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功名 > 第二零九章狗见面就舔,人见面就骗

功名 第二零九章狗见面就舔,人见面就骗

作者:飞翔的浪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8:03 来源:笔趣阁

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奉命连夜审讯刘昶,并将和刘居士有关的那些狐朋狗友泼皮无赖全都抓了,没多久就获得了这些人坑蒙拐骗欺男霸女抢杀淫掠作恶多端的无数口供。

严刑之下,何患无辞?墙倒众人推,百官都急着和刘昶撇开关系,谁若是不检举刘昶的一点罪责,彷佛就和刘昶曾经是一伙似的。刘居士阴谋造反,意图刺杀皇帝的罪名落实,刘居士和他的党羽立即就被处死,刘昶也被罗织十几道罪名,他以及全家被杀,府上人员都被流放或被卖为奴婢,跟刘昶有关的官员也或抓或贬,原来被刘居士祸害的洛阳无论百姓和官员都欢庆鼓舞,都说皇帝这下除掉一个大奸贼和害人精。

赵旭一跃成为大隋此时最为耀眼的皇帝新宠,朝上朝下,每天找他拜谒恭喜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不计其数。

那五名宫里来的美女的确都各有所长,指挥着奴、婢指挥的各司其职,将中郎将“赵府”各项事务弄得井井有条,看来她们之前在宫里所学的倒是周全。

原来没有落脚之地,如今赵旭首要大事,就是请秦叔宝进府。

这天帮傍晚,赵旭带人驾车,到了秦叔宝养病的小院,经过这一段的调养,秦叔宝的身体已经大有起色,赵旭进来后,先问询了秦叔宝的身体,而后对着秦叔宝深施一礼。

秦叔宝大惊,急忙还礼,问:“兄弟你这是为何?”

赵旭一脸惭愧的说:“秦兄,有一件事做弟弟的瞒了你很久,今天终于可以对你言明了,请秦兄恕罪则个。”

秦叔宝疑惑的说:“有话请讲,咱们兄弟,这样实在生分。”

赵旭请秦叔宝坐定,讲了自己和清风老道与他在黄河边分别后,到了嵩高山机缘巧合的救了杨广的事情,而后自己被杨广擢为千牛卫。

下来赵旭扯了个谎,说杨广因为自己没人认得,脸生,就秘密派自己在洛阳收集刘昶刘居士父子密谋造反的证据,这下刘昶刘居士已经伏诛,自己的身份就无法再掩盖了。

秦叔宝大为差异:“原来刘昶刘居士这父子是你将他们扳倒的!”

“赵兄弟是真人不露相!我早就想过你不是普通人,觉得你迟早会飞黄腾达,如今就应验了。”

赵旭听秦叔宝这样说,知道他对自己如今的身份没有芥蒂,本来还害怕他因为和王伯当交好排斥官员的。秦叔宝又说:“你何罪之有?那刘居士杀了王伯当瓦岗山的两名兄弟,伤了几人,你这是为民除害,我高兴还来不及。这几天我一直听外面街上人都在说奸贼刘昶刘居士被杀,洛阳百姓人心大快,岂料最大的功臣,原来就在我的身边。”

秦叔宝嘴里对赵旭不住的赞叹,赵旭说:“如今我身份已明,这里就不能委屈秦兄居住了。因此,特地请秦兄与我一同入府,此后患难与共,共谋大事。”

患难与共,共谋大事?秦叔宝本来就是个精细的人,赵旭这样说,不由的沉吟了一下,心里想自己漂泊许久,一事无成,如今机会来了,为何不抓住?

再者这赵旭对人热忱,宽宥大方,他那会还是一介草民的时候对自己就是施以恩惠,今后,必然不会亏待自己……

想到这里,秦叔宝踌躇的说:“只恐叔宝才疏学浅,懵懂无知,难堪大用……”

赵旭心里大喜,双手抓着秦叔宝的手说:“哥哥太妄自菲薄了,我有哥哥相助,真如虎添翼,此后必然披荆斩棘,事事必成。”

当下赵旭拉着秦叔宝的手请他上了马车,自己骑了呼雷豹回到了俯身,而后叫人摆宴,与秦叔宝大喝一场,这才知道,秦叔宝本名秦琼,因为一直浪迹江湖,不能成事,心里羞惭,因此就以别名“叔宝”自称,现在就没有再对赵旭隐瞒的必要。

赵旭心所说果然如此,一顿酩酊,亲自将秦叔宝送到准备好的府内别院,里面所用之物一应俱全,本来刘昶府内就豪华奢靡,赵旭有心笼络秦叔宝,更是心意足够。秦叔宝看着这小院里竟然也凋梁画栋,花木山石,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景致真是难以一一细说,知道赵旭真是有心。

两人到了屋内,赵旭扯开桌上的一片锦帛,下面却是黄澄澄的一盘金子,不等秦叔宝说话,赵旭啪的拍了一下手,门外站的两个窈窕女子走了进来,赵旭说:“今天已经不早了,哥哥早点歇息,我这会晕晕乎乎的,也是瞌睡的不得了。告退。”

赵旭说走就走,秦叔宝手抬起“你……”一个字没说完,赵旭已经出了院子。

这两个女子都是杏脸桃腮,煦色韶光,不过二八年纪,两人都是被挑选好了专门服侍秦叔宝的,此刻站在那里一副听其指使的样子。

秦叔宝看看桌上的黄金,再看屋里的摆设,再瞧两个花容月貌的女子,心里叹了一口气:自古以来荣枯有数,得失难量,金钱有价,人情难偿,赵旭这样对待自己,自己今后少不得和他荣辱与共了。

赵旭给秦叔宝的金子不少,但连赵旭从刘昶抄家那里短出来的九牛一毛都不到,再说赵旭哪里将钱放在心上,大鹏展翅恨天低,他要的是整个天下。

赵旭发现,杨广作息的时间非常的不固定,有时候太阳刚刚下山他就睡了,有时候晚上三更之后,他依旧的精神矍铄,要么酒宴歌舞,要么一个人沉思独处,也有的时候通宵达旦。而且真的如同李密那会所说的,杨广心情喜怒十分的难以琢磨,本来该笑的事情,杨广不知为何会怒,本来应该怒气冲冲的事情,他反而笑的哈哈哈,而且他惩罚人的方式非常的古怪,赵旭听说文帝杨坚那会有在朝堂中亲自动手杖毙大臣的习惯,而杨广没有这样做过,但是杨广的作为更让人匪夷所思。

譬如说,有一回因为一个官员犯错,杨广就让人将这个官员押到城墙下面,而后让人在城墙上往下拉屎,如果这个官员能用嘴将城墙上面拉下来的屎接住,那么就不杀他。

结果这个官员竟然真的用嘴将上面下来的屎给接住了,因此免死,只是贬官了事。

窥一斑略全豹。还有,杨广人前人后反差极大,在朝堂或则外出巡游时,无比庄重,不苟言笑,而在宫里的时候则总喜欢光着身子四下走来走去,不知道是在做什么。

每每这个时候,赵旭从杨光的表情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因此不明白这大隋的国君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又何在?

国子祭酒何妥那天因为刘孝孙的事情,赵旭对他的印象深刻,赵旭的职责是伴随杨广左右,护佑安全,好几次在朝堂上,赵旭发现何妥这人嘴巴特别的叼,得理不饶人,经常和其他朝臣在朝堂上辩论,往往和那人争的面红耳赤,有时候还将对方气的要动手。而杨广此时基本总是不吭声,像是在看街头巷尾吵架一样瞧热闹,散朝之后他一个人哈哈的大笑,分明是因为大臣吵架的事情一直想笑,憋到了现在。

这天何妥与尚书右仆射苏威讨论公事时,两人又吵开了。此时尚书令形容虚置,因此尚书右仆射等同于宰相,何妥牙尖嘴利,苏威被何妥问的面红耳赤,几乎羞怒,苏威的儿子苏夔是正七品的通事舍人,见到父亲受瘪,立即上前和何妥辩论刘起来。

何妥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苏夔年纪轻轻,反应灵敏,口才流畅,也不甘落后,两人在朝堂上你来我往的争了很久。

杨广本来听的还津津有味,后来脸色越来越是难看,赵旭观察杨广的表情,再看大臣的表现,心里明白了。

这一会功夫,朝臣们加入支持苏威、苏夔的人越来越多,何妥有些相形见拙。果然,没一会杨广就让文武百官分别表态,支持何妥的写下名字,支持苏威、苏夔父子的,也写下名字。苏威是尚书右仆射,权倾朝野,何妥只是国子祭酒,教授而已,因此在支持何妥的名单上署名者寥寥无几。

名单出来后,杨广即刻散朝,赵旭随着杨广到了后宫,见杨广一直阴沉着脸,心说苏威和苏夔这父子两要倒霉了。

杨广不是不喜欢臣子辩论,而是不喜欢身居高位的官员被其他官员丛拥,就是所谓的拉帮结派,官员们拧成一股绳,这样容易将皇帝的位置给架空。

傍晚赵旭刚回到府上,家人禀报说下午有一个萧姓女子前来求见,自称是中郎将的旧相识。赵旭心说是萧莹?她找自己做什么?

又稍等,门人禀报说国子祭酒何妥请见。何妥和赵旭都是四品官,但赵旭这会是杨广面前红人,何妥上门,必有所求。赵旭想想,对于这种肚子里有知识,平时自视极高的老学究,在面子上一定不能轻慢,要给足尊敬,一旦得罪了他,他会背后写几十篇不重样的文章讨伐你。于是亲自到前面迎接。何妥没想到赵旭这样客气,见了急忙行礼。

两人进到堂内,互相赞美了一番,何妥对着赵旭说道:“中郎将你是高风亮节光明磊落的,今天在朝堂上苏威父子的表现,你也看在眼里了,我与苏威辩论,苏夔唯恐其父在陛下面前丢丑,对我穷追不舍,我不欲和他后学之辈一般见识,没想到他变本加厉。我太学教授四十余年,难道栽到后生小辈之手?真的栽了,那也无可厚非,但是朝里百官因为恭维苏威,惧怕苏威的权势对我落井下石,这真是让人心寒。”

赵旭心说朝里百官要是今天都向着你这个没有实权的国子祭酒,那倒是奇怪了。赵旭陪着何妥感叹了几句,何妥拿出了一份奏折要给赵旭看,赵旭心说来了,明知故问道:“这是……”

何妥恼怒的说:“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尚书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结成一党,拉帮结派,左右朝政,同僚们都把王弘称为‘世子’,把李同和称为'阿叔',就像王弘的权势好像苏威的儿子,李同和的权势好像苏威的弟弟,他们明目张胆的把持朝政,混淆视听,蒙蔽皇帝,其心可诛!”

赵旭“哦”了一声。何妥气愤的说:“中郎将你有所不知,这苏威仗着自己是尚书右仆射,假公济私,随意任命官员,排除异己。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任用他的堂弟苏彻、苏肃。这两人没有才能,却置身高位,朝中无人不知啊,但都对苏威敢怒不敢言。”

别人敢怒不敢言,你倒是有胆。何妥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赵旭故作不懂,问:“那,不知你这是要做什么?”

何妥说:“不能任由苏威专权霸凌,欺压百官,这不是大隋之福。”

赵旭又问:“那,你要做什么?”

何妥说:“我想请中郎将将这些呈交给陛下,让陛下以正视听,肃清朝堂,驱除宵小奸佞。”

这种事赵旭根本就不愿意掺和,明显的何妥这会来找自己也是假公济私,但是杨广今天已经有些不高兴了,可是何妥和苏威这些人都没有看出来。

想到这里,赵旭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陛下乃是千古一帝,是圣贤之君,我觉得,你不如将这些直接呈奏,以陛下的圣明,自然会分清事理,做一个公正的结论。”

何妥见赵旭这样说,不禁迟疑了一下,赵旭笑笑,问:“有些话,我实在是不好说,只是我知道你一直为官清廉,为人耿直,陛下其实明察秋毫……”

赵旭说话的语速很慢,他觉得何妥应该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在朝堂中说话如同流水的何妥这会却反应极慢,赵旭更加明白了,这个何妥其实就是一个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因为杨广不可能因为百官在朝中的辩论而治谁的罪,所以何妥在他认为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他才是最勇敢的,如今要上奏章,就想让自己冲在前面。这也难怪,可是自己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黄毛小儿啊,他何妥为什么想要将自己往前顶着当枪使?

我赵旭,堂堂中郎将,为什么要给你何妥说话?

不过何妥似乎明白了赵旭的意思,起身感谢道:“多谢中郎将的指点,何某犹如醍醐灌顶。我这就去面前陛下。”

三更半夜的要去告御状?那好得很。

赵旭将何妥送出门,等何妥走了,门人说国子祭酒来的时候带了两样东西,赵旭让人打开看看,一个是一些银两,另一个是一些字画。赵旭略一思索,让人原封不动的包好。

第二天进宫,赵旭将何妥给自己的银两和字画拿着面见杨广,杨广问:“你拿着的是什么?要给朕送礼不成?”

赵旭说了何妥昨晚去找自己的事情:“这些都是他给我的。”

杨广耐人寻味的问:“何妥给你的?那你怎么不收下?”

有的人的东西能收,有的人的东西千万不能收,比如说像何妥。更何况,情势不一样,有些礼收了会烫手。赵旭说:“他要我给陛下转呈奏章,我说陛下明察秋毫,是千古一帝,什么能瞒过皇帝的眼睛?你与其让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武夫传话,不如直接给陛下说明白,再说,让我给陛下说什么呢?我是千牛卫,是保护陛下安全的,职责本身就不一样,乱掺和朝里的事情,是不是越位?”

杨广问:“那你这样,不怕得罪了何妥?”

赵旭摇头:“我得罪谁都不能对陛下有所隐瞒。我只忠于陛下,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我,那他们随便,我哪里能管那么多。”

杨广哈哈大笑起来:“你呀!瞧你这性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