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八十五章:投笔从戎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八十五章:投笔从戎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13:38:57 来源:笔趣阁

朱慈烺回国了。

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京师城以后,一切都显得颇为平静。

如果在往常,征服东瀛日本国这样的盛世定然是满城狂欢,人人欢欣喜悦的。但到了而今,大家反而对这样的喜悦多了几分从容,少了几分狂热。

曾经的狂热更多是来自于无奈,来自于心底里的自卑与疑‘惑’。

如果大明是天朝上国,中华文化是世界领先,那么为什么文明会在野蛮的铁蹄之下屈服?为什么煌煌大明,却差点被一个建奴‘弄’得亡国灭种,文明几近断绝?

为什么巍巍中华四千年,到了不肖子孙手中,却连山海关都要守不住了?

有太多的疑‘惑’,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无奈,让京师儿郎,让大明儿郎苦闷,自卑,更是在‘乱’世的绝路之下,必须用狠毒的心肠才能艰难存活下去。

于是,当第一场平‘乱’李自成的胜利传回京师的时候,人人狂欢呼喊。当时的皇帝朱由检重重松了一口气,终于在延绵不断的噩梦里找到了一点可以**的时机,看到了那回天有数的希望。

于是,当又一场于章丘击败阿巴泰的胜利传回去的时候,欢呼之声此起彼伏,长长地回绕在京师的各个角落之中。仿佛不可匹敌的敌人终于在正面击败了他们。罪恶多端的敌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开始相信文明。相信汉家儿郎的力量,相信大明还有希望,有希望重新站起来。而不是被人呵骂成奴隶,跪在地上的奴隶!

于是……当建奴被平灭的时候,大明子民从内心到膝盖都站起来了。

他们站起来,相信自己依旧是那领先寰宇的强国。

就这样,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有度。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让人动容,在这样平静从容之下,藏着一个大国,一个强国源自内心的骄傲。

内阁已经接受善后事宜,在李邦华的主持之下,各个大臣们纷纷入驻自己管辖的部司开始忙活起来。

高名衡带着兵部与太仆寺看着那两万余旗本大军,垂涎不已,打算调取一‘波’人马评定安南的‘乱’局。那个在后世叫做越南的地方这会儿互相打得不可开‘交’。但也不知道哪个夜郎自大的家伙冲昏了脑袋,竟然穷疯了一样对过路的明商下了狠手。至于太仆寺,则是渐渐增加了军队后勤的职能。

傅淑训当然是领着户部与光禄寺计算如何让幕府好生收税,特别是收商税。当然,最后还得分成上‘交’到京师来。朱慈烺不爱繁文缛节,也不喜欢养闲人。光禄寺分在傅淑训手中,则是不断扩充职能,在朱慈烺的影响之下,开始演化出税务局的架构。

就连看似低调,刚刚进入内阁的范景文也带着工部与盯上了日本的各类矿山,中国缺‘洞’,日本铜贱富余,输银换铜是曾经商人赚大钱的不二法‘门’,只不过后来幕府严禁就没了机会。现在得此时机,如何能错过?更何况佐渡岛上还有众多的金矿。

就连看似没什么存在感的礼部、刑部也跃跃‘欲’试。管部的几个大臣史可法、黄道周更纷纷说不能错过。比如黄道周就说得名正言顺,教化日本国民,乃是陛下旨意。一百万书册何其重大,不能荒废前功。

教育是个好事,只要一代青年经过了明人教科书的教育,等他们长大,日本国就要变日本省了。

当然,更不能少了联席会议上,审定功勋。

朱慈烺亲自拍板定下了三百万元的奖金池,这笔钱看似比起之前几次赏格不多,却着实‘激’励了不少人。毕竟,这一回参与的人少。主要参与军功分配的一个团也只有一千六百人,赏了他们以后,再参与分配的人数就迅速下降,只有那么几十人了。几十人分上百万元的奖金,自然是人人满意。毕竟,这一元大明宝钞可是能换一两银子的。

审定功勋,升官发财,京师之中,一片欢腾气息。

朱慈郎主持了久违的朝会,将悬而不决的许多政务一一敲定推进,这才被朝臣们放着迎来了午休。

虽然工作很累,不过朱慈烺的心情还是很好的。就在刚刚,枢密院里送来了一个礼物。

悬挂在南书房侧厅上的地图更新了。原本代表着绿‘色’背景的日本被换上了红‘色’背景‘色’的领土。在东亚为中心的新地图上,中国这只雄‘鸡’背负起了‘蒙’古高原的重担,又终于将嘴巴前面朝鲜与日本这两条虫子吃了下去。

开疆扩土,这是标榜史书的功勋。这样想着,朱慈烺不由想起了回京一路上听闻的说的那个地方。

朱慈烺发誓,他真不知道里面有几个大名鼎鼎的粉‘色’人物。

九月一开学,到了新学期,京师大学堂最近选修当代史的学生又多了。这个没有军训的年代里,学生们上课的进展还是‘挺’快的。

一开始作为老师的傅青主还狠开心,觉得这是自己教导有方的结果。

但知道了真相以后,他就显得有点哭笑不得。

盖因柳如是作为学姐主持了这一轮迎新。校园里很快就有人记住了她的名字,学弟们很快就顺藤‘摸’瓜地找到了历史系。

尤其在得知柳如是时当代史老师傅青主的助教,每‘门’课都必定前去以后,前往听课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傅青主很快就将这么一点小‘插’曲给摔倒了脑后,昨天校长朱之瑜急急忙忙跑来让傅青主最近上课谨慎一些,‘弄’得他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他消息并不闭塞,知道朝廷之中对于他研究当代史的事情并无抨击之声。这很难得,也证明了他治学严谨,态度公正,得到了众人的信赖。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朱之瑜的嘱咐就显得没头没脑。但无论如何,能让朱之瑜特地单独跑来嘱咐的事情肯定是大事。这位京师大学堂的校长论及地位可以比拟国子监祭酒。事实上,他还同样担任着教育总署长官的职司。这样的官身护体之下,能让他屈服的人少之又少。

怀着这样疑‘惑’的心情,傅青主去上课了。

傅青主踩着上课的钟声进了教室,一进教室,室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李允儿撇了撇嘴,丢给了柳如是一个戏谑的表情,低声说:“学姐大人魅力一级‘棒’呢。”

傅青主治学严谨,但教学风格其实说包容开放的。故而,上课一向是很轻松。但这年代天下各地主要还是擅长的严师出高徒。于是,能进入京师大学堂的学生都是颇为严肃紧张的孩子。显然,这些新同学是冲着柳如是去的。

柳如是丢了一个白眼:“你喜欢,我都介绍给你。”

“才不要。我的偶像你又不是不知道。”李允儿低声笑了笑,脑海里不由浮现起了那个身影。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见识过皇帝陛下那等英姿卓绝,权倾天下的美少年,谁还能受得了那些幼稚冲动,处处让人感觉可笑的小朋友呢。

“再这样下去,我怕是呆不了多久了。”柳如是听了,却是叹了一声气。他三天前才刚刚放下面纱。因为一个月前辈钱谦益打得伤痕让她心中凄苦,却说不出话。

“讲课快开始了。怎么,上次的话题还想继续么?”李允儿眯着眼睛,转开话题。

但柳如是也是没好气地说:“陛下的本事你自是清楚,可怜我却成了小人。今次还是少来,我可说不过你。“

”咱们大名鼎鼎的柳如是难道也要怯场么,放心啦。这回,少不得有人早就将你的根底打听清楚了。你且放心,有的是人心为你出头呢。“李允儿说着,笑嘻嘻地,让柳如是无可奈何。

上一回柳如是质疑朱慈烺,认为应该匡扶日本天皇,打击幕府。结果朱慈烺选择了支持幕府。

这消息传出来,不知道多少人表示失望。但现在,皇帝陛下前些天回了京师,日本之行圆满功成。这一回的结果,大出柳如是预料。

的确,固守教条会败坏国事。自此,柳如是再也不接这个话题。

但李允儿预料果然不差,当课堂进行到后半段开始自由讨论的时候,果然有人旧事重提。

“学生以为,当今盛世来之实在不易。若是因东瀛之事‘乱’了纲常序列,使得君不君,臣不臣,这天下迟早便要大‘乱’了!”站起来慷慨陈词的是个约莫十**岁的少年郎,名曰公孙艺。

见了这人,顿时就有不少人嘀嘀咕咕起来。公孙艺名气不低,刚入学就传出去了不少八卦。当然,是带着粉‘色’的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此人出身湖广大族,武昌巨室,父祖叔伯在天下为官,品级最高的三叔位居四川巡抚之位。

有钱,还是官二代。能够轻易传出名头就容易理解了。

只是,李允儿见了却是摇头。虎父犬子呀。

“哦?如何说。”傅青主心下回想起来,明白了朱之瑜的担忧。学校里来了许多新生,曾经看不上这里的官二代们也挤了进来。

来了新人,却是不懂事的新人。怪不得校长会忧虑。

傅青主行的端坐的正,却是不担心,只是想看看对方到底有没有高论。

只不过,角落里的一个男子就显得有些失望了:“如果京师大学堂只是这么些夸夸其谈的家伙,那就太让人失望了呀。”

“国朝以儒立国,纲常**,乃是正道。岂能因番邦外国之事,‘乱’了我国根本……“再接着,就是一些让人听得困倦的话。

傅青主脸上看不清什么表情,低头应里下来,不想让他说话了。他是个人‘精’,哪里会看不到这小子说完以后,一个劲朝着柳如是挤眉‘弄’眼。

这年头的名妓更多的是明星,明星加名校,仿佛是火候十足的‘春’‘药’一样,勾起了这公子哥儿的心思。

柳如是皱褶眉头,瞧着更多了几分风情,看了他一眼,但一声不吭。

见此,公孙艺却是被这一撇的风情‘迷’住了。心中即是'恼怒这‘女’子不给面子,又是心痒痒的不行。

好在,公孙艺开了口,大家都没人表示反对。让他很有些刷了名望的窃喜。

“本以为过了一个暑假,这里应当该是有些长进。却不料,新进学的都是这般酸臭腐儒。”这是,屋内却站起来一人,冷笑一声。

这一声喊出,却是让公孙艺一下子脸‘色’通红。

“谁?谁人鬼鬼祟祟。”公孙艺转过身四散看去。

“某黄宗羲,光明正大,何来鬼鬼祟祟?”黄宗羲昂然看去,一脸看不起的表情。

“我倒是谁,原来是读书读痴了的黄宗羲!”公孙一看对方,顿时冷笑起来:“日本之行,就不该有。身为大臣,不思劝谏阻击‘奸’邪蛊‘惑’圣上,却只知道死读书,也来非议此等圣人大道?”

原来,黄宗羲还‘挺’有名。只不过,这名头显然不好听。因为黄宗羲是太子监国时期的老人,但后来却当了风尘俗吏,在街上管人靠右行驶,抓超速马车,很有些俗气。后来陛下登基,他跑去写书,竟然辞官不做。

这固然有几分名气,有人赞扬他清高,但在现在这年头,更多的人觉得他傻。

“‘奸’邪?我且问你,若有这样一人。面临万倍之敌出使异国,群敌环伺,为通商路,多方筹措,为间强敌,深入虎‘**’。终开千万外夷为中国所用,这样的人,你觉得是‘奸’邪?”黄宗羲很是看不起公孙艺这种嘴炮党。

“身为国之大臣,王夫之不思教化东瀛蛮夷,只为商贾辈从事,更不能劝解陛下。这不是‘奸’邪是什么?”公孙艺显然十分不爽几个殖民公司竟然就惹得朝廷命官赴险。

“哦?我什么时候说王夫之王大使了?我只是觉得,班超不入虎‘**’焉得虎子的风范,让人敬仰。倒是你,别说投笔从戎。我看,当今儒者,早已退化。也配提圣人之学?先看看,那一条丝绸之路,是如何让汉唐强盛的罢!无知鼠辈,也敢论政?”黄宗羲一脸嘲讽。

公孙艺闻言,顿时知道自己被坑了。这时,一人带头鼓掌,公孙艺面红耳赤,难堪无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