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二百零四章 诱敌深入

十国千娇 第二百零四章 诱敌深入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郭绍返回瓦桥关(雄州)北虎捷军左厢大营。!ybdu!

他先召集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等武将四十余人到帐中议事。中军营帐是毡顶营帐,周围用木头和布搭建,上面盖做蓑衣的毡草,防水效果比较不错。

众将陆续到来,习惯地把兵器解除放在门口的架子上,不一会儿就好像是武器展览一般,各种刀、剑五花八门的护身佩兵就放了一片。

等人都到齐了,郭绍这才带着亲卫进账,亲兵并不进去,径直把周围戒严了,不准无关闲杂军士靠近。

“拜见郭大帅(主公)……”一群人有点乱糟糟地抱拳行礼。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没有坐的地方,大伙儿只好站着。

不一会儿,几个亲兵抬着一副简陋的架子上来了,上面挂着一张大图,用很粗的线条粗略勾画了一副类似地图的玩意。这张“图”便是出自郭绍亲手所作,画得是难看了一点,不过很简单。

郭绍先把头盔取了下来放在桌案上,时值四月中旬,天气已经有点热了,长头发束在头上拿头盔捂着有点闷。他转过身时,众人的吵闹都陆续停了下来,许多目光纷纷看向郭绍。对于这样的场面他现在已经习惯。

于是他琢磨了片刻,便指着地图随口说道:“据说,辽国大股援军已到燕山后,大概就在这片地方;咱们的大军目前在拒马河南北……

虎捷军左厢的调动是,即可渡过拒马河,到达涿州、固安,两城成掎角之势固守待命;步兵兵权将交由左厢都指挥使祁廷训之手,等一到涿州,祁廷训便负责统帅六军。”

顿时有人问道:“郭大帅要卸任左厢主将?”

郭绍道:“我有新的军务。会率诸路镇兵随主力之后,向幽州进逼,麾下将有虎捷军左厢马兵、定州军,还有几万镇兵,究竟是哪些地方的人马、具体有多少现在我也不甚清楚。”

他转头看向大高个祁廷训:“派人去把放在祁州的十几口大盒子搬到涿州来,你知道是我说得什么东西吧?”

祁廷训抱拳道:“属下明白。”

郭绍又道:“李处耘、罗彦环、董遵训、邓飞,四将率本部骑兵随我;其他人听从左厢都指挥使祁廷训统率。各指挥传令兵队也随军走,左攸、罗猛子跟我;卢成勇任副指挥使,与周端留在左厢幕府。诸位都听明白自己去哪儿了?”

众人纷纷附和,议论了一阵,郭绍当即下令各将归营,准备开拔。

次日一早开始,诸军便陆续通过浮桥渡拒马河。打仗大部分时候是在行军,大伙儿也习惯了;北伐开始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众人走了几百里,占领了不少地方,但没真正打一仗。

河水清澈,两岸的原野在春夏之交绿油油一片,这边很多土地都是荒的,长满了草,不过看起来仍旧生机勃勃。此时此景,比白雪茫茫的冬季相比,如同不在一个地方。

郭绍策马至河岸,站在一棵树下看着成队列行进的军队和大量的骡马车架。回顾左右时,见李处耘在身边,想起去年底李处耘的话,忍不住说道:“李兄真是说准了。”

那话已经过去了数月,众将几乎都忘记了,听到郭绍提起,大家才陆续想了起来。

李处耘在马上拱了拱手,笑而不语。

郭绍见状,忽然觉得他愈发有大将风范……郭绍只记得历史上柴荣是北伐时得病、迫不得已罢兵,造成了遗憾;却完全记不清过程是怎么回事。反而去年底李处耘一番话,到现在来一看,好像他才预知后事一般。

“周军一直打到拒马河南面,只发生了一次小规模冲突,果然一路归顺。”郭绍道,“渡过拒马河后,辽国援兵快到了,此战要紧之处着实是与辽国主力决战,与李将军所言处处稳合。佩服佩服!”

李处耘听罢,说道:“幽云、渤海国旧地,两处是契丹人获得物产的要紧之地,辽国没有不救的道理。那民间亲戚兄弟偶有争斗、甚至械斗,但哪家愿意把手里的半数良田庄园拱手送给外人?还不得拼命。”

郭绍又问:“周、辽这场大战输赢,李兄再来预言一下如何?”

李处耘颇有些犹豫,不动声色道:“末将觉得,要赢很难。”

郭绍正沉思,这时忽报大名府有信使找到军中来了。他便传令把人带上来,见是一个戴幞头穿袍服的人与几名随从,拜见后果然送信呈上。

符二妹的信。郭绍便招呼随从先接待信使,不动声色向旁边策马避了一下,然后拆开书信来看。这个时代的书信十分不易,代价不菲,专程派人跑好几百里送信。不然只能找熟人携带,丢失的可能很大。

信的开篇看起来很平淡,符二妹叙述,王府大门内设有司务官职,便是专门收信件、公文、拜帖等物的地方。她每过几天就会派人去问,第一次体会到等待是如此磨人。若是发现有夫君的书信,她便会高兴很久,在长时间里,只有细读他的信寄托思念之情。

郭绍看到这里,心里忽然有些急,想早点打赢了契丹回东京去。

但他猜测,柴荣的身体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回去也没法安生,历史巨变的时刻隐隐就在前方。这让郭绍心有焦躁,寻思一番,眼下又毫无办法。

最好的选择,还是听从皇后的安排。

……

虎捷军左厢大军到达涿州,时殿前司诸军已北上,祁廷训遂接手涿州、固安二城防务。郭绍按照圣旨,率两千余骑北进跟上周军主力骑兵部队。

涿水渡口水浅,众军涉水而过,轻易突破了涿水。当此时,周军前方到幽州城已经无险可凭,一马平川;城池附近的几条河流也是水浅,根本挡不住大军……幽州平原三面环山,南面完全是平坦的平原。

郭绍麾下只有两千骑,定州军及镇节兵还没到。前锋史彦超、率殿前司诸班直一部已经近幽州城,中军骑兵精锐随后,郭绍和龙捷军马兵在最后面。

行军二日,扎营当晚,忽然中军派人来,皇帝召各路大将议事。郭绍只得又带了随从十几骑便追上中军。

大帐外火光通明,郭绍到地方时天都黑了。王朴等十几个大将和皇帝都到场了,当下便径直说道:“史彦超报,辽军已经到居庸关、得胜口附近(幽州城西北面)。”

柴荣这时便开口道:“诸位以为如何进兵,先说来听听。”

众将面面相觑,柴荣点名张永德道:“张将军,你与朕说说。”

张永德上前一步,弯腰拜道:“辽军大军既已出征,必救幽州。臣有话不知……大周既已尽占拒马河南岸数州十七县,已是师出有功,当下不必急进幽州,可徐图之……”

“劝朕退兵的话便不必说了。”柴荣断然道。

就在这时,赵匡胤站出来说道:“辽军既已到幽州西北,为何不径直来救幽州城?可能是故意诱我大军至城下,诱敌深入之计。今辽人援兵已到,我朝大军不如先在南边观望,等待辽军主力南下,然后伺机决战。”

几个武将顿时附和赵匡胤的计策,不愿意深入幽州城下。

王朴也道:“兵临城下后,我朝便要分兵围城、分散兵力,若是能等辽军南下,能免去后顾之忧。”

又有人道:“辽军远道增援,初到幽州,此时不攻;他们也不会轻易南下,必要拖延休整。现在进逼幽州城,可迫使辽人急战。若辽军仍旧退保得胜口关隘,我朝便可趁机攻城;一旦进占幽州城,便有了立足之地。”

“郭绍,郭绍何在?”柴荣忽然喊了一声。

每当说到攻城,皇帝便会想起经常一声不吭的郭绍。郭绍忙上前拜道:“臣在。”

柴荣问道:“你几时能下幽州?”

郭绍硬着头皮道:“臣派过细作伪装商贾到幽州打探情况,幽州设有南院兵马总管,南院常备契丹骑兵一万八千、奚兵步骑不详。以臣手下的人马,恐难围城……就算炸破城墙,也得要一个月左右;必须先四处挖地道寻找合适的爆炸点。因为有些地方、地下渗水,是没法放置火药的。”

他忍不住还是进了忠言:“要围攻幽州,须得把步军精锐也调上来,在城外修几层工事,以大军围定。”

柴荣考虑了良久,决定在城南扎营,暂不进攻幽州城。他也没下旨把后续的诸路步军精锐调上来。

看得出来,柴荣和赵匡胤在进攻幽州的战略上看法比较一致,都是把重点放在辽国援兵上,寻机野战歼敌。

郭绍多次参加朝廷高级别的议事,大概已经摸清了柴荣等诸将的用兵思路:一般不会寄希望于计谋,都是想找个机会摆开了对干。

但是对拼的时候总有一些外界条件影响胜负,地形、士气、体力、人数之类,于是所谓战术便是尽量把外部条件引向有利于己的一方……最后还是对拼实力。

目前周军精锐屯兵不进,便是觉得兵临城下的条件对己方不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