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五十七章:攻占盛京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五十七章:攻占盛京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7 来源:笔趣阁

“固山额真,跑吧……”牛录章京,贝子傅喇塔有气无力地说着。

“你们跑吧……我和南边正黄旗的伊尔德是没得跑了。你还年轻,去喊上在北边坡地上的觉罗巴哈纳还能跑上几千人。听我军令,去北边,从内治门急渡浑河,进皇城守住太后……这一战败了,总该有人去死的……有人去死啊……”拜音图提着刀,一脚将傅喇塔踹开,道:“肃亲王死了,我还活着……可我不甘心啊!不如战死来得干净!”

“来吧……来吧……”拜音图大喊着,快步冲向杀来的明军。头颅高昂,走向了一个纯粹战士的归宿。恰此时,一干标枪从天而降,精准地落下,正中拜音图的胸口,刺透胸腔。巨大的惯性带去,将拜音图钉在地上,鲜血咕噜噜地冒出,伴随着微微颤抖的枪头溅落在地。

祁山咧着嘴高声大吼:我做到了!

“我大明……胜了!”李定国高高举起手中的旗帜:“我大明,胜了!”

虎字将旗迎风招展,四面八方都是冲杀的大明勇士。

豪格死了,拜音图被钉在地上,将帅双双身死,清军不进士气低落顶点,就连还没死的将官也纷纷陷入迷茫,失败的沮丧与恐惧弥漫了全军。

傅喇塔逃跑了,这位贝子丢下盔甲,放弃武器,挣脱一切束缚,然后纵马奔驰,不再是冲锋杀敌,而是反身逃跑。

他麾下的牛录如鸟兽入林,四散飞逃。没有一个人坚持战斗。

伊尔德跪在了地上。回想着刚才的景象,甲喇章京色勒带着镶黄旗的兵跑了,一千多人的溃退让刘振恢复了攻势。然后消息传开了,豪格死了,拜音图死了,盛京,这个所有满清将士心中的圣地被攻占了。吊桥被炸了,他们逃也回不去了。

溃退成了无可抑制的洪流。

明军就这么反过来重围住了清军。

“投降免死!”刘振骄傲地喊出了这个口号。

他记得皇太子殿下曾经说过的话:只有我们赢了。在辽东彻底胜利,才有资格足够我们施舍仁慈。

而现在,为了更少得伤亡,明军的将领也终于可以喊出这个口号。

“投降免死!”

“跪在地上!”

“双手抱头!”

于是伊尔德跪在地上。双手抱头,脸皮红得发紫,闭上眼睛,老泪纵横。没有人说得清他是不想看麾下士兵们看向他那种鄙夷的眼神,还是不敢看越来越稀少还在坚韧抵抗的大清勇士。

觉罗巴哈纳跑了。他不是那个坚持作战的人,他带着溃逃的兵一路北去,趁着明军没有更多的骑兵追杀朝着北边内治门逃去。无数人脱下盔甲,只身跳入有些冰冷的浑河水中。

而这时,抚近门里一道吱吱呀呀的声音传来,城门洞开,出来的是攻占了城门的先遣团将士。满清的士兵亲眼目睹了清军的溃败,他们失去了勇气继续战斗,而是将豪格大军的惨败消息普通瘟疫一样在城内散播。

沈阳一片慌乱,数千朝鲜兵在城内大肆杀人。曾经用鼻孔看他们的满清权贵们只剩下用膝盖回应,一处处黑烟升起,城内火光遍布。混乱和惨乱成了这个被所有满洲清人引以为豪城市的主旋律。

当烧杀扩散后,不知道是谁喊出了汉人不碰的口号。一杆杆红旗升起,大明以朱红为贵,这是标识自己为汉人的意思,所立之处,没有一名乱兵敢动。

因为,他们身后更有着战力强大的大明皇家近卫军团的士兵。他们一举冲杀,当面的留守清军无有不破。朝鲜兵战力孱弱。可惹不起明军的报复。

混乱由南城部分朝着北方蔓延,消息一一传递后很快就传进了皇城。

守卫皇城的厄义兔跪在殿上:“太后,朝鲜凤林大君李淏反叛了,明军内外兼攻。攻占了德盛门…”

“额德克说调兵去随阿布哈抓细作去了,哀家还想,到底是什么细作这般厉害。没想到,是个里应外合的局。额德克现在在哪里?阿布哈也死了吗?”布木布泰压抑着语调。

厄义兔颤轻声道:“阿布哈也死了…”

“还有多少人,全都死了不成?拜音图在哪里,豪格在哪里?”大玉儿幽幽地说着。

厄义兔仿佛索性将消息都铺了出来:“肃亲王阵亡、拜音图阵亡。大南门与小东门都被明军攻占。眼下,他们纷纷朝着城内杀来……”

“好……好……好!好一个肃亲王!要出去战,却直接将我大清的本钱都折了进去!厄义兔,你还有计策能扭转时局吗?”大玉儿看着这个背叛了多尔衮,在关键时刻让皇城失守的满洲军官,目光平静。

厄义兔以首额地:“末将无能,唯请太后懿旨。”

“好……好……哀家知道了。”大玉儿摆摆手,又是叹息又是放松道:“谭泰,此人就交给你处置了。”

“是。老臣明白!”谭泰头上白发突生,的确当得上老臣这个称呼了。

厄义兔惊恐地看着谭泰:“你……你怎么出来了?”

“拉出去,以逃兵之罪枭首示众。”谭泰没有废话,立刻下令。

殿中突然冲出十数个武士,威武雄壮,上前拉住厄义兔,惹起一阵惊恐的惨叫声。

当厄义兔被拖出大殿后,殿内气氛稍稍轻松一些,但很快,大玉儿就不得不直面方才的消息:“谭泰,你老实说,这盛京城,还守不守得住?”

“太后……老臣有一言,也许后世传扬皆以老臣怯懦。但不得不说,盛京无法坚守。我大清将士,亦是的确不善于守城。守城之事,为汉人所擅长。而得用之汉臣,亦是悉数为摄政王所囊括西去。盛京城继续守下去,恐怕是个得不偿失之举。而且,一旦我大清国内兵马尽数在盛京城内败亡,则此大清腹地尽数为明军所掠。反而,若是太后奔出盛京,且北上聚集满蒙大军。则明军不敢深入,待摄政王回援,全境可复。”谭泰说着,表情悲壮。

他此刻终于明白了崔鸣吉之流在如此现实窘境里的心绪。

鱼死网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固然刚烈,然则,时势逼迫之下又有几人能有这资格去做?又有几人能舍弃束缚,不计较身上的责任?

如谭泰而言,在盛京明知不能保全的情况下。他的责任就是两害取其轻的保全大清最多的力量。

大玉儿幽幽一叹:“还好,这皇城直接便是建在北门上。太祖当年为自己留的一条后路,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真有用得上的机会。罢了罢了,这几千兵留在城内是做不了甚么事情了,出城吧……还有,将消息也传与城内几家。尤其是摄政王、豫亲王、武英郡王的家人,一定要保全了!”

“是……”谭泰说完,猛地一阵放松,但转而又是猛地一阵叹息。

大清,真的认输了。

抚近门的吊桥没了。技术精湛的辎重营士兵们很快就将吊桥从河里捞了出来,重新修复短时间是没戏了。但巨大的浮桥却十分有用的构件,很快便让辎重营的将士们搭建起了浮桥。

崇祯十六年十月十八,寒风已经悄悄刮了起来,朱慈烺紧了紧身上的皮衣,感叹道:“还好进城得早。”

朱慈烺是最后一批进城的,军机处也是如此。

这不仅是城内反抗者众多,随时都可能冒出一个刺杀者,更是透着朱慈烺对士兵安置的重视。他公开表示,在士兵们没有安置好的时候。他亦不率先进入城内享福。

相比盛京城内满清王公的宅邸,城外风餐露宿显然更加辛苦。

短短一天的时间,并伴随着满城蔓延的火光,城内渐渐平静下来。

当朱慈烺从东面进城的时候。上万逃亡者也开始从皇城北门逃出盛京。没错,盛京的清国皇城北门直接就贴着整个盛京的北门,据传当初设计者努尔哈赤提出这个设计就是为了方便逃跑。

只是,伴随着二十六年来的军事优势,谁也不相信堂堂满清强军会有一天需要面临明国的大军深入腹地,直捣黄龙。

这一刻。逃亡的满清贵胄们分外感念努尔哈赤的先见之明。

同时,一连十数匹快马亦是亡命向西疾驰,无数骄傲的满清勇士碎了一地的玻璃心,感受着这一战惨败带来的苦楚。

他们要将消息传给摄政王,传给这个能够挽救大清于危亡之中的真正掌权者。

京师。

从西伯利亚来的第一缕寒风越过燕山,扑入京师,带给了这个千年古都一缕寒意。伴随着这些生理寒冷到来的,是人们内心的冰冷。

大明首都的十月是寒冷的,是孤戚的,更是有些绝望的。

来自建奴的军队已经进攻京师有十日了。

十天的时间带给了京师巨大的仿佛一整个冬天的变化,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只有奔走来回在京师各处的兵卒。除此外,就是那些在妻小哭泣之下被征用上城头的民壮。

十天后的现在,京师的街道里唯一还算有些生意的竟是只有一处处开张的白事铺子,挂在各处街头的白幡让这座城市显得死气沉沉。

面对这个六度让京师陷入危急的异族政权,京师百姓的信心已经在官军一次又一次的惨败之中被消磨殆尽了。

甚至,这些情绪传递到上层肉食者们身上的时候,一样不再避忌。

当越来越多请求出战提振士气的请求被摆上崇祯皇帝案头的时候,他迷茫了。

“这些,不是陈演乱党来的罢。”崇祯有些虚弱地问着,他知道陈演的目的,不外乎掌握这支军队立下大功,将吴三桂那边坐下的祸事消弭。

可眼下,崇祯翻起一份份奏章,苦笑连连。

“德胜门为我京师北面门户,直对建奴麾下大将多铎桂攻势。自古以来,苦守死城无有坚守成功之事。若龟缩不出,京师百万军民定以为此战必败……”

“臣闻京师近日有数百通州难民入京,人人皆传通州已为建奴所迫。如此,京师之大,已然为建奴重围,不得一丝喘息。依旧无一事振作军心,则京师之败,已为时间长短……”

“陛下……臣请陈永福将军出战……”

“京师百姓黎民,岂不竭力****?唯不知我大明军队尚能战否?”

……

“没有什么搭上山东那个脓包总兵,没什么拆分,亦是没什么阴谋。陈永福,我大明,还有能出战建奴之兵乎?”崇祯皇帝看着陈永福,胸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倦怠。

陈永福轻轻呼出一口气,道:“臣……愿意出战!”

“当真?”崇祯皇帝大喜过望。

“殿下说过,只需要半月时间。眼下,半月之期已经过了十日,以我大明皇家近卫军团第一团之战力,备战两日,出战一日,哪怕战败,再守京师两日,亦是足矣。建奴陈兵京师城外,大明军人怯懦不敢战,此等耻辱,唯有大明军人以鲜血以战功雪耻。”陈永福说罢,躬身一礼。

“朕……为陈总兵祈福。”朱慈烺站起身道。

……

视界由北向东,从京师西北转向位于京师城墙东面靠北的前苇沟时,风声渐平,一曲流之中,一个横跨数里的巨大营地横亘天地之中,展示着满族狰狞的武力。

这是清军主力远征明国的营地,这里藏着号称数十万实际上亦是有十八万的清国大军。他们浩荡而来,用战马的铁蹄将明国的京师笼罩在战争的恐惧之下。

战争本身难以让人恐惧,但当战争失败的威胁变得前所未有清晰而极可能成真的时候,战争的存在就充斥了死亡的畏惧。

相反,自信自己能够获得获胜的清军便自觉无比荣耀,他们耀武扬威劫掠四方维持着消耗巨大的军需,发泄着****,甚至觉得有些无聊。

尤其是无论如何挑衅都无法吸引明军出战的时候。

这一天,崇祯十六年十月二十,位于京师东面的前苇沟里,清军喜出望外。

他们赫然发现,明军,出战了。(未完待续。)

PS:感谢纠结的卡卡?打赏了?100?起点币

海盗的战舰?打赏

海盗的战舰?打赏

会稽山人007?打赏

感谢月票~?投了?2?票

?投了?2?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