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四十三章:多铎求和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四十三章:多铎求和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7 来源:笔趣阁

时间悄然间滑落到了七月。

七月一的京师郊野燥热无比,流淌在京畿大地的卢沟河畔,人声嘈杂,踏在荒地上的马蹄一遍遍将营门前不多的野草纷纷踏进。

伴随着清军在这里安营扎寨到了第三日后,营门口原本茂密的野草就这么被望来的马蹄给践踏了干净,露出了原本光秃秃的黄土地。

伴随着马蹄的,是往来营帐内外的骑士。

骑士进了营帐,透过重重护卫一路抵达了最中间的帅帐。

里面,啪地一声响起。

这是主帅怒拍桌案的声音,紧接着,一人脸庞青紫地走了出来。下了马的骑士看了看那人还算熟悉的脸庞,吞了口唾沫

那人见了来者,艰难地打了个招呼:“十王现在正是气头上,你小心些……”

“库门,你是个好汉子。回去,我请你吃酒。”骑士感激地受伤的人点了点头,深呼吸一口气,看着帅帐,有些不敢进去。

“诸尔甘,既然来了,在外面鬼鬼祟祟做什么?”里面,一个怒气四溢的男子喊出了声。

这个诸尔甘说的显然就是指帐外的骑士了,见里面的人认了出来,诸尔甘重重吐出一口气,大步走了进去。

“诸尔甘,拜见豫亲王!”诸尔甘入内叩拜。

“探得消息回来了?”里面,赫然就是这大清的豫亲王多铎了。多铎不耐地看了一眼诸尔甘的表情,心中一沉:“有话就说,我大清的好儿郎也要学汉人那样虚伪?”

“是!”诸尔甘紧张地道:“我刚刚带着部下勇士发现汉人京师的城门开了,打算过去抓几个舌头,却没想到,他们竟然在外间找了一处旗杆,上面挂上了几个脑袋。里面,赫然就有……就有我们在京师里埋伏下的几个线报。有几个人,我还认得……还有几个,我带去的几个汉人里,也认得……”

诸尔甘是多铎的亲信,随时带在身边留用的那种。清国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选人用人制度,多铎带着的人自然也是属于王公贵戚,亦或者亲信家奴。

城内挂出来的脑袋,面目能让诸尔甘认得的,显然是属于十分重要的人物。

“谁被明人杀了……?你说你认识的,难道是葛儿罕?”多铎压抑着情绪,不敢置信地闻着:“京师里有谁能抓得住他?除非是那范三拔也被抓住了,而且还招了!”

“随行的汉人里,有见过范三拔的。城外,随着葛儿罕的脑袋一起挂上去的,就有这个范三拔。其余人,还有城内图谋议和的明人高官,叫做谢升、魏……魏什么德的……”诸尔甘说着,眼角撇着多铎,注意着多铎的神色。

多铎缓缓闭上了眼睛,让诸尔甘心中放松了一些。似乎,这一关好像可以过得轻松一些了。

但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滚!”多铎猛地怒吼起来。

十数息后,诸尔甘一样满脸青污地踉跄出了帅帐。

“传令,擂鼓,聚将!”多铎的怒吼传出,帐内诸军闻风而动。

……

夏国相焦急地跑进了营帐,各处大呼:“岳父在哪里?岳父去了何处?军中紧急召见啊!”

不多时,吴三桂从一处不起眼的营帐里走了出来,不悦地看着夏国相道:“各处呼喝像个什么样子,一点镇静之色都看不到?说吧,何事张皇?”

“是方才豫亲王急令各部,紧急召见!”夏国相焦急道:“逾期不到者,军法从事。现在时间只有半个时辰了!”

别看半个时辰听起来很多,但清军十数万大军,营帐何止十里,一路障碍众多,半个时辰的确不多了。

夏国相话音刚落,就见几个亲兵牵着吴三桂的坐骑来了。

吴三桂也没有废话,皱了皱眉头就翻身上去了。只是,临走前,吴三桂对着夏国相道:“让我营各部将官注意西南面,我们的营帐放在这个地方,也是豫亲王……无心栽柳啊!”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当下的情况用这一句可以很妥帖地形容起来。

多铎有心推动明人议和,却不料,主持议和的人这才过了三日的时间就被问斩。这对于军议之中信誓旦旦的多铎而言,不亚于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脸上。

反而是对吴三桂的堤防,这一刻有了作用。

吴三桂所部的关宁军是汉军,构筑的营房颇为坚固,有了吴三桂的命令,各部将官便开始整肃防务。没多久,就见西南角落里人喊马嘶,极大的动静瞬间传来。

于是,吴三桂刚刚进了多铎的帅帐,就发现军议开到一半就被多铎中断了。他上了瞭望台,看到了西南角落里的明军。

军营的西南方,滚滚烟尘卷起。吴三桂所部的关宁军紧急动员起来,这个被安排在了西南角落的军队紧张地看着对面来的人潮。

前方是一支大军。

格外不同的是,这是一支气势高昂,带着大胜之势而来的大军。

他们士气高昂,一路唱着激扬的军歌。

他们军装齐整,排着化一的队列踏步。

他们怒火满腔,随时准备将枪膛激发!

而敌人,赫然就是清军!

多铎看着这一幕,狠狠捏拳:“该死,准备全军作战!”

清军迅速开始动员,无数军令下达出去,整个军队开始缓缓动了起来。他们调整着姿势,将原来围攻京师的布局迅速收缩,面对西面抵达的明军,他们怀着无数的忌惮。

更加糟糕的是,多铎明白……

“失败了……顺军恐怕已经败了。”多铎喃喃着道:“李自成说不定都死了,这一次出战,大半战略目的都要泡汤。不行,必须吓住明军,这一场,还是得议和!”

……

相对于清军的郑重与明军这边就轻松了许多。

“对方还挺郑重的。”朱慈烺骑在马上,看着城外昂扬进军的近卫军团,道:“让近卫军团在城外安营扎寨,这几日,不着急作战。将我们的斩获一一摆开进京再说!”

朱慈烺一声令下,各部笑着应了下来。

此刻,京师城外,清军已经摆开了阵仗,杀气腾腾。

足足十余万清军在城外广阔的原野上将阵列摆开,庞大的军阵延绵数里,一点点的缓缓逼近。

对此,明军这边亦是一个个方阵列开,缓缓朝着北方挪过去。

携带着大胜士气的明军根本毫无畏惧,他们同样强硬而毫无软弱地列阵迎敌。

一个个方阵摆开,将京师西面留出一片安全的地带。

这安全地带打开后,京师城门洞开。率先出来的是一部旗号杂乱,精神头还不错的明军。显然,这就是城内防守的那些士兵了。

这些士兵缓缓出城,看了战场上清军的势头以后,跟着加入了对峙的行列之中。除此外,城内一辆辆大车被拖了出来。

看到这里,逼近的清军有些茫然一头雾水了。

吴三桂凝眉看去,纳闷了:“这个关头,拉出这么多大车做什么?要知道,纵然是车营,那也得是专门用来布下车阵的战车,而不是这些民用只能用来拉货的大车。”

这些大车其实就是平板大车,大牲口拉着走,能够载重千斤,是十分让人感觉熟悉的民用车辆。

多铎也看到了这一幕,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直觉有些问题,道:“先让各部谨慎从事!”

清军停了下来。

数十万只眼睛死死盯着那一个个阵列空隙后头不断南下行进的大车。

很快,城内的平板大车们到了近卫军团的军阵中间,那里是整个军中的最中间,惯例是辎重营的所在。

很快,辎重营里面堆得老高的一个个布袋被拆开。

一个个木匠跳了上去,伴随着一些士兵们的动作,每一辆平板大车上都立起了一个架子。而这时,位于近卫军团辎重营里的包裹也白拆开,里面的东西终于展露了原来的面貌。

率先出现的是引起将士们纷纷憋气的恶臭声。

然很快,一张硕大的白纸显露出了这些物件的名称。

“顺贼贼首李自成首级!”

“顺贼大将刘宗敏首级!”

“顺贼大将刘汝魁首级!”

“顺贼大将李岩囚牢……”

……

一个个平板大车上面很快架起了一个个木架子,木架子很高,立在上头足以越过各部军阵士兵的脑袋,让更远方的人看得仔细。

很快,更多的东西被摆了出来。

“是逆贼李自成的旗帜,这厮竟然敢用吾皇的规制,真是好大够胆,真造反了啊……”

“那是刘宗敏的中营亲军大旗呢,听闻获鹿镇那一战,就是这大旗跟着刘宗敏跑了,这才中营全军覆灭的……”

“我的乖乖,怎么这么多旗帜?顺贼五营兵马,数十战将,各色营号的旗帜全都来了……”

“足足十万逆贼的大军,全都败落在圣上手中啊!”

……

军阵之后,无数百姓议论纷纷。

甚至,哪怕是在数十万人呢厮杀的战场上,他们也不觉得有多危险,谈笑自若,纷纷指着大车上一个个挂起来的东西。

这些原本是枢密院与礼部、兵部议定用来在城内游街所用。

没想到,眼下的清军反而成了第一个观赏的目标。

就这么,在数十万只眼睛里。一颗颗挂着硕大字号的白纸配着一颗颗脑袋在他们眼前缓缓飘过,滑向北方。一道道失败者的旗帜被他们的对手挂起来,耀武扬威,当作武功炫耀,驶入城内。一个个百姓们毫无畏惧,他们驾着大车进入城内,相信他们的将士会击败眼前的侵略者。

多铎的脸铁青一片。

而眼前,无数明军的欢呼声响了起来。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

此刻,日头已经偏西。黄昏即将临近,明军的士气大大提升,相应的,听着这胜利的欢呼声,哪怕兵力十倍,清军却不敢妄动了。

对手刚刚赢得了胜利,此刻强硬开战,却让多铎感觉不到几分胜算。

“诸尔甘,你带着人,将吴三桂盯牢一点。”多铎低声说着。

诸尔甘悄然领命而去。

不多久,洪承畴也来了。他显得格外疲倦,仿佛猜到了接下来的任务。

“洪公,有劳你入城一趟,与明人议和……谈判底线,让我大清保住山海关即可!等等,实在不行,山海关也可以丢掉。辽东关外给我们即可……”多铎心中格外疲倦,顿了顿,又道:“我让库门随你进去,随身护卫。”

“老臣,领豫亲王命令。”洪承畴躬身应下,显得苍老而暮气。他明白,库门的跟随是来自异族的猜忌。而这一回,已经算不得什么议和,恐怕是……求和。

多铎没有管这些。

他只后悔没有多带几万满洲兵马。

这一次,来的汉军有些太多了。这些人,毕竟对于女真人而言是异族啊……

尤其是在明军大胜之后,他们甚至比不得蒙古人。

……

伴随着日落渐渐到来,城外的剑拔弩张忽然收起了许多。

清军开始缓缓退却,近卫军团也一如既往没有入城,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构筑起了临时营地。

相比寻常的野外,贴近京师的明军显然就舒服许多,没多久他们就得到了城内的支援。不仅有数量众多的各色匠人,以及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尤其众多的,是京师城内自发聚集的各色百姓,他们是来犒劳大军的。

在这样一片热闹之中,洪承畴在库门的护卫之下进了京师。

这一回,洪承畴带来了一个对于明人而言颇为不错的消息。

紫禁城内,文武两班宰辅大臣们济济一堂,纷纷都是喜笑颜开。显然,获鹿镇的大捷极大的鼓舞了士气,也震慑到了清军。这由不得大家不开心啊。

这时,一人低声到了倪元璐耳边细语了几句。

“圣上……”随后,倪元璐起身了,他的表情很是奇怪,环视了一圈同僚,然后笑道:“建奴……来求和了……”

“求和?”李邦华惊愕难言:“多少年了,竟然真的这么一天!”

“实在太鼓舞人心了。建奴来求和啊!”杨文岳回想起了当年无数往事:“二十余年了,多少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让我辈能挺直一下脊梁了!”

“不容易啊……”黄景昉、吴甡纷纷感叹。

“求……求和?”朱慈烺笑了:“只可惜,太晚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