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三十九章:坚清壁野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三十九章:坚清壁野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2 来源:笔趣阁

坚清壁野

不多时,风尘仆仆的徐闻赶了过来。

朱慈烺注视着这个在国子监六艺居与自己抗辩的年轻人,眼中划过一丝惊讶之色。

京师初见徐闻,朱慈烺这个其实更年轻的少年当初可是用了很大的毅力才克制住自己不发火的。

那时的徐闻锋芒毕露,言辞犀利而诛心。

但现在的徐闻,或许是因为奔波劳累而显得风尘扑,故而身上又悄然多了许多内敛与厚重。这代表着徐闻变得更加成熟了。

或许,这是真切感受到这片土地发生了什么,真切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这个国度后,一个英才的飞速生长。

想到这里,朱慈烺的心情很好。

这意味着,自己在抗清的道路上,有更多更出色的人相助:“徐军师,我听闻是你主持了这一批旧兵甲淘换给乡下坞堡村寨的?”

“是学……属下在做。”再见朱慈烺,徐闻却也是感受不同。曾经,他身负石斋先生弟子的名声,要找朱慈烺一番见教,讨回恩师的名誉。但国子监一番演讲,他却悄然被朱慈烺的的演讲动摇了原来的执念。最后徐闻怀着一种迷惘,一种期待,以及一种不确切的心思决意跟随朱慈烺亲眼判断。

初时,怀着一份不甘与怀疑的徐闻并不相信太子真的会舍命抗击清军。他见了太多的大人物,头顶着仁义礼信,背地里男盗女娼。嘴上说得大义凛然,实际上做的却是送死你上,荣耀我背的勾当。

尤其是当张璧元的消息传到耳边后,在德州的徐闻激烈不已,又得德州知州支持,便打算闹一把大的。

结果……

朱慈烺却带来了河间一战最朴实的讲解。

而且,朱慈烺还带走了河间府的千余百姓。这些决意跟着朱慈烺开始新生活的百姓们来源五花八门。有朴实的老农,有勤恳的工匠,更有特立独行的读书人。破落的说书先生。但大多都因为朱慈烺率军舍命相救,对这位太子怀着一枪报恩之心。

有了这些百姓作为人证,又被随军武校的教官们带去参观了亲卫营阵亡将士的葬礼。徐闻只感觉格外愧疚,恨不得挖了心肝。证明自己绝无污蔑忠良的本心。

按说,对于徐闻这种串联打算破坏随军武校的人,朱慈烺会予以处置。如果真这样,徐闻反而更期待,会好受一点。

但偏偏朱慈烺心怀广博。并不看得上这么一点小怨,反而宽容大度地宣布既往不咎。如此一来,只让徐闻感觉更加愧疚。

就这样,徐闻反而成了随军武校之中学习最积极,任职军务司军师以后工作最努力的一人。

这一次,领了淘换旧军械任务的徐闻便不顾风餐露宿,奔波了临清济南山东各地的坞堡村寨。

现在,回来的徐闻昂然挺胸,终于觉得可以对得住朱慈烺的这份宽容。

朱慈烺温言让徐闻进了城楼,找了一处避风的地方。随后让徐闻坐下,一干人围着火炉便说了起来:“来说说吧,咱们军务司的好儿郎这一次行动如何。去了哪里,左近有多少这样的村寨?那些坞堡村寨的地主们可还好说话?兵甲售卖可顺利?卖了约莫多少?都来说说你这一番成就吧!”

听朱慈烺这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的问候,徐闻按捺住激动,道:“殿下!一切都顺利!临清州左近有坞堡村寨七十六,济南府稍少一些有坞堡村寨三十九。这几处,均是售卖进了旧式兵甲。不仅如此,属下还亲身去了大名府、广平府,派人去了真定府等处的坞堡村寨发卖旧式兵甲。而今世道。兵甲马匹可真是太重要了。坞堡村寨多居于防守,马匹一时间可以不顾,但兵甲少了,有些时候甚至足以影响一场战事。故而。属下这一次去哪里都好说话,那些人纷纷将属下奉为座上宾!”

说到这里,司琦、杨文岳都不由笑了起来。朱慈烺担心兵甲落灰,其实更多人的却是想要一副兵甲都不得。徐闻这趟差事辛苦是辛苦,危险也危险,但要做起了。其实是别人求上去的。

“唯一麻烦的是,咱们军中那些需要淘换出去的兵甲比较是有数的。所以属下也不好都卖出去。再加上有些自立村寨的寨主几乎是不顾王法,只认实力,若非属下瞒住了兵甲数量,让这些寨主都有些顾及,恐怕的确会有些危险。这一次,属下总共将库房之中旧式兵甲,甚至破损的兵甲一共三万七千副都售卖了出去,总共得金三千九百五十九两,银两约莫十九万。其中尚有一些未登记清晰的,可能最后数字还会有些出入。”说完这些徐闻便昂头挺胸了起来。

其他人闻言,都不由轻轻倒吸一口凉气。

“想不到兵甲卖出去,竟是有这般巨利。”杨文岳不由惊叹道。朝廷想要筹措钱粮,五千两银子都要求来求去。

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崇祯甚至把自己的面皮舍去了,亲自找大臣借钱,内阁大臣却只是给了几百两银子打发。最后还是太监比较仁义,王承恩给借了一万两。

可朱慈烺售卖兵甲,却是轻飘飘地就这么赚回了将近四十万两银子。

“这一次启明市采买的姓氏兵甲火铳,可足足用了三十万两呢。”朱慈烺不由地感叹:“真想不到,军火却是这般暴利。看来,民间士绅们积蓄的钱财还真是丰厚啊。这个事情,可以长久地做下去。”

深受经费短缺之苦的司琦连连点头。但杨文岳与徐闻却纷纷变色了。

“殿下,如此不可啊!”杨文岳率先道。

徐闻也连忙开口:“那些坞堡寨主都是些不遵王法,目无法纪之辈。若是继续开卖兵甲让他们壮大了,恐怕到时候为祸的就是我们了!”

朱慈烺却是摇摇头:“目无法纪肯定会有,但在朝廷与鞑虏面前,我相信他们的选择会很清楚。在抗清面前,还是应该争取一切的力量!最差,也能让满清打草谷的时候,多折几个兵将。坚清壁野,不就是为了这一点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