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来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来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13:38:57 来源:笔趣阁

“皇帝陛下意外地表达了希望有生之年能来神圣罗马帝国旅游的愿望,他提出,希望到时候能尽可能地发现欧洲都在说着中国人的语言。据说,各国使节都提及了这一点。真是个有趣的理想……”弗朗索瓦的报告写得非常的有趣,也许也是各国使节里,最缺乏政治意味的一封信。

也只有朱慈烺才能体会这种恶趣味背后的无奈,幸酸,以及无数回忆。

语言,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能体现霸权的存在。

曾经,西班牙语是所有有志于海外开拓之人必备的语言。

后来,荷兰人的话取代了这一点。但凡想要在商业上有所成就,就不能绕开海上马车夫的存在。

最终,英国人奠基了这一点。

全世界都在说英国话,用英文,以一口地道的伦敦腔为荣。一个人想要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甚至仅仅是通过一门考试,就要去学习这种万里之外遥远国度的语言。

而今,大明崛起了。

朱慈烺下定决心改变这一点。

在朝鲜,在日本,在越南,在琉球。已经开始出现一股以一口地道北京腔汉话为荣的风潮,不仅贵族能够说汉话,就是各地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明白,能学上一口汉话,就能改变命运。

因为,这代表他可以有机会走出闭塞的乡村,遥远的海岛,愚昧的山沟,迈向大明国境内,凭借着一口汉话经商贸易。务工务农。无论任何一条道路,大多数人都能获得比之前好出百倍的生活,由此完成人生的逆袭。

亚洲这个大明传统势力范围圈的实现是如此的简单顺畅,这让朱慈烺心情膨胀了起来。

自然,当欧洲使节们纷纷抵达的时候,朱慈烺一样也是故技重施,为此不惜搞出一个皇帝陛下有意远游的噱头。

当然,这一点念头朱慈烺已经与朝臣通过气。这只是为了推广汉话汉文罢了,并不是朱慈烺真的立刻就要远行。他很清楚,等到中国的影响力扩散到欧洲,估计已经是至少二十年前以后了。那时候,新一代人成长起来,汉话汉文的影响力也将借助对新一辈的教育完成大力的拓展。

那个时候,朱慈烺估摸着也已经掌权稳固,甚至要开始思索着接班人的问题。等到四十年以后,朱慈烺开始考虑退休,不管去哪儿都不会再有人啰嗦了。哪怕,为此朝廷要花费巨额的支出。

撇去这一点题外话,而今各国使节也已经开始结结巴巴地练习着汉话。

“方块字,一个简单的字,却能蕴含巨大的信息量。一个简单的字,却要写这么多的比划。上帝,这比拉丁文还要让人感觉绝望。”英国使节雷莱贝洛克无奈地对身边的随从说。

“雷莱爵士务必谨记,不管是法国人还是西班牙人,他们都对中国人的把戏极为追捧。在这样一个充满着魅力的都城里,他们很快就会为了追去融入说出一口地道流利的中国话。而您,手持着克伦威尔阁下书信的使节大人,一定不能落后呀。”随从仿佛憋了许多话一样,一口气吐了出来。

这个时代的欧洲是风云变化,江山改色的时代。

不仅西班牙人在坠落,法国人在崛起,德意志人困于战争,瑞典人雄心勃勃。在英国,也见证着一场划时代的改变。

这样的改变,起源于克伦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出身于亨廷登郡的一个没落的新贵族家庭。青年时期就学于剑桥一个著名清教学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

六年前年,英国内战,克伦威尔战队议会革命,屡建战功。四年前,克伦威尔在马斯顿荒原之战大败王党。三年年,克伦威尔改组军队,组成新模范军。由此军权在握,成为一名军事独裁者。

沧海桑田,两年前见到明国使节的查理一世不会想到,自己会在明年就被克伦威尔杀死。

同样,这也代表了而今英国困于内乱,自顾不暇的状态。

这个时候,克伦威尔派出雷莱出使明国,显然也是希望尽量低调不惹注意,以至于掀起一场在国外发生针对英国的外交事故。

而更重要的显然还是一点……

中国也是有皇帝,有国王的。

天底下的国王基本上都是一种动物,难免会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想法。谁能肯定,朱慈烺不会资助王党在英国掀起血雨腥风呢?

只是,英国人能打的牌实在很少。

这样想着,雷莱回去写给克伦威尔的信就不得不变得格外的郑重。

他希望国内能给他更大的授权,让他表达出对英国人对中国的善意。尽管,此前克伦威尔已经授予了雷莱相当多的权限。但是,在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强大与富足以后,他又是如此地紧张着。

唯恐京师的城墙之内,突兀之间又冒出一座英国大使馆,而里面坐着的,赫然就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使节。

事实上,若非是克伦威尔的严加控制,查理一世的使节已经抵达了中国。哪怕接下来克伦威尔如何用力,都无法阻拦查理一世派出使节。

雷莱唯一能做的,就是借助这样一个时间差,抢先在王党的使节排出之前刷够中国人的好感度。

“也许……一口正宗北京腔的中国话,有助于我打开中国的局面……”雷莱,一个操着一口正宗伦敦桥的英国贵族,剑桥大学出身的传统英格兰精英,而今抱起了一本用英文注音的《如何学习一口正宗的北京腔中国话》。

“诚挚向您问候,克伦威尔阁下……也许,为了共和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学习中国话了。抢先在所有外国使节面前完成中国话的学习,将是我最近最重要的外交任务!”雷莱奋笔疾书。

……

同样学习中国话的潮流还在瑞典、荷兰等等各国之中流传着。

瑞典人是好奇中国的武备,想要探听清楚这是否真的是传闻之中那样强大的军事强国。如果是一个富足而没有足够军事力量庇护的国度,那就只能是一头肥羊。

至于荷兰人,同样迫切需要打开与中国人的贸易。

只不过,瑞典女王派出来的使节文斯特普很快就沉浸到了中国赠送礼物的惊喜之中,里面都是大明帝国皇后精心挑选着的,作为女子必定会喜欢极了的一些物件。

而荷兰人,反而震惊在了见到天津卫第一舰队以后的感叹之中。

米希尔·德·鲁伊特,这个荷兰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海军将领万万想不到,遥远的东方竟然也拥有着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

……

京师里,大明与欧洲诸国渡过了一段格外甜美的蜜月期。

在这样一段蜜月期的时间里,大明与欧洲诸国仿佛蜜里调油一样。大多数欧洲诸国与中国都没有利益冲突,在中华文化的感染之下,被大明刷满了好感度。

面对这样一个情况,陈贞慧却只能做重重地叹息一声。

“无数美名都是皇帝陛下的,而坏事……就交给臣下来做吧!”陈贞慧已经准备好了前奏,开始解决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场外交晚宴在位于京郊的流苏别馆里举行,这里曾经是京师一名富商的园林,后来卷入与建奴勾结之案被朝廷收入,扩建成会同馆的一处别业。

不同于京师城内的繁华,流苏别馆这里可谓是极尽匠心,营造了出色的园林景观。这对于见惯了恢弘大气的京师建筑的欧洲一众使节们而言,自然又是大开眼界。

委拉斯凯兹步入一处小亭之中,冷艳看着另一边一个小院里,法国使节费马与荷兰使节米希尔、瑞典使节文斯特普谈笑风生。

“委拉斯凯兹,怎么,在烦忧国内的瘟疫么?其实,心情开怀一些。据我所知,明国的医术非常杰出。法国人的笛卡尔可本来身体不佳,却在中国人神奇的医术之下由转好了。”说话的是英国使节,雷莱,让人意外的是,他说的是中国话。这仿佛成了一个更方便的共同第三语言。

对于雷莱的主动搭话,可谓是让委拉斯凯兹大感意外。

这可真是个格外不一样的态度。

要知道,英国与西班牙的关系可实在难以称得上是好。

虽然都是将近五十年前的老故事了,但英国人与西班牙人曾经在海上的战争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到现在依旧有很多人耿耿于怀。

法国人耿耿于怀自己的无敌舰队五次出征都经历着让人痛苦的失败。而英国人也同样感觉精疲力尽,他们费尽心机击败了西班牙人,却在悬殊的国力差距之下,一直到九年前依旧没有确定对西班牙人的海上优势。海上霸主依旧是西班牙人,直到唐斯之战爆发。

但这显然又是荷兰人的光荣,他们称霸了海上,却对英国人毫无利益可言。

在这样大家都非常吃亏的情况之下,英国人与西班牙人的关系可谓是很僵硬的。

当然,委拉斯凯兹作为外交使节,对于英国人的情况自然也是清楚。而今英国内战,王党与克伦威尔的战争短时间消停不了。作为一个军事独裁者,克伦威尔的外交处境可是很不好。

这个时候,英国人试图改善外交处境,哪怕对日暮西山又有深仇大怨的西班牙人伸出橄榄枝都不难理解。

毕竟,这里不是受到旧范围影响深远的欧洲本土,而是距离欧洲有着数个月航程之遥的中国。

在这里,大家都有了新的立场,新的理由。

比如,突破外交困境。

“你的建议,我会考虑。听着英格兰的强调,至少比起法国人那含糊不清的话语要舒服许多。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都有共同的见解。”委拉斯凯兹秉持着西班牙人依旧固有的傲慢,同时又竭力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善意与宽容。

这在他看来,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十分了不起的退步了。

雷莱对此毫无感觉,相比于外交的突破,一点点面子实在微不足道。英国人还没有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拥有着僵硬官僚体制的不是后世的英国人,而是此刻的西班牙人。

“一个强大的法国,是欧洲人所不希望的。”雷莱顿了顿,又说:“可听说了这一回,陈贞慧大臣邀请我们来此的目的?这里充满了东方的魅力,让人沉醉。但是,这样美妙的园林应该也不是简单就可以品用的。以东方人的智慧来说,他们有一句谚语:无事不登三宝殿。想必,有大事要发生了。”

委拉斯凯兹心理咯噔了一声,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希望,是美妙的消息。”

“各位,各位。”这时,殿上走上来了一人,那是王夫之,他的身后,熟悉地跟着他的助手陈渐鸿。

日本的局势已经渐渐稳定,诸多开疆扩土的大将们也到了论功行赏的环节。

一番封侯赏功之后,王夫之升任新组建的外交部担任外交侍郎,而陈渐鸿则担任礼宾司主事。

看到王夫之,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请容许我在此缅怀,我国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永乐三年六月十五,也就是历史上的今天,是郑和下西洋的日子。这是一个伟大的起点,代表了帝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而那些大明自古以来……”王夫之着重地点了一句,自古以来。这可是后世中国开疆扩土的神技!

嗯,自古以来,郑和下西洋所经历过的那些国度,有许多与大明建立了邦交关系。在旧的体系里,这是朝贡体系。

比起后世平等的外交,这年头很简单清晰明了。朝贡,便是说明你这个国家是认了大明当宗主国的。

这一点,在往日算不得什么。

但现在……

一个自古以来拉出来,这是在确立大明对郑和下西洋所经历过的一切版图……都拥有无可指责的势力范围合法性啊!

这时,一副崭新的世界地图挂了起来。

当年郑和下西洋所经历过的所有沿海国度纷纷被标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标注上了红色区域模块的地方,更是让人感觉忍不住屏息以待。

“这些,自古以来就是大明国的保护范围!”王夫之目光灼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