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功名 > 第四十九章醉妆词

功名 第四十九章醉妆词

作者:飞翔的浪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6 23:35:09 来源:笔趣阁

白天不能来,晚上却大模大样的走近,可见有些事做起来选对时机,不可能就会变为可能。

赵旭在城墙上众多的缉拿通告上,果然找到了自己的姓名。

只是,过了一会,那张缉拿告示就被风吹着卷上了天,没影了。

娘娘山距离太原城有两个时辰的路程,山并不高,却因有汾河在边上流过,倒也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明。

新春新迹象,山上的娘娘庙早早的就香客拥挤,赵旭混迹在人流里看似毫无目的的闲逛,心里却在留意观察。

一会,他就看到山下十多匹高头大马护卫着一辆马车顺着青石铺就的山路,到了面前。

这些马脖子上无一例外的都戴着的雪白无暇铃铛,每一匹马都神骏高大,鞍辔鲜明。

这就是王家的人了。赵旭已经看清了骑马的这些人里,有好几个自己当时和普济在过黄河的时候,就曾经见过。

当先的那个身形高瘦,鹰眼高鼻的男子,肯定就是高云翔。

这个高云翔和已经死于非命的高云宝长的有相似的地方。

赵旭没看到谢乐迪。

如果高云翔今天就要劫持马车里的王家姑娘,那谢乐迪这些帮手,不在此处,肯定不远。

那他们会在哪里?

山路上以及娘娘庙里人很多,高云翔如果要动手,恐怕不会急于一时。

或许,就是在王家姑娘上完香,还愿之后,归家的途中?

赵旭昨天就已经到了娘娘山。

他前夜潜入城外酒家,偷了人家的衣服换上,将自己清洗干净,还在酒家里吃饱喝足,这才离开,昨天将山上四处都走了一遍,大致对娘娘山地形了熟于胸。

现在仔细再想想,的确没有可以供谢乐迪那些人藏身的地方,于是决定,一会等高云翔这些人回去,自己跟着。

到山上上香的人众多,一会顺手“牵”一匹马,对赵旭而言也不是难事。

高云翔和赵旭没有照过面,因此赵旭并不怕他认出自己,而且谢乐迪自始至终也没有看清过赵旭的长相,所以现在赵旭更不担心有人会认出自己。

他穿着普通,混在人群里,从后背看也不显眼。只是高鼻大眼,长相出众,迎面过来的女香客见了,倒是会多瞧几眼,心想这不知是谁家的儿郎,怎的如此丰神如玉、气度翩翩?

既然还有时间,赵旭还是到处找谢乐迪的影迹,于是对于高云翔这些人倒是不放在心上了。

赵旭再次进入了娘娘庙。在人流之中,迎面过来一个女尼,这个尼姑也不过二十出头,身着僧衣僧帽,但眼似秋波,红唇一点,肌肤雪白,煞是好看。

赵旭的目光在这女尼脸上一扫而过,这个女尼倒是将赵旭看了好几眼,朝着后面的院子去了。

一会,高云翔等人护着王家姑娘从山门外进来,到了大殿进香,赵旭已经绕到一个长廊那里。他将庙里庙外再次巡弋一遍,确认谢乐迪确实不在这里。

等赵旭重新来到大殿前,王家女子已经结束祈福还愿,高云翔这十多个人护着她和一个女婢从肃穆慈善的塑像后绕过,经后门,出去了。

殿后面的门外是一条小路,路的一边种植着一大片竹子,小路的两端一面拐弯可以走到大殿前面,另一端通往了别院。

这个别院里还有小院,除了庙里女尼休憩的地方,多是为了香客临时歇脚准备的。

赵旭在前面没看到高云翔他们,知道他们必然进到别院里休息。这时虽是冬季,但后面的竹林郁郁葱葱,赵旭到了别院门口,也不见有人看门,就进到里面,只见右边院子那里有女尼出入,但是左手圆形院门的院门紧闭。

他站了一会,懵然觉得不对,急忙往右边院落里察看,但是一进去就知道高云翔那些人不可能在此处。

这个院子里住的都是女尼,怎么可能让高云翔那些人全都进来?何况,王家姑娘如果要和庙里的师父谈话,高云翔他们也没有必要全都进到屋子里守着。

赵旭一个激灵,立即往左边院门过去,但是门却从里面闩着。

这就更不寻常了。

大白天的,高云翔他们带着王家女子在一个院子里,关院门干什么?

赵旭立即掏出匕首,从门缝里插过去,挑起了门闩,轻轻悄悄进到院里,还是不见一个人,甚至连一点人声都听不到!

这太奇怪了。

赵旭将门又重新关闭闩好,到了房间门口,登时就闻到了一股血腥气息。

不好!

这房间的门还是从里面闩着,赵旭依法故技重施,进去后映入眼帘的就是两个倒在血泊里的女子!而且,屋里还倒着几个身首异处的王家护卫。

屋里到处都是鲜血淋漓,其中一个女子显然是王家的婢女,另一个女子,竟然是刚刚在外面迎面而过的那个漂亮的女尼!

屋里再没有其他的人。

高云翔已经动手了!

自己来晚了。

可高云翔他们那些人哪里去了?

赵旭当即愣在那里,不停的想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

外面没见到王家的姑娘和护卫,难道高云翔带着王家女子上天入地了!

赵旭一时反应不过来,他恍然看到地上的女尼似乎手指动了一下,急忙向前,询问:“谁下的手?”

女尼一只手捂着胸口的伤,眼睛轻微睁开,见到赵旭的模样,心里恍然,原来这位年纪不大的俏郎君也是个花丛中的个中里手、欢场急先锋,才见了一面,就来找自己了。

只可惜自己所遇非人,今天要命丧于此,不然,眼前的这位到似……

赵旭见她不说话,知道女尼已经不行了,着急的问:“高云翔和王家姑娘呢?”

女尼听了,眼睛一亮,伸手指着一个方向。

赵旭顺着看去,是屋里偏处的土炕。

本地土炕一般连同灶台,灶台的火从炕体中穿过,冬天可保暖,赵旭登时就要起身,女尼艰难的张口说道:“……汾河……高……”

汾河?

高?

高可能就是指高云翔,那汾河呢?

汾河什么?

但是她再也说不出话,永远闭上了眼睛。

赵旭无暇顾及其他,到了土炕跟前一看。这才发现,屋里的死者横七竖八,倒的哪里都是,唯独这个土炕上面没有一具尸体,只是被褥有些凌乱。

这个土炕有古怪。

赵旭一把掀起了席子,果然发现下面有一块木板,等他掀开木板,赫然出现了一个窟窿!

赵旭跳上土炕,朝着窟窿里看,只见这个窟窿比较深,能看得到有一把木梯靠在一侧。

赵旭明白了,这个死了的女尼就是高云翔他们在娘娘庙里安插下来的内应,高云翔他们劫持了王家姑娘,杀死了其他护卫和婢女,带着王家姑娘从土炕下去,离开了。

这下面肯定有一条地道!

赵旭立即顺着梯子下去,到了下面,发现果然有一条地道。

地道里靠近土炕窟窿的位置土质是干的,也就是说,这个地道挖掘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果然是大买卖!

地道的高低只能供人弯腰低头走过,赵旭趴在那里,手脚并用,往前爬了一截,却发现地道被一些石头给挡住了去路。

他娘的!

高云翔这些人果然心思诡异,他们在挖地道的时候就想好了退路,在地道的一侧挖了侧洞,提前在里面放置了石块,目的就是到了劫持完王家女子后,将石块从侧洞里转移,堆积在地道的正路上,防止后面有人追赶的。

赵旭被气急了,一拳擂在地道地下,心里忽然想到了刚刚那个女尼说的“汾河”。

汾河?

娘娘山山体一侧就是汾河,难道这个地道的出口,是在与汾河接壤的某一处所在?

赵旭立即往回爬,顺着梯子到了屋里。

这个女尼如此美艳,却就这样死了。谅她临死也没想到高云翔那么的凶残,在利用完了她之后,竟然杀她灭口。

赵旭匆匆出了庙宇,也没人注意他土头土脸。他到了庙外,看到王家的马匹和马车还在,知道高云翔那些人说不定还在山体的地洞中爬行。

地洞那么紧窄矮小,几个人爬着,必然没有正常走路快,只要自己快点,应该还能赶上。

赵旭顺着山岭往汾河那边跑。一会而到了河边,却什么也没有。

极目远眺,这里也不见什么人,赵旭沿着河边一直寻找,河岸却到了一个山堎那里,山石凸起,断了去路。

赵旭十分情急,他爬上山堎,刚刚的露出个头,就看到峭壁边一棵挨着河水长的歪脖子树那里,泊着一叶小舟。

这艘小船怎么会在这里?

小船上躺着一个人,正一颗一颗的往嘴里扔着什么零食,看样子十分的惬意,但是他的打扮却不是渔夫,而且,赵旭看到他的手边放着一柄刀。

“哈哈,这里肯定就是地道的出口了。”

那娘娘庙离这里也不近,赵旭真是有些佩服高云翔这一帮人的耐心和韧劲,他们制定了这么周密的计划,也不知道费了多久的力气挖了这么长的地道,用这么长的时间去设计、去等待,直到今天去实施,真是可谓持之以恒。

可惜他们是在害人!

他娘的,真如普济那会所说,有这时间和功夫,做什么赚不了钱?

小船是系在那棵树上的,赵旭再四下看看,还是没有看到谢乐迪或者其他人的迹象。

这艘船如果真是接应高云翔的,那么,一会,船将会驶向哪里呢?

谢乐迪那些人是不是在船最终停泊的地方等着?

赵旭想来想去,觉得如果是的话,谢乐迪肯定不会是一个人在等,那今天要杀谢乐迪的计划,又就落空了。

那也不能便宜了高云翔他们!

赵旭看着船上那个还在悠然自得的人,心说小爷今天让你快活到头!

汾河水临近山体的一侧有些深,赵旭将身上的东西检查一遍,而后从山堎这边慢慢的进了水里,潜到水下。

河水冰凉彻骨,下面暗涌湍急,赵旭前进的十分艰难,饶是如此,一会之后,他终于还是抓住了水底凸起的岩石,慢慢的攀沿着,到了小船所在的下方。

上面船上的人毫无所觉,赵旭缓缓的浮上来,听到这人在船上哼着一首小曲。

懵然,赵旭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心里更对高云翔的手段感到赞叹。

按说他们这些人为了劫持王家姑娘才挖掘的地道,完全可以在寺庙里出来之后,将地道口通向不为人所知的山岭里面,就可以了,可以省些力气。

可是偏偏他们却将出口选择在了这里,目的就是,假设挟持王家女子的事情出现变故,追的人在陆地上当然容易追击,可是高云翔得手之后却从水路离开,那在山林里追的人也只能站在岸上空嘴骂娘而已。

嘿嘿,果然好计谋。

高云翔那些人还没有来,看来他们在地洞里爬的时间是没有自己在山上跑的快。

赵旭躲在船艄下面一动不动,也不敢瞄一下,看山体上究竟哪里才是那个地道的出口。

这个等待的时间有些长,河水哗哗,船上唱小曲的唧唧歪歪的没个完,而且这人五音不全,唱的全是走调的,就像是苍蝇蚊子在耳畔萦绕不去,让赵旭不堪其扰。

赵旭心思婉转,又想起了父亲第一次带着自己和哥哥在黄河里凫水的情景。

那是夏日的午后,天母亲教自己和哥哥认字,哥哥的字写得工整认真,自己却敷衍了事,一会母亲责罚自己,自己越来越心浮气躁。

到了傍晚,父亲带着自己和哥哥到了河边,没一会,自己就在水里游的像模像样,而大郎却始终不得要领,但是父亲始终都很耐心。

后来自己耍累了,上岸去逮飞虫玩耍,哥哥和父亲还在水里。

晚上一觉醒来,自己去小解,听到父亲和母亲还没休息,在谈论自己和哥哥的事情。

母亲说自己心思太活,不能定性,做一件事的时候还想着其他的事情,因此对眼前需要完成的事总是“完成”即可,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到后来一看,总是略有瑕疵。

而大郎则不同,学什么虽然慢,耗时较长,但贵在坚持,这样做一件就是一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