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三十章:出兵平叛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三十章:出兵平叛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13:38:57 来源:笔趣阁

从京师到天津的官道上,吱呀吱呀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是车辆行走在道路上发出的声音,来自京师各处单位的车辆应有尽有。他们种类复杂,有平板大车,有独轮小车,亦是有旧式两轮马车。当然,最多的还是从从通州生产出来的京师第一车辆工坊出产的制式大马车。

这种脱胎于四****马车的产物去除了所有舒适性的措施,变得巨大、坚固以及最为重要的……载重量巨大。

原本只是三五个人乘坐的大马车上头足足载了一个班的将士,加上行军的包囊军械,坐在上头抖得足以让人感觉浑身骨架都仿佛就这样散掉了。

这是来自驻扎在丰台大营金吾军金吾团的将士,新任金吾团团长则是此前在获鹿镇一战深入敌后立下大功的祁山。

“全体下车,步行行军!”祁山洪亮的声音传了过来。

随后,放松的声音不断的响起。

马车上,一个又一个的士兵下了车。最后下车的则是一个面有些黑瘦,比起过往更加多了几分干练的男子,显然,这是他们的军官。

将士们下了马车,却是纷纷好一阵松了口气,显然刚刚受罪不小。

见此,最后一个下车的男子不由笑骂了起来:“你们这些惫懒骨头,前日军令说车马运送直抵战场,你们还一个个欢腾得什么似得。现在坐了两日了,倒是一个个畏惧如蛇蝎了。”

“连长,你这说得哪儿话呀,本来大家伙听说有马车做,那当然是乐呵得,以为可以不用两条腿走了。可现在这马车,颠簸得好似能将骨头弄散架一样,坐着,那真是受罪呢。”

“就是,散散筋骨也好过在里头呆着。席连长,俺们也不是故意的啊……”

“我看你们是欠操练了!”这个军官,便是从宛平回归军队的席斌。见席斌话语微妙,大家一听,顿时纷纷闭嘴。

军中操练频繁,比起区区一点马车上的颠簸可是厉害多了。

刚刚还闹腾的将士们顿时眼珠子一转,转移开话题:“连长,你说俺们这急匆匆的,拉练都才刚到一半,怎么就这般紧急调拨出来了。这寒冬腊月,要筹措军资可难办。”

“寒冬腊月之时发起进攻固然你们想不到,敌人,也一样想不到。”席斌心中忽然一动,道:“不过这一回的战事,我倒是有些话,想说道说道。”

说着,席斌便斟酌了起来。

金吾军的金吾团是全军之中的王牌,作为新进得到名号的军队,心气志向可不小。故而,这里头的将士们也是优中选优出来的。就比如,其他军中招兵不顺,连基本的标准招收都招不满人。而金吾团这里头的将士,身体素质那不必说,个个都是战技熟练,最紧要的,这里头个个都能认字三百以上。

对于普通的士卒而言,管理起来便是靠着恩威并施。

但自打从朱慈烺筹建皇家近卫军团一直到而今扩充到四个主力军队,朱慈烺都颇为注意一个让席斌感觉很是新鲜的东西。

这个东西,叫做精神建设。

从军人的荣誉感、归属感以及各类精神建设的东西,都让席斌觉得这不再是一支可以简单用恩威并施来描述的军队管理思路。

“有人说,当兵吃粮,谁给粮,给谁当兵。也不用想那么多,谁给的粮饷,给谁卖命。这话糙理不糙,有几分意思。但咱们是什么人呐?是帝国皇家陆军的军人,心里头就这么点劲儿?我看大家都没这么简单想罢?”席斌环视了一眼众人。

正在行军的将士们听着这话,不由聚拢了过来,静静地听着席斌继续说。

他们都知道这一位新任连长是军中勇士,当年小队千里突入敌人后方,功勋卓著,要不是因为在军中颁奖大典上闹了一回求婚这等盛事,恐怕眼下也不简单只是一个连长。当然,作为金吾团的连长,那是其他寻常部队营长都不换的职位。

“团长……”忽然间,有些低声惊呼了起来。

祁山摆摆手,示意将士们不要出声。

席斌一边走着,一边继续道:“咱们作为军人,第一原则是服从命令,第二原则还是服从命令。上级给的命令,保证无误完成。但若是不能理解命令,不能明白这些命令,只知道当兵吃粮,那就是一个饭桶。定然有些人只想着吃饱了混吃等死,谁给的银子多给谁卖命。对面立起一个饭桶,就能跑过去!”

“连长这话是啥意思,这没脸的事情,俺不会做!”

“但架不住有些人还真这么想啊……”

“额也听不懂……”

……

五花八门的口音响彻了一下,争执了起来。

席斌继续道:“兄弟们执行命令的时候,心中会不会难免疑惑?面对必死之举的时候,有的人可以从容,有的人会退缩。面对不解的命令时,又有谁会保证不会因为疑惑困惑而选择逃避?就比如,这一番,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不是鞑子,不是叛军,而是乱党。是天津三卫的敌人,现在吾皇军令下达,我金吾团向前进发,进剿乱党。向曾经同是帝**人的敌人进攻!”

众人一下子瞪大了双眼。

他们被关在军营里操练了这么久,还真不知道这一回要进攻的敌人竟然是曾经的同袍。天津三卫的卫所军虽然不堪战,但不少军中子弟都是来源于军户人家,许多军人往上数几代都能有军户的关系。

这一回,要向天津三卫的乱兵进攻,不少人一听,心中果然慌了起来。

“天津卫的军户是乱党?”

“俺们的敌人是天津卫的军户?”

“军令上真这么说?”

……

“看看,的确是心理乱了?”席斌缓缓道:“军令就是进剿天津乱党,这一点毋庸置疑。军令既下,那就不要质疑,立刻执行!作为军人,我们执行命令。如果你疑惑,在你执行完毕以后再来询问你的上级。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但必须执行你的命令。这是我们有别于没有纪律雇佣军的区别!”

“全军出发!”

……

当时间到了下午的时候,金吾团抵达了天津城外。

曾经繁华的京畿门户已经变得一片狼藉。冬日彻骨的寒冷之下,城外残存的建筑物大多数都已经被乱兵焚烧一空用来取暖,只有几处大一些的宅院成为了乱兵首领居住的地方。

乱兵围城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时间悄然间已经滑落到了崇祯二七六年的最后一天。

这一天的天气不错。

乱兵们又惯例进行了保留节目,驱赶城外灾民入城。

这是他们在城外肆虐的战果,无数村落被攻破,内里的粮食等一切物资被乱兵洗劫。但天津三卫的乱兵们显然不打算扩大自己的基本面,他们选择了驱赶这些失去一切的灾民入城。

而城内也颇为出现了一些仁心善意的大户,他们每天会拿出数十百石的粮食赈灾。据说带头的还是一方名士高尔俨。于是乎,每天上午辰时,这个城外官府船队运送物资进入水门的时间里,短暂一个时辰里,另外一边的天津西门会打开,数千灾民被驱赶到城门前。而乱兵们在接受到数十百石的粮食以后,便会放开这些灾民,仍由他们等待着城门张开后冲入城内。

乱兵们似乎缺乏攻城的力量。

但他们显然也绝非坐以待毙之徒,在源源不断的灾民入城后,天津城内仅存不多的粮食已经越发稀少了,官府赈灾的压力也就更加巨大了。

于是乎,从前天开始,天津城的城门已经关闭,就连原本冻得结结实实可以让人走过的水门也不再打开。

但乱兵们并没有停止这个行动。

依旧有源源不断的难民被驱赶到城墙之下,官府不收,却依旧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无数人冻毙当场。

……

位于天津城外的青花岗上,一处大院里,布置完了这一处保留节目的乱兵头子王立桥回了院子。

不同于在乱兵营中耀武扬威的模样,一入院内,王立桥便一下子变得低眉顺目起来。这一位当年带着乱兵朝着枪头开枪的乱兵头子在一个老仆的带领下进了院中的书房。

那里,是一个掌握着王立桥生死的地方。

外间冰天雪地,冷气钻着最细小的地方渗入体内,让人冻得直哆嗦。但一入书房,便能感觉到一股热浪迎来。屋内火龙烧的旺盛,暖意如同让人回归夏日。

王立桥脱了臭烘烘的棉袄,换了一身干净一些的衣裳,进了内书房里。

里面,三人有说有笑地谈论着这一回的收获。

“要说,这顺天府里头,京畿是去不成。这离开了天津,各处也就没个繁华的地方了。那河间府这几年被清军摧残的太厉害了,抢也抢不到好东西,破了几个村子,来回也就一些过冬的粮食有个赚头。”这是说话声音最为洪亮,亦是特征最为显著的孔旭金。这一位都指挥使身材痴肥,这冬日里头却是不停的在额头上擦汗,一边还抱怨着,很是引人瞩目。

“就是天津,除了直沽三角河这靠近运河的一带,左近也没个富庶的地方。就是那银子,我看也没必要在乎。还是听高老说的,先将这天津成逼垮。要真打,那也不是打不下,就是撕破脸,也就没转圜的余地了。只能用文的法子,把灾民都送进去,逼垮喽,朝堂也就能服软了。”文福贤笑眯眯地说着,一身书生打扮,说出来的话却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嗯?立桥来了啊。”王亨甲一直没说话,眼皮子一抬,看到王立桥进来,问着道:“城里今个儿城门还是没开?”

“回禀将主,天津城内今日没有开门。从静海掠的三千多人已经都驱赶到城下去了。南边的水门也没开……”王亨甲小心翼翼地回复着。

别看他在外间前拥后簇,俨然乱兵头目。但天津三卫的权力分配并没有因为这一场兵乱而改变,反倒是许多平日里与三人不对付的军官在这一场乱兵之中莫名其妙死掉。最终,三名都指挥使权柄更大,亲信分布各处,选用王立桥,不过是因为此人与高尔俨交道多一些罢了。

“哼,城里头那些人,倒是硬气起来了。”王亨甲冷哼一些,浑然不在意道:“不过,高老倒是也没动静,反而有些奇怪了。”

“锦哥儿、慧哥儿还有德哥儿不是都入城去了?这一回高老在京里动静很大,功效也端的是厉害。那天下闻名的史宪之、石斋先生都动手了。这一回天津城里那些人就是硬气要跟着做改革一党,到时候也不过是螳臂当车!”文福贤坐着手势,狠狠一挥。

王亨甲与孔旭金闻言,都是接连笑了起来。

一旁,王立桥也是不由连连笑着应是,气氛好一派欢畅。

就当几人越说越是欢畅时,忽然间,整个地面轻轻地颤抖了起来。

王亨甲三人虽然名为军官其实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纳闷地左右看着,还以为谁摇晃桌子了。

唯有王立桥走南闯北,忽然想到了自己在蒙古草原里见到万民奔腾时的景象:“是骑军!”

说罢,王立桥猛地变。

“快出去探查!”王亨甲也是面一白。

王立桥冲出屋外。

三人对视一眼,也都再无心情说笑,纷纷披上皮袄冲出屋外。

此刻,天津城北,顺着潞河河道一路蜿蜒而来的官道上,一道黑线遮天蔽日的拉开。

那里,正中间,一道硕大的旗帜迎风飘扬。

旗帜的下方,是无数骑兵将士。他们拉成一排,从东到西,漫无边际,黑压压的都是战马与将士手中韩光闪烁的铁枪。

“是金吾军的骑军!”王立桥猛地一哆嗦。

轰……

又是一阵轰隆的巨响响彻天空。

南面,让难民们久久盼望的大门打开了。

不止如此,这一开,竟是天津四门全都开了。

只不过,这一回出来的不再是赈灾的官吏,而不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

“官军平叛了!”

王亨甲、孔旭金以及文福贤望着这一幕,如遭雷击,浑身轻颤了起来。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