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二章:首辅的忧虑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二章:首辅的忧虑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13:38:57 来源:笔趣阁

“圣上,不欲议和了。”位于南熏坊,周府的书房里,周延儒声音嘶哑:“不仅陈新甲白忙活一早,连我也受了点挂落。还好那田弘遇还算讲究,说是找田贵妃去了。接连失措,都说说,如何是好吧!”

房间里,周延儒的两位心腹相顾对视,都是看出了大大的不妙。

这里,坐在左边的是复社组织者,而今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这是个身材微微发福,面常含笑的青年官员八年前中进士,而今便是京中第一郎中,掌考文职官之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事,以及月选之政令。中层官员里再也没有比他更有权势之人。就是小部尚书,大部侍郎也未必有其得意。

位于右边的则是董廷献,是周延儒的心腹幕僚,不知多少阴私之事与奇谋轨迹都出于他的腹心,同时也是周延儒的一个钱袋子。毕竟,堂堂一个帝国首辅,收受贿赂总不能还亲自出手。相比而言,没有官身只是私人幕僚的董廷献就方便许多了。已经挂掉的刘泽清与侯恂,走的就是董廷献的门路。比起吴昌时,董廷献的门路性价比显然更优。

但此刻,两人相顾都是忧心。

自从上一次周延儒选择朝着太子朱慈烺发难后,周延儒的地位就颇有些不妙。为此,吴昌时便先献计,试图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

吴昌时认为,既然朱慈烺让崇祯皇帝信重的原因是军功。那么,周延儒下一步也该从军略出手。

但吴昌时与周延儒商议了一阵子,却并没有给出什么复辽之计,而是神神秘秘给出了一个对清议和的方案。

在吴昌时看来,只要议和完毕,明清再无战事,那么手握重兵的太子就成了一个靶子,惹人猜忌。而周延儒,便能作为压制太子的布局被崇祯皇帝信重。

而且,一直以来陈新甲都是势单力薄。想要议和却又担心天下清议,虽然有崇祯皇帝宠信,却没有奥援,正是发愁的时候。

这个时候周延儒赞同议和。不仅能简在帝心,也能拉拢到陈新甲这么一个奥援。

结果……

崇祯突然之间竟是强硬了起来,直截了当拒绝了议和的提议,不仅如此,还将马绍愉派到了开封去给朱慈烺庆功。

一向自衬对朱由检性格琢磨格外清楚的周延儒接连失手。这无疑是一个高高悬挂的红灯,警示着周延儒的前途。

再来个不好,周延儒的未来就要堪忧了。

于是,这才惹得周延儒将两员心腹大将深夜喊过来,苦思对策。

这一次,吴昌时憋着笑容,想要说什么,犹豫了好几次却没有说出口。

最终,董廷献幽幽地开口道:“总揆。若要琢磨对策,便要看这问题的根子出来了哪儿。”

吴昌时吃味了起来:“看来董先生是琢磨清楚了。在下静听高见。”

“来之!”周延儒止住了吴昌时的发作。温笑着孤立董廷献道:“还请董先生不吝赐教。”

见恩主重视,董廷献也没了什么怨气,轻咳一声道:“学生以为,这根子还是出在了太子殿下的身上。太子殿下能征善战,自然免不了要朝堂之上有自己的声音。而今的当权的是总揆一系的东林人,无论如何太子殿下也不会选。侯恂与太子殿下之争,便是如此。依学生看,想要稳固总揆局势,还得落在太子殿下的身上。”

“嗯?这不又是绕回到了原路?”吴昌时疑惑不解。

倒是周延儒,迅速反应了过来:“来之。你好好想想,别总顾着插话。别忘了,殿下可不是人臣之辈。”

不是人臣,自然就是人主。周延儒作为文官之首要对付朱慈烺。那便是两个势力之争。

若是周延儒是帮着崇祯皇帝压制太子呢?这样想着,周延儒顿时豁然开朗了。

董廷献笑着继续道:“听闻太子殿下在河南自建一市,设官立衙,自行抽税。为的,可就是太子殿下那支骤然崛起的强军啊。再看近日殿下上奏之事,革新军制。以图辽东建奴。这看起来是一片公心,可建奴入寇京师,却不意味着殿下的大军就要进京了么?我大明京师的北门可就一个德胜门与安定门呢。”

董廷献的话格外刺耳,说得便是唐朝长安大明宫北的玄武门。

但听在周延儒的耳中,却格外顺耳。

“还请先生教我。”周延儒身段一下子柔了下来,就连吴昌时也不由露出了一点不得不服的表情。论起阴人,吴昌时还是有些欠火候。

此刻,吴昌时也不由正色道:“总揆前些时日的事情已经做下,这下子却是犯难了。若是还要护住侯恂,却更是艰难。毕竟……周王亲自上书,又有高名衡联名。侯恂想要保下格外艰难。还有,还有那议和之事……”

“总揆这些时日行差踏错,却不可再行更易了。不然,便更容易让人以为是易于的小人辈!”董廷献脸色一板道:“我们现在这个陛下呀,那是一惯猜忌结党,总觉得这是营私之事。所以,依学生看,侯恂却是没必要救,反而可以让总揆亲自下手,夺官削籍以正总揆一片公心,总归保其不死便足够交代了。如此一来,陛下再看总揆时,再将太子在河南所作所为,不加分毫修饰上奏便可。”

说着,董廷献就将河南里朱慈烺所作所为都给说了出来。

听到朱慈烺在恒信大商场、启明市几乎是建设了一个**王国以后,就连吴昌时也不由大叹道:“太子这是丝毫不顾清誉了。简直浑身上下都是破绽!对了,还未说这议和之事要如何办呢?”

董廷献轻笑一声,自顾自地品了品一杯清茶,这才悠悠道:“太子殿下既然主战,总揆难不成也跟着太子主战?不议和,换个名目,停战便是。”

所谓政敌,不就是反对政敌所支持的么?只要朱慈烺败了,议和又怕什么?

至于对错……于宋高宗而言,谁会在乎岳飞所作所为是对是错。人活当世,哪管千秋骂名?

周延儒抚着长须,心道,停战倒是真的比议和好听许多了。这么一想,便将最后士林清议的担心也抛却,琢磨着朱慈烺那满身的漏洞,大笑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就这么办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