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功名 > 第七十九章河中之水向东流

功名 第七十九章河中之水向东流

作者:飞翔的浪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5 20:15:59 来源:笔趣阁

这会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在这个星空下的雪地里,同时像曲沃的家在黄河河岸边上一样,赵旭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且难以言喻……

天寒地冻,在雪地里呆一夜的滋味肯定不好受,赵旭默默的到了倒塌的庙前,将瓦砾扒拉开,准备倚着墙休息一晚,同时也有个屏障,免得晚上有野兽出没。

普济见赵旭在清理,他也过来,赵旭将蒿草都铺好了,却看到普济在将那几个至今连名字都不知道的贼人尸首往一起搬。

赵旭越发觉得这个和尚脑筋不太灵光,难道普济还要将这些人给放在一起埋了?

赵旭本身腰背疼痛,斜躺着看着普济在那里忙来忙去。

普济将那四人的尸体费力的摆好,而后打坐起来,嘴里似乎念念有词,好像在诵经超度。

又过了一会,普济过来,自己也找了些蒿草铺下,躺在那里睁着双眼,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和尚经书念得多了有些疯魔了。赵旭想着,一会就睡着了。

夜里很冷,赵旭捡了好几件衣服披着,普济却还是那一身衣裳,早晨赵旭醒来,看到普济已经开始早课。

这个和尚真是晚也念经,早也念经!

今天身上的疼痛减轻了一些,赵旭活动几下身子,对着普济说:“就此别过,一路保重。”

赵旭说着要走,普济站起来说:“不急。你看这四周都是荒原,不如咱们结伴而行,也好有个照应。到了官道,你我各奔前程,你看怎么样?”

赵旭想想也对,点头将昨晚抱着睡了一夜的刀背到肩上,又将那杆长枪提溜着,就准备走。

这时普济又说道:“慢着。”

这和尚怎么这么多事呢?!

赵旭看着普济,普济从背包里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个包的严严实实的小包,解开之后,又拿出一个油纸包,再打开油纸包之后,里面是一个绸缎包着的四四方方的盒子,他将盒子打开,里面却是一本书。

这是一本《金刚经》,赵旭也看不出有什么好,普济对赵旭解释说:“这是前唐玄奘法师亲自抄写的《金刚经》,我奉了方丈的话,和两位师兄要将此经送到凉州的龙泉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伙人非说我们带着的是什么藏宝图,他们从吴越国和大唐国境那里开始,一路追着我们,为此,我的两个师兄遭遇不测。”

玄奘法师历经重重磨难去西域取经的事情,早已经家喻户晓,他亲手抄写的经文,对于佛门弟子而言,自然十分珍贵,而吴越国崇佛,有这个藏经也很自然。

赵旭觉得世人以讹传讹,认为几个和尚小心翼翼,千里迢迢护送的东西肯定是宝贝,所以起了歹心,想据为己有,也是可能的。

“从吴越到凉州,穿过大唐,是捷径,不得以,贫僧穿成这样,请施主莫怪。”

“不怪,不怪,”赵旭本来想说既然路途这么艰难,你的两个师兄还都死了,前路漫漫,你恐怕也会有性命之忧,你怎么不回去。但是嘴里问的却是:“可以走了吗?”

普济说:“可以了,我之所以解释,是因为咱们要同行一段,这件事瞒着你,我心里觉得不大好。”

是这样吗?你是害怕我继着前面那几个蟊贼,在半路上有了非分的心思,才早点将“宝物”拿出来让我死了窥测的念想吧?

赵旭这会一门心思赶紧回家,至于这个萍水相逢的普济怎么想,他根本不在意。再说,昨天他看普济和那几个人缠斗的时候动作迅捷,自己恐怕根本就打不过他,就那一本佛经要是真的有什么藏宝图在里面,赵旭也没那个抢过来的愿望。

难道普济还怕自己到了人多的地方将他是个和尚的身份透露出去,好以此威胁?

这个吴越国的和尚!

不过一路上普济再也没有说话。

几个时辰之后,两人到了大路上,一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野兽,赵旭这下就将那杆长枪给扔了,而后用衣服将刀给裹了起来。他的靴子里还藏着一柄匕首,样子像是个打猎的。没一会就碰见一个乡人,一打听,普济倒没什么,赵旭心说真是麻烦。

原来,赵旭被河水冲到了黄河的另一边,而陕州却在河的南岸,要回去,就要渡过黄河了。

这几天之中遭遇太多,上岸的时候昏头昏脑的,后来又是在荒原里,这南辕北辙的倒真是没想到。

普济去凉州也要过河,两人顺着大路走,到了集市上,赵旭身上有钱,取出钱币给自己和普济买些面食吃了,接着就来到渡口,准备搭船过河。

黄河两岸居民说话的口音差不多,问路说话的都是赵旭,普济总是不吭声,因此也没人注意他们俩。

河水滚滚,两边河岸却还有冰,赵旭回想这几天的遭遇,心情十分沉重。

临近过年,河岸边等船的人很多,但船只有限,每次来了空的渡船都听得喧哗叫嚷,人头蹿涌。不过浦头上倒是也停泊着一艘大船,但就是不载人,赵旭一问,听人说那船只已经被人包了,有了雇主。

一会赵旭听到叮当叮当,叮玲玲的一阵铃声,有好几匹马一路驰来,这些马脖子上戴着的铃铛雪白无暇,倒像是纯银打造的一样,后面还跟着两辆马车,马车装饰华丽,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

前面来的那几匹马每一匹都神骏高大,鞍辔鲜明,马上的人一个个都膀大腰圆,穿着统一的服饰,腰中挎刀,当先的一个人大约三十来岁,身形高瘦,鹰眼高鼻,一看就是个厉害角色,他跃马撒缰,就到了岸边空闲着的大船那里,船上早就站着两个人在等,几句话后,这人跳上船,四下巡弋一番,而后又说了什么,下船返回了马车跟前。

“这是太原王家的人。”

这时赵旭身边有人低声的议论,有人听了就说:“怪不得这么大动静,原来是他家。”

赵旭却不懂什么太原王家,他几乎想张嘴问王家怎么了?很了不起吗?可是再一想自己何必多事。

就在这一会功夫,马车到了岸边,那艘大船上已经铺好了舢板,并且一直的铺到了河岸上面,刚刚那个个头很高的人上去试试舢板是否牢固,然后挥手,那两辆马车就先行直接的上到了船上。

赵旭觉得这些王家的人干这事情十分的井井有条,看来平日训练有素。

转瞬两辆马车都到了船上,那些骑手牵着马也上了船,有人收了舢板,那艘大船就要离岸。就在这时,赵旭看到先前的那辆马车里,似乎有人掀开帘子往外看,他远远的瞧到马车里的人眼似流光,螓首蛾眉,肌肤胜雪,原来是个俏丽的女子。

马车里的女子只是朝着外面轻瞥了一眼,就将帘子放下了。也就是这么一瞬,赵旭觉得这个女的柔情绰态,简直犹如春晓之花一般,美的不可方物。

那艘大船转眼离岸,赵旭和普济也终于挤上了一个船只,只不过人多拥挤,大家摩肩擦踵的,有人就大叫说别挤了,将自己肚子里的气都给挤出来了。

这人不说放屁却说成挤出气,船上的人听了都笑,他也乐呵呵的说:“你们都想什么呢?我被挤得上气不接下气,不行?”

河里还有浮冰时不时的飘来,船家为了稳妥,行走的比较慢,乘船的人无聊,有人就拉开了话匣子说一些乡间趣事。

这时有人问刚刚那几辆马车什么的,都是什么人?刚才说话风趣的人撇嘴说:“太原王家你都不知道?”

问话的人说的确不知,这人就讲:“我却知道。”

这人像是个小贩,赵旭也不知道“太原王家”是怎么回事,竖起耳朵听他说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是自汉以来的四大名门望族,你们竟然不知?”

有人咕哝说谁关心这个干甚么?又不能当饭吃,我们这些泥腿子苦哈哈又不读书,字也不认得,什么四大家族五大家族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个小贩被人挤兑,一副你们都是孤陋寡闻的样子:“是不能当饭吃,但是这几家人却能影响你吃多少饭!”

更多的人笑小贩根本就是在强词夺理,是故弄玄虚纯属抬杠,小贩摆手说:“好好好,别的不说,我只说一件事,前唐文宗皇帝那会,太子求婚宰相郑覃的孙女,竟被郑家一口拒绝,搞的文宗很没有面子,他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郑、王耶?”

船上的人听了又开始议论,都不信还有拒绝和皇帝结亲的,又说这人一看就是走南闯北走江湖的,净是讲一些有上嘴唇没有下嘴唇的事情。

这个小贩嘻嘻一笑:“得!坐船寂寞,我说了你们听听,信了便信,不信也无妨,权当我没说,当我出气了,我又不能得你们一文钱。”

他这样自嘲,也没人和他挤兑了。普济见赵旭听的入神,轻声说道:“这人讲的是真的,不过说的不准确,崔、卢、郑、王是北魏时期对天下姓氏的排名,到了前唐的时候,已经形成五姓七宗的说法。”

普济见赵旭凝神,继续道:“在自汉代以来,众多的士族门阀之中,有五个姓氏的世家大族堪称豪门中的豪门,顶级中的顶级,他们分别是陇西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与太原王氏,由于其中李氏和崔氏各有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两个分支,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五姓七宗,也有人称其为五姓七望或者五姓七家。”

“这人说的,皇帝和郑家结亲不成,确有其事。无独有偶,前唐的时候,有个叫薛元超的宰相也说过,他自己平生有三大憾事,其中之一就是未能娶到五姓七宗家族中的女子为妻。而当时薛氏一族已经与韦氏、裴氏、柳氏三族并称为‘关中四姓’了,但是在面对五姓七宗的时候,仍需仰望。”

赵旭听着有意思,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普济刚才侃侃而谈,这下忽然有些不好意思:“我闲暇无事的时候,读书读到的。”

闲暇无事的时候读书读到的?赵旭猛然想到,这艘船上绝大多数的人可能都是不识字的,诵经读典,几乎没有可能。每日劳作之余,他们只认同自己能看到和接触到的事物,而普济这个和尚却不但日常参阅经书,甚至还有“闲暇无事”的时间去看经书之外的书籍,这是不是当今皇帝李存勖灭佛的一个原因呢?

普济却不知道赵旭在想什么,他又说道:“……身为宰相的薛元超娶不到五姓七宗的女子为妻,甚至还发生过皇室想下嫁公主给这几个世家,都嫁不出去的事情。清河崔氏因为嫌弃前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并非纯粹汉人,居然拒绝迎娶皇室公主。”

“一般人家,能有这样的好事,那肯定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了,然而这五姓七宗却根本不将公主当回事,你说……”

普济说到这里,被赵旭挤了一下肩膀,普济有些愣愣的,而后猛然惊醒,顿时一身冷汗。

普济说前唐李姓皇室不是纯粹汉人,他一直在吴越国,却忘了此时建立大唐的李存勖就是沙坨人。

此时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婚姻也讲究门当户对。普济本身就是隐藏和尚的身份经过大唐,这会要是说话不注意,被人听到盯上,说不定会有无妄之灾。

普济闭嘴低头不言语了,赵旭却想,刚刚车里那个匆匆一瞥,美艳的女子就是太原王家的人了。像这样出众的人儿,也不知会开枝散叶到谁的家中?

一会船到了南岸,船上的人大家各自走散,赵旭要往西行,普济也往西,赵旭想早些到家,专检小路捷径,普济跟着,两人继续同路。

荒山茫茫,两人逶迤而行,也没有别人,赵旭问普济:“你刚刚说那五姓七宗不与他人通婚,那他们男子娶的是谁,女子又嫁给何人?”

“他们这几大家主要就是家族内部通婚。基本上,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缔结婚约,赵郡李氏与博陵崔氏世代缔结婚约,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缔结婚约,而陇西李氏则与范阳卢氏、太原王氏世代缔结婚约。”

赵旭问:“你说他们就那么瞧不上别姓,对皇室也不屑一顾,那皇室就不生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