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峰卷尘沙起 > 第一卷 第九十九章 趁火打劫

峰卷尘沙起 第一卷 第九十九章 趁火打劫

作者:随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7:22 来源:笔趣阁

曙国朝堂

曙王向前一抬手,朝堂之上刚才还闹哄哄的场景顿时就安静下来。曙王并没有放下手,而是指向一个站在前排的高大武将,说道:“顾炎韧,你跟我打了一辈子的仗,现在该怎么办你且说说”。曙王赵裕今年四十五岁,正值壮年的他脸色却有一些苍白。此时的赵裕即使坐在椅上,旁人也能一眼看出其高大的身形。可赵裕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绝不是高大,而是他那种结合了霸气外露与从容不迫的逼人气质。这也难怪,试问有几个不是开国之君的国王亲自上过战场杀敌。赵裕不仅亲手砍过敌军的脑袋,准确的说他这大半辈子都在打仗。

顾炎韧身形同样高大,此时听见赵裕问话自然向前一步跨出队列,说道:“我听大王的”。这顾炎韧不仅是曙国的兵马大元帅,更是曙王赵裕的发小,是以他在曙国的地位及其显赫。

曙国的实力之所以能在大江以南的诸国之中排名第一,现任曙王赵裕实属功不可没。而赵裕最大的功绩,则是他继位至今,之前的岁月基本上都在对外作战。曙国目前的版图,便是由他一手铸成。若不是已经逝世的胤国老王汤威也是一代雄杰,而胤国又偏偏处在四战之地,赵裕不知道还能扩张多大的领土。作为曙国兵马大元帅的顾炎韧,虽名为大元帅可实际上在赵裕动不动就亲征的情况下,经常被当作先锋使用。是以这赵裕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军中,都有绝高的威望。刚才朝堂之上为了是否发兵胤国的事吵得不可开交,此时赵裕没有问别人的意见偏偏问了顾炎韧,这其中的意思就很明显了。那就是赵裕此时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面对胤国此时的困境,曙国朝堂之上分为两类。一方力主现在垚国和胤国之间的战况未名,曙国在此时不宜用兵。一方的意见则是恰好相反,认为曙国只有在胤国和垚国两方战事未明之时出兵,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对于这两种说法,双方都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对方。或许是因为在如何对待胤国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刚刚朝堂之上的群臣竟然越吵越发的兴奋起来。若不是赵裕挥手制止,群臣恨不能就要把军方的沙盘搬到朝堂之上演示一番。

朝堂之上的群臣知道,顾炎韧这话之后,按照惯例赵裕要说话了。而此时赵裕所说的话绝不是和大家商量,而是他的决定。赵裕端过面前的茶水喝了一口再不紧不慢的放下,台下群臣虽然急于知道他的决策,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露出在此情此景间不该有的神情。

赵裕终于说道:“顾炎韧领兵十万,分三路迫近胤国宾州,最不济也要占它半州之地”。这出兵十万,可能浮尸百里的话在赵裕嘴里仿佛就是去菜市场买了一把香菜般轻松。若是不了解赵裕此人的,一定会认为他作出决定的草率。可是在曙国的朝堂之上,却没有一个人这么认为。原因很简单,赵裕不是一个鲁莽的人,相反他在行军打仗方面是一个及其细致的人。对于他刚才随口说出的话,实际上他已经和军方的高级将领进行了反复的推演。

根据曙国暗探在胤都以及岭州一线和其他南方国家收集到的情报,赵裕认为此次出兵的最低战略目标就是吞并胤国宾州的东北部地区。赵裕认为,在垚军已经攻占了中遂城的情况下,如果曙国不即使出兵掺和其中,胤、垚两国之间很可能围绕中遂城展开拉锯。现实的问题是中遂城的地理位置并不适于大军作战,也就是说胤国的部队将会大量的囤积在宾州。如果等到胤国在宾州布置妥当,那曙国将失去这一次宝贵的开疆拓土机会。这对于将开疆拓土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赵裕来说,绝对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此时曙国进攻宾州却正是时候。一来,以现今胤国的情况,胤都和府州的大军开不到宾州。二来,即使胤国的大军北上宾州,因为有垚军在西侧的缘故也不能完全集中兵力对付曙军。三来,赵裕相信只要自己的大军一动,位于胤国东面和东南面的择国、焸国绝对也是要动的。当然,即使自己不动,东、南两国也是有可能动的。打仗就是要兵贵神速,最忌讳的是犹豫不决。曙国现在出兵只要在宾州站住阵脚,那就不是胤国随意赶得走的。况且真到了预期的那个时候,胤国面对四面之敌甚至还有亡国之危。最后这个想法赵裕没有在朝堂上说出来,因为他对战场太了解了。战争开始之前你可以计划得再好,可是一旦动了起来则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自己作为一国之主,自然不能说出那些实现不了的话,这有损于自己的威严。

“我王英明”!赵裕决定之后朝堂之上没有一丝质疑的声音,群臣全部高声赞誉着自己的君王。虽然赵裕的决定没有遂部分臣工的意,可大家的脸上竟然都挂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曙国这个大江以南的第一大国,从朝到野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尚武风气。与这股风气同时出现在人们身上的,还有一股蓬勃向上的精神斗志。这就是曙国的国风,这就是曙国的民风。有君如此,有民如此,曙国兴盛就在当代。

看着群臣的态度,赵裕露出满意的笑容。只是这笑容之中,却有一丝忧虑从眼里一闪而过。

胤都兵部尚书昂洛府邸

昂洛顾不得放下手中的八百里加急军情,“嘭”的一拳砸在自己面前实木制成的书台上,口中喃喃地道:“趁火打劫、趁火打劫,这绝对是趁火打劫”。仿佛刚才的话语还不足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昂洛猛的起身,背着双手在书房内走来走去。虽然心情极度烦闷,可昂洛终究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他一边在屋内来回走动,一边在脑中飞快的思索着破解军报所禀的危机。

胤国近段时间的情况,完全可以用“糟糕透顶”四个字来形容。胤王豪雄一生,可惜他在离世之前却没有处理好胤国王族之间的危机。太子是什么性情难道老王不知道?非也。只是这个一国之主无论在外人面前如何了得,可他终究是个父亲。既然是父亲,那他就免不了会对自己的儿子心软。只是这心软在王族之中却是万万有不得的,现在胤国所处的危机就是老王一念之间的心软造成的。若是老王早早的将景王迁出京城,哪里又会有现在这般严峻的形势。老王心软,可是景王的心却是硬。先是蛊杀太子,又是毒杀太子之子,哪一样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应该做的事。实话说,当先太子汤定被蛊杀之后,为了胤国的大局计,昂洛不是没有推选景王汤恩继位的想法。可是他又设计毒杀汤兴之后,昂洛则对景王彻底绝望了。试问这样的人品,有什么资格成为一国之主。

“哎”!想到胤国现今的情况,昂洛停下脚步,不由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昂洛善于政事却不善权谋,他一点也没有想到胤都将军钟海山和胤都府尹唐鉴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支持汤恩。难道这二位没有想过,他们的所作所为只会让胤国陷入更大的乱局之中。

昂洛用力地摇了摇头,胤国内部的事已经够麻烦了,可现在还有垚军东进的事。据最后的军报显示,垚军已经在岭州府和中遂城建立起了完整的防线。也就是说,胤国已经失去了西进援救岭州的最佳时机。好在岭州幅员辽阔,垚国要想完全消化这么大一块土地还需要一些时间。如果胤国再不解决内部问题而后全力向西,也可能从今往后岭州就再也不是胤国的领土了。想到这里昂洛又在屋内来回走动起来,一面忧心岭州战局的糜烂,一面痛心胤国上层的内耗。

昂洛停在书台之前,伸手拿起军报又看了看。此时书台上最重要的军情有三份,分别来自北面的曙国、东面的择国和东南面的焸国。曙国是大江以南实力最强的王国,与胤国宾州接壤。择国和焸国则分别与胤国阳州和元洲接壤。昂洛手中的军报字很少,不过分量却重。

“曙国陈兵边境,似有对我用兵之意”。

“泽国陈兵边境,似有对我用兵之意”。

“焸国陈兵边境,似有对我用兵之意”。

要说打仗,昂洛是不怕的。东洲皇朝衰弱的百余年来,哪年不打仗!这东洲七雄之中,又有哪个王国不曾用过先贤开创的合众连横之术。只是之前的打与合从没有过今日这般情况,居然在不声不响之间形成了四国打一国的局面。现今这样的局面对于此时毫无凝聚力的胤国来说,几乎就是要将胤国逼入绝地。

昂家世受王恩,别人可以在这个时候退缩但昂洛绝不会。此时的昂洛双眉紧紧锁在一起,似在思考究竟如何才能破此危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