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六十八章:杀阿巴泰(四千字大章)

阿巴泰似乎一直以来忽略了一个情况。

他们曾经肆意地仗着自己骑兵的优势各处出击,让步卒为主的明军在战略战术上陷入被动。

但当这一刻,明军全面恢复战略主动的时候,阿巴泰忽然想了起来,明军竟是真的一直没有出现过骑兵的出击。

如果说明军真的没有骑兵,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比宋朝,明军拥有燕云十六州,拥有与蒙古繁忙的商道。马匹或许是贵了些,但绝对是有资源可以组建自己的骑兵的。比如关宁铁骑,便是明朝一直以来对抗满清铁骑的骄傲。

但皇家近卫军团在战场上一直以来出现的却只有步兵。

方阵的确刚猛,但阿巴泰绝不相信以朱慈烺的聪慧会看不出骑兵的优势。

是朱慈烺缺钱吗?

那更不可能了。临清的防务之用心,钱粮之耗费,就连军医体系的大方都表明朱慈烺绝不会缺钱。更何况,到现在阿巴泰都不知啊都朱慈烺是如何把瘟疫解决掉的。他最后都只能概括成土豪毕竟有钱,可以用钱砸下去了。

那么……

骑兵在哪里?

战场上越发胶着的态势要如何处置,是否要出兵?

阿巴泰陷入了思考,但时局显然没办法给阿巴泰更多的思考时间。战场的战机稍瞬即逝,已经由不得阿巴泰多思虑一分了。

“出兵……还是不出兵?”阿巴泰凝望向战场,似乎看到了重重军阵后,朱慈烺的身影。

十息后,一名清军小校冲到了阿巴泰的身边,轻轻说出几句话便悄然退了出去。

听罢,阿巴泰顿时不由缓缓闭上眼睛。

“全军听令!”阿巴泰冷声道。

特慕慎,特库殷闻言,顿时大喜:“末将在!”

“出击,直冲明国太子营地!”阿巴泰说完,顿了顿。补上一句道:“我与尔等,一起冲阵!”

说完,十数息后,这清军的最后一千余骑卒集结待命。开拔冲向明军营地。

此刻,明军这边,除了炮兵营与直属亲卫营没动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兵马了。

拦在朱慈烺身前的,只有正在与佟图赖鏖战的方三虎所部千户步兵。

这个时候,清军冲了过来。

不得不承认。清军的骑兵在发动冲锋的时候是格外勇猛的。尤其是在主帅饶余贝勒阿巴泰亲自领军冲锋的情况下,哪怕三轮火铳手排枪射击一连就打落了百余清军士卒,但这支清军最后的骑兵依旧冲锋杀去,毫无退缩之意。

方三虎千余人手原本与佟图赖鏖战还略有上风。但面对清军铁蹄冲锋,却不多时就被冲乱。

见状,方三虎目眦欲裂,这个时候,佟图赖又鼓起勇气缠了上去,让方三虎无力弥补军阵。

战场上谁都明白,阿巴泰这次亲自冲锋是朝着朱慈烺去的了。

“阿巴泰亲自冲来了!”

“目标是太子殿下!”

“快救驾!清军这次是拼命了。千万不能让阿巴泰冲上去!”

“快救太子殿下!”

……

“让各部不必惊慌。”朱慈烺轻轻呼出一口气,道:“难不成,真当我们亲卫营是摆设吗?况且,孤已经备好了后手了。”

说完,朱慈烺看了眼前这一大片空白的地图,悄悄笑了。

朱慈烺的所在的地方是一处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这是为了便于大军指挥作战所用的。而高台的前方,却是一块极大的空地,大到从高台前方直接纵马疾驰到方三虎处也需要奔行百余步。

很快,阿巴泰的前锋已经突入进来。残存的近千满清骑军开始压榨着战马最后的力量,竭力朝着朱慈烺处冲锋。

而朱慈烺,便站在高台上,直视着百步外的阿巴泰。

只见朱慈烺立在冷风之中。身量笔挺,就这么凝视着近千满清铁骑杀来,眼中毫无畏惧之色,有的,只有对侵略者的蔑视:“阿巴泰。我给你留了一处好地方,一处……下葬的好地方!”

“死到临头。你明**中,哪里还有一支兵将可以与我作战?你那亲卫营折损再三,有还有几人可堪一战?”阿巴泰畅快大笑:“今日你若现在投降,我可以作保留你一命!”

说完,阿巴泰也却全然不等朱慈烺回应,厉声大喊:“冲过去!只有五十步了!”

“四十步……三十步了……已经大部进入了吧?那就不必等了。”朱慈烺轻轻地呼出一口气:“我既然坚持要出战,留在这里。又如何没有做好准备,等到这将帅相对的一刻?”

朱慈烺一声令下,十数个手脚轻快的士兵飞速冲出去,点燃了一根根细小的火绳。

五息后。

已经抵近距离了只有二十步的阿巴泰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为何明军没有开枪?”这么想着。忽然间,阿巴泰感觉到耳边猛地一阵声音爆开。

然后,阿巴泰便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他的目光里,整个世界一切似乎都慢了起来。他看到,自己腾空而起。身下,俯视着这最后一直满洲骑军的模样。

阿巴泰的双目缓缓地瞪大,仿佛看到了神鬼出世一样。

地面上,一片狼藉。

整个大地忽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

无数战马被莫名的力量撕裂开两半,而战马上的骑士则是四分五裂,到处洒满了鲜血与脏腑。

原本整肃有序的冲锋战阵此刻落在地上,仿佛像是见到了十八层地狱的景象一样。

空中弥漫着腥臭刺鼻的气味,散落的尸首与死前惊恐的双目震惊着阿巴泰。

这一刻,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满清的勇士,就是这么脆弱吗?竟然在这莫名的力量面前……仿佛破布一样,被随意撕扯!”

阿巴泰不会懂得什么叫做文明的力量。

但火药的力量,却足以让满清勇士引以为傲的勇武不再成为可以压倒一切的力量。

很快,阿巴泰感觉自己开始缓缓落下,他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会飞起来?”

“开火!”宁威低沉的声音喊出来。

顿时,数百杆火铳齐齐绽放出火光,烟雾升腾。

当三轮排枪射击完毕后。战场上忽然间出现了一丝的沉静。

佟图赖悄然抽身,怔怔地看着这一幕。

身处远方,他比阿巴泰看得更加真切,也能回答阿巴泰的疑问。

“为什么阿巴泰飞到了天上去?”

“因为……阿巴泰被炸的四分五裂了啊!”

“贝勒死了……贝勒死了!”佟图赖失魂落魄地溜走了。亲卫给他准备了十数匹马,让他魂不守舍地打马狂奔离开。

咚咚咚……

忽然间,一阵轻微的震动声响了起来。

不多久,这样的震动声就越发密集,越发清晰。越发接近。

战场的北边,一道移动的黑色阴影出现。

刘振挺立着胸膛,手中的长枪高高举起:“大明皇家近卫军团直属骑兵营!奉太子殿下命!出击!”

“出击!”

“杀啊!”

……

啪嗒……

苏拜手中的长枪忽然间被虎大威挑落,枪尖直指苏拜的咽喉。但苏拜却顾不上这一点,他已经看到了阿巴泰身死。

阿巴泰死了,清军主力依旧在苏拜的手中,他依旧有机会翻盘,最不济也可以在这样的战局之中脱身。手中有十个女真牛录,明军方阵在强,他也有信心突破杀出重围。

但当苏拜看到刘振领着一直没有出现的骑兵营上场的时候。苏拜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认命地仍由虎大威一枪打落马下,随后被几个明军小兵捆上。

“抓住了一个清军大将!”

“捆住他!生俘可比一颗脑袋功勋大了!”

“我们要赢了!阿巴泰死了,清军的主将也被抓住了!”

……

满珠习礼苦笑地望着这样的场景。他的身边,无数蒙古士兵慌乱地地看着,但满珠习礼明白,这一仗……结局注定了。

“我不甘心!”满珠习礼大声喊着:“突围,我要冲出去!”

怀着这样的心思,满珠习礼开始领着其余蒙古士兵不再管战场上杀来的明军,而是朝着北方。亡命突围而去。

汉军的站意在佟图赖自己抬头逃跑的情况下,溃散了。

作为满洲人的铁杆,蒙古兵也在满珠习礼的带领下突围了。

而女真清军自己这一刻,也发现主帅死亡。主将被擒获。这样的极端惨烈的结局面前,这些骄傲凶残的满洲勇气心中顿时纷纷变得空落落的。

方才的战斗再也进行不下去,战斗的意志顿时变得土崩瓦解了。

战场上,左中右三路明军齐齐开始进攻。北边,骑兵营迅速插入,凶猛如饿狼一样扑食着还有余下最后一份顽抗心思的清军。

清军的战阵如同一块被猛地砸碎的玻璃一样。被不断地摧垮,不断地碾压着对方最后一点还成型的部分,直到所有还成型的玻璃都被碾压成了粉末。

当军队的战阵组织被彻底摧垮后,只剩下一个个站意不一的士兵时,那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战争,从来都是有组织的军队对抗有组织的军队。

当清军失去了组织,失去了战阵的时候。

形态就变成了明军开始了有组织的屠杀,有组织的追杀。

战场上,原本凝滞的形态开始如水泻一样朝着东方压过去。

西方推过去的是明军,被压向东方的则是清军。

地上,徒留下一片片的尸首。

当阿巴泰的尸体与苏拜的将旗被高高举起的时候,任何清军士卒都只能接受这一场失败了。

渐渐的,战场上有人哭声出来:“我们赢了……”

“赢了!”

“我们胜了这些鞑子!”

“我们打赢了,打赢了这一场保家卫国,保卫家园妻女的战争!”杨文岳激动地大喊大叫,几乎跳了起来。

当他吼完这句话的时候,杨文岳忽然想到了还没给朱慈烺报喜呢,于是杨文岳快步冲到朱慈烺身边:“殿下,我们赢了!殿下,我们赢了!”

“好……赢了就好啊!”朱慈烺笑着,面上红润无比:“真好啊。军师……我有些困了,有些渴,让我休息下……休息下……”

说完,朱慈烺沉沉地躺倒在地上。

一旁,胡波迅猛地冲了上去。

三百余里外的兖州城。

这个鲁王驻地的州城此刻宛若一片废墟。

作为山东境内除了临清、济南等少数地方唯一还未被打下的富庶州城,这里留下了清军的一路分兵。

在朱慈烺出击军情还未传达到兖州的时候,这里依旧还驻扎着清军最后一支为数四千人的力量。

他们在围攻兖州城,主帅,便是阿巴泰的嫡亲孙子和托。

在和托谋士赵雄的建议之下,他们装备了清军里面几乎仅存的大半火炮。在将近数月的轰击之下,兖州本来就缺乏资金修缮的城墙顿时被轰破。

此刻,积蓄了数月**的清军大吼大叫着,冲进了兖州城的西北角。

兖州知府邓藩锡正在抵抗着佯装主攻的南城。

“邓大人……快走吧!”范淑晋面色悲戚地找到了邓藩锡:“清军从西北角积土攻城,城墙塌破,北门被攻入。兖州……完了!”

邓藩锡听此,不由惨然道:“鞑子攻破了兖州,但他杀不绝我大明义士!本官是兖州知府,有守土之责。范兄,你为士绅,坚守于此已经足够了。还请带着范家忠烈之后退走吧!”

“那大人你怎么办?”范淑晋一听,顿时急了。

“守土之责,自然是巷战到死。”邓藩锡沉默地说着,就这么领着余下的士卒在街上布置起了防务:“我为陛下臣子,食君之俸,忠君之事,绝无后退之理。其余人等,愿意退而留命者,我不阻拦。”

“大人如此慷慨大义,我辈身为大明军人,又如何忍心?我金姚,愿一同作战!”此刻,一员战将披着战甲,提着绣春刀,笑着走上来。

“锦衣卫?”邓藩锡顿时哑然:“想不到,我大明锦衣卫之中,也有如此忠君爱国之人。如此,我便战死此处,也有人作伴了。”

那锦衣卫闻言,笑而不语,而是拉来了监军参议王维新、副将丁文明、滋阳知县郝芳声、滋阳知县樊吉人,以及这些时日坚守兖州的士绅时范淑泰与范淑谦。这些,可是朱慈烺说了要保留的大明忠臣良将好士绅的种子啊。(未完待续。)

PS: 今天在读者群里说了……这两章章合并一章送了。写到最关键的地方,就担心自己写不好。鞠躬致歉……

大家久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