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峰卷尘沙起 > 第一卷 第六章 迎敌

峰卷尘沙起 第一卷 第六章 迎敌

作者:随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6 19:13:26 来源:笔趣阁

宁砺仰首望天,只见天空一片灰蒙。也不知道这就是天空的颜色,还是混战激起的灰尘遮蔽了自己的双眼。刹那间,诸般事宜浮上心头。

时逢乱世,自己这岭南县第一大族的继承人自然是少小便立有大志。少时在师傅的陪伴下游历天下,将将年及二九之数便投身边疆。既然是少小立志那便有远大抱负。而自己所做一切,皆是为一展胸中抱负而拼搏奋斗。

宁氏一族富甲岭南,自己只需要在边军中历练2年,即可通过家族的关系在本县担任武尉一职。一县武尉的主要职责为维持治安、训练民勇等武备方面事宜,虽然品级不高,但却得来不易。一来,武尉是朝廷的正式官员,属于朝廷任命;二来,胤国律法规定,一地最高长官不能由本地人担任,本地人只能担任辅助县令的官员;三来,县令之下首辅县文吏虽然排位在前,但其主管文书,其最重要的工作是协助县令处理除武备外的日常工作。若是在平常县里,这文吏的地位自然要高于武尉许多。之时在边疆地区,手里有合法暴力职权的武尉却比文吏更有威望。

只是好巧不巧,今天正是宁砺从军的最后一天,却不想遭遇了这强弱如此悬殊的突然袭击。

宁砺来不及擦拭洒在脸上的血迹,借翻滚之力迅速弹起,并顺手抄起地上的一把直刀,靠向就近的一棵大树。一名同袍左脚中箭惨呼倒地,瞬即又是一箭射穿他的咽喉。

宁砺一时感到既侥幸又羞愧,这一箭本该是射死自己的。

稍微缓过一口气,宁砺心里竟是突突地猛跳起来。他不敢说自己身经百战,但在边地从军两年大仗小仗也经历颇多,再加上游历天下时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如何不能在今日的阵仗面前感觉出重大危机。吴字营三队人马出寨巡逻,居然遭到了晴日族大批战士的伏击。

若不是这场伏击已然发生,宁砺怎么也不相信晴日族胆敢如此作为!

晴日族全族人口只有20万余,其族内除各部首领有专门的护卫队之外并没有专门的作战部队,他们只是在战时以各山寨为单位征召青壮入伍参战。其族活动范围主要是岭南县西北一带,本族势力范围内群山环抱、物产丰富,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经过多年的战争,晴日族明白自己在人口数量、兵员素质、武器装备、战阵战法上与胤国、垚国有很大差距,所以近年来鲜有主动向实力强大的胤国边军发动攻击。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族中战士装备多以简易弓箭、木制长矛和轻刀、薄盾为主。刚才与之交战的部队却配有铠甲、强弓、钢制长矛和优质钢刀。在晴日族各部之中,只有大首领的护卫队才拥有中原地区的规制装备。而大首领绝不会轻易离开驻地的,因为他要保持对族中祭坛的绝对控制力度。在晴日族内谁拥有祭祀的权利,谁就是名正言顺的大首领,谁就可以享有其他山寨的贡品。如果不是大首领的部队,那么刚才攻击胤国边军所用的武器,就只可能是来自别国的资助。是谁在资助晴日族?晴日族大首领怎么会让其他山寨拥有如此装备?是什么原因让晴日族大举来攻。宁砺的脑袋里一时百转千回。

宁砺为人谨慎,每次单独出寨均会安排五组侦骑向四个方向展开侦查。刚刚侦得敌军动向,便一边命本队人马准备迎敌,一边命人在高处射出求救烟花。只是这场袭击来得太突然,只是短短的一刻钟,左方二队、右方三队的边军士兵已死伤过半,纷纷向宁砺这边退来。三面敌军向中间压来,宁砺和队副衣涛各领20人接应。虽然只有各领的20人,但在整齐划一的呐喊声中杀入敌阵,还是迅速让溃逃的己方军士稳住了阵脚。

宁砺站在树后迅速观察周围地形,向左右伸出5指左右摇晃,打出五人盾阵的手势。再往后退20米即可进入一队形成的防御区内。一声声响亮的吼叫“五”“五”……,一队20名士兵迅速分四组结成五人盾阵,三队士兵很有默契的摆脱敌人,找寻最近的盾阵向之靠拢。宁砺边战边退,进入一队防区。晴日族战士凭借人数优势疯狂杀来,刚到一队防区边缘就被一顿猛射,无法向前寸进。对面一声尖啸,晴日族士兵停止追击,迅速退往边军士兵弓箭射击范围外聚集。

胤军被伏击的地点位于定西军寨40里处,如遇敌情,大军一个时辰即可到达。这里原本是几十户山民的聚集地,不过因为长期战争他们已经搬到胤**寨之中。要说有价值的地方,可能也只有后方一块较大的平地适合耕种。晴日族是绝不可能为了这个理由,冒着被胤国疯狂报复的危险大举来攻。

宁砺很用力地摇了摇脑袋,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衣涛清点人数”。宁砺大声的命令道。

“二队、三队队长、队副均以战死,二队剩余48人、三队剩余35人,我队还有战马10匹”。一个30岁左右,中等身材、壮实憨厚、面容普通的汉子答道。

宁砺道:“各标报告情况”。

“一标完成接应二队、三队战士,本标6名兄弟受轻伤,已处理可继续战斗”。一标标长宁顶大声答道。

“二标在战场北面两块巨石和西北面、东北面山坡构筑防线,3名兄弟受轻伤,已处理可继续战斗。北面敌军约600人、西北面和东北面各有敌军约200人,初步判断袭击我们的是晴日族。他们着铠甲、配钢刀,有强弓”。二标标长周大勇大声答道。

岭州边军队长及以下军职基本是凭军功擢升,四名军官都是战场老兵,现在均已战死,可想战况之惨烈。

宁砺环顾一周,心中开始了计算。对面晴日族有全副武装的1千战士,而己方除去往回搬救兵的2名兄弟只剩下181人。由于距离太近宁砺根本不可能做到有序撤退,一个不好就是溃退,溃退就是单方面的屠杀。所以说己方毫无疑问已被围困,而对方正在作围攻前的兵力部署。

此地宁砺甚是熟悉,己方布防的区域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地势。北面是此次战场的正前方,正中是宽约30米由南向北的上坡,两边各有一块北面陡、南面缓,高约6米的巨石。从正中入内是林木丛、小山包,之后分布着曾今居住在这里农户的房舍。两块巨石的左、右后方约10米处各有两处内缓外陡的高坡,但小径已经荒芜,矮小的树木充斥期间也只能挥刀而进,勉强可行。林木丛、小山包之后是以前该地村长的房屋,房屋地处位于高地且有两层。房屋之后有一大片平地,以前是良田而现在是荒草。平地中有照看农田的几户房舍,向东南方向有一条宽约10米的由北向南的下坡,也是通往大寨的唯一出口。出口北方有几户房舍呈品字形排列。除去正北方向的主路,西北、东北方向勉强可行的小径和东南方向的通道外,四周都是峭壁密林。

宁砺轻轻地摸着爱犬的头顶,仔细比对着敌我双方的实力强弱。思忖片刻,心中已有判断:一则,己方占有地利,可以凭借此处据守待援。二则,照以往的经验,晴日之士虽然敢战,但在号令统一、结阵迎敌、军伍配合等群体战斗素养上还是和岭州边军有不小差距。三则家族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花大价钱为所辖部队全员装备了弩箭和十二匹战马,这也是克敌制胜的关键。而敌方突然发动攻击,动机意图不明、作战大略不明、投入兵力不明,不知彼的战略劣势表露无遗。就眼前情形而言,敌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又正是突袭得手士气高昂、军心可用之际,己方实在没有战胜敌方的微小胜算。

既然实力不如人,那就只有等待着敌人自己犯错误,宁砺岂是轻易认输之人。略一思索,宁砺道:“命令,第一,集中我们的10匹战马,一标一什跟我走,负责战场指挥、调度。二标一什跟衣涛走,将战场西北出口和东北出口布置易燃物,如敌军冲进开阔地带立即放火焚烧,记住,越晚放火越好。第二,三队的兄弟归属二标,原有的什长、伍长不变,缺少的大勇你负责任命。第三,二标负责守卫四个高点,作为第一道防线,目的是在高处延缓晴日族的进攻,尽量多射杀敌人。具体怎么做你周大勇自行决定。第四,二队的兄弟归属一标,原有的什长、伍长不变,缺少的宁顶你负责任命。第五,一标负责在战场北面巨石间的开阔地带构筑防线,负责拦阻冲进来的敌人。第六,二标派一伍守住东南出口,防止有敌人翻山越岭从出口渗入,抄了我们的后路我们还不知道。以上是我们的第一层防御”。

“如果顶不住敌人,一标负责接应二标。一标退入后方丛林、山包区与敌军游斗,且战且退,减少伤亡。二标退入房舍区,布置防御,接应一标。一标、二标汇合后,分成前、后、左、右、中五军,进入‘棋盘’战法,以号声为令。务必使敌人困在山包区和房舍区。”

宁砺猛地抽出战刀,提升运气到:“诸位同袍,坚守一个时辰援军即到。生死之战、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必胜!必胜”!众人齐声应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