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八十四章:决定帝位的时候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八十四章:决定帝位的时候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13:38:57 来源:笔趣阁

为了彻底解决朝鲜的问题,崇祯九年到崇祯十年,后金第二次入侵朝鲜,九年12月2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頂頂點小說,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下。其后围点打援,陆续击败各地勤王大军。

此后,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接受清朝的册封,朝鲜断绝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

为此,朝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朝鲜国王李倧以其长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质。世子李溰长居沈阳,另外一质子则由凤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轮流担任。每年朝鲜更是向清朝朝贡黄金百两、白银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貂皮百张、鹿皮百张、茶千包、水獭皮四百张、青黍皮三百张、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口、顺刀二十口、苏木二百斤、大纸千卷、小纸千五百卷、五爪龙席四领、花席四十领、白苎布二百疋、绵绸二千疋、细麻布四百疋、细布万疋、布四千疋、米万包。

最为关键的是,此后朝鲜不再成为满清的威胁而是成了一支可用的力量。在投降条约中甚至写了朝鲜派出军队跟随作战的条款。李倧还在三田渡地区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

手下马仔多了,敌人的力量少了,这一进一出,显然让满清战略优势大大增加。

身为满清将领,此事有多重要,佟图赖自然格外清楚。而事实上。这样的隐忧也并非不存在的。

当年朝鲜被清军侵略几番求救,李倧更是在宫中做梦都梦到明军杀来。只可惜地理遥隔,消息传过去的时候朝鲜就已经跪了。更加关键的是。明军军力疲弱,守城有余,却再也没有万历年间救援的实力。

“真是怀念七年前啊……”佟图赖感叹了一句,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消息的重要性。

七年前的满清强大,对明对朝鲜都是战无不胜,但眼下显然来了一个转折点。

而这个转折点便是明皇太子朱慈烺的出现。这个年轻的皇太子军力强横到难以想象,若是他将战略突破点选在朝鲜。那对于满清而言麻烦就大了。

很快,佟图赖洋洋洒洒的奏章就交了上去。

上面,历数朝鲜之重要与反复。更提了朱慈烺在济州岛的所为,立刻引起了多尔衮的重视。

“明皇太子朱慈烺一惯对我朝敌视,征明一战过后更为我大清之大敌。只可虑明国崇祯皇帝在世,天家无私情。纵然皇太子朱慈烺能战善战亦是每多猜忌。山东如此腹心之地已然过分,若是再北上经略幽燕辽东之地,定是惹怒崇祯皇帝惹起朝野猜忌。故而,辽东之路,除非我大清进犯,不然朱慈烺决计再难经营。”

“然则朝鲜虽然屈服于我大清的统治,为我大清藩属之国。但朝鲜人对我大清一向并不恭顺,甚至有那大胆狂徒称呼我大清为‘胡虏’。如此敌对之举。虽是比较太宗皇帝已然为我大清助力。但其民不顺,朱慈烺渡海而去。定会扭转朝鲜朝野局面。到那时,若无强兵攻伐恐东面朝鲜再无宁静。”

……

多尔衮放下奏章,走在院子里不住地思虑了起来。

朝鲜的问题他当然清楚,满清一向缺少粮食。辽东苦寒之地,因为小冰河的关系一向没有多少粮食储备。再加上最主要的国族不事生产,人又众多,满清国内物资一向匮乏,通货膨胀十分厉害。

要不然,满清也不会三番五次入关劫掠都要回一群汉人。为的就是要让他们种田生产。

自然,攻略了朝鲜除了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权威,更是有很深的经济上的考量。

朝鲜比起大明富庶程度当然是要少的,可同样比起满洲辽东之地就要好太多了。

朝鲜降水光照都是不错,是一个天然合适的农耕国度,打下了朝鲜也为满清提供了相当多的经济来援。

“决计……不能让朱慈烺动摇朝鲜!”多尔衮轻轻呼出一口气:“这个佟图赖,倒是可以留一份前程给他。国中僵局,也是时候改变了。”

早在皇太极生前,满清内部诸王已开始分党结派,争斗不休。这样的局面就连李氏朝鲜都看到了,在朝鲜为质的李倧次子李淏就说“他日必有争立之举”。

这时建奴之中有亲王、郡王共有7人,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多罗郡王阿达礼。其中,有力量争夺皇位者,为多尔衮和豪格。

二人虽为叔侄,豪格却比叔父多尔衮大3岁,这一年多尔衮32岁,豪格35岁。从年龄、阅历、功勋、地位等方面说,两人各有优势,差别并不明显。

如果按照父死子立的方式,皇太极长子豪格是帝位的当然继承者。问题是兄终弟及,在满族先世也有俯拾即是的惯例。斗争由此而展开。皇太极故去的第五天,手中拥有实权而又觊觎帝位的多尔衮召见内大臣索尼,议论帝位继承人。索尼是皇太极的亲信,他不顾多尔衮的意旨,直言不讳地说:“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这当然不是他个人的意见。当时,皇太极自领的两黄旗都主张拥立豪格为君。

豪格派人告知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表示赞同,但又说要与多尔衮商议。多尔衮和多铎所领的两白旗,则主张立多尔衮。豫王多铎、英王阿济格甚至跪劝多尔衮,早登大位。但多尔衮审时度势,未敢贸然应允。

以至于盛京之中都时不时都传出了大打出手的消息,只是在各方克制之下终究没有扩散。

只不过,继承人不定,政权便晃荡不安,谁都知道必有一决雌雄的那一天。

大明崇祯十五年八月十六,这一天风朗气清,各方大臣再度汇聚到在崇政殿商议立帝。

多尔衮走进殿内,看到两黄旗所属巴牙喇兵(护军)全副武装,张弓挟矢,环立宫殿,喃喃道:“决定皇帝之位的时候到了”

【正版是,搜索几字微言、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正版。更恳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朱慈烺、崇祯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画像照片,还有飞剪船的实物图片,爱心读者给朱慈烺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柳如是、钱谦益张溥的人物图像,以及还有很多和殿下以及这个故事相关的有趣内容~赶快来微信公众号关注我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