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峰卷尘沙起 > 第一卷 第十三章 豆包(一)

峰卷尘沙起 第一卷 第十三章 豆包(一)

作者:随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6 19:13:26 来源:笔趣阁

战场荒山

“豆包快来吃零食”。宁砺从怀里拿出豆沙包自己咬了一口,蹲下身子左手递向前方说道。

话音刚落,一道黑色闪电冲到宁砺身前,“悉悉索索”地啃着宁砺手上的食物,边吃还边发出满足的叹息声。

“你慢点,这次不跟你抢,喝点水不要噎住了”。宁砺说完,拿起地上的水壶倒了一些在自己手上。

“豆包,我就要接任族长了,以后出去任意游历天下的时间应该不会有了”。宁砺感叹道。

“吱吱吱…”。豆包道。

“你是说你想她了,我也想她了”。宁砺道。

豆包点点头,眼神现出回忆的神色。

那一年……

“师傅,如果目标是高手,那么我懂的他也懂,一旦让他隐进大山里我根本追踪不到他。这可怎么办哪?”宁砺问道。

师傅看着宁砺微笑不语,宁砺知道师傅又在考他了。宁砺习惯性的想用手去挠脑袋,右手正举在半空中,然后就猛然放下。师傅说过要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不能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神态及一切表露自己的内心想法。

宁砺知道师傅考他,就应该肯定是有解决的办法,所以他一定要想出解决的办法来。宁砺经常告诉自己,自己想到的办法才能让“办法”发挥得更好。

“师傅,我想独自去大山里看一下”。宁砺说道。

师傅还是没有说话,依旧是那副不温不火的表情,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宁砺自行前去。

宁砺告别师傅,独自往大山深处行去。

“你为什么要学功夫”?师傅的问话仿佛犹在耳边。

年幼的宁砺看着师傅的双眼,平静的说道:“我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我不想说”。

师傅表情微微一震,看着宁砺清澈的眼神,略作沉思后缓缓点头。宁砺回想起来,这是师傅唯一一次表露出震惊的情感,但直到现在依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师傅看着宁砺远去的背影,心里居然和宁砺一样也在回忆他们之间的那次对话。师傅虽然不知道宁砺想学功夫的真正目的,但他很清楚如果一个人,有一个不得不做一件事的理由,那么他一定能做得很好。这样的人很多,师傅不会感到惊奇。但在如此年幼时,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而又不说出来,选择藏在心里那肯定是要守护什么。一旦上升至这个精神境界,那他就不是目标而是信念了。一个有信念的小子,究竟能有多大的成就,师傅还真是要拭目以待。

宁砺边走边想,如何才能使自己能追踪目标,而目标不能反制自己呢。通常的手段无外乎是人类五官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学习、经验和分析、判断确定目标的方向及现在的身体状态。但是只是如此,那我又有什么优势可言呢。师傅说过在任何领域,自己都有一项或几项是别人不会的,要达到如此靠的是天赋和努力。换句话说就是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自选动作才是取胜的关键。一道黑影闪过,一只野鸡倒在地上,只见一把小刀插进野鸡的脖子。

随时保持最佳状态,宁砺细细琢磨着师傅说过的每一句话。刚才只是听见轻微的脚步声,已经判断出野鸡的方位和前进的速度,宁砺这些年进步很快。宁砺抓起野鸡抽回小刀,找到一处适合地点进食,然后继续上路。

走到一山崖处,往前是悬崖、往上是天空,蓝天白云间飞鸟肆意翱翔。极目远眺,悬崖下方云山雾照、对面山崖似近实远。如遇善于使用飞翔之术的目标,一旦进入雾气之后就会完全脱离自己的追踪范围。师傅说过要了解对手,就要了解对手的一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鸟焉知鸟之忧。

想到这里宁砺不在犹豫,纵身一跃投入蓝天的怀抱。只见一起黑色物事从他背后展开,仿佛一只大鸟。黑色物事书面名称为“羽翅”,但是本想成为一名骚人的宁砺,还是努力发挥文学所长,对其美其名曰,“鹏程万里”。它是习飞行之术的必要装备,善用之也是飞行之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高空乱流激荡,宁砺随风飘摇,不知要被这风带向何处。飞翔之术最重要的是“知风、避风、乘风”。简言之,知风是指知道风的特性;避风是指避免风对人体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伤害;乘风是指能利用风的方向、强弱及其他特性达到自己的目的。宁砺猛地卷曲、舒展身体,躲过一股向下席卷的乱流,迎着风向朝对面山崖飞去。

“如果我是目标,对手在如此情况下又怎能追得上我”?宁砺边飞边想道。

一声鹰鸣打断了宁砺的思考,一只苍鹰俯冲下来,伸出一双利爪抓向宁砺。苍鹰虽是,但是攻击的时机却拿捏得恰到好处。此时宁砺离自己估算的落脚处还有约百米距离,如果自己蜷缩身体躲过攻击,再展开“羽翅”蓄风,那么肯定是蓄力不足导致摔死的命运;如果自己运起硬功抵住鹰抓的攻击,但是背后的“羽翅”必然承受不了利爪的力量而被撕碎,最终还是被摔死继而变成苍鹰美食的下场。

如果苍鹰是我养的,那么不仅不会丢失目标的踪迹,还可以在必要时候予以目标致命一击,看来可行。生死有关之时,宁砺不是想的自身安危,而是继续思索着此行的目的。

宁砺算准自己和苍鹰下落速度的差距,待苍鹰猛地下抓的一刹那,微微一侧身朝一旁飞去。苍鹰从宁砺身边冲过后急忙挥动翅膀稳住身形,但下冲力量太猛,当它稳住身形时,宁砺已快到达地面而不能进行再一次攻击。苍鹰若是捕鱼,则是俯冲之后迅速提起身形。而当它判断出所击之物过于庞大时,会选择用俯冲之力加上利爪之威直接刺穿并杀死猎物而后取食。宁砺听风辨位,判断苍鹰是准备要把自己击落天空,所以选择侧身避开。苍鹰受惯性影响会继续下行,那么它将失去攻击宁砺的最后机会。

快要到达地面,宁砺身体向前凹起,最大程度的利用风力力量帮助自己降速,而后一个空翻稳稳地落在地面,背后“羽翅”迅速收起。

让苍鹰帮助自己搜寻目标是否可行呢?宁砺第一时间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并抬头望天观察刚才攻击自己的那头苍鹰。苍鹰在猎食失败之后向上远去,渐渐化作一个小小的黑点。曾今看到过的一本书上说,鹰能比人看得远、看得清,也就是说现在我看不见它但是它看得见我。而且它是从上向下看能看得更广,听说在中原北方的惟余族中,就有人能驱使猎鹰为己方侦查。看来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宁砺收回目光朝前继续走去,行不多时听见若有若无的水声从远处传来。宁砺加快脚步朝前走去,所料不差的话前方应该有瀑布存在。水声越来越清晰,宁砺循声向前沿着没有路的路,一步一步靠近水声传来的方向。转过一处山坳,前方赫然开朗、一望无际,远处一道瀑布仿佛从天而降,瀑布下方是巨大的湖泊,林木茂盛、鲜草肥美,引来无数的动物在湖边饮水和觅食。此处地处偏僻兼且群山峻岭,因地势险要而无法形成人群聚居的物质条件。导致四面八方荒无人烟,要不是宁砺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又艺高胆大的从对面山峰飞下来,怎么可能发现如此福地。宁砺放缓脚步慢慢向瀑布靠近,放眼望去周围尽是不同种类的动物成群结队的在各自范围喝水,邻近的动物充满警惕地看着宁砺,但却并没有跑开。

宁砺心中涌起一阵祥和,他并非是在享受这里的美景和宁静,而是思索着此处福地没有丝毫暴虐之气,若是徒增杀戮则立即与周围环境相冲突,无论做什么都会落于下乘。师傅说过功夫大师要善于利用环境、选择环境,要与环境融为一体。

宁砺来到瀑布近前盘腿坐在一块大石上,从天而降的水墙砸在下方的湖泊里,间或溅起零星的水滴打在宁砺后背。周围水声哗啦,但宁砺心中一片宁静。正常的五官都是一样的,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强弱之分。动物虽然没有人类聪明,但是在五官感觉上是人类的数倍,如果利用动物追踪人类,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此事可行,宁砺给自己定下明确目标。

那选择什么动物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这一点其实宁砺无需多想,只要是自己发现不了又难以制服的动物即可。因为师傅常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自己都感到无力,那目标就更加没法呢。宁砺虽然到现在也不是十分明白师傅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遇到此类问题他总会问自己,如果要战胜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我是被追击的目标,我应该如何躲过追击?如果我是猎物,我应该害怕什么呢?我害怕鹰吗?不害怕。除非在辽阔的、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沙漠地带追逐,鹰能发挥千里眼的优势,但那只属于单一地形,且在城镇和密林完全不适用。我怕鱼吗?不害怕。在水里追击目标的机会很少,又是一个只适合单一地形的物种。鹰击长空、鱼翔水底、人行陆地,鹰若在陆地可能被豺狼袭击,鱼若离开水则直接死亡,他们都只能在各自领域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拿鹰来举例,鹰虽猛但目标太大且局限太多,要帮助我追踪人类必然应是陆地的动物。

想通此节,宁砺站起身来继续朝远方行去。野牛、野马、野羊、野猪等物随处可见,既然能看见那便不利于追踪。要小的,宁砺迅速在心中下了第二个定位。行至湖边一棵树下抬头往上看,一只小松鼠抱起一个果子啃得津津有味。宁砺突然向上一跃,脚踩树干向上一攀,一手握住树枝一手一把松鼠握在手中。不行,够小但不够快。跃下大树,脚步刚一落地看见一抹白色朝自己闪过,一溜烟已经跑过百米之外。宁砺知道,那是闪电貂,身形娇小、快如闪电。

宁砺摇摇头,此物虽快但颜色太白,与周围环境相差太大,不适合追踪目标。

“为什么”?一个宁砺问道。

因为同样是追踪目标,一个是你追踪他,他不知道。一个是你追踪他,他知道,你说哪个好。另一个宁砺答道。

宁砺惯用的自问自答解决问题方法迅速开始运作。

“也是”。开始提问题的宁砺说。

“也不是”。回答的宁砺又说。

“几个意思”?宁砺问道。

如果你要否定它必须先战胜它,如果不能战胜它,那么你有什么资格否定它?宁砺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