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二十章:最强战营踏征程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二十章:最强战营踏征程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2 来源:笔趣阁

鼓点敲起。

一身截然不同军装的皇家近卫军团亲卫营登上了河岸。

很快,一支百余人规模的骑兵队伍开始集结阵地,驱赶周围散乱的张献忠部士兵。

靠岸的上百艘大小船只则喊着号子,依次下船。

船上,身为炮兵百户的赵广宁闷闷不乐地解开了自己一身铠甲。那是一套西班牙征服铠甲,头是西班牙无面甲头盔,中间是一身镀银护胸甲,以及一柄鲨鱼皮包裹装点着翠玉的腰刀。

此刻,他放下了自己手上的单筒望远镜,举着拇指比对了一下,离开了船舱,指挥着手下人抬出了一门十二磅的加农炮上了岸。

很快,一名传令兵带来了朱慈烺的命令。

“向城墙开炮!”

得令的赵广宁让手下炮兵拿着中等销子。不一会儿,炮兵拿了中等销子往炮身后一插拿锤子往里面一敲一敲。赵广宁则拿出个水平仪前面绑着千斤坠。看着炮身的角度移动。

当炮身安放在了十九度左右的位置时,赵广宁大喊一声:“好!”

那炮手闻言,顿时放手。

此刻赵广宁拿出一根羽毛吊在半空之中,看着风俗偏向西北六度,最终念念有词了几句,对炮手道:“安放三号包装的火药包。”

不多久,炮手抱个上面写着三号的布口袋过来,把布口袋放到炮口里,拿捆着麻布的棍子往里捅。

赵广宁看着捅结实了,大喊一声好。随机放实弹。

实弹也放入炮口接着还是拿麻布棍子往里捅,良久,赵广宁亲自拿起标尺。对远处三里外的武昌城校对,过了不多久,又拿铁椎往炮眼里一插,刺破布口袋,拿出引线往炮眼里一插。

见此,赵广宁忽然拿出了一根不知放在哪里的雪茄。用火捻子燃起,又用雪茄一点。

做完这些,赵广宁这才对转过身朝着朱慈烺的所在的码头走去:“任务完成!”

此刻,位于码头前方的一个空地里。朱慈烺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看着步兵开始集结。

这是一支迥然不同的步兵。

他们踏着牛皮长靴,绑着白色绑腿,上身穿着赤色立领衬衫,腰系武装带。喊着口号,一步步对其阵列,皮靴踏在地上的声音踏踏作响,带着一股格外凝实的肃杀。

最前的三列,更是每个人都在盛夏时节带着一顶挺括的短檐圆筒貂帽。

这证明他们是参加了章丘一战击溃阿巴泰的英雄部队。头顶上的短檐圆筒貂帽都是从满清的斩获上所得。

最后两列每人的袖子上亦是绣着一个小篆的沧字,这代表他们是参与了沧州突袭战的荣誉之师。

同样,还有一些混杂着德字、利津以及开封两字袖章的勇士。

而这样荣誉集于一身的部队,当然就是朱慈烺手中最完善的一支部队:亲卫营。

作为朱慈烺各部队中战损最严重的部队,亲卫营却是朱慈烺各部队之中战力恢复最快的部队。

作为保卫朱慈烺的亲随,他们每时每刻都接受各部队的勇士征调入营。显然。能够从各部队之中脱引而出被亲卫营看重的勇士都是强兵干将。

这样的结果便让亲卫营哪怕在战后各部队受损严重的时候,也依旧让朱慈烺可以一声令下,带进武昌。

武昌城。

轰隆的炮声震响了武昌上下众人。

张献忠亦是在紧急的军情之中,穿戴散乱地冲出了楚王府。至于那个不争气的楚王朱华奎,已经被张献忠嘲弄一番丢尽了湖中生生淹死。

张献忠很快就得知了来敌:“官军杀来了?”

“就在城外,已然列阵!”张定国沉声道。

“多少人?领兵者谁?”

“一千五!朱慈烺,大明太子!”

“多少甲兵?”

“全无……”

“那还等着什么!可望、文秀、能奇各自领兵聚集我左右。定国为前军都督;张君用为右军都督;马元利为左军都督;冯双礼为后军都督。大军出发,活捉大明太子!”张献忠兴奋不已。

顿时,张献忠聚集着本部兵马汇聚官军降兵十万,浩浩荡荡杀向月亮湾。

当朱慈烺的大军已经埋锅造饭吃饱喝足。重新列队整肃的时候,张献忠的大军终于抵达了。

率先抵达的是张献忠麾下的核心部队。

前后左右四军都督各自带兵列阵,开始缓缓向前冲去。而张献忠则让三位义子带着亲军将自己簇拥在最核心之中。

“哈哈,才区区一千五百人。朱慈烺莫不是在山东济南打傻了?”张献忠看码头上果然是有一千五百人的队列。顿时大笑起来。

“迎击!”

很快,以张定国为前军都督;张君用为右军都督;马元利为左军都督;冯双礼为后军都督的大军开始出发了。

一共将近两万人,浩浩荡荡,压了上去。

朱慈烺却是看着排列成五段,一共五百列的线列步兵笑容悄悄有了些小骄傲。

他从自己的袖子中拿出了一小手枪。

精致镶嵌着珠玉的火枪十分精美,更代表了大明军工的顶尖水平。而这。便是又有些赵广宁的功劳。

这位在澳门出生,自小厮混在西洋匠人堆中的炮手技艺精湛,在南京又与曾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交厚。

这样两个技术宅混在一起,自然是对火器大加专研。而这,便是朱慈烺与赵广宁相识之处,很快朱慈烺又通过赵广宁见到了毕懋康。

此时的毕懋康已经在九年前完成了自生火铳的研发。

燧发枪以扳机通过弹簧带动击锤击向燧石片,通过与燧石片的急速摩擦产生火星引燃火药,因此不必像火绳枪那样,作战时拖着根长长的点燃着的火绳,雨天无法使用,在夜晚火绳的光亮还易暴露射手。

这样一来,原本就是熟练射手一分钟也只能发射两三次的火绳枪在进化到了燧发枪后,便可以提高到最高一分钟十二发的地步。

只可惜,朱慈烺手中的军工作坊日夜加工,忙碌了一个月,依旧在生产难度高昂的限制下,只提供了两千支被命名为崇祯十六年式步枪的燧发枪。减去备用、训练消耗以及故障等问题的损耗后,朱慈烺便带着一千五百人的亲卫营,装备着崇祯十六年式步枪地踏上了武昌的土地。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我来给大家看这些军装的模样,还有~给你们准备的红包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