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十八章 晋阳之役(3)

十国千娇 第十八章 晋阳之役(3)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刚过晌午,众军就吃了点干粮,还没来得及休整。忽见南城门开启,两骑轻兵驰马而入,城门随之匆忙关闭。不多时,就听到城楼上传来了大鼓“咚咚……”的奏响,郭绍周围的将士都站了起来,抬头观望。但在城内只能看到墙上来往的周军士卒,却不知究竟生了什么事。 军中一个将校说道:“我去北城看看,诸位管住兵马稍安勿躁,等主公回来。” “喏!”另外几个将领纷纷应答。 当是时,鼓声大作似有军情,城中不断增派一队队的士兵上城,气氛骤然紧迫。但大伙儿都还沉得住气,毫不慌张,不过军中渐渐兴起了议论说话声。 “不是传言契丹兵只来了数千骑么,总不会攻城罢!”不知谁一语道破了玄机。难怪城里所有人都像不慌不忙的样子。 又听得另一个人说道:“别说数千骑,就是数万骑也不见得什么时候能攻下忻州城。” 这人倒没说错,传言辽人不怎么善于攻城,连守城也不行。 契丹人进入河北地区后,其实已不能算是纯粹的游牧民族,而是处于半牧半耕的状态,连畜牧也很盛行,他们学到了很多农耕国家的东西。不过汉人善于经营挥城市的军事作用,辽国在这方面似乎并不注重。 但这回辽军是要救晋阳,他们不拔掉忻州的话,去晋阳的路如何太平? 五代以来,辽国一直没有放弃向南扩张侵吞中原王朝地盘的企图,而且他们干得也不错。占幽云十六州,从东线河北打开了汉人核心地区的门户;西线扶持北汉占晋阳,此地高屋建瓴俯视整个河东地区,南下便可饮马黄河,直逼中原腹地。局面上辽国等于两只脚都跨进了中原的门槛,而且尽占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 于是晋阳对辽国非常重要,他们就算正值内乱也要凑出精兵来救。 而周朝则派重兵驻忻州,目的便是阻击这支辽国援军,避免他们威胁晋阳的围城部队。 ……直至下午,前去北城看情况的武将回来了,大家便等着他回馈消息。因为向训部未得城防的军令,将士都不敢动,呆在城墙里面什么也看不到。 在将领们的言谈之间,郭绍这才知道那返回的将领名字叫张建雄。此人给郭绍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倒不是因为他的相貌,而是由于他是郭绍来到北汉之后第一个交谈的人。在晋阳问“步军哪来这么多战马”,在半道见史彦滥杀无辜差点出去理论的人都是他。 张建雄言简意赅地说道:“来了一股辽军骑兵,可能有一千多骑,游骑在城外瞎转悠。卫王下令前锋史彦率马兵出北门交战,没打多久,契丹人就抵挡不住,向北遁逃。史彦又得卫王令,尾随追击而去。” 站在旁边一个将领听罢叹道:“史彦果然勇猛!” 张建雄一听拉下脸:“我看多半是契丹兵故意佯退、诱敌之计,好叫史彦轻敌冒进,让这厮中计!” 那将领嘀咕道:“史彦不是得了卫王令才追击的么?” 张建雄脱口道:“卫王老了。” 众将听罢遂缄口不言,不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卫王。卫王符彦卿毕竟是忻州各路军队的统帅,又有那么高的地位和威望,一众中下层将领说他的不是、确不太应该。 就在这时,便见向训与数骑自北面的中轴大路策马而来。向训回到军中,便矫健地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将手里的缰绳随手扔给随从。众将也纷纷聚拢过来。 向训先回头望了一眼北面,才开口道:“史彦出战,追到忻口,撞见了辽军大队。卫王担心他兵力不足有什么闪失,让我率本部人马过去接应,大伙儿都准备准备。” 郭绍、杨彪等人和向训的部下不熟,一路都没怎么说话,但在忻州城来来去去也听明白战事军情是怎么回事了。这时郭绍心中非常纳闷。 卫王符彦卿的任务目标很清楚,便是驻守忻州等地,堵住辽国援军救晋阳;通常看来干这种事最明白不过,消极防御就行。就算没法打败辽军,只要卖力经营防务,辽军也别想拿忻州有办法。反正辽军想从这里过去,不仅提心吊胆而且鸡犬不宁,这就对了……这样的情况下,符彦卿叫史彦主动出击,是何用意? 难道是见史彦战获胜,卫王想趁机攻占忻口?一路上向训不断找当地官吏百姓询问忻州地形地势,郭绍也了解了不少,这忻、代盆地是北方进入晋阳地区的要道,而忻、代之间又有群岭阻隔难以翻越;唯有忻口镇前面有两处交通孔道可以通行,险要的孔道,就如忻州地区向外面通气的鼻孔一般。 如果周军占领忻口,派兵阻塞就近的两个孔道,则辽军想南下、恐怕就只有变鸟才能飞越重山峻岭了。若是这般打算,符彦卿的主力还在忻州干甚?早该趁史彦猛将冲前,大军全数掩背跟上,不计代价一举将辽军驱赶出忻口才是……但目前却只叫向训这点人马去接应,实在是看不懂是何玄机。 向训带来的这点兵马,数量有两千之众,但真正可以干硬仗的就只有三百多轻骑兵。这样的增援,让史彦前锋与辽军主力决战?还是接应史彦赶紧往回跑……那么史彦追出去作甚? 一时间郭绍觉得这卫王的前后战术策略,简直是缺乏基本的逻辑关系。不过也不好说,符彦卿家到底是三代封王的军阀,这种高位者总是应该有非常人的智慧,也许人家有什么深谋远虑,并不是郭绍这种十**岁后生能揣测的。 不过事关自己和二十个长途跋涉走路过来的兄弟的身家性命,这时郭绍也顾不得许多了,一改之前很懂规矩不多嘴的作风,瞅准机会便开口问道:“向将军,咱们是去救史前锋回来,还是接应他继续作战?” 向训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郭绍,淡定地回应道:“卫王没说。” 郭绍遂无言再问。 就在这时,张建雄便破口大骂起来:“娘|的!史彦这厮一点颜面都不留给主公,想起就来气!还叫咱们去救他?他这么能,就让他一个人把辽人打回去得了!” 郭绍一听,也想到了半路村子边的那事,张建雄话里“不给脸面”恐怕就是说的那茬。 当时史彦杀那些被劫掠的无辜妇女,张建雄差点出面,后来被向将军作势制止的。当时郭绍还以为张建雄是个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好青年,不过现在听他单单骂史彦不给向训面子,骤然醒悟:张建雄这厮的不满,根本不是因为同情那些无辜的妇女,而是对史彦在主公面前的态度感到气愤,替主公向训打抱不平。 五代这帮武夫,恐怕压根就没把那几个被屠杀的女子当人看。 那时,向训刚一见史彦,就用官家的命令把史彦教训了一顿,说得都是道理。合情合理的道理恐怕叫史彦很难反驳……但史彦心里应该也不爽,被一个他看不起的武将教训,凭什么? 所以史彦根本不和你口头上讲理。不是要问怎么处置么?按照向训的意思,应该是放走无辜妇女,惩罚不守军纪的乱兵。但史彦很干脆,全给杀了,你能把我怎地? 他不是在杀人,而是成心要当众和向训过不去,要扇向训的脸,出口闷气。 只不过可怜了那几个无辜的女子,什么都没做错,被人当出气的道具一样砍了。郭绍多少还是有点现代人的主流价值观,对于这种漠视生命的做法当然不敢苟同……但他也没觉得在五代十国这种世道、站出来争个对错是什么明智的做法,所以也做了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关键是当时史彦压根不知道你是谁,又在气头上,见你一个小将,一言不合就拔剑砍过来怎么办?是要和周朝第一猛将在内部就分个输赢死活,还是被杀了之后等着谁来给自己讨公道?况且兵荒马乱的地方,各种惨剧何止这么一件,不是一个凡人能管得过来的。 ……大家都对史彦很不满,七嘴八舌在向训面前骂了几句。 就在这时,向训抬起手制止众将的议论,不紧不慢地说道:“史彦是有些傲气,不过他是杀了咱们的人、或是做了什么不义之事?都没有!那你和他置什么闲气?都是大周的将帅,别为了一点小事就非得计较个长短。” 张建雄愤愤道:“就怕咱们去救他,他还不领情,怪咱们多事。” 向训道:“史前锋不是不明恩怨的人。要以大局为重,切勿意气用事坏了战局。你们休得再说了,号令各部兵马,轻装出城!” 众将这才消停下来,纷纷领命。 郭绍也招呼自己的人牵好马带上兵器出。罗猛子问道:“俺们的东西就丢在这地方?会不会被别人捡走了……” 郭绍还来不及回答,杨彪就劈头盖脸骂道:“说得好像腰缠万贯一般,你仔细搜搜,除了马身上的东西值几铜钱!” 罗猛子这才作罢,又嘀咕道:“俺对史彦也没啥好看法,那几个妇人,还不如等乱兵抢走好了,说不定被军士抢回去还能过得好些。” 杨彪也冷冷道:“史彦就不是个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