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峰卷尘沙起 > 第一卷 第五章 截杀

峰卷尘沙起 第一卷 第五章 截杀

作者:随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7:22 来源:笔趣阁

垚国的最东面有一座城池,名曰“边城”。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垚国东进中原的战略支撑。东洲皇朝七大诸侯国形成之后,垚国原本在大江以北与郢国接壤,在大江以南则是与曙国和胤国接壤。十年前,垚国丢失西域三千里土地之后,郢国趁垚国国力大衰之时夺取了其在大江以北的土地。是以就现在各国之间的版图来看,垚国便只与曙国和胤国接壤。而垚国与曙国的接壤处,尽是山石林立、寸草不生之地。莫说是不便于大军征伐,就连普通的商队活动也是一件难事。如此说来,这东进的支撑,最主要的任务就成了对胤国作战。

从垚都出城往东南方向行约两百里,便到了边城。垚国东面还算平坦,是以这边城便不是建造在什么险要之处。远远看去,边城虽然不算高大但是其占地却不小。原因无他,既然它是作为垚国东进的战略的支撑,那么其首要任务便是屯兵屯粮。若是战事不利,它自然还要肩负起狙击胤军的作用。有了这个作用,这边城在防御体系和防御纵深上便好好下了一番功夫。

出边城再往东走就出了垚国境内,进入到垚国与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在这片南北长、东西短的山林地带,居住着“晴日”和“远驰”两个民族。若是追根溯源,这两个民族应该中原以南“顿失”族的分支。因为发源于西部高山的岭江和士江及其众多支流多有途径这片区域,是以这片区域虽是山高林密却又资源优厚。而位于垚、胤两国交战必经之路上的,正是晴日一族的势力范围。鉴于之前两国间百余年的争斗,是以这晴日一族对中原王国总是戒心深重。

垚国为了东进在边境之处建有“边城”,而胤国为了西进夺取西域的控制权,也在其最西面的岭南县以外的山林处设有“定西”军寨。那在垚都被拼命保护才出得称来的胤国老谍,此行第一站正是这胤**寨。只要到得寨内便是到了本国的势力范围之中,那便安全了。

那黑面书生出了垚都先是往边城而来。出于极度的谨慎,这四人一行并没有进城而是绕开边城直接扎进了垚国和胤国边界的真空地带。至于为何他们宁愿绕路却不进城,这便是胤国谍子的老辣之处。四人有马有甲,就算他们的行踪不慎暴露,在这野外也有一拼之力。若是进了边城,那可就不好说了。一来成内城外都有驻军,若是动起手来,这些弓马娴熟的成队老卒不知道比镇抚司那帮人厉害多少倍。二来这边城不同于普通城市,外人要想藏身一点也不容易。若是几人被困于城内,那还不被给“瓮中捉鳖”了。从结果来看,这些胤国老谍的判断是正确的。远远的,四人已经看到了硕大的“胤”字军旗高高飘在前方军寨之上。

还没驰进军寨的防御范围,黑面书生高高举起一支金色短箭在空中摇晃。

“金令箭使者,快打开第一道寨门,通知向刚副将”!定西军寨依山而建,主寨坐落于半山腰上,而在主寨之西还有作为依托的四个军堡。

黑面书生当先一马冲进寨门,直到此时他才算是真正松了一口气。四人刚进军寨寨门便迅速关闭,可以想见胤国对来自西面的威胁丝毫不曾松懈,哪怕垚国的实力已经不及当年多矣。

胤国位于大江以南,为东洲皇朝七大诸侯之一。胤国全境设一都五州:一都为胤国国都—胤城,又称胤都;五州分别为东部阳州,北部宾州,西部岭州,南部元洲,中部府州。按照东洲皇朝官制,各州设一名“州牧”作为本州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民政,设一名“将军”作为本州最高军事长官负责边防武备。吸取东洲皇朝衰败的教训,是以这州牧和将军各不相属,互相不得越界干预,日常民政军队不得插手,军队供应由朝廷直接划拨。另设监察司负责监察各地官员。如遇重大战事,朝廷另派大员统辖地方与军队。

作为直面垚国的岭州,主要有三大城镇:一为岭州城,在岭州东面,是岭州州府,州牧治所,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为秀城,在岭州之南,是当今胤国国君胞弟的封地。三为岭南县,位于胤国最西部,属四战之地,情况最为复杂。

胤国在东南西北四州各有边军3万,另外常备中央军20万,10万拱卫国都、10万驻军府州,随时增援边境。按照东洲皇朝军制,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五十人为标设标长,一百人为队另设队长、队副,一千人为营另设校尉、副尉,一万人为军,另设将军、副将。成军的建制按百分之一配备直属队,称为亲卫,主责文书、参谋、护卫、通讯、侦查等事宜。

岭州三万边军官方定制称为岭州军,其下设岭州一军、岭州二军、岭州三军,各军又下设十营。但根据军旅惯例,日常均按绰号称呼各军,按姓氏称呼各营。这岭州一军的主将名李驰,外号猎豹,本人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所以岭州一军又称豹子军;岭州二军主将魏奔,绰号大熊,一张黑面,力大无穷,善使巨斧,性格爆裂,岭州二军又称黑熊军;岭州三军主将张琥,绰号狡狐,狡猾如狐,工于心计,岭州三军又称狡狐军。

岭州将军侯猛,辖黑熊军和狡狐军驻岭南县外负责边防,豹子军分驻岭州各个交通要道,负责拱卫州府、监视封王、运送辎重等事宜。为更好的控制胤国在与垚国、晴日族、原驰族、顿失族势力范围犬牙交错的山地丘陵地区,候猛命令狡狐军副将向刚领3营士兵进驻战区,修建防御性工事。经过日积月累的不断扩张,防御工事已形成了集军事防备、物资贮备、人员聚集的大型山寨。此寨正是之前提到的“定西”军寨。岭州以西地区向来不是某一家的领地,势力范围全凭实力说话。

手持金令箭的使者入寨必有重大情报,身为军寨最高长官的向刚不敢有丝毫怠慢,一面命手下为四人换马和准备干粮,一面急忙将黑面书生迎入房中。黑面书生一行虽然一路没有遇到追兵,但自在乐丰客栈开始便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现在心中大石落地,身体竟是说不出的疲惫。

见黑面书生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向刚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道:“使者可有通报我岭州边军的军情”?向刚久在边境,自然知道这些金令箭使者的规矩。金令箭使者身负传递或绝密或重大情报的重任,向刚虽然身为一军副将也不能问与边军无关的问题。

黑面书生一口喝下身旁的茶水,说道:“垚国有意对我国用兵,还请将军加强戒备”。黑面书生说完话,又一口吃下身旁放置的小点心。

听黑面书生说完,向刚双眼闪过一丝异样。不过他很快恢复正常,面色一正,伸手招来手下,大声道:“军情紧急,马上去看看使者的马备好没有”。

向刚再次一挥手,对屋内手下说道:“加水”。

向刚话音刚落,站在黑面书生等四人身后的边军士兵就拿起水壶走向前来。

黑面书生朝着向刚拱手一礼,说道:“副将……”。黑面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无法再发出声音。原本是为镇抚司四人加水的军士,就是接近之际却突然用一根细绳狠狠地勒住了他们的脖子……。

不一会功夫,“金令箭使者”带着手下从定西军寨东门驰处。几乎在同一时间,所属狡狐军吴字营的三个侦查小队突然遭到了猛烈的袭击。这场袭击来得迅猛异常,层层叠叠的敌军直有将己方一击击溃之势。

此时顶在最前面接敌,短短时间之内已经满身沾满鲜血的小将名曰宁砺,是胤军的一名队长。宁砺刚刚摆脱对方纠缠还没有站稳,顿时又感到一阵寒风扑面而来。他定睛一看,一个黝黑汉子右手持着一柄钢刀朝着自己面门砍来。宁砺一矮身、向前迅速的踏出一步,把自己的手中的钢刀狠狠的向黝黑汉子的腹部送去。刀法角度之刁钻,由下而稍稍的有点向上,正是取的其甲叶覆盖后的柔软腹部。“噗”,一口老血冲口而出。那黝黑汉子没想到宁砺如此狼狈之际,还能做出如此凌厉的反击。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半分其他转圜余地。一刀入腹堪堪一半,宁砺已经站在那汉子面前。

突然宁砺的脑袋往横向移动,“滋…”刹那的火花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从宁砺的眼旁划过,将他的头盔划出一条凹痕。宁砺堪堪躲过致命一枪,心中却是一片清明。宁砺知道,战场之上越是危急越要保持冷静,只有这样才有更大的活命机会。

从对方的枪式判断应该是个老兵,他选择在自己用尽全力刺穿战友胸膛,旧力已老、新力未生,又扯不出钢刀回防的一刹那,发挥长枪的远距离攻击优势,准备以狮子搏兔的气势给予自己致命一击。电光火石之间,宁砺向前猛撞,顺势将刺死敌军的尸体顶向老兵,迅速用左手拔出随身短刀向老兵暴露在尸体后方的面部猛刺。那老兵枪势已老,如何还来得及收枪回防。战场之上双方搏杀的瞬息万变,在两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谁能想到,本是万无一失的一枪却变成如此结果。

此时,一抹狡猾的冷笑悄悄浮现在老兵脸上,他可能在想“年轻人终究是太嫩,左手攻击虽然快捷但由于不是常用手,猛然发力必定导致重心不稳,暴露空隙,一击不成必然限于被动,今天又要收割一条人命了”。

形势突变,只见他迅速丢下手中的长枪,猛然向下卷缩身体,抽出随身短刀朝宁砺左手刺来的方向削去。按照他的计算,宁砺手腕刺出尸体肩膀的一刻,正是他短刀削到的一刻,必然将宁砺手腕削断。

“嘭”,老兵并没削断敌人的手腕,反而被宁砺推动他战友的尸体,把自己狠狠地撞在了背后的大树之上。

“噗”一口鲜血从老兵嘴里喷出,看着肋下扎进的尖刀,一双血红的眼中带着不可思议的问询,随着战友的尸体一并倒下。

连续刺死对方两人,宁砺并没有太激烈的情绪波动。刚才宁砺从老兵的出枪角度就判断出,用出其不意的左手弄不死他,只有算出在自己出刀后,他的下一步动作再行谋划一击毙命。不但要出其不意,还要攻其不备。

宁砺的师傅对他要求万分严格,宁砺出刀必须达到随心所欲,速度、力量和角度是一方面,还要准确的判断出刺入对手的部位,以及各部位的基本属性,是肌肉、骨头还是内脏。不仅如此,更要了解各类盔甲、内甲、护镜的特性和硬度,以便判断使用力度的大小、角度的方位。师傅常说,乱用力气是要死人的,当然死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宁砺的第一刀刺入对方腹部偏右,他左手抽刀刺出,到老兵卷缩身体之时,用力将对方撞上大树使其丧失退后的余地,再将尸体内的钢刀刺入对方肋下。前有尖刀、后无退路、以硬对硬,只有这样才能刺穿他的身体,完成“反收割”。

宁砺正准备轻轻的出一口气,一个小黑点伴随着一声呼啸不断放大。是一支箭矢正朝宁砺的面门劲射而来。力道十足、角度精准,这是宁砺的第一判断。此时宁砺重心前移,只有向左或向右才能避开这索命一箭。但经验告诉他,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第二箭就会紧跟而来,那时身体完全成下坠趋势,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防御。即使反应够快,在落地的一瞬间滚动身体躲过第二箭。但由于惯性的原因,下一步只能再向同一方向翻滚,那第三箭就没法可以幸免了。电光火石之间,宁砺迅速向右边一扑,箭矢刚从他左面掠过,第二支箭破风而来,宁砺就地往右翻滚,一声惨叫响起,血液喷溅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