机就可以结束曾经的贸易封禁。

在阿部忠秋抵达大明一番观赏之后,朱慈烺相信日本国很快就会学聪明,摆低姿态前来求饶,在两国外贸之中让渡一部分利益,就足以接触困扰日本百年的贸易封禁。

但是,这个紧要关头的时候,却出现了倭寇入侵朝鲜的大事。

虽然最后查明了是世子李皑叛乱,假借倭寇的名义入侵。

但不管是朱慈烺强烈要求日本国给出解释,还是李亻宗对家丑不可外扬的执着,都有些误会难解难消的尴尬。

实际上,对于大明与朝鲜的诘难,德川家光也是一头雾水与冤枉。他可真没有那个胆子派出日本武士入侵朝鲜。至于倭寇,这些年渐渐消失了声息。尤其禁绝八幡大船之后,更是让日本的海上力量迅萎靡。

德川家光既是紧张大明可能的报复,又是感觉悲愤与冤枉。

这样的误解之下,原本接触贸易封禁的契机就这样转瞬流逝。德川家光没了心情,更担心被怪罪,想着如何保住手中的权柄不被大明给盯上。这个时候,又哪里还敢“奢望”大明无缘无故就接触贸易封禁呢。

其实,若是让时间冲淡一切。汉城这个只进行了一天政变的地方也不会再有人传扬日本商人的故事。

但麻烦也正是在这里。

琉球王国搞事了。

这个搞事,更是让朱慈烺印象深刻,为之动容。

事实上,面对油锅的恐惧,就是顾炎武面对,也很难有全然的把握能坚持住。但郑迵坐到了,这更是让大明作为宗主国感觉心中过意不去。

……

“真是复杂啊……”顾炎武忍不住感叹了一下。

这时,顾炎武身旁一名书吏急匆匆走来,道:“顾大人,陛下唤大人前去。”

“陛下?好,我这就出。”顾炎武整理了一下思绪,心中有些着急。他本来还打算重新再完善一下整个计划,但若是朱慈烺急着解决琉球问题,也只能先讲出来了。

不过,让顾炎武感觉意外的是,出的车队一路出城,却是不再京师城内,而是位于石景山下卢沟河的一处河面码头上。

顾炎武一见地面便认出了眼前的地方是哪里:“这是甲午研究所?”

大明军队在战后迎来了和平,但朱慈烺明白,6地上的争雄或许可以暂时收一收。但东西方的碰撞却必定是海洋的争夺。故而,水师的建设朱慈烺一直都在关心。

只可惜,6军可以成,海军却没有办法。大明此前固然是有水师,却实在只是简单的海岸警备队存在,兵源素质也是堪忧。

当然,这一切都会渐渐解决掉。

朱慈烺更加兴致勃勃的,是水师的战斗力提升。

火炮的研,大明还在等待全国各地能够在高价的刺激之下,研出优秀的材料。要不然,眼下就只能使用昂贵的青铜炮。

这就使得水师要扩张,就得面临武器的约束。

火炮的争雄,对于朱慈烺而言固然是很重要的一面。可武器研同样是更加重要的一面。

这一回,位于京城西面石景山脚下的这个甲午研究所就是承担了水师武器研的工作。

伴随着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原来只是一个部门就搞定的武器研究所现在已经被细化拆分,迅成长。

至于研究所的命名规则,那说起来也颇为简单。水师用的是天干地支,6军用的是地支天干,也就是反过来。

比起6军的强势,水师显然就要弱势许多,以至于研究所6军有三个,水师依旧只有一个。按说,近年也不是甲午年,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但朱慈烺十分坚定不容反对地宣布了水师研究所的代号:甲午。

这个时空里没人明白,这是所有中华儿郎心中海上强国梦的执念。

顾炎武匆匆赶到甲午研究所的时候,却见皇帝陛下的车马也是刚刚停下,朱慈烺显然也是刚刚抵达这里不久。

招呼了一下顾炎武,朱慈烺一同径直走入了甲午研究所里。

研究所白墙红瓦,是典型的中式建筑。但伴随着靠近码头,便可以看到一片热火朝天建设场景。

上面,大量的工匠与工人们围绕着一艘尺寸中小的战船敲敲打打。远远看过去,就仿佛是一只巨兽正在被人们披上铠甲。

只不过,比起这支巨兽,工人们的身影显然就要显得狭小许多。

“这是……甲午研究所的蛟龙计划?”顾炎武的保密级别很高,许多机密都有所耳闻。当然,也很多时候只是流于纸面的形式。倒不是不给他看,而是很多都只是一个计划,尚未成形,更是看不到进度。

“顾大人好眼力。没错,这就是我们甲午研究所此前报上去的报告:蛟龙计划。现在,蛟龙一号原型船正在开始铺设龙骨……原本,我们担心这个计划是可能完成做不到。但是,没想到呀。我们的大明,竟然也有强大到这样一天的时候。将战船披上铁甲!”说话的是甲午研究所的所长郑瑜。

不同于不少研究所里都是普通工匠出身,但郑瑜却有举人功名,生平最爱造船,听闻京华报刊文军中招募造船大匠,别的工匠畏畏缩缩担心被坑了,郑瑜却不怕,一举应召,顺利入职。

而同样,郑瑜的本事也不凡。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本流传于纸面上的铁甲舰竟然真的有希望可以打造出来。

“铁甲舰?将战船身上,包上铁甲的铁甲舰?嘶……真的能做到?”顾炎武好一阵子才平静了心绪:“看来,咱们大明的铁厂又有好消息传出来了。”

朱慈烺明白两人所言是什么。

打造铁甲舰不是朱慈烺的创,其实在数十年前的日本国就有。1578年的日本就出现过铁甲舰进入战场。

“铁甲舰,总的来说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外表包裹铁皮的舰船。舰船之上的龙骨,乃至各用物,基本上都是木质。另一个,是以钢铁作为整个舰船建造所用材料的舰船。严格来说,我们这个还只是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还得继续等大明的工坊主们继续给朕惊喜啊”朱慈烺道。

“万万没想到,我大明的钢铁产量,京师会庞大到如此大的地步。再者,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原本一直担忧的铁皮生效的问题,现在也有了验证有效的防腐技术与材料了。”郑瑜说起来,便是滔滔不绝。

顾炎武闻言,一个劲地跟着不断点头。

战船外面包一层铁皮,其实成本不小,难度不菲。但朱慈烺却是正儿八经地相信,未来有一天连战船的大部分材料都可以用钢铁,那可就真的震惊到他们了。

铁那么沉,竟然能在水上飘着?

“不管如何,铁甲舰一出,我大明的水师战力,便可以大幅度提升了。到时候,朕也可以摆一副天下坤舆图,一旦有事,随手就找来一人问:我大明的铁甲舰在哪里?”朱慈烺笑着,想起了后世美国总统问自己航母在哪里时的景象。

众人闻言,都是欢畅大笑。

他们有理由相信,当铁甲舰成功打造的时候。天下将四海皆有大明军舰往来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