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七十八章:汉城潜流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七十八章:汉城潜流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7 来源:笔趣阁

皇帝陛下抵达了汉城,盛大的迎接仪式之后,下榻在了位于城北北越山山脚下的景福宫。这是汉城五大宫之首,亦是朝鲜王朝曾经的正宫所在。

景福宫是朝鲜太祖李成桂时期修筑的宫殿。最早可以追溯到高丽肃宗修建的宫殿,忠肃王时加以扩建,高丽禑王和恭让王迁都汉城时曾居于此。这里周围1813步,有四门,正南为光化门,门外东西设两府、六曹、台院。正北为玄武门。正东为建春门。正西为迎秋门。宫城内有宫殿建筑500多栋,正殿曰勤政殿。

可惜的是,万历二十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鲜,壬辰倭乱爆发,日军占领汉城前夕,景福宫与昌德宫、昌庆宫同时被朝鲜乱民焚毁。

战后,离宫昌德宫被当作正宫使用,景福宫则开始了长久的闲置。

如果不是朱慈烺的到来,景福宫将会就此被一直闲置下去,直到日本人再次登上朝鲜半岛。随后整个李氏朝鲜王国宣告覆灭。

当然,眼下显然不会再重复这样的历史了。

大明国的大皇帝开始国事访问,皇帝行在所居之处也是愁白了朝鲜人的头发。朱慈烺不是喜好奢靡之人,不会如后世的土豪国一样带五百吨的行李。可是,近万人的队伍依旧是格外考验朝鲜朝廷的接待能力。

当然,最主要的是考验朝鲜朝廷的财政能力。

毕竟,大部分时候的东西花钱也就能解决了。朝鲜与日本国两国互派使者,动辄耗用白银百万两,要说经验并非没有,只不过是缺钱罢了。

好在,跟随皇帝陛下抵达的还有数量众多的商人,他们是前来寻找发财机会的。当然,更多的是双赢的机会。毫无疑问,这些都将给朝鲜人带来众多的收入。

再加上随同而来的外交使者,还会有大量礼物赐予朝鲜。这些都能补上朝鲜人的亏空。

既然财政之上没有问题,景福宫的修缮也便迅速推进。面对大明皇帝的威严,朝鲜朝廷一改往日的懒散推诿,表现得非常迅速。

垃圾杂务被迅速清空,内里的屋舍一一修缮。当然,许多修缮的工作其实都是先期抵达的明国装修队伍在进行。

朱慈烺喜爱居住西苑,可不仅是因为这是后世的中南海,更重要的是紫禁城内大部分建筑的改进余地都很够呛。哪怕是朝廷不缺钱,也犯不着都拆了重修。

故而,在加装了一些保暖祛暑的设施以后,大内还是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西苑的装修之上。不仅翻修了下水道系统,加装了水塔、建立的初步的自来水管道,更有格外重要的内饰,比如冲水马桶之类的小物件。

如此细节种种,不一而论。足可以说明这一场国事访问在光鲜背后,是怎样的麻烦。

李亻宗五十出头,年岁不小,处理完了最核心的几样迎接大典,便将一些杂务都分给几个儿子去处理。虽然凤林大君李氵昊十分积极,但李亻宗还是笑而不语地丢给了李氵昊几样杂务,将更主要的接待任务给了李皑。

李皑身为世子,名声在朝鲜国中其实颇为不错。

当年建奴入侵朝鲜,要求李亻宗亲自出城投降,并且要求其拿出一个儿子去作为人质。当时,李皑挺身而出,亲自出城作为人质。

为此,朝野对李皑颇为尊崇。

眼下又没有历史上父子反目的权力斗争,反而在保持权力之上有共同之处,自然让李皑在朝中如鱼得水,迅速恢复了过往的威望。

能者多劳,李皑自然承担起了一应接待庶务。

为此,一直到入夜快到物业,李皑这才在寂静无人,只有巡逻人马的街道里踏上回家的道路。

“天色已晚,这时候再回宫中也是不便。就在北城寻一处别院,暂且安歇吧。”李皑疲倦地说着。

外间,马夫应了下来。

不多久,车队停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里。

嗡……

一声轻响,一支又一支蜡烛点燃。

屋内,黑暗被驱散,人影得以显露。

那是易容之后的柳英彩。

柳英彩声音沙哑,道:“见过世子邸下。”

“酬劳,我已经遣人送上长白山了。白头山上一应权属,都会归属给你们。”李皑顿了顿,道:“过去的情谊,我想就不用再赘述了。这一回的任务很难……但我相信你们的信誉。”

“既已接下任务,瑶池上下必定达成。不成……”柳英彩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我只想听到成功的消息。”说完,李皑拿出一个巨大的信封:“一切任务细节,都在这里。祝你好远。”

说完,李皑端起茶杯。

见此,柳英彩躬身退下,消失在了黑暗里。

李皑默默地拿起茶杯,下意识想要寻人说几句话,却发现自己的得力手下已经下入大狱。

他放下茶杯,看着隐藏在黑暗里只露出一个轮廓的老仆,道:“冬青。金西石……那边的人派出去了吗?”

“回禀邸下,狱卒本来就是我们的人,捕盗厅的大牢对我们而言形同虚设。”冬青显然就是李皑在暗处的一支力量了。作为权力场里的人物,他有太多不能见人的事情需要做了。这个从宫里带出来的老仆显然是可靠的人物。毕竟,冬青是个太监,没有子嗣。更是几乎看着李皑长大,情感之上视若子女。

“好……”李皑轻轻叹了一口气:“旧时好友,几十年来,又凋零一人了……”

“身为金自点之子,他留着本就碍眼。邸下……趁着他还未暴露,能做下这些事情已经足够了。”冬青用自己的方式安慰着李皑,却让李皑更加哭笑不得。

但这个方式似乎又是足够管用的,李皑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他对于老朋友应该算得上仁至义尽了,毕竟,那一顿饭菜制作尽量,不仅是城中最好酒楼汉樊楼里定制的席面,里面加了的东西,更是无色无味。当然,最重要的是见效极快……不会感觉多大的痛楚。

“邸下……老奴有一事不解。瑶池虽然名声很大,但这一回的目标实在太大……恐怕……”作为暗中世界里的行者,冬青明白锦衣卫的厉害。

那几个弩手是如何消失的,虽然还未查清楚,但显然是与锦衣卫有关。至少,捕盗厅是绝对没有本事逮捕住金西石的。

动手的,显然是明人。

朱慈烺孟浪地在仁川白龙鱼服给了他们机会,但显然这也只是最后的机会了。

接下来,他们要刺杀朱慈烺,不仅是在与朱慈烺以及他的侍卫作战,更是与一个庞大帝国作战……而锦衣卫,仅仅只是其中的力量。

而这一支力量的强大,旁人或许不清楚,但冬青却是再明白不过。

“我当然不会完全指望他们……”李皑起了身,背对着双手,绕着烛光转着圈。一圈又一圈,道:“这只是一条线罢了……倒是这一回瑶池山门的传人,有些意思。原本白莲教……罢了,不说了。只是真的很有意思,很有意思……哈哈……”

……

离开了别院,柳英彩没有惊动店小二,重新潜回了客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油灯被悄然点开,怀中的文件袋也终于得以落出。

上面,一份又一份文件被打开。

柳英彩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浓重,最终,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一份画卷之上。

上面……

朱慈烺扮演着诸葛孔明,英俊不凡,睿智难挡,无边的夺目。

如果是换一个人,也许已经要倾心不已,化身成汉城现金最流行的孔明偶吧粉了。

但是……看到的人是柳英彩。作为一个已经不知道痛下杀手多少回的杀手,柳英彩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感情。

他不由地回想起了当初与朱慈烺初见时的景象。

一个帝国的主宰犹如邻家小哥一样,与自己说着话,好似山门里的师兄弟姐妹们……纯粹而没有任何的冲突。

“我想和妻子一起去西半球的南面经纬度相对应的那个地方。在那里玩够了,准备启程回家。就会发现,无论往东西南北哪里跨一步……都是回家。回家,大约,就是这种感觉吧。”

转而,又流露出了那样的霸气。

“总有一天,大明旗帜升起的地方,太阳永不落下。那个角落也许很遥远,但是,我想我们会抵达的。”

瑶池山门居于险要之处,远离尘世,不染尘埃。本来是完全没有这些感受的。

不知道民族是何物,不清楚国家是何事。

就连席卷辽东,屠杀生民无数的建奴,也未曾侵犯过瑶池山门。

出色的地利,萨满的敬畏交厚,乃至不俗的武力都让柳英彩未曾有过家国情缘的感受。

但那一刻,朱慈烺的话语却第一次让柳英彩心中升起了格外异样的感觉。

初始是无感,细听以后骤然被拨弄动了心弦。

久久品味,却是间杂着艳羡与轻蔑。

艳羡那样的自信与光荣的梦想,轻蔑却是并不相信这样的事情会成真。

年轻人有梦想是好的,但年纪大了就会发现人生的道路不再是梦想,而是每一个日夜的苟且。

柳英彩显然没有料到,这个年轻的后生,竟是大明帝国的大皇帝……

毫无疑问,如果说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有资格说那句话,那就一定是他……

“只是……对不起,我要杀你。”柳英彩深呼吸一口气,眼中全部的色彩纷纷退散,只余下了全部的理智。

就仿佛一个最精密的仪器,滴答滴答地运行着,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彩,亦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离。

一份份文件阅览完毕,计划渐渐成型。

只是,当最后一份文件打开的时候,柳英彩愣住了。

那是一封信。

“山主托我一件事,说这一封信里有关于你的身世。”上面,一张便签里简单地写着几个字,显然,这是世子李皑写的。

柳英彩解开便条,划拉地抽出了里面的信。

这显然是一封十几年前书写的信,纸张显露着尘封的往事。

里面的文字一字一句落入柳英彩的眼中,组成一句句话,展露出了一个个的动画。

十八年前,长白山山脚下,一个无奈的年轻男子将最后一件衣服脱下,裹住了寒风里,被遮盖得严严实实的襁褓。

随后,路过山脚的一名道人发现了襁褓里的女婴,茫然四顾,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信的末尾,还放着一封山主的信。

“这些年来,我一直摸不清楚该不该将真相告诉你。但是……英彩你长大了,有权利知道真相。而且,这一回的任务,还需要你的生父帮助。没错,你的生父……还活着。”

这一刻,柳英彩泪流满面,他回想起了当时与朱慈烺说的那句话:“我没有家……”

“我……要有家了吗?”柳英彩哽咽地摩挲着信纸上的字句。

……

朝鲜京畿道的东面就是江原道,江原道上,雪山景色妙不可言。

此刻,雪岳山的神兴寺里,方丈大人送走了几名非富即贵的香客,回到了后院一间禅房里。

里面,小沙弥打开了机关,让方丈大人缓缓步入了另一个隔间里。

里面,一行人早早等候。

“教主!”

“教主!”

“教主!”

……

一行人恭恭敬敬地行礼,台下,一名大汉颤颤巍巍,跪拜在地上,显得颇为惊慌。如果是熟悉摩尼山山寨的人见了此人,定然会惊愕不已。

以为,此人赫然就是举起大小喽啰上千的摩尼寨大当家的九龙眼。

只是,看这九龙眼的位次以及举止,显然可以得出,此人在这房间里地位低下,更是显得颇为惊慌。

一切都透露着说不尽的诡异。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千年古寺已经变换了主人,成了天理教教主的巢**。如果不知道天理教,那么只要明白方丈曾经在大明的身份那就清楚了。此人,赫然就是曾经大明山东白莲教的坛主,只因当年在大明教内争权失败,这才隐性瞒名,到了朝鲜。

却不料,在这里如鱼得水,只不过十数年,就从当年一个连幼女都养不活的落魄书生,成了神兴寺的方丈,以及天理教的教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