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一章:中东新篇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一章:中东新篇章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13:38:57 来源:笔趣阁

有时候,朱慈烺也会忍不住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太着急了。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

绕过好望角的非洲,通过大西洋北上去欧洲的道路太漫长了。

遥远的距离让一切雄心都变得极易折断,而不得不放弃。

放弃?

不,对于朱慈烺而言。这个词汇无法接受,他不会放弃的。

这不是朱慈烺喜欢的东西。

所以,朱慈烺要解决与欧洲争雄的困难。那么,就要竭力缩短与欧洲的距离。

从陆路过去?

这似乎是个好问题。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这样解决中西交通的。但是,中间大片大片空白地带急需大明去填充势力。

西域、中亚、中东。没有一个地方是好处理的,每一个地方都需要大明用庞大而琐屑的精力去应对。严格来说,一路上的任何难关都不需要太大的精力。

只要坐在皇位上的是个正常人,只要朝廷能够发挥正常水平治理政务。不管是西域也好,中亚也罢,亦或者中东地区,大明的旗帜迟早会飘扬上去。

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可不是说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这是要一百年,两百年的尺度去衡量的。

无他,朱慈烺足足要等两百年后,这个世界的技术水平才会发展到铁路时代。那个时候,大明才能真正达到对亚洲大陆的稳固控制。也正是要等两百年后,汉家儿郎才能不断完成人口爆炸,从眼瞎的一万万人扩张到一百亿。

到那个时候,亚洲也许已经被汉家儿郎的脚步所站定。才能彻底稳固住对整个世界的统治。

所以,路上方案让朱慈烺犹疑了很久,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光是一个北疆开发计划就已经让大明投入了一万万银元,虽然分期二十年之久,却也是个工作量浩大,无法忍受的时间尺度。

不走陆路,那显然是更有发展前景的海路是个放心。

通过大海,大明的力量可以在本时空技术水平的支撑下完成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建立。一如西班牙一样,位于欧洲西南部的西班牙就是依靠着海上霸权在欧洲称霸,控制拉丁美洲,将殖民地辐射到了亚洲的菲律宾,是第一代日不落帝国。

其后,无论是海上马车夫荷兰还是名留青史的日不落帝国英国,都是因为有着强大的海军力量控制了海权,这才控制了世界。

大明,一样也需要用海权来延伸对整个世界的掌控。

不仅是为了欧洲,也是为了美洲。只有能够将大明的控制能力与威慑能力延伸到欧洲,大明才能顺畅地抵达将美洲一举吞下。

只不过,这里不是后世。

有些十足关键性战略节点的地方还不存在。

好在,朱慈烺知晓。

既然知晓,那朱慈烺怎么能放弃呢?

哪怕眼下这些距离大明还很遥远,朱慈烺也一定会去博一场。他已经有了大明这个庞大国家的国力在背后作为依仗。如果有这样好的牌不打下去,朱慈烺会一辈子都不甘心的。

这第一个支点,朱慈烺已经研究很久了。

一直以来久久没有在朱慈烺身边报告工作的张镇算算时间,也该回来报告消息了。

张镇,作为大明海外情报的负责人,被朱慈烺丢出去开拓新的业务空间了。国内的情报工作做得再好,终究也是守成的工作。再加上张镇与魏云山老是固定工作也不妥。

于是乎,朱慈烺调整了一番锦衣卫的人事安排。张镇就这样被朱慈烺丢到了奥斯曼帝国。

没错,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

朱慈烺选的支点,就在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这可是集齐了一个强力称号的世界性大国,但凡历史书稍稍注意一下,就难以忘记这个国家。

这个称号体系,便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亚欧大帝国,亦或者亚非拉跨洲帝国了。

最早的就是罗马,其后还有压力山大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以及而今的奥斯曼帝国。地域横跨亚非拉,乃是中西方之间横亘着的一个庞然大物。

当然,对于朱慈烺而言。这一个庞然大物,大有余,强不足,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肥肉而已。

朱慈烺的力量不能直接威慑到英国、法国以及西班牙这些国家。可对付一个奥斯曼帝国,朱慈烺还少了手段?

西域固然还没有稳固控制,但大明的军力却可以碾压过去无误。别看前有葛丹,后有准噶尔之乱,看似清人对西域久治不愈。但以大明的军力,对付西域却不难。

一朝大军碾压,于大明而言全然不怂。其次,比起清人。大明一样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移民。

清人对于边疆领地的控制手段虽然在封建王朝里算得上是巅峰之作。但是,比起汉人王朝。清人有一个致命短板,那就是本族太少了。旗人才是清人的统治力量,但旗人人口稀少,拿去监视中原地区各大城市都不够,就别提边疆之地的充实了。

大明不一样,移民能解决大量边疆不固的问题。哪怕汉人少了,朝鲜人日本人越南人这等儒家文化圈的也可以改造改造。

通过对西域的控制能力,朱慈烺全然可以建立起对中东的威慑。陆上,朱慈烺只需要越过厄鲁特蒙古部就可以直抵位于后世伊朗的萨菲王朝。

萨菲王朝与奥斯曼的关系可是不一般的。

两国之间,自然不会是关系良好这么简单。这就如同德国与法国,中国与日本一样。当然,中日之间还有些不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大多数时候日本都是乖巧地温驯地被中华世界所感染,学习中华而强国壮大。

萨菲王朝当然不会向奥斯曼低头。

一山不容二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提宗教因素,两国之间可谓是有着历来依旧的领土纷争。

1500年,海达尔之子,年仅13岁的伊斯马仪带七名随从,打回阿尔德比勒,七个突厥部落投奔门下,伊斯马仪得7万骑兵,他夺取阿尔德比勒,1501年攻取大不里士并称王。自立国以来,不断东征西讨,开疆扩土。经过不断征伐,伊斯马仪一世不仅夺取了原属白羊王朝的伊朗西部地区,其势力还进入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及安纳托利亚等地,甚至深入到奥斯曼帝国的东部前线,直接威胁到奥斯曼帝国的安全。

在征服阿塞拜疆和安纳托利亚东部之后,伊斯马仪把注意力转向富庶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美索不达米亚。1507年开始发动进攻,次年攻占巴格达,随后又征服了波斯南部的胡泽斯坦,使这些地区作为附属国,成为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萨法维王朝在西部和西北的扩张,直接威胁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利益。

数百年间的起起落落,两国之间纷争不休。

一度,奥斯曼帝国力压萨菲王朝成为中东地区的主宰。

但到了近年来,奥斯曼又衰落了下去。

而这一切,则是因为萨菲王朝的迅速强大。

七十年前,阿巴斯一代目上台。卧薪尝胆的阿巴斯一世登基之时,奥斯曼正是力压萨菲王朝之刻。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不仅丢失了大不里士、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夏基、席尔万、格鲁吉亚、戈拉巴格等地,以及洛雷斯坦的一部分。更是连王子海达尔·米尔扎夜北软禁,后来染病死在异国,连使臣都被囚禁七年。

阿巴斯一世即位前的国土面积,差不多只相当于塔赫马斯普一世统治时期国土面积的一半。

这一番卧薪尝胆刺激了阿巴斯。1603-1604年,阿巴斯一世发起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重新夺回了西北部的阿塞拜疆、纳希契凡和厄里凡。奥斯曼军队试图发起反击,在大不里士遭受重大挫折。618年,双方又签定了厄里凡和约,再次肯定了伊斯坦布尔协议的各项条款,奥斯曼帝国将格鲁吉亚省归还波斯。1623-1624年,萨菲王朝又发动了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战争,重新确立了对基尔库克、沙赫拉祖尔、卡尔巴拉、纳贾夫和巴格达的统治,后来又收复了迪亚巴克尔。

二十年前时,奥斯曼帝国虽然一度试图振作夺回领地,也的确拿回了巴格达、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但其他地方依旧在萨菲王朝手中。

到了近年来,数百年的战争已经着实让两国十分疲惫。

十三年钱前,两国签订了席林堡和约。

两国暂时回归和平。

但是,任何和平都只是短暂的停战宣言。两国并不是不想打,不想收复失地。实在是……没力气了。

波斯人知道奥斯曼手中的东西抢不过,于是决定向东去抢印度人的。三年前,阿巴斯二世从印度莫卧儿帝国手中抢到了坎大哈,看到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

而奥斯曼,也实在打不过这个国势上升阶段的波斯人。

对比还有些遥远的欧洲,中东地区的世界反而对朱慈烺而言更容易影响,威慑,达到自己的目的。拉一个打一个,老祖宗的手段实在太多了。分分钟都能让中东战火再燃。

很巧合的时,对于东西方的交汇而言。中东也是个奇妙得到地点。在这里,东方就是中国,西方就是欧洲。

除去美洲那个两百年后才会崛起的地图线,想要在两个世纪内分出世界之主,中东地区便是格外关键的一个重要砝码。

更别提……

位于奥斯曼手中,有着一个影响整个世界历史走向的重要节点。

那就是,苏伊士运河。

这连一条连同亚欧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千米;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千米;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千米。

这样巨大的效用让苏伊士运河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

占据这里,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这将带来如何庞大的利润。

当然,到了朱慈烺这个阶段。很多时候朱慈烺已经不再考虑能赚多少钱,他更关注深远的谋划。

控制了这里,大明岂不是打通了通往欧洲的新道路?

更快的抵达时间,就意味着大明通往欧洲的影响能力大大增加。一条由大明控制的运河,更是能分分钟影响欧洲往来亚非商业的经济命脉。

……

就当朱慈烺畅想着这一番安排的时候,前往紫禁城觐见朱慈烺的张镇也在回忆着自己在遥远的奥斯曼帝国里发现的一切。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城市。

至少对比一路从东面

伊斯坦布尔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数得着的繁华大城市。当然,这要撇去亚洲,特别是撇去大明。要不然,比起整洁有序的京师,比起活力四溢的广州,比起繁华旺盛的上海,比起舒适宜人的成都……好吧,只要提起国内,张镇总是觉得国外的这些土包子都是没见过世面。虽然有些特色,却也只是比土包子好了一点点罢了。

撇去一路上的细枝末节,张镇觉得自己很幸运地参与到了决定一国国运的时刻之中。那时的,在伊斯坦布尔的一处大宅里见到了自己想要见到的人。

穆罕穆德-柯普吕律。

张镇穿着一身风度翩翩的新式汉服,见到了这个一脸浓密大胡子的男子。柯普吕律比张镇见到的一切土耳其人都要显得精明而强干,事实上,这个家伙祖籍阿尔巴尼亚。

张镇对柯普吕律很有好感。

这个家伙见到之大明人以后,终于没有用一种宰肥羊的眼神去看他。

也许,已经定期巡航到波斯湾的明军舰队终于用真理教导了一遍萨菲王超的波斯人如何正确得体地与中国人对话。

萨非王朝的一切丑闻都能很快传到伊斯坦布尔。

作为反面教材映衬的,自然是大明水师炮火的强大。

“真可惜呀,远征公司在斯里兰卡的基地还要再等半年。而抽检的印度洋分舰队也要再等一年。”张镇的抱怨,落在柯普吕律的耳朵里,充满了炫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