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二章:登基大典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二章:登基大典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2 来源:笔趣阁

这一天清晨明媚,气候罕见地比寻常暖和了一下。似乎,大明这个泱泱大国的皇帝更迭之时连老天爷都给了面子,让这京师不仅晴空万里,亦是阳光直下,洒下了初春的温暖。

朱由检在这样好的天气里心情既是放松又是感叹,他有些沉溺于对过去的缅怀上。

上一次听这些曲乐时,朱由检还是在自己的登基大典上。而这个代表着革新过去,新帝上位的曲子,他是万万想不到自己也有活着听到的那一天。

大明历代皇帝,他朱由检或许是那唯一的太上皇呢。至于大明历代之中能在第二次登基场合里听到的,似乎也仅有他一个人。

为新帝奏乐,旧帝要么被囚禁九层宫阙内,要么就是已然驾崩仙去,再也不复关心人间烟火了。

“这么个独一份的,也算得上是殊荣吧?不管怎么说,这也算对大明好的一个开端罢?”朱由检想到了自己当初登基时的心情。

那时候,朱慈烺还是个一心想着革新天下,将木匠皇帝治下一塌糊涂的大明治理中兴的年轻人。他放眼望去,似乎中兴之主的地位已然在朝着自己招手。

现在,十六年过去了,已经到了第十七个年头,大明没有在他的手里变好,反而因为这个皇太子才一次次转危为安。

决定将皇位交给朱慈烺后,朱由检忽然重新释放了青春活力,浑身上下都放松了下来

不用在担心反复恶化的国政,不用去管让人心力交瘁的军略。更不用担心大明这****上国竟然有一天糟糕到需要克扣皇帝衣服的地步。

崇祯皇帝是个走路都不敢快步走的人,因为一旦走得快了,龙袍里的棉絮就会悄然飘出来。大明皇帝仪表放哪儿搁去?

但而今,崇祯皇帝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朱慈烺见了周皇后就奉上了一道大礼,这是绕开内库里一堆蠢虫的进献,实打实就有五十万两。

再也不用担心用私房钱贴补朝政的朱由检胆气十足,当日就雄风振作了一晚上,自此,却也越发感慨朱慈烺这个儿子心细与厉害了。

想着那五十万两,朱由检轻声道:“也许,这才是真正中兴之治的开始吧。”

崇祯皇帝在座位上发呆。朱慈烺可没闲着,他殿内面向西方,打量着,等候着下一步的动作。

这会儿曲子停止。台阶之下,三声抽鞭子的声音又是响起。其后,丹陛大乐响起,这是庆平之章。

朱慈烺听不懂这些,只在礼部尚书王铎的带领下朝着殿中一拜行礼然后退后站立。

鸿胪寺卿领着王公文武百官以及外国使臣云集就位。朱慈烺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望着一个个恭谨的目光,带领他们朝着崇祯皇帝行礼。

行礼完毕,宣表官从西檐进入大殿右门,从西楹案上拿着传位表到殿檐下跪。

内阁大学士范景文与方岳贡二人一通捧着展表进来,至此,乐声停止。朱慈烺还没喘口气,宣读官退出,路过发呆喘气的朱慈烺时丢给了他一个眼神。

朱慈烺明白了过来,到他了。

只见他依旧面向西边立着,有些没明白这么多头大的礼节。好在有人带他,大学士范景文与方岳贡引领着朱慈烺走到崇祯皇帝的御座前。

左边的范景文捧着皇帝之宝跪进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走过去,拿着皇帝之宝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走过去,肃然一礼,将皇帝之宝缓缓接过来。

朱由检看着朱慈烺,轻笑着缓缓点头,仿佛肩头之上万重大山纷纷飞离,心头一阵畅快:“太子,往后,你就是我大明皇帝了。我为太上皇,只在意悠游天下。但我相信,这大明,会在我的麒麟儿手中,龙飞九天,中兴于世!”

“儿臣……”朱慈烺刚一开口,就看到四周目光齐齐望来。他凝望着手中的皇帝之宝仿佛感觉到了使命汇入心底。

这一刻,一个古老的帝国落在了朱慈烺的肩膀之上,他的心怀里,再也不能只装住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这个帝国万万人的命运。

边疆的战乱,内地的分裂,百姓的贫苦,王侯的野心。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全部与他有了最深切的关联。

朱慈烺深深呼出一口气,再睁眼时,已然一片坦然,万千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朱慈烺再无所动,心中一片沉稳,笑道:“朕,定为大明再造盛世!大明诸君,皆可正眼已待!”

只听朱慈烺话音刚落,殿内群臣就纷纷在内阁首辅黄景昉、次辅吴甡、大学士范景文以及方岳贡的带领之下,齐齐朝着重新坐在太上皇御座旁边的朱慈烺,这位大明的新皇帝行九叩大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此时,乐声齐奏,气氛达到**。

当礼节完毕后,乐声停止,礼部尚书王铎高声宣唱道:“帝王之礼成!”

殿外,鸣鞭之声再度响起,中和韶乐作奏响和平之章。

朱慈烺转身望去,宫阙之上,百官朝拜。紫禁城之外,万民欢呼。

……

太上皇帝朱由检回到自己的宫殿保和殿暖阁里更换礼服。

内阁大学士方岳贡捧着传位诏与皇帝之宝放在皇极殿的中案上。

王铎捧着豫奉登极贺表,将其放在大殿东楹案上。其余百官侍立在保和殿外,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朱慈烺目光落在王铎的身上,果不其然,王铎忙完了就朝着朱慈烺道:“圣上,微臣请奏殿下入中极殿。”

朱慈烺依言而去,中极殿大上,六部九卿在京的高级官员纷纷在列,见了朱慈烺来,各自拍着此前仿佛排练了千百回的次序一样,对着朱慈烺再度行九叩礼。

朱慈烺一步步走到皇极殿,看着大殿中心那座皇帝宝座距离自己越来越近,身边响起中和韶乐作奏元平之章。仿佛背景音乐一样,将这样的景象衬托得格外肃穆,一直到朱慈烺缓缓坐下,乐声才重新停止。

当朱慈烺坐定后,鸣鞭之声如方才一样响起,丹陛大乐奏响庆平之章。宣表官从东檐进入大殿左门,捧着东楹前案里的上表文进来。

乐声停止,宣表官高声宣读着上表文。

背景音乐恰此时重新奏响,外藩各国使臣行九叩大礼。朱慈烺平静地看着寥寥无几的外国时辰。看到了熟悉的人影。

就是那个大胆被朱慈烺派入盛京明军策反的朝鲜王子,凤林大君李淏。朱慈烺朝着人群里的李淏笑了一笑,算是打了个招呼。

朱慈烺为大明皇帝新君,无论是群臣百姓还是外国使者都分外关注这一点。见朱慈烺朝着凤林大君李淏打招呼,所有人都将李淏心中的评级悄然迅速抬高。谁都知道,这个曾经不被朝鲜国内上下看好的凤林大君距离朝鲜国王之位已然不差分毫了。

李淏更是激动,又是隆重一礼拜下,也不管错了齐整的队伍,恭恭敬敬地行礼,又仿佛像是炫耀自己新的的表彰一样。

果然没有人怪他,外藩使者退回班次。

大殿左门里,大学士范景文看着吏部尚书王铎走到屋檐之下。理了理思绪,忙活了一个早上的范景文感慨着还好这是冬天,要不然,这一堆理解都能弄的人一身汗臭了。这时,他打了一个激灵,连忙告诫自己收心。回想着上一个步骤,范景文奉诏从闑东出大殿中门,授王铎。王铎跪受。接过诏书捧着到丹陛中黄案上恭敬摆好,又行三叩礼。然后又小步走着从中阶下到丹墀,将诏书放进云盘内。

此时,等候的礼部官员规则接受。

忙完这一切,王铎从中间走出,高声道:“礼成!”

这一刻,如果王铎知道范景文的感慨,恐怕会恨不得同饮三杯,礼节繁重啊!

还好,接下来的典礼就不需要他去操心了。

鸣鞭之声像是标配一样继续响起,伴随着的还有中和韶乐奏响的和平之章。

朱慈烺回了宫,内阁大学士,次辅吴甡捧着皇帝之宝恭送到乾清门。

当朱慈烺入宫后。礼部、鸿胪寺官此刻已经到了**楼上。他们声音清朗,宣读万众期盼的太上皇帝传位诏书。

“朕缵绍丕基。抚绥函夏。勤求治理。日有孜孜。仰赖上天眷佑。列圣贻谋寰宇稍安。蒸黎康阜。声教四讫。中外一家。御极以来。铲除奸臣魏忠贤、平定滇南沙普之乱。缅甸、安南、朝鲜以及外藩属国咸震慑威棱。恪修职贡,其自作不靖者,悉就殄除。恩覃**。庆施惠,蠲逋赈贷,不下数千万亿。振兴士类。整饬官常。嘉与万邦黎献。海隅苍生。同我太平。跻之仁寿。朕持盈保泰。弗懈益虔。勤念雨旸。周咨稼穑。于庶言庶狱庶慎。靡不躬亲。宥密单心。时几交敕。用亹上副祖宗付畀之重。下抚亿兆仰戴之诚。日慎一日。六十年于兹矣。回忆践阼初元。曾默吁上苍。若纪年周甲。当传位嗣子。不敢仰希皇祖以次增载。今敬迓洪厘。幸符初愿。原康强逢吉。九旬望袠。五代同堂。积庆延祺。光于往牒。非昊慈笃祜。申命用庥。曷克臻此。天生民而立之君。使为司牧。授受之际。敢不兢兢。溯自癸巳南郊。即以嗣位皇子之名默奏上帝。并于成京恭谒祖陵。敬告列祖在天之鉴。昨冬颁朔届期。特宣布诏旨。明定储位……”

城楼外,李定国屏息以待。

“另奉圣上之命,定洪武元年为公元,以我今甲申年为公元二百七十六年!豫敕所司敬议归政典礼。皇太子秉性谦冲,胪诚固让,率同内外王公大臣等、具章请朕至百岁始行斯典。但天听维聪朕志先定。再四申谕、勿得恳辞。皇太子仁孝勇武,克肩重器,宗祏有托。朕用嘉焉。已诹吉祗告天地宗庙社稷。皇太子于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亲御皇极殿。躬授宝玺。可称朕为太上皇帝。其尊号繁文。朕所弗取。毋庸奏上。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行。履端首祚禅授上仪。宜沛新纶。同敷恺泽。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左。”

“另……”这时,内阁首辅黄景昉站了出来,道:“奉今上之命宣布。在京文武百官,俸禄皆于十五日内发放完毕,绝无折钞克扣。因京师恰逢大战,圣上命令,认定京师为战区,再加一月俸禄于文武百官,另赐各官最低一石米为恩赐,依品级不同各异。”

“内外文武大小官员。俱加一级。内外大小各官。除各以现在品级已得封赠外。凡升级及改任者。著照新衔封赠一、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照现任品级各荫一子入监读书。”

“内外文职自四品以下。武职自三品以下。降革留任。及信俸罚俸处分。准其开复。”

“会试额数。俟礼部临期奏明人数。请旨酌量广额。乡试大省加三十名。次省加二十名。小省加十名。……”

“各直省入学额数。大学加七名。中学加五名。小学加三名。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教习。免坐监一月。各直省儒学。无论府州县卫。俱于本年以正贡作恩贡。次贡作岁贡。每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

“官吏兵民人等有犯。除谋反叛逆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内乱。妻妾杀夫。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人谋杀故杀真正人命。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十恶等真正死罪不赦外。军机获罪隐匿逃人……”

“天下之本农为重。各府州县卫、果有勤于耕种。务本力作者。地方官不时加奖以示鼓励。年老之人。自古所重。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派差役。八十以上者。给与绢一匹。棉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一各处养济院。所有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有司留心以时养赡。毋致失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定国高声大呼,他的身后,万民朝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