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结

十国千娇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结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虎捷军兵营校场,一行十几骑策马走到空地上。。ybdu。晴天有风,泥地上干燥的尘土被卷到空中,让西陲的太阳看起来雾蒙蒙的。

“二弟、三弟,我这一个多月有空便在练习骑射,你们也要多加训练。”郭绍回头道,“将领上阵都是骑马,光能步战可不行。”

杨彪和罗猛子只好点头应答。

那校场边沿的藩篱附近,一些当直站哨的士卒正好奇地看着空地上的将帅们。这边一行人主要是罗彦环的部将,还有一个大个子左厢都指挥使“祁驼”祁廷义最是显眼。祁驼在濠州城中了十几箭没死,不过被抬回东京后着实养了好长一段时间伤,最近似乎好了。若是要比谁的伤多就是大哥,那在场的人中只好祁驼当大哥。

祁驼诧异道:“郭将军还需练习骑射?”

众将不答,熟悉郭绍的人都知道,他两年前才起家,以前只是个步军小将,不会骑射十分正常;不仅他不会,连他的两个患难兄弟也不会。

郭绍转头随口道:“现学。”

说罢从背上把一石二的弓取了下来。他也不想没练成就到校场上来丢人献丑,无奈家中没有董遵训家那样的好地方,马没法在园子里跑;只有到军营里才有条件,最近每天下直后跑到虎捷军军营,丑已经献够了。

“那面箭靶!咱们上了。”郭绍指着百步左右的靶子,招呼身边的人。喊罢脚下轻踢,策马率先冲了过去,马蹄声顿时响起,一众人轻快地骑马涌了上去。

郭绍瞪眼盯住那箭靶,沉下心来,一面跑马一面从侧腰箭壶里取箭。坐骑正从箭靶的右前方横冲而去,他坐直了身体,专心感受着距离和速度。在直觉恰当的时候,手臂舒展、右手拿着箭矢镇定地自上而下放到弓弦上,动作略显夸张、好像在作势表演。不过倒是拿得很稳,毫无凝滞。

箭矢一搭上弦,他便开始拉弓,一气呵成动作连贯。开弓后的动作在半空停顿,短暂瞄准,坐下的战马还在奔腾。越来越近,斜冲向箭靶掠过,十余步时,“啪”地一声弦响,箭矢飘了过去,射中靶子。

郭绍见状大喜!弦声刚落,又见好些箭矢远近飞了过去,大多中靶,只有两枝飞到半空去了,不用看也是杨彪和罗猛子的箭。

十几步命中目标,似乎对大部分武将没什么难度。不过在郭绍看来,距离还是不近,两跬为一步,左右分别迈一次才是步;刚才的距离目测有二十米左右。

“郭将军射得好。”祁驼刚才好像随手放了一箭了事,却没郭绍做得那么夸张。罗猛子也附和道:“大哥挺厉害,这就练会了。”

郭绍一脸笑意,故作谦虚道:“没脱靶而已,靶心我都没看太清楚。而且距离也近,再远我就射不中了,还得继续苦练武艺。”

祁驼道:“郭将军的姿势拿得很准,一丝不苟,倒像是有武艺传家的人专门指点。”

郭绍让马逐渐慢下来,回头赞道:“祁将军是内行明眼人呐!实不相瞒,龙捷军的军都虞候董遵训教的我……不过只有新手才会每步都一丝不苟是么?你们熟练了就很随意。”

祁驼点头道:“有人指点才能知窍门哩,董遵训好像是武将世家的子弟,难怪有板有眼。”

罗彦环听罢笑道:“咱们虎捷军缺骑兵将领,不是说上头要给每厢分五百匹战马?不如把那董遵训弄过来,再加上我手下的骑将邓飞,能弄出六七百骑的马队来。”

郭绍不置可否,心里盘算着:董遵训在龙捷军,我的影响力就可以借此向龙捷军辐射;调过来的话随便怎么也折腾不出左厢的范围。

他没理会罗彦环,看向大高个祁驼道:“过几天我会告假,祁将军去把马领回来。只有五百匹战马,分散就发挥不了作用;我觉得可以全部调给第三军罗彦环麾下。组建一个新的骑兵指挥、再加上邓飞部三百余骑,二指挥直属军都使罗彦环,如此第三军的马兵便颇有些战力了。祁将军觉得如何?”

祁驼想都不想,直接答道:“便依郭将军之令。”

郭绍道:“挑几百个马术好的将士,可在左厢六个军里选兵。此事便交给祁将军。”

“末将领命。”祁驼抱拳道。

罗彦环问道:“主公告假,是要去河北?”

郭绍笑道:“正是。”

罗彦环提醒道:“得派一员将领护送主公。”郭绍道:“别的人都有军务在身,为了我的私事动用大将、说出去不太好听,就让三弟带些兵跟着去;况且我也是武将,去大名府不远、无须搞得前呼后拥。”

眼看日已西斜,郭绍便又说道:“回营交马了。明天下午我再来。”

“驾!”众人跟着一阵吆喝,向校场边上的营房奔去。

如同往昔,郭绍很有规律地在官署、军营晃悠完一天,按时回府。最近心里一直挂念着符二妹……没有朝云暮雨一般的闲愁,却是在掏了家底老本置办聘礼、安排行程等具体事上挂念,对符二妹那样身份的人,郭绍没法不掺合各种俗事繁务。

他回到起居室时,从床头的柜子里拿出一个木盒子来,里面装着一些他收藏的小物什。打开盒子,一张精致的丝帕映入眼帘,郭绍拿起来闻了闻,竟然有股酸味儿……主要从来没洗过,应该是之前放在自己的身上沾上汗了。

那惹人遐思的清香居然成了这味道,郭绍不禁叹了一口气。玉莲肯定知道这块丝巾的存在,因为郭绍在家里的所有东西都由她经手,简直毫无**可言;不过玉莲没动他的东西,也从来没提起过。

郭绍拿丝巾拿出来,走出门时,正见着干家务的董三妹,便把手里的丝巾递给她,说道:“董三妹,帮我洗了晾干。”

“是,阿郎。”她乖巧顺从地接了过去。

不料就在这时玉莲也走了过来,她看了一眼董三妹手里的东西,上来招呼。郭绍便让她进屋帮着卸甲,平常穿的盔甲是锁子甲垫皮,并不重。

玉莲一面忙活一面说道:“你要去河北送聘礼,过黄河还有几百里,下回又要去接她?跑两趟太费事了。不如叫高夫人与卫王家说说,好日子定近一些;这样你去送聘礼,就可以在大名府等着,一趟就把人接回来了。”

她把皮甲解下来先放在凳子上,又道:“到时候郎君派人带信回来,我和月娥在家里把宅子布置好、写请帖,再请厨子到院子里搭灶,买好食材酒水。”

郭绍听她念叨,心下一暖,语气里有些许愧疚道:“真是难为你了。”

玉莲柔声道:“我们早便是郎君家里人,指靠着这个家好好的才能过日子,可符家二娘子还在卫王家里、又是高门大户的大家闺秀,你要是亏待了她,怎能把人家娶回来?”

郭绍沉吟片刻,说道:“你们放心,我见过符二妹。她年纪不小了,却不一定有你们懂事,很善良简单的一个人,不是那刻薄之人。”

他想了想,终于忍不住问道:“玉莲为何对皇后那么大成见?”

“我哪敢啊!”玉莲小声嘀咕道。

郭绍又轻言细语哄她,她却是不说。

……及至晚上,起居房的厅堂后门外屋檐下挂着一盏灯笼,郭绍洗了澡便习惯性地坐在门外看湖边的景色。玉莲在他的身边坐着一起闲聊。

这时她才慢慢说起了往事,“几年前李守贞家破亡时,那天我在内院门楼外面见过你最后一面、在河中府的最后一次见面。你可能没注意到我,只在意符后了。”

郭绍确实没印象,实在不关他的事,记忆里没有当天玉莲的印象,他也没办法。郭绍默不作声,寻思现在问她当时在哪里,似乎有点伤人。

玉莲幽幽道:“那时乱兵已经冲进府邸来了,你站在那门楼前,是不是看到了两个人向内宅逃进去?你肯定还记得,那俩人其中一个就是符后,你在那里想为她效死,哪能忘掉?”

郭绍冥思苦想了一番,答道:“确实有两个人,另一个应该是当今皇后的近侍。”

“那近侍便是我。”玉莲轻轻说道。

郭绍:“……”

玉莲道:“那时候连符后从河北陪嫁到河中府的丫鬟都不知去向了,我却一开始就在李守贞府、可算不上她的心腹近侍。我没跑,不是因为忠心,而是我没地方可去;寻思着符后是大户人家的人,只要跟着她,她有法子我便能跟着侥幸避祸。”

她清幽地叹了一口气:“我是从头到尾都和符后在一起,又同是李守贞府上的人。到头来,她被太祖(郭威)救了,我却被太祖的部下掳走……太祖既与卫王交好,也赏识符后,当然对她以礼相待;这时候她若是为我说一句话,我的命运定会全然不同。但那些出身尊贵的人,没把我们看在眼里,一句话都舍不得。”

郭绍听罢也有些唏嘘,沉吟片刻道:“也许并非如此。据我所知皇后还是待人很厚道的,她若是毫无同情心,当年在河北为何要劝说卫王救我这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对待无关的人尚且心怀怜悯,何况你和她在一起?”

玉莲道:“我就知道郎君会为她说话。”

郭绍道:“我不是为她说,这事确实还没搞清楚。而且我的猜测很有根据,传言太祖(郭威)反汉,除了报仇、主要是被部下胁迫,他起初不一定能约束部下……太祖登基后,还差点被枢密使胁迫要挟。玉莲被部下掳走后,再让太祖出面,他不能完全约束部下,便不一定愿意为了一个侍女与部下造成不快。”

“是这样么?”玉莲看着他的脸。

郭绍道:“机会恰当时,我帮你问问。不管怎样,都是过去的事了、无法再回头,现在我们不是好好的?我会好好待你。”

玉莲听罢,捂着他的手轻声道:“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这一生还会是现在这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