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风云

十国千娇 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风云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次日一早,郭绍刚收拾妥当,忽报宰相王溥登门。大清早的宰相直接到大门口拜访,不是小事。郭绍疾步走到府门,下令道:“开大门。”

门打开后,他跨出门槛,便见到王溥身穿紫色官袍头戴乌纱,身边还有一众仪仗侍卫、以及两个穿青袍的文官,都是官服正装打扮……其中一个官员郭绍还认识,卢多逊,这年轻官儿以前奉旨去西北秦凤嘉奖过将士。

“王丞相亲自登门,顿感蓬荜生辉。”郭绍执礼拜道。

王溥也回礼道:“郭将军,我今日来传旨。”

郭绍忙道:“请。”

一行人进得府门,王溥在客厅北面站定,这才拿出一张纸来,没有什么讲究的一张纸。王溥道:“官家亲笔,接旨吧。”

郭绍遂恭敬地上前双手接了过来,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召郭绍到大内面圣,让王溥亲自去叫。

王溥不动声色,轻轻说道:“是官家的亲笔,郭将军放心。”

郭绍听他这么一说,顿时会意。现在处在气氛有点紧张的时刻,郭绍的确对皇帝的笔迹没有研究。

“臣领陛下的圣旨。”郭绍故作镇定道,“且让我准备一番,换一身衣服。”

王溥道:“好,我们就在这里等着郭将军。等一下送郭将军进宫。”

等郭绍准备好出门,他忽见门外杨彪、罗猛子、李处耘、罗彦环、左攸等人已在门口,见到郭绍便问什么事。郭绍道:“刚接到陛下圣谕,进宫面圣。”

杨彪和罗猛子便说要一起去宫门,李处耘却道:“不可,郭将军既然有事外出、不能见客,咱们散了罢。”

郭绍觉得果然还是李处耘比较稳重,心道:如果真要有什么事,这么几个人前去有何用?只是大将、身边又没兵,反而被人聚在一起一网打尽么?倒不如呆在军营里。

当下便乘车,与王溥等人一起离开了府邸。

马车车帘被风刮得“噼啪”直响,一如郭绍动荡的心情。王溥骑马来的,但回去时骑马跟着马车不太好看,被郭绍邀请,同乘一车。二人一路无话。

王溥和郭绍的交情其实不错,不过也只是交情不错。

在以后的朝代,文官们斗得是你死我活,但在五代十国反而很低调,因为都是武将们在相互残杀;文官们也比较识时务,谁有兵就拥护谁。王溥和李处耘等武将不是一类人,就算郭绍倒了,他王溥还是一样当官……也许从私交出发他不愿意看到这种事,不过也不会因此把自个牵扯进去。

行至半路,王溥才用随意的口气道:“殿前司都指挥使赵匡胤也会进宫。”

虽然王溥说得如此不经意,但因为一句话的前后都是良久的沉默,突然冒出一句就很突兀。郭绍听罢忙抱拳一拜:“我会记得王丞相今天的提醒。”

王溥淡然道:“哪里哪里,我就是想起来了随口一说。”

一行人到了东华门就停了下来,郭绍和王溥下车步行。郭绍刚下车就被朝阳刺了一下眼,身上的衣摆被风吹得乱飘……忽然之间,他只觉得大街上尘飞烟漫。

明明是大晴天,阳光却似乎颜色惨白,好像天空都布满了阴霾。

郭绍转过身,只见前面是巍峨的宫城,宫门口重檐城楼古朴恢弘,高大耸立。此时的宫城建筑和郭绍见过的明清故宫风格不同,此时的宫城更宏伟、但颜色很古朴单调,不如故宫那般鲜艳,因此更有肃杀威严之气。五代十国皇帝和朝代都换得比较快,不过皇权和帝王依然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郭绍走到这里,心中也是一凌。

柴荣、赵匡胤都算大丈夫,不是习惯逃避的人、不是只会悄悄勾心斗角之辈,遇事他们都有胆识面对!郭绍也得面对……向宫门走去,就好像是在步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短短数年间,郭绍经历过许多生死考验、危急角逐,大多是在战阵上刀枪见血。而今天,没有金戈铁马没有战场烟尘,但他意识到自己又得经历一次考验。

王溥带着郭绍过了一道桥,然后进了一座宫殿。进去时,只见偌大的殿内只有宦官三两人,顿时显得十分空荡和冷清。这状况,叫郭绍不由得心下一紧,怎么好似aozibukeqi/”>包子不可弃最新章节有点不对劲一样?

可是对劲不对劲都只能硬着头皮扛着了,这里在皇城内,他独身一人,如果遇事没有什么好挣扎的。

没进来之前,如果皇帝想把他怎样,也没啥好挣扎。没有枢密院令,侍卫司的兵都调不动,还想干甚?直接兵变么,在柴荣这等强主下,别说侍卫司其它部队,就是最亲近的虎捷军左厢是不是愿意跟他干还两说,恐怕绝大部分不愿意……郭绍在虎捷军有势力、提拔的人比较多是一回事,但要人家跟着干|送命又是一回事。

就好像关系很好的死党,平时一般的事都和你穿一条裤子,大家好好地过日子,但你突然要求人家一起抢全副武装的运钞车,还有几个人愿意?不马上告发就是真哥们了。

假如虎捷军左厢两万人全都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愿意了,但军营里没那么多人,各处驻地马上能动员的最多几千人。还得慢慢下令组织集结成军……有这工夫早被平叛了。而且虎捷军左厢也打不过其它禁军,禁军还有精锐的内殿直、外殿直、东西班,殿前司铁骑军、控鹤军……侍卫司龙捷军,以及其它班军。直接在东京造反分分钟被群殴,皇帝和枢密院一下令,别的部队按军令行事调动起来、毫无压力毫无阻力!

别说郭绍想在东京兵变,就是张永德和赵匡胤联手直接在东京干都干不成。事情太复杂,皇帝和朝廷都有很强的掌握力……人家枢密院十天就重新部署一次城防和驻军,是为何?

……

郭绍放弃了挣扎的心理,只有面对现实。他努力让自己沉下心,继续思考柴荣和赵匡胤可能的做法,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一些思路整理。

过了一阵,忽然殿门口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郭绍转头一看,只见门口一个黑壮如包青天的大汉走了过来。门外阳光明媚,殿内的光线稍暗,那黑大汉在门口就好像处身在一片光芒中一般。

双下巴、又宽又黑的一张脸,额头宽、下巴很平,阔脸让眼睛看起来比较小。不是赵匡胤是谁?

赵匡胤身上还罩着白色的孝服,头上也系着孝帕!这身打扮十分肃杀,莫名让郭绍心里十分紧张……郭绍不禁心道:你爹和弟弟真不是我杀的!我连杀他们的意图都没有。

“郭将军,你也接到官家的传召了?”赵匡胤的口气竟然十分平静,丝毫不带仇恨,更没有咬牙切齿恶言相向。这让郭绍有点意外和惊讶,虽然能料到赵匡胤不会表现得那么冲动,但如此平静的口气实在有些非比寻常。

郭绍道:“是,我也是早上才接到圣旨,先到了一步。”

他见赵匡胤一身孝衣,按照常理应该问两句……但是说什么呢,说自己没有去参加丧事、还是叫赵匡胤节哀顺变?怎么说怎么有猫哭耗子一样的感觉。只有一些市井俗妇之间,才会在心里咒别人千百遍后还能笑着说客气话;郭绍是没法这样。

于是他便视而不见,根本不提赵府丧事。

皇帝还没来,郭绍就这样和赵匡胤站一间房子里,气氛有些沉闷和尴尬。

郭绍不便左顾右盼,但时不时也用不经意的神态默默观察这殿宇,他总有种感觉,好像柴荣在某个地方注视着自己和赵匡胤。但这殿宇四面都是墙,只有后面才有道小门,门外没人。

就在这时,一个白胖圆脸的宦官走了进来,此人郭绍在哪里见过,却一时间没想起名字。宦官拿着两份卷宗,将手里的拂尘甩在手臂后面,上前道:“这是枢密院副使王朴主持、开封府左厅主要负责审理的案件卷宗,官家叫我拿来与二位将军先瞧瞧。官家尚在更衣,等一下就来了。”

郭绍和赵匡胤一人接了一份,都没开口说话。

宦官又道:“对了,二位各自看完了,便交换了看。这边有凳子,二位请坐。”

赵匡胤点头道:“好。”

于是郭绍就和赵匡胤开始看手里卷宗,当下只能看个大概。郭绍感到很吃亏,因为赵匡胤翻得很快,但他却看得很慢……没有标点,郭绍至今还不是特别习惯,能看得懂但阅读速度较慢。

幸好手里这份是关于赵三涉嫌谋刺郭绍的卷宗,这个案子大概过程他都清楚,不必挨着每段话都瞧,只看一些关键的地方便行。

过了一阵,赵匡胤拍了拍卷宗。郭绍便转头道:“赵将军,咱们换吧。”赵匡胤点点头,把手里的东西递过来,与郭绍交换。

郭绍现在拿到的这一份则是赵三之死的始末。他先找到董三的口供描述。发现果然有询问董三何时进赵府的一段,回答是广顺三年。看到这里,郭绍顿觉这卷宗的记录还算比较靠谱。

在这个过程中,郭绍和赵匡胤都默默地等待着,恐怕谁也不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

……

……

(凌晨两点左右还有一更,那一章太晚了、大家明早看吧。)r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