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

十国千娇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的春光灿烂景色才更有春天的气息。

郭绍在东京的日常作息渐渐建立起了规律,侍卫司官署上直、巡视军营;初一、十五参加朝会,十旬休沐假。在他看来,这份“工作”并不辛苦,强度和时间都非常一般,还有点轻松;回报却是非常丰厚。在这个还有好一部分人靠吃糠咽菜生存的年代,这些高级武将和文官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显然此时的人们都想过这种日子。

郭绍很珍惜这份“工作”,学会谨言慎行,把精力时间默默花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以免给同僚造成无益的压力。他当然很想稳固自己得到的一切,建立起一种安全感。

也许所有人都像他这么想,所以以前节度使军阀有实力的时候,绝不愿意交出兵权,不愿把安全拱手让人、将性命全然交予中央朝廷之手。但现在权力重心已经向禁军倾斜。

点卯之后,韩通、高怀德等一众人从大堂走出来。走在后面的柴贵说道:“北衙殿前司那边又在选兵,搞得红红火火,咱们侍卫司一点动静都没有,是不是也该做点啥才好?”

柴贵虽然是皇帝(郭姓)柴荣的族弟,但在侍卫司权力并不大,他这话说得也巧,听起来像是抱怨,但一句“咱们侍卫司”便对当场的所有人都套了近乎,好像大家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韩通“哼”了一声,端起架子道:“殿前司选兵,是官家的旨意。圣旨没有让侍卫司动,大伙儿安稳一些有啥不好?”

高怀德道:“暂时没有仗打,但咱们也要让侍卫司诸军保持战力,别让将士认为就可以占着军籍白食俸禄。”

一行人谈论了几句,走到廊庑上,便拜礼各分东西,各干各的事。

郭绍和高怀德一路,故意放缓脚步和他并肩而行,却见高怀德仍旧比自己慢半个肩膀的位置、并不超过。郭绍回头道:“我有些带兵法子想请教高将军。”

郭绍看着高怀德说话,趁机不动声色地观察他的表情。但见他一脸淡然,面有正气,投足之间也颇有威仪,看不出什么异样来。郭绍心里想着和他姐姐的那事儿,再看高怀德的表现、觉得那秘事应该没有泄露出去,心下便稍稍松了一口气……想来大家的私事也不容易公诸于众,也许一脸正色的高怀德背后也有人家自个的**,谁没事去打探那些?

身边还有官署的书吏皂隶,郭、高二人一言一行都很讲究。

高怀德忙道:“请教可不敢当。”

郭绍不以为然,笑道:“我的军职虽然比高将军略高,但高将军出身武将世家,带兵有方,就怕你藏着掖着,不愿意告诉我。”

高怀德道:“郭将军若问,我定当知无不言。”

“那好,咱们去签押房详谈。”郭绍道。

二人一起走上阁楼签押房,后面就是库房,建在楼上倒可以防潮。既然是问“秘诀”,郭绍便先屏退了左右。

当下他也不问什么兵法,先从怀里拿出一份名单来,不动声色道:“近日我观旧档,瞧出了一些人又是‘尸位素餐治军不当’者……和上回调淮南怀德军的将领如出一辙,分高将军一份看看。”

高怀德拿在手里大概浏览了一下,抬头道:“有马军司的人哩。”

郭绍道:“韩令坤还没回京。我给你一份,是让高将军心里有个底,若是在马军司龙捷军有认识的人,倒可以一起办这事。”

当然郭绍说的“治军不当”“没有才能”的将领,也只靠他一张嘴说;治军不当者是因为他们和李重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好想办法踢走,省得在侍卫司诸军里碍眼。

高怀德收了,点头道:“刚才早议,将领们大多也赞同,虽然没有战事,也得保障诸军兵法严明治军有度。那些尸位素餐的人,留着倒是会拖累侍卫司诸军精锐。”

郭绍道:“正是这个理,官家让我们管着侍卫司,我们不能有负官家的重托啊。”

听到郭绍提及官家,高怀德若有所思,点头称是。

这时郭绍便打住了话题,转而问道:“我忽然想起一个事,战阵之上,若是兵马上万、展开得太广,战至半酣如何传达军令?”

高怀德径直道:“派快马去传令。”

郭绍沉吟道:“我在濠州时,先军攻入城内中伏。敌军派出细作马兵,趁乱在中军撒布谣言,假传军令,这等事如何是好?”

高怀德道:“重要军令,派熟悉的部将去。认人就知真假,还可带印信。”

郭绍点点头,又与高怀德谈论了一番,细问之下,了解高怀德带兵作战的习惯。高怀德并没有什么严密的传令系统,除了战守之令,具体作战基本靠副将和部将分权,主要战法无非就是布阵、进、退。也有一些袭扰、刺探等任务,直接下令部将去干。

郭绍总觉得不甚满意,这样的组织形式过于松散,过于依赖各级将领个人的发挥和威信;配合鼓号金等下达的军令也只能是一些简单的作战命令。临阵时,究竟要达到什么战术目标、在情况有变时遵循何种意图,一律难以协调……难怪此时能用计的将领都比较有本事,因为人数一多,本来就难以及时指挥,更难各部一起做出什么变化。所以摆开正面拼强弱,倒是主流作战方式。很多时候,还没打,只看双方的布阵就能猜出输赢了。

因为此时的军队没有“参谋部”。郭绍琢磨可能是这个原因。

但如何建立“参谋部”?郭绍发现之前自己想当然的传令兵组织非常不实用,临场还拖累了军队反应效率,而且极其容易出错。高怀德告辞后,郭绍今天也没翻旧档,就坐在桌子旁边琢磨濠州之战的情形。

他回头一想,又觉得自己原来的想法没有错,只是方式不对。刚才听了高怀德一番话,郭绍渐渐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更适合实际情况的做法……那些复杂的印章不好用,可以用高怀德所言“熟识的人”代替。

(郭绍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如果让各指挥使自己派出认识的亲兵三五人,把这些人放在中军组成传令兵组织;中军再派将领认熟和管理这些亲兵……当需要对某个部队下令时,只需要派出一个传令兵过去,都是各级武将自己的亲兵,自然可辨真假。

再设幕僚在军府,每道书面军令以幕僚签字;武将拿签字对照笔迹。可辅助防伪。)

他将这些设想在纸上打草稿,写上名词,用线条推导内在的逻辑关系。觉得理论上还行得通,不过心里仍旧没底;当时在濠州之战时的捣鼓不成功,给他留下了一些阴影。

但郭绍又寻思:每一种方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不去尝试,永远不能进化出更好的法子来,也不能验证是否适用;上古人类作战拿石头木棒打群架,后来车战、马步射相互协同,都是不断进步的过程,一开始并不能从前人那里学到。

验证的最好办法是“演习”,和这个时代常规的校检、训练全然不同。现在在校场上训练,要么各自练弓马骑射,要么就是列阵、布阵,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演习……至于大周禁军战斗力是怎么练成,根本不是靠训练,是历经数十年几代战火磨练,实战历练出来的。

郭绍在签押房踱来踱去,感觉自己没法组织起演习。

首先他没有调兵权,要把禁军拉出去模拟作战,需要皇帝和枢密使认可,从上奏到批复调兵,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显然枢密院会猜测你这么做的用意;什么用意?如果不能让枢密院理解,就徒增麻烦。

其次,要校检演习的对象,只能是虎捷军左厢。只有这支军队,郭绍才熟悉、容易部署。他一个马步司都虞候,单独针对虎捷军左厢进行演练,便等于向满朝宣称:左厢是我的地盘,我的私兵!

郭绍左思右想,决定还是低调一点,和大伙儿表现得一个样最好,不必主动去招惹麻烦。当下便拿了一张纸,把构思整理成文,写出来放在兜里,并不示人。

他琢磨得兴起,又想改编完善一下鼓号金、军旗等信号的作用。战场太宽没法用这些东西指挥整体作战,但各部分别使用,在指挥一级确能更加利于协调进退。

……

吃过午饭又看了一番旧档,郭绍便又去各军驻地巡视,如同往常。然后回家,作息十分规律。

及至家中,京娘来见,说道:“皇后派人来,让清虚明日进宫,教她新的静养之法。”

郭绍听罢摸了摸额头,心道皇帝现在在宫里,还是小心一点好。便道:“既然是皇后懿旨,明天你就带清虚去便是了。”

京娘沉默了片刻,但并没问是不是要给皇后带什么话。既然郭绍没提,她便道:“我知道了,这便去找清虚,让她明日早些起来。”r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