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2 来源:笔趣阁

崇文门外,陆庆衍焦急地踱着步子。

他能处理政务,却很需要一个武官来替他处理那些打打杀杀的东西。他也不是没想过要去军中要一些人才,只是尝试了一次以后,他就不得不无奈放弃了。

陆庆衍的心气很高,他是要将哈尔滨打造成北国明珠,成为未来如同江南一样的塞外江南。故而,他要的人不仅要懂军略,还要懂治理,懂经济。

军中少不了会带兵打仗的人,甚至也有些笔杆子也不错。但治政的本事谁有?若是有,也不会跑去行伍里当兵了。

这个时候,李岩进入了陆庆衍的视线,一拍即合,他所有期望的需求都在李岩身上得到了印证。

“一会儿,该如何准备迎接李岩呢?远征公司豪富,寻常场面只怕是留不住他的心。若是直接许诺重金,却又要担心人家面子上过不去,毕竟人家也未必是那等贪钱的人。再者,李岩终究是读书人出身,恐怕也会有些耻于言利……”陆庆衍左右踱着步子,有些摸不着头脑。

“罢了罢了,且是顺其自然吧。毕竟,我准备的那官位也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哈尔滨守备队,说白了就是预备役民兵,并非是大明官方驻军。故而,在军衔级别之上,都是很低,仅仅只是个上尉军衔,还是预备役的。到时候能筹措到多少兵马,还得看陆庆衍到了哈尔滨以后是个如何的情况。

若非是日本海毕竟是大明重要内海,海参崴还真不会有一支正规军队驻扎,并且配备有一支分舰队。

但哈尔滨这样的内陆城市少有什么重要的军事驻扎的必要了。

毕竟,满人已经被剿灭,俄罗斯人还未冒头。蒙古人早已蛰伏,一切都看起来很是平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朝廷也的确没有道理吧紧张的编制名额挪到哈尔滨上。

一想起这点,陆庆衍就有些惴惴不安。他之所以挖不动军旅的人,严要求是一方面,可给的待遇低却也是备受诟病的。

这样想着,陆庆衍有些心下烦躁,想要走开,却忽然间感觉自己被人盯住了。

他定神看过去,却是有些楞。

“李岩?李主事?”李岩在远征公司的职司便是日本分部主事,是潜力实力派中层。按照远征公司的待遇,这些中层干部不仅有丰厚的俸禄,还有名目繁多的奖金、津贴。无他,远征公司体量庞大,一如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

远征公司的日本分布主事换算起来,便是如同吕宋总督一样,都是一方封疆大吏,手中掌控的资源算起来甚至比陆庆衍之前经手过的所有资源还要多。

故而,在陆庆衍的想象力,李岩应该是光彩照人而来,是盛气凌人而来,是恃才傲物而来。

唯独没有想到过,李岩竟然会是这么风尘仆仆,这般气色不佳,这等寒酸潦倒。

眼前的李岩,双眼红肿,身上的衣服汗臭扑鼻,身上透着一股异味,脸上油腻又仿佛撒着一层土。整个人不像是进京的,反而像是逃荒的。

“陆大人,实在不好意思,一路紧赶慢赶,这才到。也没来得及收拾。”李岩不好意思地说。

“眼下海疆通畅,南来北往,何其方便。我正是想着这一点,这才定了今日之期,怎么……”陆庆衍不敢置信,若非是熟悉的声音,真切的面容,他都要以为遇上骗子了。

“唉,今时不同往日。天津卫是远征公司起家之地,我在远征公司恶了贵人,现在难过了。是以,这一回我是通过漕船北上的。”李岩无奈地说。

“漕船,唉,原来如此。”一听是漕船,陆庆衍这就明白了过来。

漕船没有之前那么风光了。

虽然依旧有一些内陆运河港口需要船运来维持交通,畅通商贸,但最大的漕粮改海运以后,漕运就渐渐没落了。

毕竟,海运的成本实在太低了。至少远比损耗极高,一路上都要经历重重关卡的内陆运河要高。只要有水平能搞海港的港口,而今都已经不再依赖运河转运物资。

伴随着利润的下降,用户的减少。

运河漕运自然是日暮西山,到最后,只能靠着价格战来维持生计。

只是这样一来,船运条件会如何,自然不言而喻。

富家子弟且不提,他们可以做官船,可以自己买船,亦可包船,总之能够区隔开穷苦人家。但穷苦人家能坐的船只条件就差了,脏兮兮,臭烘烘,那都是常态。

“李岩主事……”

“我已经理智了,远征公司,非我栖息之地。”

“那这一千元宝钞的安家费,你无论如何要收下。过往的时候,远征公司如何,我都不问。李岩贤弟,你若早些和我说,我定然要亲自安排船只接你入京。何必如此紧赶慢赶,真是罪过,罪过。”陆庆衍心中窃喜,动作更是大方起来。

“知遇之恩,没齿难忘。”李岩感动地说。

“哈哈,这些虚言少提,来来来,我且与你说说咱们北疆的事情。”

……

陆庆衍接着李岩入京安顿下来,便说起了此行前往黑龙江之事。

“眼下的黑龙江,便是北大荒。这哈尔滨,挺起来词汇似乎有点意思,其实……按照那地方的话说起来,就是个渔村。”陆庆衍说着,便表情凝重了起来:“既然李岩贤弟决意与我一起创一番事业,那我也不瞒着李岩贤弟那些光鲜面下艰难的地方了。”

“陆兄能邀我来此,是看得起我李岩,何谈这些有的没的。既然信得过我李岩,便是再困难的艰难险阻,我也定要迎难而上,哪怕刀山火海!”李岩换了身衣裳,又洗漱了稍许,这会儿振作起精神,却有一番英姿勃发的豪情。

两人算起来,年岁都不大,正是三十左右大干一场的时候。

“好!我们便大干一场!”

见李岩如此表态,陆庆衍放下心中担忧,一五一十地说起了黑龙江的问题。

这会儿的黑龙江,造再大明建国初年的时候就已经纳入了版图。但那时候,并没有黑龙江省,取而代之的是努尔干都司。

虽然有都司这样一个军事管辖区域,但这里并没有民政管辖,是典型的羁縻土著,大明的存在感仅限于名义上的管辖。

真正让大明对东北有效管辖的,是辽东的卫所。大明在辽东建立了众多的卫所,他们带来了一个巩固边疆最重要的成果:汉人移民。

无数汉人移民到了辽东,让这里宛如塞外江南。

只可惜,建奴铁蹄踏来,辽东成了人间地狱。

后来虽然朝廷又着力发展这里,甚至颁发了还辽令这等振奋人心的法案,却并没有让黑龙江的情况有所改善。

原因却也很简单,黑龙江这里都是土著,汉人移民实在太少了。

“汉人少,我们就很难巩固对当地的治理。甚至,我这哈尔滨知府的牌子,也很可能只是一个移民署的干活,首先要做的,不是什么当官当老爷,而是怎么给哈尔滨带来足够的人口。”

“朝堂给了咱们什么支持?”

“囚犯的流放可以改,税收可以免,财政会转移支付,钱不缺,从辽阳通往哈尔滨的路也已经修了一半了。从罗津的船到海参崴也很近,顺流进入松花江的哈尔滨,水路顺畅。陛下发了话,朝鲜的资源都可以相当支持我们对东北的开发。”

“有钱就好办。至少能鼓起一批军屯的人,就拿分土地做诱惑。这一点,是移民的利器。”

“没错,我初步定了一百亩一人,种子、耕牛都能送,只要他们肯在哈尔滨勤恳劳作定居。就是房子,我也遣人开始搞大工程了。大村庄、大庄园。”

“农具、种子、农药,再去京师大学堂请几个农学家,这大庄园说不定能成。”

“对对对,就是如此!”

……

两人讨论的热切,更是一拍即合,迅速出发前往到了哈尔滨。

当时光落到大明二八一年的九月时,两人已经在哈尔滨的府衙里待了有小班月了。

“前景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虽然咱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办法争取移民过来,但在移民到来之前,咱们要想好,如何面对哈尔滨的情况。我们不可能等移民到了,才去上任。那等于丢光之前的业绩。朝堂很看重那些土著。”说起这些,陆庆衍就有些挠头。

“东北的土著,我也听说过。鄂伦春人、赫哲人,那些土著各个都是与女真人一样凶悍的存在。据传能够徒手搏击黑熊,都是些极厉害的人物。但听陛下的意思,似乎对这些女真人很有好感呢?”李岩问道。

“是上好的兵员呀。”陆庆衍很清楚这一点,笑着说:“而且,特别便宜。与日本人一样。”

大明征服日本以后,关于日本浪人武士的传闻也迅速传开。这些打仗勇猛的日本浪人竟然只需要一个饭团就很满足,真是不可思议。

至于那些流落在白山黑水里的土著,自然更加惹起皇帝陛下的垂涎。

这些,可都是能争取到的极佳兵源。

“从前,建奴也是兵员质量不断下降,是靠着抓那些生女真这才维持了相当雄厚的占到里。现在,干这活的轮到我们了。”陆庆衍说。

“不不不,知府,我的想法没这么简单。”回忆着一路上见过的那些土著,李岩斟酌了一下,说:“简单粗暴的抓人,这不符合我们天朝上国的身份,更不利于我们在这里长久稳固的建立治理体系。”

“哦?怎么说?”陆庆衍刚刚换回了一身铠甲,穿上了两块许多的短衫。

东北纬度很高,哈尔滨更是国内所有府城里最高的。但是,这里的夏天却依旧眼热,而且白天十分漫长,让陆庆衍很有些难以适应。

“这些人,其实很好收买。容我调查几天,可能可以比简单的抓人更有效。再者,这天下已经没有下一个可以让生女真人去肆意抢掠的地方了。如果只是简单的抓人,让他们跟着一起抢劫发财,恐怕并非良策。”李岩说。

陆庆衍点了点头,忽然间听外间一阵喧哗。

两人对视一眼,都起身出去。如果不是什么大事,等闲是不会有人来的。

“陆庆衍啊,来看看,来的是谁!”隔着老远,一个熟悉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陆庆衍瞪大了眼珠子,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一人,惊讶道:“是你?梁益心!梁哥,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大兴县干的好好的吗?”

“一个受夹板气的县丞有什么好干的,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不是……我说你,怎么就来了?管不当了?”

“不当了。来投奔老弟你了啊。”

“不是……那可是京官啊,正七品的县丞!”

“嗨,怎么老说这些有的没的。这位就是李守备吧?幸会幸会,我,梁益心。往后啊,就来这北大荒找食了。”

“梁县?幸会幸会。我是李岩,喊我名字就行。”李岩连忙伸手过去,用力摇了一摇。

“可别,往后你们就是父母官,我可是一介小民。要知道,我身后啊,可是有几百号人等着吃饭呢。”梁益心说完,哈哈大笑。

“唉,行了行了,少贫嘴了。本以为你就真是喝醉了,走的时候也没见你说什么,没想到……算了,来,我安排,给你接风洗尘。也不出去了,就在后衙对付对付。”陆庆衍说着,无可奈何地迎着几人入内。

“什么几百号人?要请客吃饭,咱们恐怕够不着。”李岩抓住了关键点。

“都是信得过我,在京师城外拉的盲流。我从顺天府拿的赞助,从户部里拿的拨款,好不容易一路带了过来。”梁益心说得轻描淡写,但谁都清楚那几关有多难过。

不过梁益心的确有利于骄傲:“当然,现在我是黑龙江农垦公司的主事了。两位,往后可以教我梁主事。等这农垦公司做大了,就是又一个远征公司!”

“事到如今,还能说啥?一起干吧。”

梁益心不会想到,他会一语成……语言。

一个新的征途,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